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柑桔高接换种最适时期与方法叶伟其(浙江省丽水地区实验林场32300)我场及一些试验点,1990年开始,对陆续引进的20余种柑桔新品种,以温州蜜柑和柑为中间砧,在不同的时期,采用多种嫁接方法,进行了高接换种。现将有关最适宜高接时期和方法的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六七十年代漳平市种植柑桔0.27万hm2,因劣种比例太大,经济效益甚低。笔者在80年代初进行少量高接换种试验的基础上,于1988~1997年进行了不同高换组合、高接方法和时期的比较试验。高换组合方面,福桔砧蕉柑高接柑和福桔砧甜极高接柚类,亲和力良好,成活率98%~100%;权砧温州蜜柑高接柑,虽然萌芽,但生长不快,有的慢慢变黄枯死。高接时期方面,腹接、芽接在8~10月进行效果好,切接在1~4月进行比较理想。高接高度方面,离地60cm锯砧,侧枝多,接的头比较多,分枝角度大,树冠比较矮化,能达到速生丰产;离地20~40cm锯砧,主要以…  相似文献   

3.
孝顺镇现有柑桔栽培面积477hm2,其中中晚熟温州蜜柑约占75%左右,早熟温州蜜柑、柑约占20%,近几年新发展及高接换种的特早熟、脐橙、宫内伊予柑等优良品种约29hm2,占柑桔总面积6%还不到。1997年我地柑桔普遍大丰收,由于大部分是中晚熟温州蜜...  相似文献   

4.
高接换种是湖北省三峡地区柑桔产区常用的一种品改方法,采用该方法的成年树,基本可达到"第一年嫁接,第二年恢复树势,第三年丰产"的目标[1]。采用延迟锯砧高接换种技术,延迟一年清砧锯砧,在高接换种基础上,可减少一年恢复期,而当年产量不减产,较常规方法,只需一年抽梢恢复期,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柑桔高接换种剪砧方法和强度对接芽生长的影响吴振旺,陈其寿,王法格,鲍荷生,黄建珍(浙江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25006)(浙江省瓯海区林业特产局)高接换种时采用分层多头腹接,接后的剪砧方法和强度对接芽生长影响很大。为确定在瓯柑上高接脐橙的最佳剪砧方...  相似文献   

6.
清见桔橙是日本以特罗维塔甜橙与宫川温州蜜柑杂交育成的高糖晚熟杂柑品种,是农业部“948”柑桔项目推荐发展品种。为了满足市场对晚熟杂柑产品的需要,促进柑桔品种结构调整和熟期结构优化,重庆市涪陵区果品办公室1998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了清见桔橙,高接换种在我区长江河谷丘陵地区8年生柑桔树上。2003年对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以期对其适应性和生产发展潜力做出初步评价,指导我区晚熟杂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柑桔快速投产的高接换种技术要点谭功亮,谭萍(贵州省柑桔科学研究所罗旬550100)柑桔常规高接换种,需2~3年才能恢复树冠,开花结果。作者从70年代至今,先后在贵州沿河、罗甸、惠水等县探讨柑桔快速投产的高接换种技术,对5年生以上的伏令夏橙、先锋橙、中...  相似文献   

8.
高龄梨树低位锯干换种技术吴相祝(浙江省仙居县科学技术协会317300)浙江省仙居县淡竹乡沙湾村,有个栽有850株20多年生老梨树的果园,多年失管,极少结果。1991年春季,笔者采取低位锯干改接换种了450株。其嫁接枝成活率为84.7%,嫁接树当年生长...  相似文献   

9.
正延迟锯砧高接换种是指当年夏、秋季高接换种后,当年不锯砧,让柑橘树持续结果,第二年清砧、锯砧,促其抽梢、恢复树势并快速结果丰产的一项技术。高接换种一般采用"第一年嫁接,第二年恢复树势,第三年丰产",而延迟清砧高接换种技术与高接换种相比,当年夏、秋季嫁接,第一年不清砧锯砧,任其生长结果,不影响第一年柑橘产量,第二年清砧锯头,使其恢复树势,第三年实现丰产。即减少一年因品改恢复树势时间,即在高接换种基础上延  相似文献   

