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是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第二茶叶消费国,其需求最近三十年来平均每年逐增约3%。1980年进口茶叶约八万吨,其中红茶占95%,其余是绿茶占4%,花茶,普洱茶、乌龙茶占1%。1977年由于咖啡减产,价格猛涨,于是饮咖啡的转而饮用茶叶,国际市场出现了茶价成倍上涨的罕见现象,美国进口量急剧下降,1973年降到6.3万吨,价值1.14亿美元,1979不到8万吨,1981年回升到8.3万吨。美国虽是咖啡的主销国,但是茶叶也是主要日常饮料之一,平均每人每年茶叶消费量0.76磅,其消费量趋势是逐年增加的。在饮用方法上,茶叶作为热饮料占30~35%,冷饮料占65~70%,对品质的要求是:用于热饮料的红碎茶,内质要求汤色明亮、滋味浓强。鲜  相似文献   

2.
铅是天然放射性铀钍元素蜕变到最终稳定性同位素产物,也是对人体有积累性毒害元素之一。因此对来自食品或饮料中的铅含量,应该制定卫生标准,以利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与适应外贸出口的需要。茶叶是我国人民主要日常饮料,也是我国一项传统出口商品。根据1979年全国茶叶卫生标准协作会议,有关各省已经在这一方面展开了不少工作。现将安徽省六安地区承担187种茶样中的铅含量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商品的有效期包括它的贮运期和货架期。茶叶作为一种饮用商品,也有其有效期。茶叶商品是地区性、季节性生产,供全世界人民常年消费。因此,商品茶有个比其它食品较长期的贮运过程。其有效保质时间的确定就显得很重要。减少经营流通环节,加速产销见  相似文献   

4.
茶是人们日常重要饮料,民间除了用茶叶作为饮料之外,还有习惯用其他们植物叶进行加工作为消暑止渴的清凉饮料,虽然有些植物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有些对人体是有害的。无论是有益还是有害都不能当真茶出售。凡是作为茶叶饮料必须从茶树(The Cameliia Sinensis L)上采的鲜叶加工制成,否则都是假茶。真假茶可根据茶叶化学成  相似文献   

5.
贵州普洱茶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洱茶是一种特殊品质的发酵陈茶。原产于云南省普洱县 ,故按地名命名为“普洱茶” ,我国广东沿海和东南亚、港澳同胞习惯饮用普洱茶。随着茶叶科技工作者的多年实践 ,成功地将绿毛茶经过自然氧化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很受消费者青睐。现在大叶茶 ,中小叶种茶都可以做普洱茶。原桐梓茶厂厂长、中华创新发明家樊英寿同志创制普洱茶加工工艺如下 :1 原料 绿毛茶、炒青茶、烘青茶、晒青茶等毛茶及高档头子茶均可列入加工普洱茶原料。2 毛茶付制毛茶进入加工厂仓库按级归堆 ,付制。要求是老嫩基本一致 ,增进其发酵的匀度 ,有条件的加工厂亦可分筛…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人们普遍饮用的饮料。以往人们终是把茶叶经过一定加工,放在杯子中用开水冲泡后喝,为方便出差旅行,野外考察特设计了生产茶叶含片的生产工艺流程。茶叶含片既可以口含,也可以泡在开水中喝。一、原料选择与生产技术茶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茶叶含片质量,生产成本。质量好茶叶含片质量好,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我国重要经济作物的一种,其提供的商品率一般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茶农主要生活来源。如何合理的制定毛茶收购价格,这将不仅直接关系到全国大约上千万茶农茶叶商品价值的准确实现,而且关系到国家财税收入和出口贸易。因此参照商品价值量和茶粮比价等因素,来制定毛茶收购价格,既是一个急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又是一个必须弄清的理论问题。回顾我国茶叶收购价格的演变过程。五十年代初期中国茶叶总公司经过长期讨论,博采群议,第一次制定和颁布了我国“五级十八等”的毛茶收购价格及与其相适应的毛茶实物标准样,在收购中并提出了“好茶好价、次茶次价、对样评茶、按质论价”的评茶定价原  相似文献   

8.
茶作为一种天然饮料,已有几千年的饮用历史,其良好的减肥效果也日益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茶叶抑制肥胖的机制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分为生物化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两个方面讨论了茶叶抑制肥胖的机理,最后讨论并展望了茶叶抑制肥胖作用的发展前景与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9.
栽茶、种茶,指的是栽植茶苗、种植茶籽;采茶,指的是采摘茶树上的茶叶;制茶,指的是把鲜叶制成干毛茶(也称初制);精选分级,成为精品,称精制茶;买茶、卖茶,指的是成品茶叶的买卖;品茶,多指茶的文化属性和信仰领悟;评茶,是指茶的物质特征,主要包括:色、香、味、形;喝茶,即指饮用茶叶的水浸出物溶液,即茶汤。茶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是没有任何一种植物可以比拟的。  相似文献   

10.
茶叶通过筛、扇、轧、切、拣等技术措施,达到整饰毛茶形状、调剂品质,使之符合商品茶规格要求。然而,毛茶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在主观上的工艺安排,操作技能;客观上的毛茶性状,机械性能等因素都对毛茶的制率和产生碎茶的多少有很大影响。如何提高正茶率,减少碎茶和脚茶是茶叶精制过程中必须经常注意和改进的问题,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发挥经济效益,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茶叶界对提高初制,精制质量谈得多,对收购的毛茶怎样保持它的品质讲得少;对精制包装式样搞得多,而毛茶包装还是老样子——布袋装。我们知道茶叶作为商品,从初制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好多环节。仅就毛茶在精制厂仓库里,从5月初到12月,存放时间有的长达8个月。由于茶叶极易吸收水分及异味,用布袋包装毛茶不能保持毛茶原有品质。在正常情况下,同样水平的毛茶,前期(5—7月)加工标准级制率比中期(8—9月)高2%,比后期(10—12月)高4%,即一担毛茶前期要比后  相似文献   

