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目的]探讨江西红壤旱地大豆和花生合理的间作种植模式,为提高作物种植效益及缓解南方红壤旱地作物连作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花生单作(CK1)、大豆单作(CK2)为对照,设2行花生//2行大豆(J1)、4行花生//2行大豆(J2)、8行花生//2行大豆(J3)3种间作种植模式,结合田间观测与室内分析,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花生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对花生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花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作总面积产量、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大豆在间作模式中则处于优势地位,与其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可提高大豆的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并显著提高间作总面积产量和大豆单位面积产量(P<0.05).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情况,花生//大豆间作处理中以J1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纯收益达4223.07元/ha,产投比为1.31.[结论]花生//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的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作大豆,而与单作花生无明显差异,其中,以2行花生//2行大豆的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最佳,可在江西红壤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甘蔗间作花生播期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粤油7花生为间作试验材料,探索研究甘蔗间作花生不同播期对花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等管理和施肥条件以及保证甘蔗生长发育的前提下,以第3播期(3月15日)间套作表现最佳,花生株高一般,有效分枝最多,单株果数最多,产量最高,袁综合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3.
以当地常用玉米品种玉美头105和花生品种桂花26号为材料,设置8种不同的间作模式,探讨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花生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不同模式的综合产值。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均有一定的影响,对花生的农艺性状影响较大。不同间作模式间玉米产量除了2∶6模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外,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花生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产量随之所占面积的增大而增大。综合产值分析,各种间作模式的总产值均低于花生纯种,但均高于玉米纯种,除了纯种花生外,总产值最高的是1∶4模式,达31 657.8元/hm2,其次是2∶6模式(31 266.0元/hm2)。为了保证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要在不影响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加玉米地的产值,最佳的间作模式为1∶4,即1行玉米+4行花生的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辽宁省玉米、绿豆最佳间作种植模式,筛选合理的复合群体结构,本试验设计4个处理,研究不同间作处理下作物的农艺性状、光合特性、产量及经济效益,以确定最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表明,间作未割苗玉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其他处理,而未割苗玉米与绿豆间作模式中绿豆各指标则表现为低于其他处理。间作未割苗玉米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间作割苗玉米穗位高和穗长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间作处理绿豆株高、单株荚数、荚粒数、单株根瘤数和单株根瘤鲜重显著低于单作绿豆。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优势,不割苗玉米与绿豆间作模式利润最高,纯利润可达9 940.4元/hm2,与单作绿豆相比纯利润增加12.7%,比单作玉米纯利润增加10.47%。  相似文献   

5.
鲜食糯玉米与花生间作的主要性状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金糯102、极峰甜糯2号、川单丰油88及桂花22为试材,通过比较2:4间作模式及单作模式下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差异,寻求最佳鲜食糯玉米与花生品种间作组合。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花生间作种植后性状表现为,玉米的株高等植株性状提高,空杆率下降,但穗长等产量性状表现下降趋势,花生的单株饱果率、双仁果率、出仁率、百果重、百仁重均有明显提高,侧枝长、总分枝条数、单株生产力有所下降。经济效益表现为:糯玉米单作糯玉米‖花生花生,2:4模式下,金糯102‖川单丰油88组合间作经济效益最高,比其他间作组合每公顷增收753. 9~2089. 1元,增收4. 83%~14. 65%。生产上,若要粮油兼收,金糯102与川单丰油88组合经济效益较高。以收获鲜食糯玉米为主,可优先考虑极峰甜糯2号与桂花22组合,若以收获花生为主,则优先考虑金糯102与川单丰油88组合。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变化规律,选取7个大豆品种与玉米品种‘陕单650'进行间作种植,分析了间作和单作模式下大豆品种各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间作大豆的株高、结荚高度和主茎节数比单作大豆高,但单株荚数和结荚密度比单作大豆低,间作大豆的生育期比单作大豆长;间作大豆的粗脂肪和蛋白质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单作大豆降低,而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比单作大豆高;间作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比单作大豆低,百粒重在不同的品种间变化规律不一致,7个大豆品种在间作模式下的产量比单作模式平均低49.88%。通过各性状的分析,为我们在不同的区域筛选合适大豆品种进行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分析不同耕作模式下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具体表现,从而促进花生有效生长,提升花生产量。以豫花9326花生品种为试验对象,试验组为玉米花生间作、玉米花生轮作,对照组为花生多年连作,分析不同耕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结荚期、饱果期、收获期,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花生轮作模式的花生植株主茎高和侧枝长、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玉米花生间作模式最高;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花生轮作模式的花生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玉米花生间作模式最高;与对照组相比,玉米花生间作和玉米花生轮作模式的花生单株结果数、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千克果数、千克仁数、出仁率较高,其中以玉米花生间作最高。综合来看,玉米花生间作模式表现最佳,其次是玉米花生轮作模式,均可以促进花生的生长,增加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玉米与大豆间作的高产栽培模式,进行了玉米大豆不同行比(1∶1,1∶2,1∶3,1∶4,2∶1,2∶2,2∶3,2∶4,3∶1,3∶2,3∶3,3∶4)间作对黔豆7号鼓粒期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黔豆7号的单株荚数、单株鲜荚重、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单株鲜粒重和理论产量随玉米行数增加呈降低趋势,随大豆行数增加呈增加趋势;不同行比黔豆7号的百粒重差异不大。除百粒重外,玉米、大豆行数对其他产量性状的影响显著或极显著。在玉米大豆行比为1∶3时黔豆7号的产量及产量性状表现最优,单产可达9 418.80kg/hm~2。  相似文献   

9.
