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叶对降低吸烟危害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绿茶制成茶叶滤嘴与卷烟对接,可以有选择地减少烟气中的自由基、亚硝胺等有害物质,降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ESR)检测茶叶滤嘴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气相自由基和粒相自由基,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醋酸纤维滤嘴卷烟相比,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气相自由基和固相自由基分别降低了16.42%~30.48%和12.36%~16.48%。利用气相色谱仪-热能检测器(TEA)分离检测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四种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s)的含量,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滤嘴卷烟相比,烤烟型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亚硝胺总量分别降低了16.88%、15.12%、26.04%、11.39%、14.61%;混合型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NNN、NAT、NAB、NNK分别降低了23.04%、11.62%、17.41%、17.38%、17.41%。利用茶叶滤嘴降低卷烟烟气有害成分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卷烟主要辅助材料对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B(a)P)、4-(N-甲基亚硝胺基)-1-(3-吡啶基)-1-丁酮(NNK)和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卷烟纸透气度、卷烟纸克重、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B(a)P、NNK及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卷烟纸透气度、滤棒吸阻和滤嘴通风度与卷烟主流烟气中B(a)P、NNK、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为滤嘴通风度,滤棒吸阻次之;在正交试验范围内,卷烟纸透气度为50 CU,滤棒吸阻为4 500 Pa/支及滤嘴通风度为60 CU为最优方案,并与优化前进行了对比,优化后卷烟主流烟气中B(a)P、NNK和4种芳香胺总量释放量均低于优化前。[结论]研究结果为卷烟减害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豆渣颗粒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降低吸烟的危害性进行豆渣颗粒在卷烟滤嘴中的应用试验。先将豆渣粉碎、烘干、造粒,而后在滤棒成型机上制成复合滤棒,再与烟支接装。通过对豆渣颗粒表面形貌,烟支烟气常规和烟气有害成分分析,检测结果如下:(1)豆渣颗粒表面呈现出无序多孔状,其表面由大量破裂的细胞壁构成;(2)豆渣颗粒复合滤嘴可以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的总粒相物、焦油和部分有害物质,对比原颗粒复合滤嘴下降幅度分别达到了总粒相物3.48%、焦油2.99%、CO 0.92%、B(a)P 18.21%、NNK 5.57%、巴豆醛31.60%、NH36.12%和苯酚12.98%;(3)豆渣颗粒复合滤嘴对比在线对照样可以改善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茶叶减轻吸烟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种类的茶叶滤嘴减轻吸烟危害的作用,将不同种类的茶叶处理后添加在卷烟滤嘴中制成茶叶滤嘴卷烟,进行感官评吸,筛选出与烟香协调的茶叶;对筛选出的茶叶滤嘴卷烟烟气中的常规成分进行检测,最后用GC/MS分析烟气化学成分。与空白对照样对比,不同茶叶滤嘴卷烟对烟碱、焦油均有降低作用,毛尖茶叶滤嘴卷烟总粒相物(TPM)、烟碱和焦油分别降低了14.35%、10.47%和14.66%;对烟气中的促癌、致癌的酚类物质的选择性截留效果比较明显,邻苯酚降低90.4%、2,4-二甲基苯酚降低84.9%;致香及有利醇和烟气的成分增加,糠醛增加207.4%、茄酮增加813.6%、巨豆三烯酮增加370%、柠檬烯增加140.4%。结果表明,茶叶滤棒能有效降低卷烟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改善卷烟吸食品质,符合“中式卷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烟草中重金属对烟株、人体的危害,详细阐述了重金属从烟叶、卷烟辅料至卷烟烟气的迁移路径,总结在农业领域、工业生产领域防治重金属的方法,以期为今后的烟草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采用PVA-H3BO3交联法对茶叶粉末进行包埋固定化,制成的茶叶包埋颗粒作为净化材料填装到过滤腔中,制得茶叶包埋颗粒过滤器。使用该过滤器抽吸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并对烟气常规成分及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样对比,茶叶包埋颗粒可有效降低刺激性,增加烟香,改善余味;烟气总粒相物和焦油量有所降低,分别降低5.80%、6.04%,烟碱变化不明显;烟气中致香成分、增加烟气浓度的成分及醇和烟气的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苯甲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巨豆三烯酮分别增加188.10%、151.65%、80.11%、63.97%、57.73%,而酚类等有害物质明显减少,如邻甲酚、2,3-二甲基苯酚、苯乙腈、2-甲基芴分别降低38.47%、24.46%、60.09%、65.40%。  相似文献   

7.
采用PVA-H3BO3交联法对茶叶粉末进行包埋固定化,制成的茶叶包埋颗粒作为净化材料填装到过滤腔中,制得茶叶包埋颗粒过滤器。使用该过滤器抽吸卷烟,进行感官质量评价,并对烟气常规成分及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样对比,茶叶包埋颗粒可有效降低刺激性,增加烟香,改善余味;烟气总粒相物和焦油量有所降低,分别降低5.80%、6.04%,烟碱变化不明显;烟气中致香成分、增加烟气浓度的成分及醇和烟气的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苯甲醇、二氢猕猴桃内酯、2-乙酰基呋喃、5-甲基糠醛、巨豆三烯酮分别增加188.10%、151.65%、80.11%、63.97%、57.73%,而酚类等有害物质明显减少,如邻甲酚、2,3-二甲基苯酚、苯乙腈、2-甲基芴分别降低38.47%、24.46%、60.09%、65.40%。  相似文献   

8.
