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科技快讯     
为了弥补果业开发中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 ,重庆市正邦现代化有限公司郑重承诺 :愿与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结成果业开发的战略伙伴 ,以最适的精品果苗 ,最优惠的苗价入股 ,联合建股份制果园及良种苗圃 ,股金在挂果后五年内逐渐归还 ,但修剪下的全部枝条 ,五年内每年免费送或寄到该公司扩繁用 ,并可免费为对方开展技术培训 ,如要派技术人员上门规划指导 ,需方只付往返车旅食宿费和出差补助费 (每天 2 5元 )。该公司还可以应需方的要求组建良种苗圃拿出良种接穗和插条 ,按苗价的 1 /1 0计算股金 ,需方拿出土地、劳力、肥药。土地按每6 6 7m2 75…  相似文献   

2.
担负杭州市90%以上蔬菜生产任务的江干区,今年已建立蔬菜风险基金。4月18日,经浙江省政府领导同意,从支农机动财力中安排100万元蔬菜风险基金专项拨给江干区。在这之前,杭州市政府已拨给该区蔬菜风险基金30万元。有了基金以后,菜农按国家计划种植的淡季蔬菜(春淡、秋淡、冬淡),如果风调雨顺,出现产大于销时,将按保护  相似文献   

3.
随着保护地蔬菜的大面积发展,黄瓜成为了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很重要的一个品种,基本做到了周年栽培、供应,给菜农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寿光菜农每667 m2的大棚每年的收入基本都达到了6~10万元,甚至更高,但是全国范围内有些地方菜农的收入还较低,高的3~4万元,低的1~2万元,这与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的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但黄瓜苗期管理不当是造成黄瓜产量和品质下降、经济效益较低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一定要做好黄瓜苗期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嘉定县江桥乡沙河村的蔬菜生产,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1989年蔬菜总产值比1985年翻了一番,因此连年被市、县评为蔬菜生产的先进单位。该村的的基本经验是: 1.抓好生产队一级干部班子的建设沙河是一个纯蔬菜村,有菜田1130亩,每个菜农平均承担4.6亩责任田,且劳力素质正在逐年下降。村一级干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搞好蔬  相似文献   

5.
李恩彪 《中国蔬菜》2009,1(5):45-46
甜椒苗作为芽苗菜食用,鲜嫩可口,但作为芽苗菜生产并不多见。吉林市经济开发区的菜农陈师傅,从2004年开始于冬春季节在不足300m2的温室内生产甜椒芽苗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年生产3批,每批采收3茬,年收入22000元,扣除床架费平均每年2000元,燃料费2000元,其他费用1000元,纯收入17000元。产品供不应求,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6.
甘蓝是淄博市主要蔬菜种类之一。特别是早熟春甘蓝,因病虫危害轻,产量稳定,经济效益高,又能发挥补淡作用,深受菜农和主管部门重视。近年来栽培面积每年在1万亩上下,占春夏菜面积的5.5~6.9%.且有逐年上升趋势。但是,自1988年以来,淄博市和山东省发生了两次较普遍的春甘蓝未熟抽薹的情况.1988年全市80%的地块出现抽薹,田间抽薹率一般在20~30%,有的高达60%;1991年90%的地块出现抽薹,抽薹率一般达30%,个别地块达100%.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7.
要致富,种菜去。近几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产量则以近20%的速度增加。在发展蔬菜生产的同时,菜农应注意市场晴雨表,要提防走进误区。  相似文献   

8.
稻田水稻榨菜两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2004年示范,水稻获得了亩节省劳力及物资等费用50元以上,增产3%;榨菜获得亩节约劳力费用30元的投入。实施本技术具有免耕省力、培肥地力,增加稻田综合效益能力,有利于农田耕作制度改革和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兰考县阎楼乡阎北村蔬菜专业户雷慧宇,有多年种植韭菜的经验。他种的0.7亩韭菜,年亩产5100公斤,加上他每年繁育的韭菜种子出售给其他菜农,经济收入共计3650元。  相似文献   

10.
《西北园艺》2005,(3):45-45
据统计,我国果蔬每年因腐烂而造成的损失达750亿元。由于保鲜处理不好,果品每年损耗率在20%-25%,蔬菜每年的损耗率高达30%,果蔬每年的损耗量达上亿吨。如果能科学地利用好果蔬保鲜技术,则增加的经济收益是相当惊人的。另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如果使我国果蔬损耗率降低3%~5%,全国每年可减少果品损耗200万t,减少蔬菜损耗1000多万t。如果果蔬贮藏保鲜量占到总产量的15%~20%,年贮藏保鲜量为6000万~8000万t,按1kg贮藏后增值0.2元计算,  相似文献   

