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水蒸气蒸馏技术提取了蒙山地区黑松松针及枝条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共分离和鉴定出48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其他成分为烷烃类、醇类和酯类等。其中松针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4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25.02%)、莰烯(6.20%)、β-蒎烯(12.140.4)、3-蒈烯(4.89%)、α-松油醇(8.22%)、异松油烯(5.87%)、β-石竹烯醇(3.78%)等;枝条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α-蒎烯(35.67%)、β-蒎烯(19.50%)、D-柠檬烯(14.33%)、异松油烯(4.31%)等。松针及枝条挥发油共有成分24种,其中萜烯类22种,醇类2种,但二者还含有各自的特异性成分,表明挥发油成分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柳叶红千层枝叶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鉴定出25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7.17%以上,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54.98%),α-松油醇(10.75%),α-蒎烯(10.64%),芋烯(6.55%)等。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安溪丰田国有林场福建柏种源实验林中14个种源的福建柏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福建柏叶精油,并用GC-MS对福建柏叶精油的成分及其GC含量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种源福建柏叶精油得率及成分的差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得到福建柏叶超声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5∶1(mL∶g)、提取时间8 h、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和超声波功率240 W。此条件下,精油得率为0.252%。14个种源叶精油共检测出17种主要成分(GC含量大于1%的成分),占总成分的86%~92%,主要成分GC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α-蒎烯、 1-辛烯-3-醇、β-蒎烯、β-月桂烯、D-柠檬烯、β-石竹烯、Z,Z,Z-1,5,9,9-四甲基-1,4,7-环十一碳三烯、β-荜澄茄烯、γ-杜松烯为共有的主要成分,α-蒎烯GC含量约为50%。重庆江津种源叶精油成分和GC含量与其他种源差异明显;大部分福建省内种源叶精油成分和GC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广西3个种源中桂林灌阳和南宁大明山这2个种源有较强的相关性,广东深圳南岭种源精油成分与福建省内种源有较强的相关性,表明种子来源距离较近的福...  相似文献   

4.
辽东冷杉松针油是一种挥发性的林化产品,我们利用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其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13个化学成分:檀烯(1.68%),三环烯(2.44%),α-蒎烯(14.81%),莰烯(17.86%),β-蒎烯(3.51%),香叶烯(1.86%),△~3-蒈烯(244%),萜二烯-(1,8)(40.08%),α-萜品烯(0.61%),α-萜品醇(2.06%),醋酸葑酯(0.22%),醋酸冰片酯(11.80%),α-醋酸萜品酯(0.69%)。 分析发现,此种国产松针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萜二烯含量比较高,并为左旋,这是辽东怜杉松针油的特殊性质。  相似文献   

5.
松针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与树种有关。分析鉴定表明:马尾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含量为2%-4%,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21.24%)、β-蒎烯(9.63%)和长叶烯(21.83%)。鉴定出的组分占总挥发物质的94.12%;赤松叶绿素-胡萝卜素软膏中挥发物质的含量为3%-5%,从该挥发物质分离出的30个色谱峰中鉴定出24个  相似文献   

6.
枫香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挥发油的出油量为考查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粉碎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的最佳组合方式优化枫香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采用GC-MS法对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枫香叶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打浆、不浸泡、蒸馏提取6h.从挥发油中共分离出51个色谱峰,鉴定出47个化合物,检出率为98.11%;其中萜类化合物30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2.28%;脂肪族成分为14个,占挥发油总量的14.01%;芳香族成分为3个,占挥发油总量的1.82%.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21.18%)、α-蒎烯(20.70%)、(E)-2-已烯醛(7.64%)、柠檬烯(7.59%)、β-石竹烯(6.08%)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柠檬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进一步以乙醚为溶剂从蒸馏馏出液中萃取挥发油中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表征了二者的化学成分,根据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通过表征和分析比较得到:柠檬叶挥发油油相成分得率为0.33%(以鲜叶计),确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油相成分总量的96.35%,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29.91%),其后依次为β-蒎烯(20.37%)、香茅醛(18.52%)、桧烯(5.74%).柠檬叶水溶性成分得率为0.03%(以鲜叶计),确定了其中的30种成分,占水相成分总量的97.94%,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30.33%)、香茅醛(21.88%)、β-蒎烯(19.83%)、桧烯(6.49%).  相似文献   

8.
华山松单萜和倍半萜组分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一荤  胡先菊 《林业科学》1992,28(2):161-166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鉴定了华山松皮油树脂中12种成分。对贵州省平坝县华山松良种场华山松种源试验林中13个种源树皮含油树脂样品分析,观察到单萜总量和倍半萜总量,包括α-蒎烯、双戊烯和蛇麻烯等成分的含量与其种源产地纬度有极明显的地理变异规律。云贵高原种源为以双戊烯为主的单萜类型;秦岭—大巴山地种源是以蛇麻烯为主的倍半萜类型。  相似文献   