 用不同体外实验评价了转基因大米Bt63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分别以200、100、50、25、12.5 μg/mL转基因大米Bt63全蛋白作用于人淋巴细胞,并各培养1.5、6、24 h。然后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用微核试验检测染色体畸变,用CCK 8及中性红试验检测细胞毒性损伤。在经过不同的培养时间后,阳性对照组淋巴细胞的遗传及细胞损伤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CK 8试验、中性红试验测得细胞存活率存在着明显的损伤作用时间 效应关系。转基因大米Bt63全蛋白暴露组淋巴细胞遗传及细胞损伤指标与非转基因大米全蛋白暴露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转基因大米Bt63与非转基因大米两者在遗传毒性及细胞毒性上性状相似,实质等同。转基因大米Bt63对人淋巴细胞无明显遗传毒性及细胞毒性作用。另外,该实验体系与传统的毒理学方法相比,经济、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敬廷桃 《福建茶叶》2010,32(10):38-41
综合当前茶叶降低吸烟危害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从基础研究和具体应用两个方面作较为详尽的阐述,最后指出推广茶质滤嘴在卷烟中的应用,加强茶叶降低吸烟危害作用机理的研究,应是茶叶综合利用和卷烟降焦减害的共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作物研究》2013,(6):F0002-F0002
浓香型烟叶是中式卷烟的主要原料,也是国际市场优质烟口十的主体,在高档卷烟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调香作用。湖南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由湖南省科技厅(2013NK3073)和湖南省烟草专卖局(11—14Aa01)奇项,也是国家烟草专卖局特色优质烟口十开发重大专项“三纵三横”项目之一“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TS-01)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烟草农药残留限量及消解动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残留是影响烟叶安全性的重要问题之一.从烟草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及其残留的降解途径、目前国内外制定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和烟草生产、加工和燃吸过程中农药残留消解动态等方面,对近年来取得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消除消费者对卷烟抽吸安全性的顾虑,控制卷烟烟气中农药残留,提高烟叶及卷烟吸食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刺五加卷烟主流烟气中刺五加皂甙C_3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测定了烟气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从降低卷烟焦油、烟碱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膨胀烟丝常规化学成分及烟气成分。发现实验条件下在饱和蒸汽加入量一定时,工艺气体温度较高,膨胀烟丝烟气成分中焦油、烟碱量较低。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烘青绿茶作对照,用经典方法对云南产代表性厂家生产的一年、五年和十年三个普洱茶产品进行了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四个茶样的小白鼠骨髓微核试验、畸形精子检测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所测试的普洱茶样和烘青绿茶样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生殖细胞都没有致突变性。排除了普洱茶对引起染色体断裂损伤、基因碱基置换和移码等致突变性。试验还发现试样对其他因素引起的微核率的增加有拮抗作用。从遗传毒性证明了四个茶样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表明正规厂家生产的普洱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石灰抑制重金属铅影响玉米根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施用石灰改良条件下,重金属铅污染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铅通过破坏根尖细胞超微结构来抑制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通过石灰处理的土壤提高了铅污染土壤的pH值,降低了铅的活动性,抑制了玉米根尖细胞对铅的吸收,降低了重金属铅对玉米根尖细胞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烟草致香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颜合洪 《作物研究》2006,20(Z1):470-474
烟草的香味是评价卷烟品质的重要指标.就长久以来人们对烟草致香物质展开的大量研究工作以及研究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烟草致香物质的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马燕  陈立佼  吕才有  赵明 《茶叶科学》2018,38(3):221-226
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是研究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与普洱茶有关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研究,为认识普洱茶安全性提供参考。急性经口毒性实验显示普洱茶的半致死率(LD50)大于5β000βmg·kg-1,属于实际无毒级别;28βd或90βd经口毒性试验发现普洱生、熟茶提取物无明显不良效应的剂量分别是1β250和5β000βmg·kg-1·d-1;遗传毒性研究表明普洱茶对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生殖细胞均无致突变性;普洱茶的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无效应剂量水平是700βmg·kg-1·d-1;普洱茶对小鼠肝细胞的毒性极小或无;人体急性、亚急性毒性研究均未观察到病理改变。综上,已有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研究显示普洱茶具有较高的饮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烟草致香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宇  颜合洪 《作物研究》2006,20(5):470-474
烟草的香味是评价卷烟品质的重要指标。就长久以来人们对烟草致香物质展开的大量研究工作以及研究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烟草致香物质的研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三七葛根胶囊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30天喂养试验,观察葛七胶囊的毒理作用。结果三七葛根胶囊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睾丸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均为阴性结果;30天喂养试验未发现实验物质造成的病理性损伤,无体内蓄积中毒。结论三七葛根胶囊无明显毒性,符合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1982年3月22日至23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和北京农药学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二溴氯丙烷毒性评价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化工部、农业部、商业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沈阳化工研究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市科协、卫生防疫站、密云植保站以及山东省科委,卫生、农业、化工等部门的18个单位共30人。会议交流和讨论了杀线虫剂二溴氯丙烷的毒性以及对生产工人的健康危害,山东省花生生产和线虫病危害、防治等情况,并针对国内防治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