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成县是浙南地区重要的杨梅产区,现有栽培面积1 867 hm2,产量4 200 t,产值2 500万元。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日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已成为当今果品消费潮流。2001年,文成县开始全面推广杨梅无公害栽培技术,制订无公害杨梅生产技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杨梅优质高效操作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锦翠 《果农之友》2006,(3):32-32,45
无公害杨梅是莲都区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因管理方便、投产比高,近年来发展迅猛.光我区碧湖镇联合片种植面积200多公顷,年产量2500吨,产值达1200多万元.2003年起,联合片注重无公害杨梅栽培管理,分别在南山、张坑等建立了66.7公顷杨梅无公害示范基地,并获得莲都区杨梅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几年来,联合片杨梅售价为14~18元/千克,普通售价也为6~8元/千克,客商络绎不绝,农民效益非常高.该基地建设紧紧围绕"无公害、优质、高效"的原则,严格实行操作技术规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我县1998年从浙江引进杨梅种植,现已发展667hm^2,其中挂果面积130hm^2。近几年来,围绕“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目标,我们在杨梅基地开展了无公害优质生产管理技术攻关。2006年1月被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杨梅生产基地,同年4月“玉林”牌杨梅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2006年,该基地杨梅优质率达90%以上,倍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经济效益提高25%左右。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无公害消费意识的增强,推行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愈来愈引起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列为国家和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的平湖市,通过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全市先后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3个,2004年拥有基地面积0.33万hm^2、畜禽13万头,食用菌39.2万m^2。无公害农产品种类有水稻、油菜、西甜瓜、蔬菜、食用菌、葡萄、畜禽、蜂王浆、对虾、中华鳖等。平湖市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过程中,把直接关联农产品质量的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作为一项关键性环节,狠抓农业投入品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5.
我市有耕地6万公顷,其中蔬菜常年种植面积0.27万公顷,蔬菜总产量24.2万吨,总产值达4.2亿元。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消费需求,目前我市蔬菜生产已由分散粗放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由传统耕作型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转变。我市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始于2001年,多年来在蔬菜主管部门和市科委、环境监测和卫生防疫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一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6.
文成县地处浙南山区,具有发展绿色杨梅独特的自然生态优势。针对文成县绿色杨梅的产业发展现状,根据文成县杨梅生长发育特点,从基地选择、栽培管理、质量指标、采收、分级与分装、预冷、包装和运输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总结出了绿色食品文成杨梅生产技术规程,为文成县杨梅的绿色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区恭城瑶族自治县是水果种植大县,现全县种植水果面积2.3万公顷,年产量达31万吨,其中柑橙、月柿、沙田柚、桃四大类水果面积达2.2万公顷。 2001年国家农业部把该自治县列为全国第一批100个创建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也是目前广西惟一的一个创建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县。 2003年经广西( ) 区农业厅农业环保站对该县水果基地的土样、灌溉水、空气等进行检测化验,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标准。随后广西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现场检查组到该县水果基地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检查结果,基地各项要求均合格。 2004年新年伊始,所送沙…  相似文献   

8.
豌豆是我县冬种主要农产品之一。为了推进无公害豌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我们于2003年着手准备无公害豌豆基地认证,并于2003年12月被认定为豌豆基地,同时制定了无公害豌豆生产标准,组织无公害山鹤豌豆生产,所生产的农产品,获得浙  相似文献   