9.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保留指数定性,标准样品叠加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鳞皮冷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189个色谱峰中鉴定了42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是:柠檬烯(67.89%),α-蒎烯(10.69%),β-蒎烯(2.57%),月桂烯(2.08%),β-石竹烯(2.03%),和Δ~3-蒈烯(1.75%)等。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圆柏干叶香气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新疆圆柏干叶进行了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气相色谱分离出50个组分,质谱鉴定了2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乙酸香桧酯、2,7-二甲基-3-辛烯-5-炔、α-雪松醇、β-香茅醇、4-甲基-1-异丙基-3-环己烯-1-醇、柠檬烯、β-蒎烯、Δ3?蒈烯、α-长叶蒎烯、Δ杜松烯、α-松油烯、α-异松油烯、侧柏烯等;鉴定的成分种类占总挥发油的66%,其含量占总含量的93.55%。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Theasternovi-beIgiihasbehavedm0readvantageincoldresistanceinplantingexperiments.ButitistendingtobeeIiminatedf0rlatefl0weringtime,simpIedesignandc0lorandsma[Ierflowers.TheDendran-themaxgeandthegr0winginnorthernhasc0l0rfuIdesignandfragrant.Thec0l0rfuIdesignsandfragrantD~nthemaxgr8nddergrowinginnortherncon-tainsmanykindsofmedicaImattersiniti.essential0il(Yang1997andLiu1996),butithasIowerability0fcoldresistancethanasternovi-belgii.lnordertobreednewvarietiesandmakecIeartherelation…  相似文献   

12.
采用GC—MS法对杉木精油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共分离出68个色谱峰,鉴定出50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7.77%。该精油中含有28.99%柏木醇、21.83%α—柏木烯、9.52%β—柏木烯、3.49%α—松油醇、3.33%香叶烯、2.33%β—榄香烯、2.19%α—花柏烯、2.01%罗汉柏烯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石榴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β-葡萄糖苷酶对其的增香作用。方法:使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石榴花的挥发油,以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分别从无酶和有酶的石榴花挥发油提取物中确证了42个化合物。证明β-葡萄糖苷酶可以增加石榴花中某些香精成分的相对含量,但也使其中某些成分的相对含量减少。结论:石榴花中的化学成分十分丰富,GC-MS可以对石榴花挥发油进行良好的分离鉴定,同时证明β-葡萄糖苷酶对石榴花的增香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用水蒸汽蒸馏的方法提取了双荚决明花的挥发油,通过GC-MS对其进行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双荚决明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可分为脂肪酸、酚类及烷烃类,其中十六烷酸(脂肪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为47.850%;烷烃类化合物9个,总含量为37.876%,以正二十七烷的含量较高,为12.594%;甲基-二特丁基-苯酚含量为5.874%。本实验结果为双荚决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Lindera neesiana Kurz fruit was examined by GC-MS, 1H, 13C and bidimensional NMR techniques (HMQC, HMBC, COSY, TOCSY). Forty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representing approximately 86% of the oil: Z-citral (15.08%), E-citral (11.89%), eucalyptol (8.75%), citronellal (6.72%), α-pinene (6.63%) and β-pinene (5.61%) were the major components. The essential oil of L. neesiana fruit showed significan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Candida albicans at non-cytotoxic doses in human keratinocytes, suggesting possible top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毛黄肉楠(Actinodaphne pilosa(Lour.)Merr.)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共鉴定出75种挥发性化合物,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分别为喇叭茶烯(12.72%)、萘,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1a,4aa,8aa)-(12.33%)、大根香叶烯-D(11.58%)、trans-石竹烯(10.66%)和兰桉醇(5.89%)等。  相似文献   

17.
以固相微萃取吸附采集木荷鲜花的香气成分,用GC/MS总离子流色谱峰的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木荷鲜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木荷鲜花能挥发出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芳香气体物质,其香气成分包括:l-芳樟醇(16.83%)、桧烯(13.83%)、α-蒎烯(10.28%)、苯甲醇(8.78%)、3,7-二甲基-1,3,7-辛三烯(7.55%)、吉玛烯-D(5.23%)、2,6,6-三甲基环己-2-烯-1,4-二酮(4.84%)、反式-氧化芳樟醇(3.41%)、反式-石竹烯(3.14%)等48种化合物。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木荷林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互叶白千层精油化学成分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17个互叶白千层精油样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其精油样品差异主要在于主含成分不同,即1.8-桉叶油素、γ-松油稀、异松油烯和松油醇-4这4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多花红千层(Callistemon speciosus)叶提取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GC-MS)分离鉴定,采用GC峰面积归一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挥发油得率为1.34%;分离出29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1种化合物,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303%,其主要成分是1,8-桉叶素(31.987%)、α-松油醇(14.059%)、3-硝基乙醇(13.264%)、瓜菊醇酮(9.246%)、松油醇-4(6.038%)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