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研究旨在解决河北苹果花期冷害预测问题,利用河北省45个苹果主要种植县的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对河北苹果花期低温冷害状态进行了划分,同时运用马尔科夫链方法计算了各种状态下的转移概率矩阵,建立了河北省苹果花期冷害的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将河北苹果花期冷害状态分为严重冷害(K_(Td≤-2℃)≥16℃)、中等冷害(K_(Td≤-2℃)16K_(Td≤0℃)≥23)、轻度冷害(K_(Td≤-2℃)16K_(Td≤0℃)23K_(Td≤2℃)≥29),正常(K_(Td≤-2℃)16K_(Td≤0℃)23K_(Td≤2℃)29)。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通过回代检验,预报准确率为66.7%。虽然预报准确率还不算高,但是从2011年至2018年8 a中只有1 a预报错误,该模型对近些年的预报准确度还是比较高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气象灾害愈加频繁,倒春寒每年都有可能发生,给果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对魏县梨树花期和幼果期冻害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前期温度越高,冻害越重,低温出现越晚,危害越重;确定了魏县梨树花期和幼果期冻害预警指标(严重低温冻害为TD≤-2℃,低温冻害为-2℃TD≤0℃,低温冷害为0℃TD≤2℃);花期重度冻害为80%≤受冻率100%,中度冻害为30%受冻率80%,轻度冻害为0受冻率≤30%;地上150 cm为分界线,向上冻害渐轻、向下冻害渐重;耐受低温能力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枝花幼果;梨树花、果的受冻率、黑心率不能直接指示当年产量损失,只能作为灾损率的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贵德县1985年、1988—2012年物候资料和1961—2017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梨树开花期和幼果期气温、地温、>0℃的积温,并据此进行相关分析。(1)根据梨树开花期和幼果期所受低温冻害程度划分冻害指标(轻害、中害、重害),分析在此指标下梨树所受的低温冻害规律。结果表明,梨树花期较幼果期冻害频次更多、更严重,花期年均受冻2次,幼果期年均受冻0.9次。(2)统计最低气温稳定通过>0℃的时间,>95%的日期作为梨树幼果期最后日期(幼果期:幼果不受<0℃低温侵袭危害的<5%概率的最后日期)。(3)开花期受温度因子影响较大,地温影响次之,日照、积温、降水、风速影响较小。(4)建立开花期预报模型、开花期低温冻害预报模型和幼果期低温冻害预报模型,3种模型试报成功率100%,能在实际气象服务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保定市易县4月份极端最低气温,对易县苹果花期冷害等级进行划分,同时根据马尔科夫链方法,对每种状态下的转移概率矩阵进行计算,在对易县苹果花期冷害进行等级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模型。将易县苹果花期冷害等级分为严重冷害(Td≤-2.0℃)、轻度冷害(Td≤0℃的),正常等级(Td≤2.0℃)。马尔科夫链预测模型经回代检验,预报准确率为75%。在对保定易县苹果种植气象服务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江西油菜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油菜产业高效发展,以油菜单产与冬春季日最低气温(站日数)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立了江西油菜产量与低温冻害的关系模型,诊断揭示了油菜低温冻害发生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1)前冬日最低气温≤-3℃、后冬日最低气温<0℃的低温,均会影响油菜产量的形成,且后冬更为显著。后冬日最低气温≤-3℃的站日数,与油菜气象产量负相关的显著水平,远高于前冬日最低气温≤-5℃(含≤-7℃)站日数,这表明油菜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对低温冻害更加敏感,受到的影响更不可逆。(2)一方面,江西油菜低温冻害发生的站日数,年代际变化和年线性变化均呈递减趋势,且出现持续的减少突变,表明该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油菜低温冻害风险总体降低;另一方面,当地油菜低温冻害时间分布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且在未来10 a可能进入风险上升的周期,由此可知,尽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但冻害风险仍具有突发、重发等可能,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江西油菜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油菜产业高效发展,以油菜单产与冬春季日最低气温(站日数)为研究对象,分析建立了江西油菜产量与低温冻害的关系模型,诊断揭示了油菜低温冻害发生变化的趋势特征.结果表明:(1)前冬日最低气温≤-3℃、后冬日最低气温<0℃的低温,均会影响油菜产量的形成,且后冬更为显著.后冬日最低气温≤-3℃的站日数,与油菜气象产量负相关的显著水平,远高于前冬日最低气温≤-5℃(含≤-7℃)站日数,这表明油菜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对低温冻害更加敏感,受到的影响更不可逆.(2)一方面,江西油菜低温冻害发生的站日数,年代际变化和年线性变化均呈递减趋势,且出现持续的减少突变,表明该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油菜低温冻害风险总体降低;另一方面,当地油菜低温冻害时间分布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周期性振荡特征,且在未来10 a可能进入风险上升的周期,由此可知,尽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但冻害风险仍具有突发、重发等可能,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7.
