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蔺种子休眠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分析马蔺种子的体眠机理,对马蔺种子种皮透水性、种胚发育状况、萌发抑制物质以及暖层积(25℃)期间的一些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马蔺种子种皮及胚乳组织较致密,种子吸水缓慢,种皮携带萌发抑制物质;暖层积之后种子内的萌发促进物质GA<,3>含量上升,抑制物质ABA含量下降,种皮萌发抑制物质消失,发芽率显著提高.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马蔺种子属于综合休眠,种皮对种子萌发有限制作用,种胚存在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2.
《种子》2021,(7)
采用显微切片等方法,研究马蔺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变化,从而了解马蔺种子休眠的原因。结果表明,马蔺种子质地坚硬,形状不规则。胚乳占种子的主要部分,白色半透明角质,细胞壁具有大量半纤维素。胚较小,有一定的分化。种子萌发时胚需要突破胚乳和种皮的束缚,萌发过程中子叶中间部分伸长,将包含胚根、胚芽的鞘状结构推出种子,子叶为留土型。种子的结构可能与其长期适应盐碱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3.
《种子》2021,(5)
为探明牡丹种子发芽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以盛花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牡丹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干重、鲜重、含水率、种子活力、解剖结构、可溶性糖以及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不断变薄、淀粉不断降解,胚乳不断充实、积累淀粉;种子干重、鲜重在花后100 d最高,而含水率在此时最低;胚乳细胞在花后50 d活力最强,可溶性糖含量此时达到最大水平;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显著,波动较大。研究表明,牡丹种子发育过程伴随着内源激素的消长,生理生化变化显著,淀粉、可溶性糖大量积累,生理过程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4.
马蔺种子自然萌发特性及其休眠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瑛  高亦珂 《种子》2006,25(7):70-72
马蔺种子具有休眠特性,自然萌发很不整齐。在北京地区从4月份到9月份陆续萌发,其中4月份和8月份的萌发率相对较高,其他月份的萌发率较低。马蔺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种皮的机械物理阻碍。  相似文献   

5.
预冷打破种子休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孙跃春  樊奋成  张英俊 《种子》2004,23(10):52-53
预冷处理是打破野生植物种子休眠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处理效果往往有很大差异,本文对国内外种子预冷处理技术进行总结,并对预冷处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种子预冷处理也叫层积处理、沙藏处理等,是打破种子休眠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适用的种类一般分布在暖温带、温带及寒带,生长地区能提供低温环境.人工预冷处理一般存在需要时间长,处理中如部分种子萌发而有些尚未打破休眠会造祆成出苗不整齐及处理后经干燥可能引起二次休眠等问题.因此,对当前预冷处理技术的研究进行总结,对生产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及相关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三套不同来源的黑籽和黄籽甘蓝型油菜近等基因系种皮中的总酚、花色素、类黄酮、黑色素含量及其相关的多酚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酸、酪氨酸酶活性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种皮中总酚、花色素及类黄酮在种子发育的前期逐渐增加,在开花35至43天后,其含量开始下降,PPO和PAL活力与总酚和花色素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刘雅琦  张建  李刚  王群  徐思远 《种子》2016,(10):27-31
对节白蜡种子具有深体眠特性.对对节白蜡种子进行形态解剖、生活力测定,研究种子的吸水特性及不同层积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种子休眠原因及打破休眠的方法.结果表明:新采集的对节白蜡种子种胚完整,被厚厚的胚乳所包围,TTC检测表明种子生活力较低;对节白蜡种子果翅透水性好,种皮透水性差,表明种皮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机械障碍;去除胚根端被覆组织+激素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其中浓度为100mg/kg的赤霉素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盐碱土上马蔺的生长特点和渗透调节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蔺为材料,研究了马蔺在松嫩平原盐碱地生长的特性和渗透调节能力。结果表明:马蔺在7~8月份生长速率较快,其平均株高为50~90cm,分蘖枝为5~8个,生物量为47.2 g/株。8月份以后生物量逐渐减小。马蔺的生长过程呈S型曲线变化。生物量干重增重过程大致分为缓慢、快速和停止生长3个生长阶段。马蔺叶片中Na+、K+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盐碱度的变化而改变,盐碱度较大,即pH高的月份,马蔺叶片中Na+、K+和脯氨酸的含量也同样增加, 叶片细胞的膜透性增强。渗透调节物质的增加,降低了叶片水势,维持了细胞膨压,保持了马蔺在盐碱土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种皮黑色素形成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甘蓝型油菜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中黑色素含量与多酚和游离酪氨酸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提纯后黑色素的HPLC分析结果表明黑籽和黄籽油菜种皮黑色素的组成相同. 在种子发育后期, 种皮黑色素的增加速率(0.255)与游离酪氨酸(0.071)和多酚(0.208)含量的下降速率之和(0.279)相近, 说明黑籽油菜中黑色素是以游离酪氨酸和多酚为前体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内部进行着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物质不断消耗,种子活力不断下降、日趋衰老。衰老种子的种皮透性增加,在浸泡过程中,有大量物质外渗。外渗的物质越多,表明种子越衰老。茚三酮溶液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在生理生化实验中  相似文献   

