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4):56-56
近日,由中国农业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世纪菇菌生产技术丛书》正式发行。本书由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浙江省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浙江省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吴学谦研究员主编,组织孙培龙、吴庆其等一批香菇生产专家历时2年编著完成。该书分20章133节共55.2万字,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香菇生产与市场、香菇的生物学基础、香菇育种与菌种生产、原料与设备选择,各种典型栽培模式与新技术、病虫害防治、保鲜与深加工技术,以及香菇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内容涵盖了香菇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加、销全过程,重点围绕我国香菇栽培史上三次重…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岫岩县香菇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岫岩县香菇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菌种生产混乱、栽培方式落后、林菌矛盾突出、基础设施配套产业发展滞后、食用菌科研力量薄弱、菌种创新乏力、产业链条较短。建议从筛选适宜优质品种,改进栽培模式,推进集约化与标准化生产,整合林业资源等方面,促进香菇产业持续发展,推进食用菌品种多元化发展,提高产业科技支撑和产品创新水平,积极培育加工、销售和物流企业,保障岫岩县香菇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南方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菇等食用菌在我国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对于以阔叶权赤原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对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的优选、人促更新定向培育、主要原料林树种的丰产栽培以及其采种基地建设等进行述评。根据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对策和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主要原料树树的种的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育苗技术、松杉林冠下造林技术和多种食用菌原料林树种混植技术、二代食用菌原料林的萌芽更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5):20-20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1)生物技术在经济林和食用菌上的应用研究,具体包括早竹林出笋和开花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生物技术在林木共生菌菌种分离培养上的应用研究、香菇种质资源保存利用及快速鉴定关键技术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食用菌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及杂交子分子鉴定技术研究等;(2)食用菌质量安全研究,重点研究重金属、农药、二氧化硫、甲醛等有毒有害物质在食用菌上的富集规律和阻断机理,为食用菌质量安全及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提供技术支撑;(3)食药用菌及其他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及功能研究,包括食用菌多糖分离纯化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食用菌多糖化学与生物活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发展食用菌出口创汇振兴林业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以其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并具有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而著称于世。我国1992年食用菌产值达80多亿美元,它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我省发展食用菌具有较大优势即:一是资源丰富;二是气候适宜;三是出口市场广阔;四是技术基础好。因此在发展食用菌生产上必须采取“五个统一,一个分散”的经营战略,确保其稳健开发生产。  相似文献   

6.
废弃菌渣二次利用及环保处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2004年全省代料栽培黑木耳达10几亿袋,滑菇生产近亿袋,平菇、香菇、榆黄蘑等菇类栽培数量也较多,逐年呈递增趋势。每年菇、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废弃菌渣,这些废弃菌渣如果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如果将这些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这样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针对以杂木屑栽培黑木耳、滑菇;以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榆黄蘑等菇类的废菌渣二次利用进行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7.
香菇是人工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香菇生产在我国北方农村发展较快,辽宁省新宾县已研究出香菇的陆地栽培技术,使该地区的香菇产业得到快速发展。1998年,该县陆地栽培香菇210hm2,平均每公顷产鲜香菇375t...  相似文献   

8.
野草栽培食用菌技术福建农学院食用菌实验场研究成功的利用芒萁等野草栽培食用菌技术,可以栽培香菇、木耳、金针菇、平菇、凤尾菇、灵芝、猴头等多种食用菌。草栽香菇、毛木耳生物效率分别达92.6%和212%,比木屑栽培分别增产6.8%和20%,成本降低15%:...  相似文献   