冷冻胁迫下方竹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年生盆栽实生方竹为材料,人工模拟冷害(4℃)、冻害(-5,-10,-20℃)和短时间(15,30,60 min)胁迫,测定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的变化,同时通过Imaging-PAM观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探讨方竹抵抗冷冻胁迫的机制。结果表明,冷害和冻害胁迫均可诱导方竹体内防御体系发挥作用,方竹叶片的相关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中CAT和POD活性对低温胁迫的应答较为迟缓,而SOD活性对冷害和冻害胁迫的反应更灵敏。在冷害与冻害胁迫下,方竹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Y(Ⅱ)、qP、ETR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与4℃低温的冷害胁迫相比较,冻害胁迫对光合作用的损伤更严重,其中在-20℃处理下,ETR、Y(Ⅱ)、qP皆为0,表明此时方竹已失去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刘仁亮  王桂春  刘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7688-7689
利用辽宁省西丰县气象局1971~2010年5~9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对西丰地区低温冷害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63℃〈△T5~9≤-1.96℃时,属于一般低温冷害;△T5~9≤-3.63℃时,属于严重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不同品种梨花期冻害及低温持续时间对花器官损伤的差异,在田间出现低温霜冻后,采用多点随机取样法调查了梨34个品种花期花朵冻害率,比较了树冠1.5 m以上与1.5 m以下花器官冻害差异及同一品种花序不同序位花朵受冻害情况;经-2℃低温处理1 h、2 h和4 h后,通过形态学观察研究低温处理时间对梨品种花器官损伤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梨树34个品种的花朵冻害程度存在很大差异,‘红香酥’、‘花长把’、‘红考密斯’等9个品种花期抗寒性较强,‘鸭梨’、‘朝鲜洋梨’、‘明月’等10个品种花期抗寒性较弱,其余15个品种花期抗寒能力中等;树冠1.5 m以上比1.5 m以下花器官冻害明显减轻;同一花序不同序位花朵冻害程度也呈现明显差别,低序位花较高序位花更易受冻;-2℃低温处理时间越长,花器官冻害发生率越高,其中雄蕊冻害发生率较雌蕊、花瓣低;‘砀山酥梨’、‘黄金梨’和‘黄花梨’花蕾期或盛花期花朵冻害离体诱导,证明开花期早的比开花晚的花器官遭受冻害更严重。研究结果为探索梨树花期冻害发生规律及品种抗冻机理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平凉7县(区)气象资料、6个县(区)的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和产量资料,对苹果花期冻害指标、因冻减产情况及不同等级冻害发生频率进行了分析。根据平凉近年来苹果花期冻害实地调查,将花期冻害分为三种强度等级即重度(T≤-3.5℃)、中度(T≤-1.5℃)和轻度(T≤0℃),不同冻害等级对应不同的减产率。 在平凉7个县(区)中,华亭花期冻害发生最严重,不同等级的冻害发生1年1~2次,崇信花期冻害则最轻,不同等级冻害3年1次,其他县(区)1~2年1次,全市不同等级冻害的频率分布表现出轻度>中度>重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冻害灾损率作为风险区划指标,将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分为3个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本市多数区域属于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重度冻害发生较少,但中度冻害和轻度冻害发生仍较频繁。建议全市在目前果园布局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中东部低风险区的苹果种植。  相似文献   

11.
2018年4月3~7日出现了极端寒潮降温天气,河北省中南部正值果树开花期,罕见的低温冻害给林果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气象资料和果树生长发育信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2018年河北省中南部春季极端天气对林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树低温冻害由气温波动大、降温剧烈和持续低温、降水湿冷、风速较大且持续时间长、地温偏低等要素的交互叠加造成; 2018年3月气温异常偏高,果树花期提前,增加了果树冻害的风险。采用线性气候倾向分析,历年4月上旬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3℃/10 a,气候变暖,春季低温出现易发生冻害。结合实地灾情调查,提出了果树花期防御低温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枇杷山坡地梯度观测资料和幼果低温箱试验分析,对枇杷低温冻害等级指标进行初步研究。建立了基于日最低气温的枇杷低温冻害等级指标,轻度冻害:-2.5℃Tmin≤-1.0℃;中度冻害:-3.5℃Tmin≤-2.5℃;重度冻害:-4.5℃Tmin≤-3.5℃;极重冻害:Tmin≤-4.5℃。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河北省黄骅市1990—2019年露天栽培冬枣树冬季休眠期冻害发生情况,对比同时期极端最低气温(Tmin)≤-13.0℃的强降温天气过程发生情况,选择出过程极端最低气温、过程持续时间、Tmin≤-13.0℃持续日数、Tmin≤-15.0℃持续日数、Tmin≤-17.0℃持续日数共5个可能对冬枣树休眠期冻害产生较大影响的气象因子,采取逐步回归法挑选出影响较为显著的4个因子建立函数方程,并对每个因子结合历年冬枣树休眠期冻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冬枣树休眠期冻害发生农业气象指标。结果表明,极端天气过程对冬枣树冻害的影响因素除了Tmin外,还分别与Tmin≤-13.0℃、Tmin≤-15.0℃、Tmin≤-17.0℃的持续日数显著相关;当过程极端最低气温Tmin≤-13.0℃且持续时间达2 d,其中Tmin≤-15.0℃的持续时间达1 d时就会发生轻度的冻害;当Tmin≤-13.0℃持续时间达3 d以上,其中Tmin≤-15.0℃的持续时间在1~2 d就会发生中度冻害;当过程Tmin≤-15.0℃持续2 d以上或Tmin≤-17.0℃持续1 d以上就会发生重度冻害。对建立的冻害指标进行回溯检验,并结合文献资料对天津市、山东省等冬枣产区的冻害情况进行检验,综合拟合率达78.5%,说明建立的指标具有实际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1 生病原因初春棚室茄果类蔬菜育苗中常发生低温冷害和冻害。冰点(0℃)以上低温即发生冷害。冰点以下低温即发生冻害。致使茄果类蔬菜叶肉组织细胞因受冻而死亡,失去叶绿素后变白色。 2 症状茄果类蔬菜叶面向上部分似开水烫伤,主叶脉之间叶肉发白,叶脉附近仍保持绿色。冻害和冷害重的  相似文献   

15.
