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众所周知,农电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受聘于当地供电企业,又不能完全脱离农业和农村;虽然是为供电企业效力的专职电工,服务对象却是乡里乡亲的“自家人”。由于他们大多来自农村,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部分农电工对专业化管理的模式认识不足,存在一些思想情绪。因此,如何抓好农电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当前农电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农电工是农村用电的直接管理者,担负着农村电网维护、营业收费和供电服务等工作,是供电企业服务新农村建设,搞好农电安全生产和农村供电服务不可缺少的力量。河北省石家庄供电公司下辖18个县(市)级供电企业,约有1/3的县处在太行山区,农电工人员比例远远大予平原县。近年来,我们从保持企业稳定、维护企业利益、立足企业长远发展的目的出发,以井陉供电公司为试点,积极创新农电工公开招聘、按劳分配、岗位培训、  相似文献   

3.
农电工这一群体,有别于县公司正式电业职工,其前身是乡(镇)电管站的农村电工,经过“两改一同价”后,他们从地方“游击队”向电网系统“正规军”发展,安全生产得到了严格的规范,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也有了更高的水准。但是,多数农电工在薪酬分配、医疗保险、退休养老等方面与县供电企业正式员工存有差距,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左右着他们的荣辱观和日常行为,这将直接关系到建设“一强三优”供电企业的顺利与否。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的农电工队伍建设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工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村电工,他们已经收编成为供电企业的员工,直接承担着农电安全、营销管理、设备维护、供电服务等工作任务,是农电工作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大部分农电工由原来的村电工聘用而来,有一部分人员存在着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待遇不高,造成人才流失,又因其工作地点分散,给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如何加强农电工管理,保持农电工队伍稳定,已成为县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如何抓好农电工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5.
高萍  张云虎 《农村电工》2003,11(2):11-11
随着实施“两改一同价”撤站建所和“四到户”管理的进一步深入,县供电企业的管理和服务范围由原来的乡镇电管站或10kV台变延伸到了低压一家一户,农村电工不再属地方乡镇、村社管理,而是由县供电企业所属供电所直接管理。如何加强对农村电工的管理,包括用工形式、报酬、考核等方面,将直接影响到农村电工队伍的稳定和县、乡供电一体化的顺利实施。1农村电工现行用工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我省的县供电企业对农村电工大多采取合同制管理方式。首先公开招聘,考试考核合格录用后,由供电企业与农村电工本人签订劳动合同书,合同期限一般为…  相似文献   

6.
素有“银杏之乡”美誉的山东省郯城县下辖17个乡(镇),共871个行政村。农电体制改革之前,该县共有960名农村电工;1999年,郯城县供电公司乡(镇)电管站管理体制改革后,取消了村电工和村级管电组织;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了599名农电工。  相似文献   

7.
李绍杰 《农村电工》2005,13(6):44-44
2002年下半年以来,电工组在各地相继成立。成立之初,供电所采用租房、借房,少量采用买房解决电工组办公用房和农电工住房,农电工两人甚至多人合住一间房屋。现在,有很多农电工都是已婚已育,上有老、下有小,两人甚至多人合住一间房屋,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农电工成了“走读生”,也影响了农村供用电管理。  相似文献   

8.
面对农村用电管理“四到户”的新形势,如何提高农电工的整体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农电工队伍?山东省临朐县电业局卧龙供电所以“农村供电所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创新管理机制,落实管理措施,使农电工队伍由游击式“土八路”建设为高素质的“正规军”,开创了农电管理工作新局面。1戴“紧箍咒”———建立约束机制农电体制改革后,卧龙供电所设立4个电工组,聘用农电工42人,担负着58个行政村,13566个“农村低压客户,42个企业、事业单位及私营企业供用电管理和服务工作。由于农电工素质参差不齐,农…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看到《农村电工》杂志,是2007年11月。那年那月,我刚刚通过国网湖北老河口市供电公司的农电工招聘,被分配到了家乡小镇的薛集供电所,开始从事农电工作。很幸运,老河口市供电公司为供电所的每名农电工都订阅了一份《农村电工》杂志,月末或月初,一沓整齐的《农村电工》杂志通过镇邮递员送到供电所的门卫室,成为每名同事争相阅读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0.
刘鲁刚 《农村电工》2005,(11):12-12
由于历史原因,农电工的身份不明确,既不是合同32又不是正式工,但32作性质却不比供电企业正式职工差,工作量大,虽然常常工作在一线,但难以得到重视和重用。近几年来,农电工的管理逐渐规范,由过去的“自由工”变为现在的招聘工,由“家里蹲”工作到在供电所上班,由“土电老虎”的懒散服务到“电话叫,电工到”的优质服务,从管理到服务都有了一个全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泰州供电公司为加快电力体制改革,稳定农电队伍,解决农村电工的后顾之忧,日前,给市区201名农电人员办理了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计划生育保险卡,使他们多年的期盼变成了现实。图为:江苏泰州供电公司九龙供电所部分农电工喜获医疗保险卡的场景。农电工吃下定心丸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化 ,“两改一同价”工作的推进 ,“四到户”的深入 ,农村电工被纳入到县供电企业的管理之中 ,农村用电管理面临着许多矛盾和新的问题。在新形势下 ,农电管理工作中 ,供电所长工作量大、任务重 ,怎样当好供电所所长、调动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 ,直接影响着县供电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 ,供电所长要管理好电工队伍 ,创造业绩 ,应首先研究和掌握调动电工积极性的方法。笔者在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以下方法供参考。一是奖罚严明法。供电所长对职工奖罚严明 ,一般都有较高的威信 ,也最能调动农电工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供…  相似文献   

