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詈语与某一文化普遍否定的事物相联系,社会文化评价系统在詈语构成中起着主导作用.詈语作为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反映出人类对自身非人性的个体、行为的贬斥.从灾祸诅咒,异物化贬损,社会伦理规范及本能发泄四个角度对梅县客话詈语形成的深层心理机制进行剖析,可透视出客家文化中许多独特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
最近《人民论坛》编辑部就2007年政府官员在公共场合的惊人之语精选出温暖民心“十大惊人之语“:“提起人民生活,我最关心住房问题“(温家宝);“骂教育部可以,但不能骂老师“(周济);“审计确实是得罪人的.但是我觉得这种得罪人非常必要“(李金华)等等。  相似文献   

3.
莫言的话剧作品《我们的荆轲》在审美形态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意义的探索。作品以喜剧性作为贯穿全篇的主基调,采用骂詈、揶揄、讽刺、幽默、闹剧等喜剧形式,对政治、哲学、爱情、人性的丑恶等进行了探析和讽刺,契合了民族审美心理和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同时嵌入悲剧性元素,有效规避了喜剧作品极易流于轻佻浅薄的风险,不着痕迹地将意义和庄严这些喜剧或缺的范畴带给了观众,从而产生了一种丰富和独特的审美体验。将喜剧性和悲剧性这两种审美形态融于一身的创作实践,给我们当下的戏剧甚至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路径上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汉语委婉语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感情交流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现实中的委婉语和网络中的委婉语进行分析,阐述汉语委婉语对于和谐语言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在语言界受到了多方关注,语言学家们从句法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等多维视角来研究语码转换。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即用顺应论来研究这一语言现象。笔者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6.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是一个普遍而复杂的现象。本文通过对10个学时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听课记录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几种实际情形,并指出适时、适当的语码转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顺应论角度出发,通过课堂观察、录音和与学生教师访谈,探析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师在语言学专业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特点和发生频率,学生和教师对语码转换所持态度,以及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原因。研究发现,由于语言学专业学术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必要性。此外,针对不同学科,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语码转换的频率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使用CQPweb、Spoken Business English Corpus和Business English IV Corpus等商务语料库对四类话语标记语进行词频检索统计,结合定性方法分析其语用特征,发现四类标记语在商务语料与日常口语语料中的分布频率有所不同。语用特征上,对比性话语标记语you know显著性较强,而填充性话语标记语well则展示出在日常口语语料中少见的推导功能。加强对商务语料中话语标记语语用特征的认识,才能促进商务环境中的有效交际,提升商务活动参与者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对重塑政府治理理念、转换政府治理模式、完善政府治理方式有重要影响。但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还存在主体结构失衡、组织缺乏科学管理、法律道德规定过于笼统、动机带有盲目性和非理性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当转换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公民网络参与能力,优化公民网络参与环境,从而使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更加有序,政府治理更加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译学理论与实践之文化转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译学理论与实践注重的是源语与宿语在语言层面的转换且以源语为中心。自从20世纪80、90年代西方译学研究发生“文化转向”以来,翻译界已展现出一幅全新的画面.翻译本身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转向”背景下的翻译观以及应和时代需要的“通变原则”对指导译者在两种异质文化框架内进行再创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系统叙述中国农业谚语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着重叙述解放后农业谚语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分析中国农业谚语的科学性、通俗性、地域性、局限性等突出特点,论述解放后出现的新农谚的科技含量,提出继承、发展、应用农业谚语的观点,明确指出农业谚语是永远存在的,它的内容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只有人们不断发现、不断积累,农业谚语才能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际、思维的工具,网络语言则是近些年来伴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语用偏离是一种言语表达手段,语用偏离具有超越于字面意义、文学审美和情感美的功能,语用偏离对网络新生语言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对决定语言意义的具体语言环境,即直接语言环境、间接语言环境及语言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等三个方面进行全而的剖析,以期寻求如何正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以及如何把原文的含义在译文中巧妙体现出来的应对策略,并因此强调说明语境对翻译选词的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英语单词与汉字在文字结构上的差异研究,发现汉字主要是通过偏旁描述世界万物;而英语是通过字母描写事物的特征。这种不同的特征描述方法反映了两种语言描述客观事物的视角的不同。英语视角差异使得两种语言在描述同一事物时表现出不同的思维模式。据此,就词汇识记、构成和词典使用方面向英语学习者建议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应用正改变着一切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基于网络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探讨如何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交流、探究、协作的英语学习环境,激发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兴趣,拓展学习内容和空间,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网络通信技术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得办公自动化已经成为综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科学技术,它将基于不同技术的办公设备,以联网的方式连成一体,将语言、图像、数据、文字处理等功能组合在一个系统中,形成一个事务处理能力强、工作效率高、信息流转快、决策科学的体系。本文通过对开发环境和系统特点的分析,介绍了.NET的相关知识。运用ASP.NET开发技术,采用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建立一个基于.NET的新疆农科院农经信息所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7.
词汇石化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对于这种现象, 多数研究者利用外部因素来解释, 认为中西方存在的客观现实因素、语言和文化因素是造成词汇石化的原因。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词汇心理表征、词汇网络建设策略和情感因素等内在心理认知机制也是词汇石化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农业信息的获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资源是一种电子信息资源,是一种依托Internet网络传输和利用的电子信息资源。信息在现行的网络环境中,实际上是一个由文件、图片和声音构成的巨大的信息集合,这些信息存储在遍布全球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中。在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特别是市场信息闭塞,造成农产品市场波动大,因此,网络环境下广大的农民应该学会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被称为是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的电视、报纸、广播及被称为第四媒体的Internet。笔者在对农民对各种媒体的关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他们对农业科技图书的使用几乎处于空白,因此,建议各出版单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图书特别是农民用书的推荐力度。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网站在内的几个农业信息网站,以期对广大农民提供最实在的信息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任务型教学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教学途径。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任务。网络环境可以给英语教学带来丰富的资源,探讨了网络环境与任务型教学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20.
“泛在知识环境”是由网络、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知识基础设施,为知识创造者和使用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获取途径,为科研、学术的研究和交流打造了全新的泛在知识环境。在这种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必须重新审视图书馆的地位和读者的需求,根据泛在知识环境,改变图书馆的信息建设方向和服务方式,为将图书馆建设成高校师生在泛在知识环境下获取资源的核心力量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