9.
黄岩区地处山区半山区,有林地面积6.89×104hm2,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典型山区县,黄岩蜜橘、东魁杨梅、洛阳青枇杷久负盛名,水果产业在黄岩区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2000年开始,从社会发展和林业现代化要求出发,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积极推进水果标准化建设,从基地建设、标准制订、技术推广、质量管理、合作经营五个方面入手,通过几年的努力,已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标准推广体系、生产监测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示范基地作用,辐射带动黄岩水果业标准化生产,使黄岩水果产业有了质的提高。由于品质优良,黄岩水果在全国评比中屡获大奖,“九峰”牌黄岩蜜橘、东魁杨梅被确认为浙江名牌产品。2003年黄岩蜜橘、东魁杨梅通过了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和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005年“九峰”牌黄岩蜜橘、东魁杨梅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建春 《果农之友》2008,(10):17-18
豫西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优越的水土资源条件.是发展优质猕猴桃的基地。猕猴桃产地环境已达到无公害生产要求。目前,豫西地区的优质猕猴桃种植面积近3500公顷。品种有华美2号、秦美、徐香、海沃德等。徐香猕猴桃是基地无公害栽培的主栽品种。该品种树势健壮、抗病、丰产、叶片、果形美观、果实大、果肉绿色、肉质细嫩、甜酸可口、香气浓郁、品质极佳,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量在正常栽培管理条件下在2550-2650千克/667平方米。售价高,效益好。现将豫西地区徐香猕猴桃无公害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白菜是我市的特产蔬菜,有多年的栽培历史。从2000年起我们按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要求,提出了白菜高产栽培和病虫安全防控措施。按此技术生产的白菜产地,已被认证为沈阳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无公害白菜生产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2.
1生产基地环境要求 1.1基地周边2公顷以内无污染源(包括工矿和医院等污染源):农田大气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农田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生产用水质量标准;农田土壤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红富士苹果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的定义,无公害苹果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苹果.近几年,我们组织实施了"青岛市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共建立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1 963 hm2,其中无公害红富士苹果生产基地876 hm2,每年生产无公害红富士苹果2 500万 kg,新增经济效益1 500多万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陈锦翠 《浙江柑橘》2006,23(1):30-32
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联合片杨梅种植面积有200hm^2多,年产量2500t,年产值达500多万元。从2003年起,注重无公害栽培管理,分别在南山、张坑建立了千亩杨梅无公害示范基地。并获得了莲都区杨梅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认证。几年来该基地杨梅售价高达12~14元/kg,普通售价也达5~6元/kg,农民效益非常高。在该基地的建设中,果农紧紧围绕“无公害,优质,高效”的原则,积极应用新技术,实行科学的栽培管理。笔者在指导该基地果农生产的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杨梅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我们在玉笥山林场杨梅基地开展了东魁杨梅配方施肥技术示范,面积10hm2,杨梅质量明显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2006年7月经江西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产品达到了国家绿色食品质量标准.现将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追求安全、营养、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广大居民的共识,绿色食品更是人们消费的首选.为了适应无公害蔬菜发展的需求,我们从2002年起在新三园村进行了小白菜的无公害栽培试验,主要是通过采用防虫网、减少农药施用等措施进行夏季小白菜生产,且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金沙镇无公害小白菜生产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梨果总面积已达1.7万公顷,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加强了与大专院校、果树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联系,如0.67万公顷黄金梨优质无公害基地的建设、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等,在国家、省、市评优中,我市梨果多次获奖.  相似文献   

18.
杨梅不仅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产品,而且也是退耕还林过程中增收较快的经济树种之一,涪陵区的自然条件适宜杨梅种植,因此,大力发展优质杨梅栽培技术是涪陵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突破点。近几年,涪陵区杨梅加工业发展迅速,杨梅栽植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重庆市涪陵区的实际情况,对无公害杨梅栽植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涪陵区的种植现状提出了优化无公害杨梅种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李叶 《果农之友》2006,(9):20-20
睢宁县是我国梨树栽培最适宜的地区之一,拥有全国最大的连片梨园共1万公顷,其中优质"三水梨"达9200公顷.三水梨也称日本砂梨,是从日本引进的新品优质种苗.为了不断提高种植技术,睢宁县每年都要有计划地邀请日本砂梨专家,来睢宁授课,并到梨园现场指导修剪栽培技术,目前,全县90%的三水梨园块都推广应用了日本专家介绍的平衡施肥、疏花疏果、人工授粉、果实套袋、枝条诱引、棚架栽培等技术.积极推行无公害化生产,三水梨的着色、果型、口感和营养价值都可与日本原产梨相媲美.三水梨已先后通过国家、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全国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商标使用权,三水梨产业也初步形成生产、加工、贮藏、销售一条龙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无公害杨梅的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梅是浙江省的特色优势农产品,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果树。由于杨梅树体四季常绿.果实色艳味美,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于一体,近10多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我省的杨梅生产,经营分散,管理粗放,规模不大,保鲜与加工滞后等局面,严重制约着杨梅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系从无公害杨梅的产地环境与杨梅的生态适应角度,进行杨梅的优质稳产与安全高效生产,旨在促进我省杨梅的无公害标准化进程,从而加快我省的杨梅产业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