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陕西省珍稀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送检的2只病死朱鹮进行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有出血斑,腺胃有大小不一溃疡灶,溃疡灶可见暗黑色线状虫体,十二指肠和泄殖腔有不同程度出血;经病原分离鉴定为沙门菌感染,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菌种鉴定由湖南省邵阳市家畜疫病防检站黄炳坤先生送检的S9001和S9002两菌株系以绵羊唇部化脓灶分离的致病菌株,经我们鉴定S9001株为奇异变形杆菌,S9002株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某甲鱼养殖场的甲鱼发病,而且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40%左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确诊为甲鱼亲水气单胞菌病。亚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甲鱼行动迟缓、厌食,常浮于水面后陆继死亡。体表皮肤有大小不一的红斑或溃疡灶,有的溃疡灶化脓,已形成空洞。剖检发现肝肿大,表面有散在白色坏死灶,切面呈褐白相间的大理石样变;肺肿大,切面有暗红色泡沫样液体流出;胃肠充血,有血性内容物。2实验室诊断2.工病原分离无菌取濒死和死亡甲鱼的肝组织、心血接种普通肉汤37℃培养24小时,肉汤浑浊。取肉汤培…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验辽宁省某水貂场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散发病例是否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试验采用病理剖检、组织切片、无菌技术分离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对患病水貂进行解剖,发现其肺脏有明显出血斑,并伴有坏死灶、钙化灶;组织切片显示,肺泡壁不清,肺脏组织有散在慢性炎性细胞、红细胞;通过无菌技术从肝脏中分离得到一株细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说明水貂所患疾病是由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引发的肺炎。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98只海塞克商品蛋鸡,经禽结核菌素变态反应试验,细菌染片检查、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诊断为禽型结核。对这98只鸡全部进行了尸体剖检,取18只做了组织学观察,证明鸡结核病灶出现最多的器官是肝(92%)、脾(73%)、肠(73%);鸡结核病很少形成钙化灶。  相似文献   

6.
从进口黄鳝鱼检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5月至10月桂林某贸易公司陆续从越南空运黄鳝鱼进境,每批黄鳝鱼均抽样作检疫观察。从8月底开始进口的黄鳝鱼在抽样或留检期间部分黄鳝鱼皮肤出现似划伤和化脓坏死灶。从皮肤病灶和肝、肾、脾脏均分离到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动物游动缓慢,有的肛门红肿外突,皮肤有大小不等的溃疡灶,这些溃疡灶常见于腹部,腹侧皮肤。剖检口腔、咽有大量粘液,粘膜充血,腹腔壁有点状出血,肝脏淤血呈暗红色、肿大,脾脏淤血,肠壁局部充血,肠腔空虚。2病原分离和鉴定2.且培养特性无菌取肝、脾、肾脏中的病灶部接…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离和鉴定病原确诊江苏一肉鸽场暴发了曲霉菌病,观察和研究肉鸽感染曲霉菌病后各系统的病理学变化。采用血琼脂、麦康凯琼脂和沙保弱氏葡萄糖琼脂平板对病原进行了分离与鉴定,涂片检验毛滴虫,应用微量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鸽新城疫抗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观察临床症状,解剖并记录病变,采集肺、肝、肠和脑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病原经分离鉴定是烟曲霉菌。病理学研究发现临床上会出现精神、呼吸和饮食等变化,影响肉鸽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出孵率等,剖检可见肺、气囊、肝脏和十二指肠等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的霉菌性结节,脑、脾脏、肾脏和法氏囊等组织器官也可见霉菌性病变,肺、肝、肠和脑组织的病理组织切片中可见大小不一的坏死灶,坏死灶周围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坏死灶内有霉菌菌丝和孢子。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地调农场鸡场是一多日龄鸡并养的场,其中一群3200只商品蛋鸡的鸡群于102日龄时发病,每天死亡20~50多只。病鸡表现歪头,流泪,瘫痪,拉稀等症状。剖检见气囊炎,肝包膜炎,心包膜炎及心包积液。个别鸡的脑部有粟粒大到绿豆粒大的坏死灶,头部皮下及脑膜有出血斑。 经常规病变组织涂片、染色镜检,病原分离及分离菌的生化试验和小白鼠发病试验,证实为大肠杆菌感染。在小白鼠发病试验中,用对分离菌高敏的庆大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河北省唐山市动物园30只野鸡突然发病,表现精神沉郁、厌食、饮水量增加、下痢、排白绿色粪便,部分病鸡出现神经症状。经剖检发现心脏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肝脏肿大,表面有针尖状灰色坏死灶和出血点,3天后出现死亡。发病后饲养员用氟哌酸饮水,后用庆大霉素饮水,效果不佳,死亡数量逐渐增加。为进一步查明病因,笔者对该病死野鸡进行了病原的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0.