利用隰县国家气象自动观测站、香梨花期冻害区南唐户村和乔村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常规观测资料和香梨发育期观测及冻害资料,对2018年4月6—7日山西隰县香梨花期冻害发生的气象条件、果树条件、冻害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香梨花期冻害程度判断为重度冻害。造成冻害的原因:第1,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导致花期提前10~15 d,致使花期冻害风险加大。第2,超强冷影响,Tmin≤-5.0℃且D≥5 h,超过了果树花期重度冻害阈值Tmin≤-5.0℃且D≥1 h。第3,果树品种不同,冻害程度不同,早熟品种重于晚熟品种;同一果树,树冠顶端受冻率明显低于树冠底部。第4,气象条件相同时,冻害程度随海拔升高减轻;不同地形冻害程度不同,盆地重于山地;迎风面重于背风面。研究此次冻害目的,旨在揭示果树花期冻害的成因,为果树花期冻害预报预警及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8年4月3~7日出现了极端寒潮降温天气,河北省中南部正值果树开花期,罕见的低温冻害给林果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气象资料和果树生长发育信息,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2018年河北省中南部春季极端天气对林果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果树低温冻害由气温波动大、降温剧烈和持续低温、降水湿冷、风速较大且持续时间长、地温偏低等要素的交互叠加造成; 2018年3月气温异常偏高,果树花期提前,增加了果树冻害的风险。采用线性气候倾向分析,历年4月上旬最低气温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3℃/10 a,气候变暖,春季低温出现易发生冻害。结合实地灾情调查,提出了果树花期防御低温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早熟防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铃薯早熟栽培的依据及基本要求(一)耐寒特性1、块茎:经锻炼的老熟块茎耐-5~-10℃(短期),0~1℃(长期)下芽眼受损,2℃以上绝大多数品种安全。2、幼苗:-0.5~-0.8℃时受冷害,-2℃受冻害。3、成株:-4℃时整株死亡。4、植株生长:温度底限5~7℃。(二)防寒栽培的基本要求植株不能遭受冷害及冻害;在外界极端低温条件下,设施内最低温度要在2~5℃;块茎膨大期要处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条件下;品种结薯早且集中,具有一定的抗寒性;播种后有充足的光  相似文献   

18.
阳信梨树花期及幼果期冻害特征分析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山东省阳信县气象局1971 -2010年3-5月气象资料及1985 -2010年梨树花期物候资料,采用气象统计和灾害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等级梨树花期冻害的预警指标进行了年代际变化分析、花期冻害指数分析以及现蕾到幼果期遭受的冻害对产量的影响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王益(印台)区、耀州区国家气象观测站、乡镇区域自动站逐日气温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宜君县、王益(印台)区4月核桃低温冻害日总体呈增多趋势,耀州区呈现减少趋势,宜君县出现低温冻害的风险最大,达到年均1. 6 d;低温冻害日期最早出现在4月1-2日,最晚出现在4月27-29日,37 a中发生在5-15日期间的低温冻害日占总数的56. 6%,宜君县出现中等强度及以上低温冻害风险较大,王益(印台)区风险较小,耀州区没有中等强度及以上低温冻害风险;全市低温冻害高风险区位于宜君县棋盘镇和哭泉乡,较高风险区位于耀州区的瑶曲镇。研究铜川市核桃花期冻害特征及风险,为政府规划核桃种植提供可靠的气象条件分析数据,同时也为果农趋利避害的做好核桃花期防冻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低温锻炼对番茄(Lycopericum esculentum)幼苗抗冷害及冻害能力的影响。寒冷敏感作物—番茄的低温锻炼必须分两步进行。经良好锻炼的番茄幼苗能忍受-8℃的低温。最适锻炼温度为2.0℃。锻炼温度2℃时,锻炼适宜天数为2天,5℃时为6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