10.
宜都市地处鄂西南山区与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目前全市柑桔面积已达到0.87万hm^2,其中温州蜜柑0.6万hm^2;柑桔产量达到10万t,温州蜜柑占98%。经过20世纪80年代初、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初三次大发展,柑桔面积、产量都得到了快速增加。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只重视了柑桔面积的扩大,忽视了定植苗木的质量,导致品种杂乱、品种结构失调,中熟尾张温州蜜柑的比例占80%以上,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及Peng柑的比例很小,熟期结构不合理。鉴于上述情况,我市科技人员通过摸索和借鉴外地柑桔品改的经验,从1995年开始,到2002年,连续8年开展了柑桔高接换种的试验、示范工作。全市累计高接换种面积达2666.7hm^2,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高接换种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我镇柑桔协会,从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了红玉柑、凯旋柑等新品种,分别由独松村程有盛、程跃林等同志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多点栽培与高接换种试验,现小结如下: 1、冻害情况调查 1991年是我县历史上发生最严重的冻害、损失最大,这给柑桔新品种带来了严峻的威胁与考验,据实际调查,枳在1990年秋季红桔或温州蜜柑高接新品种的,或是枳壳小苗嫁接新品种的,冻死者较少,而高接椪柑、早熟蜜柑受冻严重,冻死较多,甚至在同一块地上椪柑、  相似文献   

12.
柑桔高接换种是加速调整品种结构,实现良种区域化,获得高产优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有效措施。为此,笔者于2001年开始对丽水市农科所成功选育的“丽椪2号”无籽椪柑单株以温州蜜柑、有籽椪柑和胡柚为中间砧,在不同的时期,采用多种嫁接方法,进行了高接换种。现将其高接后的亲和性表现,最适嫁接时期、方法,以及接后管理要点等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接换种树应做好炭疽病的防治柑桔高接换种是调整品种结构,适应市场需要,提高果品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高接换种成活率除与选择的高接时期、接穗新鲜饱满程度、高接换种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后的管理有关外,炭疽病为害与否也是关键之一。柑桔炭疽病在全国柑桔产区...  相似文献   

14.
湖北公安县柑桔冻害调查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县位于江汉平原南缘,属柑桔栽培北缘地区,是湖北省柑桔主产区之一。现有柑桔栽培面积4670hm^2,总产量4.9万t,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县果树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0%。主栽品种为国庆一号温州蜜柑、朋娜脐橙、纽荷尔脐橙和琯溪蜜柚。近十年来在果树结构调整中,新引进柚类、椪柑类及杂柑品种进行了高接换种或试栽。  相似文献   

15.
高接换种后的柑桔,由于原有植株的强大根系和下桩后的树冠失去了平衡,使砧木萌发力增强,高改后的第一年,往往需多次抹除萌芽,既耗大量劳力,又徒耗了植株营养。使高接换种后新梢的生长受到影响,加之不断抹芽增加伤口,易使树体感染病害。笔者从《中国柑桔》介绍的喷食盐水能减弱柑枯  相似文献   

16.
为配合柑桔品种结构的调整,提高高接换种的存活率.加快投产速度。桃花源果联邀情多名嫁接能手、园艺工程师、高级农艺师,对柑桔高接换种的方法进行了研讨,提出了一些新的技术,可供柑桔高接换种时参照。  相似文献   

17.
受日本梨树带花嫁接的启示,我们从1999年开始在我县干英园艺场的成年柑桔树上于不同的季节进行带叶高接,结果发现夏季带叶嫁接有一定的成活率,且成活芽翌春萌芽力较强.经过数年的反复试验,我们终于探索出显著提高成年柑桔夏季带叶高接换种成活率的技术方法.采用该技术对成年柑桔高接换种,成活率为90%以上,成活芽翌年都可萌发,其前端中间砧枝条可继续结果,实现了不停产高接换种.  相似文献   

18.
枝江市位于长江中上游分界处.三峡的东大门。年平均温度16.5℃.属于柑桔北缘产区。品种以温州蜜柑为主。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们于2002年3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了彭祖寿柑(简称寿柑),以枳砧中熟尾张温州蜜柑为中间砧高接换种。每株平均高接20多个芽,采用常规管理技术,表现为早结,特丰产,品质优良。现将连续3年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柑桔高接换种技术翁法令,谢贵元(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8020)为了提高高接换种的技术水平,我们于1992~1995年对高接换种中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调查,得到了一些改进和完善,今特总结如下,供参考和应用。1高接技术1.1基砧本市...  相似文献   

20.
日本由于柑桔业的生产过剩,温州蜜柑和某些老品种正在被高接换种为新型而有前途的品种。对供高接用的十一个接穗品种和四个中间砧品种的组合进行了亲和性的检验。在温州蜜柑、夏橙、八朔蜜柑及和歌山特有的三宝柑四个中间砧中,以温州蜜柑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