2019年1月以来,山东菏泽、聊城、济宁、潍坊等地雏鹅发生了肝脏有密集性白色坏死灶的传染病。为寻找发病原因,笔者对发病鹅进行了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和PCR检测。剖检结果表明,病死鹅肝、脾密集性坏死灶出现几率近100%。PCR检测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病原初步确定为番鸭呼肠孤病毒。根据检测结果采取了免疫接种、消毒等综合措施,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1.
2008年8月,笔者收检一病死的幼兔,外观无异常。实验室剖检,发现病死兔鼻腔有白色脓汁,并自鼻腔、气管和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到菌落形态一致的致病菌。经病原菌分离鉴定,确诊为沙门氏菌感染并进行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2.
某动物园一只成年黑颈鹤发生急性死亡,经剖检、细菌分离培养、动物试验、血清学检查等,诊断为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禽副伤寒,现报告如下:1 剖检变化肝、脾稍肿大,肝脏呈灰黄色,上有坏死灶,肠粘膜上有密集出血点,心、肾未见异常。2 实验室检查2-1 细菌分离 采取肝、肾接种血斜面,37℃24h后观察,均培养出小菌落,该菌落不溶血、光滑、湿润、圆整、隆起、色灰白、半透明,涂片镜检为两极浓染小杆菌,无荚膜、无芽孢。2-2 小动物致病试验 用该菌18h肉汤培养物的原液、10倍、100倍稀释各0-2ml腹腔注…  相似文献   

13.
为确诊贵阳市某猪场疑似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死亡病例,对死亡猪进行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病理剖检可见,病死猪出现淋巴结肿大充血、肺部有坏死灶、胸腔有大量积液等病理变化;同时采集病理组织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菌学方法进行PRRSV(普通毒株和Nsp2变异毒株)、猪瘟病毒核酸检测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病例为PRRSV(普通毒株)、CSFV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4.
北京动物园的2头斑羚和1头岩羊相继发病死亡。剖检发现肺部均有淤血和化脓灶。经取其肺组织作细菌培养,均分离到纯粹的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化脓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15.
化脓棒状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动物园的2头斑羚和1头岩羊相继发病死亡。剖检发现肺部均有淤血和化脓灶。经取其肺组织作细菌培养,均分离到纯粹的杆菌。经细菌形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化脓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16.
牛霉形体的分离及其对犊牛的致病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上海第十牧场,从患乳房炎的865号母牛分离到一株牛霉形体。当用该分离株接种健康犊牛时引起了四肢关节炎,患病关节有大量纤维性渗出,关节面损伤,经组织学检查可见有微小坏死灶及白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7.
禽霍乱又称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发病时间短,患鸡无明显症状,剖检可见肝脏有坏死灶。本病每年各季均可发生,主要经鸡的呼吸道或皮肤伤口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丹顶鹤恶臭假单胞菌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2月某动物园送来了一只病死的丹顶鹤,该鹤病初排稀粪,3~4天后死亡。经过剖检发现肝脏表面有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脾脏略肿大,从十二指肠到泄殖腔均有条索状出血。鹤群出现厌食排稀粪等症状为查明原因作者对病死鹤进行了病原的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诊贵州省清镇市某养牛场牛发病死亡的原因,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病原核酸PCR检测进行诊断。结果:病牛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气喘咳嗽、体温升高、流浆液性鼻涕及呼吸困难;病理剖检发现病变肺脏质地变硬,肺脏表面有白色坏死灶;细菌分离培养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露珠状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呈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 PCR检测均扩增出牛支原体和巴氏杆菌特异性核酸片段。结论:确诊病例为牛支原体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发病牛使用盐酸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进行治疗,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0.
大肠埃希氏菌的某些致病株是引起鹿等一些经济类动物腹泻、脱水、败血症及其他病症死亡的一类重要病原菌〔1〕。近几年 ,随着上海养殖业结构的调整 ,部分区县相继从北方引进梅花鹿加以饲养 ,但由于气候、地理环境及防疫措施的不完善等 ,鹿的疾病也时有发生。2 0 0 1年 4月 ,某鹿场 1 0 0多头鹿 ,一周内死亡 1 0头。临床症状主要是拉稀、精神沉郁。剖检见心出血 ,肝出血、稍肿、且有小米粒大灰白色坏死灶 ,脾稍肿、瘀血 ,肠粘膜出血、见有小米粒大出血性溃疡。采集相关病变组织 ,进行细菌分离培养 ,分离菌株经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