12.
红毛茶加工虽不能改变其内在品质,但可以起到整饰外形,分明优次,剔除劣异,提高净度,调剂品质,匀整美观的作用。同时通过认真细致地拼配,合理取料,提高色、香、味,可以充分发挥毛茶的经济价值。因此,毛茶加工是提高茶叶质量的关键。如何搞好毛茶加工,根据我的体会,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好“三关”:首先是把好“毛茶定级归堆关”。这是毛茶加工基础中的基础,是“三关”中最主要的一关。根据各级加工统一标准样的要求,制订定级归堆参考样。对进厂毛茶,逐袋扦取具有代表性的茶样,以內质为主,结合外形,按条索、嫩度、峰苗、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广大人民所喜爱的一种饮料。过去茶叶的销售都是用大箱出口,内销是用纸包零售。这样在销售环节中既不利于茶叶色香味的保持,又给销售带来麻烦。在零售中拆箱包包,使茶叶的香气散发,受潮变质,降低饮用价值。同时也不利于产品卫生。纸包馈送  相似文献   

14.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近年的科学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具有抗肿瘤的活性。日本科学工作者还实地考察了人们喝茶与不喝茶的癌症发生率,结果表明,习惯喝茶的人其癌症发生率很低,特别是胃癌。从分析来看,茶极可能成为当今世界研究探索的防癌药物。随着人们对茶的饮用和药用需求的增加,生产无公害自然茶叶已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一、内销:广东过去只限于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一带以及大中城市有饮茶习惯,现在全省城乡饮茶风气盛行。一九八三年全省消费茶叶约四十万担,年人均(6300万人)6市两。其中广州市、江门市、佛山市和汕头地区,年人均一市斤以上。饮用品种主要是红茶,其次普洱茶、青茶。烘青和炒青也有部分销售。近几年来饮茶者对茶叶品种质量有选择,较为粗老的和味淡的青绿茶不受欢迎。如近几年外省涌进的浙绿、湖红以及花茶积压甚多,滞销达三十五万担。广东消费茶叶增的原因:一是由于地处亚热带,天气炎热,需要大量饮料,历史上有饮茶习惯,茶作饮料经济实惠;二是经营部门经常通过电台、报纸、刊物宣传饮茶有益于精神文明和保健作用,并通过广告和包装装璜,刺激消费;三是大力开拓城乡茶叶销售市  相似文献   

16.
茶叶改革开放后,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多茶类的生产,多层次的加工,多方面的联合,多口岸出口,茶叶生产系列化服务的形成,全国茶叶产销形势两旺,1987年总产达48万吨,比1981年的34.3万吨增加了13.7万吨,平均年增长6.67%,内外销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正如人民日报指出的那样,流通体制的开放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各部门争购毛茶,哄抬茶叶物价,导致茶叶质量下降。一些产茶地为争夺利润,限价限地收购,设卡拦截。外贸部门的毛茶加工厂收不到茶叶,出口茶叶成本越来越大,换汇率越来越高,有些口岸的茶叶换汇率超过了1.6(美元汇率)。于是有人据此认为是开放  相似文献   

17.
许多原二类农产品市场放开,产销直接见面后,货源流向改变着生产结构,根据市场需求产生了灵活的看样加工方式。如作为大宗出口商品的红茶,由于成品分级计等对样加工的程序异常繁琐,国内货源紧缺,有的生产单位要求脱离样茶进行加工。这类商品的加工还需不需要标准样?目前,这个问题广为人们商榷。单就茶叶商品而论,脱离样茶进行加工的提法是片面的,由于茶叶商品由农产品加工进入消费领域,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商品消费价值,为了领导统一的茶叶市场,协调产供销经济活动,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各类样茶的套改、修订和换配工作还是必需的。其意义在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会逐渐使商品价格反映其价值,通过茶叶的实物标准样才能有产品质量的标准和订价的尺度,专业部门通过管理标准样及茶叶审检项目标准化,起着对茶叶生产质量、茶叶购销活动的宏观监督和指导作用,这种管理手段具有类似经济法规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茶叶生产和饮用,唐代已发达和普及。但当时的茶利收入,每年仅四千万贯,在政府整个财政系统中还无足轻重。到了宋代,茶才和米盐一样,成为人民“一日不可无”的必需品。宋·李觏·《盱江集》卷十六·<富国策>十记述:“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王安石在《临川集》卷七十·《议茶法》也记载:“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可见,宋代的制茶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茶的饮用十分普及。茶叶开始成为一项重要商品,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每年茶利高达四百万贯。宋代的茶业状况,从以下三方面考证。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紫阳县红椿人民公社深阳大队第二连有0.726亩茶园,植茶三百六十三丛,58年获得高产,计产干毛茶600斤,平均亩产达826.2斤,并采收净茶籽120.8斤,亩产茶籽166斤,获得了茶叶茶籽双丰牧。这块茶园处于郭家河沟的中牛山,土层肥厚,向阳避风,茶丛较集中,树岭在百年以上。1957年产干毛茶550斤。  相似文献   

20.
华再欣 《茶业通报》1999,21(2):31-32
现在经济生活中,所有商品都需要经过包装,才可以进入流通、消费的领域。因此,包装是商品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商品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茶叶是商品,若没有包装,茶叶商品的生产就没有完成,就不能进入流通、消费的领域。所以茶叶包装是茶叶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