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利用野败型不育系缙1A对33份美国稻的恢保关系进行了测定,观测了F1的小穗育性。结果表明,在美国稻种中存在着对野败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程度不同的品种,鉴定出了2份具有高恢复力、10份具有保持能力的材料,可为在重庆选育优良“三系”杂交稻亲本提供优良资源。  相似文献   

2.
扬稻系列品种的特点及其在杂交稻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扬稻系列品种同属BG90-2的衍生系,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特点,对野败型、矮败型等不育系无恢复育性的能力,而对红莲型和光敏感核不育系有较强恢复育性的能力。通过杂交转育,也能选育出既对野败、矮败型不育系具有恢复力,又能保持扬稻系列品种优良性状的恢复系。  相似文献   

3.
野败型水稻广亲和不育系064A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粳型广亲和系02428与籼型广亲和系培矮64的杂种F#-1进行花培,在80余份花培系中选出一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作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对野败型质核互作不育系珍汕97A作核置换,育成了野败型广亲和不育系064A。064A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广亲和性强,配合力高。其中与粳型恢复系9512组配的F#-1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优势非常明显,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从芹菜自交系01.3中发现的雄性不育变异材料,采用自交、测交与兄妹交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芹菜雄性不育两用系01-3AB.该两用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其不育性由细胞核内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败育彻底,能够按照1:1育性分离比例稳定遗传.以01-3AB为母本,配制出了"津奇1号"和"津奇2号"两个一代杂交新品种,并向6份不同类型芹菜材料进行了不育性转育.  相似文献   

5.
试验利用广亲和野败型不育系02428A和明恢63/02428F6、F8广亲恢选系研究了野败型不育系和滇-1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关系。结果表明,野败型不育系和滇-1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之间是非等位的,而且它们之间可能是相互独立的。现有的滇-1型不育系的一些粳稻恢复系同时具有对野败型不育系的恢复基因,野败型不育系的籼稻恢复系也可能包含有滇-1型不育系的恢复基因,这两组基因可能通过基因重组结合在同一个体  相似文献   

6.
将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1036S的核不育基因(PTGMS)导入野败型不育系献改A中,育成的新型两用核不育系9217AS既具有光温敏核不育系特性,又具有野败型不育系的恢保特性;9217AS光温敏核不育性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且能遗传,其PTGMS对野败型细胞质不育基因具有隐性上位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黔丰1A是贵州省黔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自育恢复系QN210(0明恢86/QN20200)行内出现败育变异株与保持系黔丰1B多代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三系不育系,具有花粉败育彻底、异交习性优良,配合力强米质优等特点,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种子站品种鉴定。我国水稻粮食生产中三系杂交籼稻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各种不育系层出不穷,败育类型绝大多数还是以野败为主,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科技》2005,(4):13-13
中国农科院水稻所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杂交稻野败型三系不育系‘中1A’”和“早花时矮秆晚粳不育系‘春江12A’选育及利用”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不育系“中1A”株型紧凑,剑叶挺直,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100%,其中典败率达98.11%,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  相似文献   

9.
对岷江和涪江流域的279份水稻地方品种与野败珍汕97A测交F1鉴定,结果表明:在两江流域的水稻地方品种中存在着对野败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程度不同的品种,可供育种和生物技术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野败型粳稻雄性不育系4788A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柱头外露率41.5%,异交结实率30%~60%,播始历期较长,配合力较好,品质优良.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8.
19.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