11.
人工老化过程中柔枝松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为柔枝松(Pinus flexilis James.)种子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实验。经过人工老化处理,5个柔枝松种源种子内源IAA、ZR、GA3和ABA含量发生明显的变化,在整个发芽过程中,各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经过老化处理内源激素IAA、ZR、GA3和ABA含量都增加。其中ZR的含量增加最多。通过实验判断引进的5个柔枝松种源Rl、Rg和Rsi种子的品质较好,种源Rs最差,种源Rsd变化较大。同时也为国内林木种子活力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红  国振杰  易津 《种子》2007,26(8):8-12
对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的研究表明,不同植物激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存在发生时间、含量的差异,在不同植物种间其变化规律也有不同。4种植物激素峰值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顺序性和种间一致性的特点,赤霉素和脱落酸出现最早(8~14 d),其次是生长素(11~23 d),最后是细胞分裂素(11~33 d);种间存在含量差异,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4种植物激素含量具有明显的激素间和种间差异,以峰值含量比较,3种促进激素中赤霉素含量最低(15~35 ng/g)(鲜重),其次是生长素(35~91 ng/g)(鲜重),最高是细胞分裂素ZR(104~129 ng/g)(鲜重);抑制激素脱落酸峰值含量(43~113 ng/g)(鲜重)的变化范围最大。激素含量在6种根茎禾草中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无论是抑制激素还促进激素,均表现为长根茎禾草显著高于短根茎禾草。6种根茎禾草种子发育过程中,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从高到低的趋势,即发育早期激素含量较高于后期,但是激素含量存在明显种间差异;3种促进激素变化呈双峰曲线;抑制激素ABA变化呈波浪式降低曲线,峰值不明显。抑制激素/促进激素的变化规律呈从低到高的趋势;即发育后期抑制激素含量高于促进激素。  相似文献   

13.
石灰花楸种子休眠机理及解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石灰花楸种子休眠解剖结构基础、休眠影响因素和解除方法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花楸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形态发育完全,种皮木质化程度较高、透气性障碍显著,在种皮和胚中均存在萌发抑制物质,休眠类型为综合性休眠(PY+PD).低温层积40~45 d,石灰花楸种子萌发率可达85%以上,是解除休眠的有效途径.种子去除不同部位种皮、种胚、种胚去除不同量子叶处理,萌发率为18.33%~51.67%,种子萌发后幼苗多不能正常生长;种子经各种浓度和时间梯度的NaOH、H2SO<,4>和GA<,3>处理,仅75%H2 SO<,4>处理5 min可以打破休眠,种子萌发率为25.67%.  相似文献   