11.
阳荷为姜科姜属多年生药食同源蔬菜,除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外,还具有活血调经、镇咳祛痰、消肿解毒等功效.随着功能作用的挖掘,阳荷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但阳荷花苞气味较浓,不易被消费者接受,而阳荷笋气味小,受大多数消费者喜爱.阳荷笋每年3~4月上市,此时正处于蔬菜供应淡季,市场售价50~60元/kg,按每667 m2产量500~900 kg计算,667 m2毛收入3万~5万元,种植效益好,深受菜农喜欢.阳荷笋是近些年才开发的新型蔬菜,需要一定的种植技术.笔者通过多年生产一线种植经验,摸索了一套适合十堰地区大棚种植的软化阳荷笋技术,现分享如下,希望给想种植阳荷笋的菜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王艳菲 《蔬菜》2014,(6):56-57
介绍了角瓜—豇豆—早熟大白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角瓜、豇豆、大白菜的关键栽培技术,以期对广大菜农的生产起到指导作用。采用该模式667 m2每年可获得纯利润7 600元,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3.
《长江蔬菜》2009,(6):52-52
近日在宝应采访,路过安宜镇北港村。这是一个蔬菜专业村,大棚遍野,农民种莱、运菜、卖菜忙得不亦乐乎?一打听,这个村的菜农每年在每667m^2田上获得的纯利润有八九千元,很是少见。  相似文献   

14.
郭振海  罗玉水 《蔬菜》2006,(3):17-17
近年来沙县菜农为了发挥沙县蕹菜品种早生、快发、耐寒、抗病、丰产的优势,增加经济收入,在传统小拱膜栽培基础上,采用简易竹子搭盖大棚膜栽培,有效地提早采收期,延长供应时间,虽成本比小拱膜栽培每667m^2增加投入1600~1800元,但只有钢结构大棚成本的10%~15%,能利用2~3年,每年折旧600~800元,保温效果和钢结构大棚相当。秋季改用遮阳网覆盖栽培早芹和早菠菜,冬季再改用棚膜覆盖栽培延后茄子、黄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比露地栽培每667m^2增加收入4000—5000元。现将沙县蕹菜品种特性以及大棚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靳振宇  陈贵金 《蔬菜》1991,(2):30-31
近年来,青椒疫病在我县发生日趋严重。其发病迅速,一旦发病,很难防治。一般每年有20~30%的地块发病,轻者损失20~30%,重者全田毁灭。菜农对此病束手无策,只好减少青椒种植面积,有些农户甚至不再种植。  相似文献   

16.
小拱棚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拱棚茄子的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15-30天,产量提高30%,经济效益较高,一般(亩)收入5000~6000元,较露地茄子增收1500-3000元。为指导农民生产、增加菜农收入,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塑料大棚茄子—芹菜—菠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茄子、芹菜、菠菜的关键栽培技术,以期对广大菜农的生产起到指导作用。采用该模式667 m2每年可获得纯利润5 512~8 112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8.
珠海市西芹黄萎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芹是珠海市农业的“拳头”产品和蔬菜产业的“当家”品种,是菜农的主要经济来源。珠海于1985年开始引种西芹,至今种植面积已发展到660hm^2,年产西芹5.1万t。近年来,随着西芹种植年限的增加和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西芹黄萎病发生危害日趋严重。该病也是菜农感到比较难治的一种病害,直接影响产量和质量,给菜农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据调查:2003-2007年,每年一般发病田块的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的产量损失达50%以上,甚至完全失收。为帮助菜农提高认识和防治西芹黄萎病的水平,现将该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海口市菜区地处热带,气温高雨量多和以沙壤土为主,草害严重,多达6个科16个种。郊区菜地人工拔草,费时费工。为节约劳力和减轻菜农的劳动强度,从1983年下半年起进行试验,筛选出恶草灵、丁草胺、克草胺3种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防除率达95%以上,到1988年止,海口菜区推广面积已达两万亩。其技术和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丰城市近几年发展的露地葡萄品种主要以巨峰、藤稔为主,栽后第2年投产,第3年盛产。以前大都采用棚架和篱架,目前逐步被"V"形十字架所代替。每年667m2葡萄投入2000元(包括劳力、肥料、农药、土地租金),葡萄盛产后,产量1500~2000kg,产值在6000~8000元,纯收益4000~6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