针对鲁西北地区大豆/玉米间作模式中存在的品种组合选择问题,本研究采用3个大豆品种、3个玉米品种随机组合设置不同处理,并对其大豆、玉米的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间作组合中同一大豆、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无差异性变化;不同处理间大豆9个农艺性状均呈显著差异,不同处理间玉米株高、穗位高、秃顶长、单穗重呈极显著差异,穗行数、行粒数、果穗直径呈显著差异,穗长无差异;玉米在籽粒产量与经济产值方面为主要贡献者,其中处理9(德豆99-16与郑单958组合)的籽粒总产量与经济总产值均最高。结合经济总产值、成熟期及生育期相关数据分析,德豆99-16与郑单958组合在间作模式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与可利用性,为大豆/玉米间作品种的优选组合。  相似文献   

10.
为给大豆品种耐阴性鉴定和耐阴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不同行比间作对黔豆08014、黔豆7号和天隆1号大豆品种鼓粒期产量、农艺性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大豆行比为2∶4、2∶2和2∶1模式下,随遮阴胁迫加剧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豆荚鲜重和单株产量呈递减趋势,且各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著,但百粒鲜重变化不显著。主要农艺性状中有效分枝数、茎粗、单株叶片数和每片叶片厚度、单株叶片鲜重和单株鲜重呈下降趋势,其中,茎粗、每片叶片厚度、单株叶片鲜重和单株鲜重间作遮阴处理与净作间差异显著,有效分枝数和单株叶片数差异不显著;随间作遮阴程度增强,黔豆08014的株高先增加后降低,黔豆7号和天隆1号的株高呈递增趋势;遮阴降低了生物量和比叶重,从而降低大豆干物质的积累量且差异显著,库源比差异不显著。3个大豆品种中,黔豆08014的耐阴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相同带宽条件下不同玉米花生种植行比对花生光合特性和系统产量的影响,为构建适宜行比的玉米花生带状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以玉米花生带状间作系统为对象,设置玉米单作,花生单作,玉米花生间作(3.6 m的总带宽,行比分别为2∶6、4∶4、6∶2),研究不同行比对间作花生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参数、产量构成和玉米花生系统产量的影响。【结果】3种间作模式的干物质量和叶面积指数均小于单作,其中2∶6种植模式在花生生育后期的叶面积指数较4∶4和6∶2分别提高30.07%和44.19%,等带宽间作体系下相对较少的玉米行比可以增加间作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保持花生叶片较高的光合能力,从而获得产量优势。间作显著降低了玉米的穗数、穗粒数和百粒重以及花生的单株饱果数和百果重,系统产量以2行玉米6行花生的种植模式最高,为13 749.9 kg/hm2,3种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且综合产量均显著高于单作玉米和单作花生。【结论】在玉米花生等带宽间作模式下,花生行比的增加缓解了玉米的荫蔽效应,改善了花生的光合能力,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稳粮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玉米间作花生不同模式,筛选适宜的间作模式。[方法]采用裂区设计,以玉米、花生、原粮产量变化为指标,对不同间作模式进行优选。[结果]1行玉米+4行花生间作模式收获花生产量最高,2行玉米+1行花生间作模式收获玉米产量最高,2行玉米+2行花生间作模式收获原粮产量最高。[结论]2行玉米+2行花生是最高效的间作模式,即最佳的玉米、花生间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筛选适宜南方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玉米品种。【方法】在玉米和大豆间作试验条件下,通过比较玉米生长的农艺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对玉米品种(系)的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归类,最后对不同玉米品种下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统计。【结果】供试15个玉米品种可聚为四大类,各类群性状之间的差异较明显,结合间作大豆的经济效益。【结论】综合可得具有最高产量、中等单株叶面积、以及高叶面积指数和高出苗率的是比较适合在红壤旱地与大豆间作的玉米品种,主要包括隆平206、联创799和登海6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当地3个不同类型的主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3种不同种植模式,采用裂区设计,共9个处理,3次重复,观察记录其农艺性状并测定产量。[结果]3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均以单行双株种植模式最佳;平展型品种正大999单行单株种植的产量最高,单行双株种植的产量次之;半紧凑型品种正大619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单行双株种植模式的产量最高。[结论]平展型玉米品种适合于单行单株或单行双株种植;半紧凑型品种和肾凑型品种适合于单行双株种植。