14.
在配合甘蓝型油菜育种工作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是重要的一个测定指标,笔者介绍了一种改进的测定甘蓝型油菜种皮中花青素相对含量的方法pH差示法,同常用的盐酸甲醇法相比较,同样不需要标准样品,成本低廉,测定简便快捷,同时能有效的去除甘蓝型油菜种皮中褐色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所得结果能更准确地表现出不同色泽的种皮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pH差示法在简便,快捷的基础上,所测定甘蓝型油菜种皮花青素相对含量更为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5.
调查检测了石果红山茶和红花瘤果茶种子的千粒重、含水量、吸水率、种皮透水性、生活力和营养贮藏物质。结果表明:1)2种山茶种子为大粒种子,种子大小和色泽差异不明显,石果红山茶和红花瘤果茶种子千粒重分别为1 557.88g和1 425.60g;2)种子含水量在25%~29%之间,红花瘤果茶含水量高于石果红山茶;3)石果红山茶的种皮是阻碍种子吸收水分的重要因素,红花瘤果茶种皮对种子吸水影响不明显;4)石果红山茶种子质量较好、活力强,红花瘤果茶种子质量差、活力低;5)石果红山茶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红花瘤果茶,但其淀粉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红花瘤果茶,可溶性糖的含量差距不明显。实验表明,2种山茶植物的种子特性因生境差异而变化,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花生黄曲霉侵染抗性持久性及种皮完整性对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花生种子及制品极易受黄曲霉菌侵染。利用不同的抗病种质为材料,对黄曲霉菌侵染抗性的持久性以及种皮完整性对产毒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抗黄曲霉侵染的花生种子至少可以安全贮藏7个月,其与新鲜种子受黄曲霉菌侵染后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差异不显著。但是,贮藏9个月的花生种子其抗病能力明显降低。完整种皮对黄曲霉菌产毒能力的影响在抗侵染与感病种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抗黄曲霉侵染种质,受黄曲霉菌侵染后,具备完整种皮的种子比破损种皮种子的毒素含量低;对于感病种质,受黄曲霉菌侵染后,具备完整种皮的种子比破损种皮种子的毒素含量高。有关成分分析表明,高含油量、高蛋白质含量和高油酸资源对黄曲霉菌侵染和产毒的抗性较差。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的侵染抗性与油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亚油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花生品种对黄曲霉菌产毒的抗性与含油量呈显著负相关。通过鉴定和筛选,发掘出2份优质抗病资源G845和G8。  相似文献   

17.
胡小荣  孙雨珍 《种子》1995,(5):20-23
通过对野生向日葵种子吸水速度试验和切去种子钝端1/4,去壳、去皮等处理,结果表明引起野生向日葵种子休眠的关键部位是种壳和种皮。种壳中的发芽抑制物质和种皮的透气性不良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任何去除种壳和种皮的处理都能迅速有效地破除休眠促进萌发。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选择银杏核用主栽品种佛指的成年结实树为试验材料,采用ELISA测定种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在种实中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银杏种实的纵、横径和单粒重的累积生长都呈单S型曲线.银杏外种皮中IAA、CA3和ABA含量高于种仁中含量,其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无论是胚珠,还是外种皮和种仁,其IAA和CA3的含量都高于ABA含量;银杏胚珠、外种皮及种仁中IAA、GA3、ABA含量的变化基本与细胞和种实的生长发育变化相一致,IAA和GA3含量明显上升时,种实开始旺盛生长;IAA、CA3和ABA含量出现全年最大值时,种实进入旺盛生长阶段,胚乳组织形成,薄壁细胞中的淀粉体数量增加,种实生长旺盛末期到来.  相似文献   

19.
花椒籽粒种皮坚硬、被覆油脂,种子不宜吸水萌发,播前处理不当易造成种子发芽率低甚至不能发芽。采用碱腐、碾压、变温、粪藏等技术软化种皮、去除油脂,可提高发芽率和成苗率,提高花椒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四唑染色测定冬瓜种子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的预处理、预湿时间,四唑溶液浓度及染色时间的试验,首次摸索出用四唑染色法测定冬瓜种子生活力的技术。对无棱种子须采用除去内外种皮的预处理;对有棱种子则只需除去外种皮或切开种予。四唑液浓度以0.5%为宜,染色时间需达6小时,预处理后预湿时间达4小时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