13.
I.1农电工待遇与供电企业正式职工相比差距太大,表现在工资低,仅可养家糊口。有的未给农电工办理最基本的保险,农电工老无所养,病无所医,享受不到职工福利。农电工对供电企业缺乏认同感及归属感。没有目标,没有盼头,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对待工作,认为企业的兴衰与自己无关,有的农电工甚至做出严重危害供电企业利益和形象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生长在农村、服务好农民”这是一位农电工的誓言。如今,他领导的通商供电所,以为农民多办实事、好事为落脚点,连续15年被评为“最佳服务单位”和“先进集体”,建成了盐城地区“为人民服务、树行业新风”全国一流的基层示范供电所窗口、盐城供电公司党风廉政先进供电所和大丰市文明单位,他就是江苏省“三为”服务先进个人、优秀农电工,现任大丰市供电公司通商供电所党支部书记的祁文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电体制改革的深入,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所,由县供电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对供电所人员和村电工要实行统一考试考核,择优招用,持证上岗。通过考试将业务精、能力强的农村电工选拔到农电管理的岗位上来,这种以考试成绩定胜负的办法,无疑增加了透明度,操作性强,优化了电力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的考核。农村电工从来没有受到规范的管理和教育,素质参差不齐。由于部分农电工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不能适应要求,使得“关系电、人情电、权力电”、“乱收费”的问题屡禁不止,这与这些农电…  相似文献   

16.
为巩固农电“两改一同价”工作成果,加强农村供电管理及优质服务工作,2000年.全系统开展了以加强供电服务窗口建设为重点的“农村供电营业规范化服务”活动,2002年.又针对供电所成立后普遍存在的基础薄弱,管理粗放等突出问题,适时提出了开展“供电所管理年”活动。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又提出开展农村供电所标准化作业工作,进一步巩固供电所规范化管理。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也适时开展了农电基础管理达标创建工作,促进了供电所的规范化建设。 为及时展现基层供电所在规范化建设中涌现出的新点子、新做法,本刊将在供电所栏目以短信息的形式不定期地集中编发各地农电企业的创新尝试和经验做法,并结合有关农电政策和导向加以点评和解读,以便给基层农电工作者以启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农电工是农村电力事业的直接服务者,也是供电企业在农民群众中的形象代表,他们在电力事业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和要求发生变化,农电用工人力资源管理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效开发、利用和管理农电用工人力资源,充分调动农电工的工作积极性,为稳定农电工队伍提供保障。1农电工的基本现状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农村电工是农电管理的主要力量,他们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基层,服务在一线,直接面对的是千家万户。其一言一行,无不关系到供电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尤其是在农电体制改革后,纳入统管的农村电工已与供电企业血脉相连,真正成为企业的“肌体”。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保证“肌体”更加强健呢?笔者通过走访客户及与农村电工的交谈中体察到,农村电工应做实实在在的“五心”人。说话留心。俗话说“老百姓百人百性”,你不经意的一句话,很可能引起他们的反感或抵触,乃至产生很深的隔阂。因而农村电工在服务千家万户的过程中,应做到不说“三种话”…  相似文献   

19.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村电工成了供电企业最基层的管电人员,也是实行“五统一”、“四到户”、“三公开’’的最终执行者,他们的工作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因此规范农村电工管理尤为重要。由于以前农村电工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路子,电力企业尝试性地在农村电工管理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理顺和规范农村电工的劳动关系、工资待遇、考核制度和管理办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本栏刊登“农村电工管理系列报道”,探讨农村电工管理方式及各地的做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1 观念转变问题 由村电工到农电工,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而有更深刻的内涵。必须加强学习教育,促使他们尽快完成由村电工到农电工角色的转换。村电工传统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农电工岗位,必须随体制的改变而改变,能否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新旧体制顺利接轨的关键,也是保证改制后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2 安全管理问题 农村电工统管后,随着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的无偿划拨和自愿上交,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将随电力设施产权的延伸而延伸,安全用电的管理难度也将随之加大。农电管理者必须对此有清醒地认识,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农电事故。首先,必须明确产权分界点,签订产权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