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3月6日,广西柳州市宣布:经过1年的实施,位于雒容的"千亩万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和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基本取得成功,甘蔗每公顷产量达117 t,比传统种植方式提高约40.5 t。据介绍,这是首次在广西实现甘蔗种植全程机械化。项目测试结果显示,机械化种植较人工种植效率提高10倍以上,机械化植保与水肥一体化相结合较人工植保效率提高20倍以上,机械化收割较人工收割效率提高30倍以上。由于全程机械化种植,66.67 hm2甘蔗的生产管理,只需6-8  相似文献   

2.
正5月29日,由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广西甘蔗生产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年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发展研讨会在南宁举行。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协会、科研院所、高校、制糖企业、农机厂商、专业公司和合作社等60余名代表,为广西甘蔗机械化收获"把脉问诊",并达成"南宁共识"。  相似文献   

3.
<正>12月10日至11日,旨在进一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促进机械研发及技术应用的"2016年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在广西柳州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作为国内首届以甘蔗机械化为专题的展会,通过甘蔗耕种收全程机械化设备的展示、甘蔗生产机械化解决方案推介(生产企业专场推介会)、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三大活动为主要日程,邀请各有关部委领导,甘蔗机械生产企业,大型糖业集  相似文献   

4.
<正>广西是我国甘蔗的主产区。为了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确保广西糖业持续发展,广西政府加大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广力度,全区甘蔗耕种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但机收水平还是比较低,成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有待广西乃至其他甘蔗产区继续努力。近年来,在农业部强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广西农业机械化取得了长足发展。到2014年底,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6%,提高3个百分点。尤其在蔗糖价格连续下跌、蔗糖加工出  相似文献   

5.
食糖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糖产业发展关系着国家食糖供给安全。提高甘蔗机械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能大大增强中国食糖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国内食糖生产成本较高,远高于市场食糖进口价格,不利于中国食糖产业安全。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甘蔗主产区,机械化生产效率低下制约着糖产业发展。为了提高中国食糖产业国际竞争力,保证中国食糖产业安全,必须加快实现甘蔗产业全机械化发展。通过对比广西甘蔗机械化作业和一般习惯作业的生产成本及生产效率,发现全机械化作业能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是在机械化作业中还存在道路不平整、产业链不完善、机收效率低、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机价格高等问题。最后,从加快土地流转、推进"收获—搬运"一体化、加强机械研发力度、加快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强化补贴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不断提高甘蔗机械化发展水平的建议,并对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推动下,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用手工收割甘蔗仍然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分析广西地区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发展现状,发现广西甘蔗在收获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与主要产糖国家机械化水平相差较远,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加强自主收获机械研发、扩大规模化种植、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为甘蔗种植收获培养对口人才,尽早实现全面机械化。  相似文献   

7.
甘蔗作为一种糖料作物,为蔗糖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广西作为甘蔗的主要生产基地,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蔗糖产业依然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甘蔗种植与生产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然而,当前广西甘蔗生产技术仍然亟待改进和提高,机械化生产规模有限,影响了甘蔗生产效率,降低了蔗农的收益。因此,必须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甘蔗机械化生产水平。本文分析了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现状、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广西农垦国有黔江农场地处桂中旱区,是一家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国有农场,全场共有土地面积3.8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万亩,是广西农垦10家甘蔗基地农场之一、是广西万亩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近年来,黔江农场围绕"种好一根蔗,搞活经济一盘棋"的发展思路,强基固本重民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地推动了农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09-2012年,农场连续四年荣获广西农垦局"经济效益贡献奖"及"企业管理优秀单位",  相似文献   

9.
广西作为中国产甘蔗大省,每年甘蔗的产量占全国60%以上。虽然,近些年,在广西的部分甘蔗产区已经进行了机械化生产,但由于广西多为丘陵地带,山地居多,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难度还是较大。再加上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农村的劳动力大大地减少。这就使得甘蔗的机械化生产面临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用工难等问题。所以大力推进甘蔗产区机械化生产势在必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采取补贴式的政策对农民采购的机械设备进行资金上的支持,鼓励农民通过家庭联产的方式实现甘蔗产区的集约化生产,改进甘蔗的种植和收割方式,普及机械化生产的生产技术,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甘蔗产区的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蔗糖生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对于农民脱贫致富、财政增收均存在着重要意义。随着国内外食糖价格的波动、农村劳动力的加速转移,制糖企业、蔗农对解决甘蔗生产机械化滞后的"瓶颈"问题的呼声尤为迫切。文章就此问题,结合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从重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具体分析了广西甘蔗生产的机械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从广西南宁召开的2018年中国甘蔗机械化博览会上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甘蔗机械化正进入快车道。2017—2018榨季结束后,全区甘蔗生产机械化率达到59.1%,比上一榨季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耕作、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7.78%、55.33%、11.3%。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和蔗糖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十多年占全国的60%以上。但广西90%以上的蔗田为旱坡地和丘陵地,糖料蔗  相似文献   