9.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3):22-22
2005年5月18日,浙江省林业科研究院食用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丽水市食用菌研究开发中心)与浙江大学共同承担的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食用菌多糖提取及化学修饰技术研究”通过验收和鉴定。经鉴定委员会专家确认,该研究成果显著地提高了香菇多糖的得率,成功地对香菇多糖进行了结构改性,分析了金耳多糖的结构特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10.
1 牡丹江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 牡丹江市人工栽培食用菌已有几十年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全市食用菌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食用菌产业已覆盖10个县(市)区,建立乡镇级生产基地35个,生产专业村150个,专业大户1.8万户。2005年,全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7.35亿袋(块),总产量达37.6万t,实现产值10.03亿元,拉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68元。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及质量安全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浙江食用菌生产基地、超市和农贸市场实地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鲜食用菌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铅0.078 mg·kg~(-1)、镉0.036 mg·kg~(-1)、汞0.009 mg·kg~(-1)、砷0.029 mg·kg~(-1),干食用菌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452 mg·kg~(-1)、镉0.254 mg·kg~(-1)、汞0.044 mg·kg~(-1)、砷0.150 mg·kg~(-1),鲜香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74 mg·kg~(-1)、镉0.122 mg·kg~(-1)、汞0.009 mg·kg~(-1)、砷0.030 mg·kg~(-1),鲜平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68 mg·kg~(-1)、镉0.026 mg·kg~(-1)、汞0.008 mg·kg~(-1)、砷0.029 mg·kg~(-1),鲜蘑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149 mg·kg~(-1)、镉0.019 mg·kg~(-1)、汞0.038 mg·kg~(-1)、砷0.094 mg·kg~(-1),鲜金针菇重金属背景值为铅0.083 mg·kg~(-1)、镉0.013 mg·kg~(-1)、汞0.008 mg·kg~(-1)、砷0.020 mg·kg~(-1).经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浙江省食用菌重金属含量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鲜食用菌中平菇与金针菇的4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非常相近,并且都处于很低的水平.与鲜食用菌相比,干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是鲜食用菌的4.9~7.1倍.蘑菇的铅、汞、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食用菌,与鲜食用菌平均值比较,铅高出91.0%、汞高出322.2%,砷高出224.1%;香菇中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食用菌,高出鲜食用菌平均值238.9%.蘑菇的铅、汞、砷和香菇的镉含量在生产栽培中要得到特别关注,应作为质量安全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原料林的营造及其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人工营造速生的木生食用菌适生树种,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短期轮伐利用,使林菌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林菌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现状,归纳了目前林下栽培食用菌种类、栽培基质、栽培林地、栽培模式、温湿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技术,以期为林下食用菌栽培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近年来我国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要加大食用菌种质资源调查与保藏的科研投入,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创新与利用研究,尽早确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防止食用菌种质资源流失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韩国食用菌栽培历史、栽培品种、生产模式、生产现状及贸易现状等5个方面,阐述了韩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并分析了韩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生产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江夏区发展食用菌生产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形势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发展食用菌生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赣南商品食用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调查赣南地区商品食用菌的种类及市场销售情况,结合食用菌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角度,对赣州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攀西地区野生经济真菌生态习性及其与林业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攀西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植被类型多样,林地资源充足,茵物资源丰富,有着发展经济真菌的优越条件,特别是近年来的林业工程建设为野生经济真菌的生产提供了基本物质基础,为其扩大生产创造了条件。文章列出了该地区常见的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食药用真菌(分别归入22科、36属)及其生态习性,指出在林业工程建设中应对经济真菌生产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宜南方鲜食枣园生草栽培的草种。【方法】以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1年生黑麦草为试材,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枣树的光合指标,研究不同生草栽培处理对鲜食枣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3个草种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促进鲜食枣的生长,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株高增幅、地径增幅、枣吊长度、SPAD值分别比对照高出30.94%、9.83%、11.58%、26.39%,优于其他处理。不同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光合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的最大光合速率为16.83 μmol/(m^2·s),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分别为11.62、3.36 μmol/(m^2·s),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鲜食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11:00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8.79 μmol/(m^2·s)。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而胞间CO_2浓度呈早晚高、中午低的不规则"V"形曲线变化,在13:00降到最低值,之后又逐渐回升。按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均为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多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1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对照。【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鲜食枣主要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的影响,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下,鲜食枣可充分利用光合有效辐射和CO_2,提高净光合速率,进而促进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