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建议在轻简栽培中,玉米采用单行双株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于都市近郊中低产田对鲜食玉米/花生3∶4行比间作种植模式与其单作对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食玉米/花生3∶4行比常规间作模式最佳,玉米/花育28间作与玉米单作相比,每公顷增收2 976.0元,与花生单作覆膜相比,每公顷增收11 916.0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模式玉米单株产量水平明显高于单作,且鲜食玉米较花生提前一个月收获,使得花生后期生长无玉米遮荫影响且具边行优势,可缩减间作与单作花生单株产量水平的差距(常规间作的小花生单株鲜果重高于单作不覆膜),从而大幅度提高玉米花生间作体系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的鲁单818和花育22为研究对象,采用玉米花生3:4宽带间作种植模式,设置4.8万株/hm~2、5.4万株/hm~2、6.0万株/hm~2三个玉米间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的玉米间作密度对花生的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影响;随着玉米间作密度的增加,玉米秃尖长增加,茎粗变细、穗长变短、行粒数、穗粒数和百粒重减少减轻;试验条件下,鲁单818最优间作密度为4.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将木薯与大豆和花生以不同模式间作,以单作木薯作对照,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大豆和花生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与大豆或花生间作,均可提高木薯鲜薯产量,其中以2行木薯或3行木薯间作3行大豆或花生,木薯鲜薯产量最高,分别比单作木薯增产40.3%和38.8%,建议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该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玉米/花生间作的耐荫高产花生品种,缓解山东省农业生产中粮食作物与油料作物争地的矛盾,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2013—2014年在菏泽农科院试验农场对10个山东省主要种植的花生品种进行玉米/花生间作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调查花生田间农艺性状、荚果性状和产量结果,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花育19和花育25的株型紧凑,抗倒伏性较强,单株饱果数、结果枝数较多,单株生产力、出仁率较高,2年平均产量最高,产量表现稳定,与其他8个品种相比,最适宜玉米/花生2∶4间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下马铃薯生长、产量及糖类物质的变化情况,为促进马铃薯与玉米合理间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马铃薯单作(对照)和间作(2行马铃薯间作2行玉米)2种栽培模式,结合田间观测与室内测定,分析马铃薯间作玉米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糖类物质的影响。【结果】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间作玉米模式下马铃薯的茎粗、单株主茎数、单株匍匐茎和单株根干物质重量及单株结薯数无显著变化(P>0.05),但间作可提高马铃薯单株分枝数、单株匍匐茎数、单株小叶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单株茎叶和单株块茎的干物质重量,并显著提高马铃薯的株高、单薯重、单株产量及复合产量(P<0.05,下同)。随着间作时间的延长,间作马铃薯叶片、匍匐茎和块茎中糖类物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对叶片的影响较大,间作马铃薯叶片的蔗糖、果糖、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在块茎增长期和淀粉积累期均显著低于单作。【结论】与马铃薯单作相比,马铃薯与玉米2∶2行比间作模式下,马铃薯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复合产量显著提高,该间作模式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选用4个耐荫性不同的宁夏主栽大豆品种(系),对比研究在单作和大豆间作玉米条件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处理的大豆平均有效分枝数减少,降幅为53.78%;平均株高、底荚高分别增加14.39%和6.10%;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分别减少39.9%、30.83%、27.53%;大豆百粒重也有下降,降幅为7.46%。不同种植方式下4个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大豆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枝数、百粒重呈正相关,与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在大豆新品种(系)的选育过程中要把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作为首选对象考虑,同时降低株高和底荚高;提高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也是提高单株产量的途径之一。本试验中适合单作和间作的耐荫性大豆新品系是宁黄48,单作产量较对照增产26.99%;间作宁黄48产量最高为1 238.7 kg·hm~(-2),较对照增产4.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