12.
<正>据悉,广西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50%,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全区拥有切段式甘蔗收获机比2013年翻一番……1月14日,记者从有关会议上获悉,在蔗糖产业较为低迷的情况下,2014年该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逆势提升。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该区持续加大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扶持。一是提高补贴水平。从2013年起,农业部、财政部将广西甘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广西甘蔗生产在全程机械化、半机械化和习惯种植方式下的生产成本和产出差异,分析其原因,并对广西乃至全国的甘蔗生产竞争力提升提出发展建议。【方法】选用桂糖32号(GT-32)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全程机械化、半机械化和习惯种植方式进行种植,时间从2011/2012榨季到2016/2017榨季共6年。在每一季种植过程中,统计生产投入和开支,收获时测定不同种植方式下甘蔗的耕层厚度、宿根期、株高、茎重、茎粗、含糖量、有效茎数、产量和实际生产成本。此外,将我国与全球其他主要甘蔗生产国的甘蔗生产成本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田间试验结果探究优化生产成本的路径。【结果】试验过程中全程机械化、半机械化、习惯种植的甘蔗株高和含糖量无显著差异(P0.05)。机械化生产有利于甘蔗种植深耕深松和延长宿根期,较习惯种植能显著提升甘蔗的茎重、有效茎数及产量(P0.05)。全程机械化产生的效果优于半机械化生产。生产成本方面,机械化种植取代了传统体力劳动,且有效降低了施肥和灌溉成本,因此全程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均较习惯种植在耕作、收割、施肥、农药、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成本明显降低。但与全球其他主要甘蔗生产国相比较,我国的农地使用成本的差距较大,成本优势并不明显。【结论】广西甘蔗生产必须坚持发展机械化,以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现有的农地租赁制度需要改革和创新,以降低农业生产单位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机械化助跑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农垦国有金光农场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大力实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为促进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与提高,以机械化生产助跑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成效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广西蔗糖产业中的育种、高产栽培技术、生产机械化、制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述,提出要加大甘蔗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力度,不断丰富亲本材料;将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技术相结合,提高高 糖、高产、抗性强的甘蔗品种的育种效率;加大糖能兼用型甘蔗品种的选育力度;研发适合广西各种地理类型的中小 型甘蔗收割机,同时提高现有甘蔗收割机的适应性、灵活性,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蔗糖澄清提纯技术;加 大蔗糖产业废弃物的利用力度,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如何利用机械化种植技术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分析广西地区甘蔗栽培技术与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与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的融合进行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甘蔗是广西主要的经济作物,优化生产布局对广西甘蔗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综合采用生产集中度指数、集中度系数及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广西2011—2020年甘蔗生产布局时空变动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广西甘蔗生产布局进一步向桂西南和桂中地区集中,桂西北及桂东南逐渐退出甘蔗主产区;机械化水平是广西甘蔗生产布局变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种植结构、市场化程度对其影响较弱,农地设施、道路交通条件则阻碍了广西甘蔗生产集中布局。  相似文献   

18.
正3月17日,广西蔗糖产区可持续农业水回馈项目在崇左江州区岜羊甘蔗"双高"基地启动实施,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三方协力,以每公顷9万元左右的投入,在岜羊333.33 hm~2甘蔗"双高"基地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和新型机械化种植。为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甘蔗种植灌溉效率、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及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  相似文献   

19.
广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产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和行业规模优势,同时也存在地理环境及气候、机械化程度、市场波动等劣势。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初步理清广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提出对策,旨在为广西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群  黄晓明 《中国农垦》2013,(10):22-23
近年来,广西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左右,2012/2013榨季甘蔗产量7500多万吨,产业规模连续20年居全国第一位。但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率只有43.2%,甘蔗收割劳动强度大,用工成本高,成为影响糖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