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某养殖户饲养4000只蛋鸡,育雏阶段在舍内饲养,成活率达98%,开产后开始改为笼养。35周龄时产蛋率逐渐下降,体质消瘦,薄壳蛋、小蛋增多,经过对可疑病鸡剖检和异常蛋检查,找到多条前殖吸虫虫体。就诊时已经有40只大腹病鸡死亡,还有14只发病的大腹病鸡。  相似文献   

2.
某户饲养720羽商品伊沙蛋鸡,开产后笼养,30周龄时产蛋逐渐下降,并每天见有薄壳蛋和小蛋产出,病鸡逐渐消瘦,经对可疑病鸡剖检和异常蛋检查,找到多条前殖吸虫虫体。 发病情况:此批蛋鸡,育雏阶段在舍内饲养,成活率达98%。90~120日龄阶段白天圈养于靠近池塘的空地上。就诊时已有25只大腹鸡死亡,还有5只大腹病鸡。病鸡呈现腹部膨大,叩诊有波动感,腹部羽毛脱落、潮红,泄殖腔突出,病鸡不喜活动,行走呈“鸭  相似文献   

3.
1病原特点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泄殖腔、腔上囊和输卵管内引起的,常导致母禽产蛋异常,甚至死亡。虫体呈棕红色,扁平梨形或卵圆形,体长3~6毫米,宽1~2毫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在肠管分叉,2个椭圆或卵圆形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中部两侧。  相似文献   

4.
某场蛋用育成鸡群(伊沙鸡)发现鸡只死亡,采食量减少,5月23日送病鸡到我所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发病情况:该鸡群共有780只鸡,从63日龄即5月22日开始发病,死亡3只,23日死亡5只。同时,还发现鸡群采食量减少。整个病程共8天,死亡164只鸡,死亡率为21%。  相似文献   

5.
1988年8月,北安农校蠕虫剖检实习时,在3只鸡的小肠中找到吸虫209条,经鉴定系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棘口属(Echinostoma)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 miyag awai)。此种吸虫曾在黑龙江省穆陵、宁安发现过,但对虫体未进行描述,而在北安市是首次发现,特作一报道。一、材料和方法从鸡的小肠中,获得209条吸虫,用巴氏液固定,部分虫体  相似文献   

6.
1992年7月份我家鸡群中(214只产蛋鸡)产软壳蛋、无壳蛋、薄壳蛋的鸡日渐增多,最多时占产蛋鸡的9%~12%,疑是鸡的前殖吸虫病,为查其病因,早期确诊,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我家养鸡514只,其中:17周龄罗曼褐鸡300只、依沙褐成鸡214只,产蛋周龄36周,产蛋率71%,从7月6日发现软皮蛋4枚。至23日产蛋率由发病前的71%下降到46%,日平均下降12%。日产软壳蛋最高时达28枚。从6日后产软壳蛋、薄壳蛋的鸡日渐增多并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病率7月21日达到最高峰。从7月22日第1次用药后到25日发病率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7.
正鸡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各种吸虫寄生于禽输卵管、腔上囊和泄殖腔内引起的寄生虫病。前殖吸虫使卵的形成和产卵功能发生紊乱,产生无壳蛋白,有时继发腹膜炎而死亡。本病对散养禽类危害严重。1基本情况2015年07月20日,普兰店市城子坦办事处金山村农户潘某电话求诊,家养50只蛋鸡,鸡群出现产无壳蛋和软壳蛋的现象。2临床症状整个鸡群为初产的小母鸡。鸡只表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消瘦、羽毛粗乱、腹围增大、步态失  相似文献   

8.
商品蛋鸡发生腹水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水症多发生于肉用仔鸡,商品蛋鸡患此症的却很少见。我区某鸡场于12月下旬有两批伊沙褐商品蛋鸡群中一些鸡只发生了腹水症,发病率约为5%~6%,死亡率约占发病的21%,全群产蛋下降约10%。 一、发病情况及症状 该场饲养的两批蛋鸡,分别笼养于四排鸡舍中,每排养鸡2696只,发病前鸡采食、饮水、产蛋均正常。在一次寒流过后,29周龄的两批鸡中首先发现病鸡,一天后在35周龄的两批鸡中也出现了病鸡。病鸡初期表现精神沉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4,(10):130-131
<正>近几年来,霉菌及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影响日益突出。蛋鸡由于生产周期长,受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更加严重,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2012年7月10日某部队后勤基地一战士带着几只病鸡来我校动医学院兽医门诊部就诊。该后勤基地年循环产海兰褐蛋鸡2.5万余只,近日来有一栋蛋鸡舍鸡产蛋率持续下降,5 000只产蛋鸡从产蛋高峰每天产蛋92.17%下降到78.96%。1临床症状该鸡群为38周龄产蛋鸡,一直产蛋平稳,产蛋率高。在37周龄时发现鸡群有呼吸道症状,咳嗽、喷嚏,鸡张口伸颈呼吸,有喘鸣声,个别鸡只鼻腔内  相似文献   

10.
蛋鸡非典型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传染病,多发生15~40日龄、60~90日龄及产蛋鸡群,常与鸡大肠杆菌病、支原体、传染性法氏囊病等混合感染.发病鸡群死淘率高,给养殖场(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某蛋鸡场饲养的一万多羽伊莎蛋鸡170日龄出现产无壳蛋、软壳蛋、沙壳蛋、白壳蛋、小蛋、畸形蛋(统称次品蛋)达7%-10%。且产蛋率爬升慢,并时有回落,鸡日死亡率一直维持在3‰以下。经综合诊断为大肠杆菌引起的卵黄性腹膜炎。现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这批蛋鸡是1997年10月从江苏某地引进,在育雏期(29日龄)暴发传染性法氏囊病,死亡1000多羽,130日龄上笼,因鸡只紧缺未曾仔细挑选和淘汰体弱鸡。上笼的同一天接种新城疫、鸡减蛋综合征、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油乳剂灭活疫苗(江苏农学院产),160日龄用微量法测得新城疫HI抗体滴度平均达9.98LOG2,鸡减蛋综合症HI抗体滴度平均达11.31LOG2,上笼后即有少数鸡开始产蛋,产蛋量逐日上升,日死亡率较低(0-0.25‰),到165日龄时(产蛋量达30%),部分鸡舍产蛋率陡然下降约十个百分点,并且日死亡率达2-3‰,以后出现产蛋率爬升慢,并时有回落,日死亡率略有下降,但次品率增加。其产蛋情况和前一批伊莎蛋鸡产蛋情况比较见表1。(一万多羽分布于Ⅱ、Ⅲ、Ⅳ、Ⅴ四栋舍中)  相似文献   

12.
蚕种场鸡场第二群,平养产卵母鸡1,224只,1983年11月5日转入舍饲,于同年11月15日散在性发现病鸡,每天死亡1至2只。11月24日鸡只大批发病达72%,死亡78只,死亡率为6.3%,发病后采食量急骤下降,由原来的138.5公斤下降到73公斤,产蛋数由582枚下降到41  相似文献   

13.
去年 1 2月 ,本站禽病门诊收诊一例以产蛋鸡颈下生长肿瘤状物为特征的疾病 ,经肉眼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初步诊断为鸡淋巴肉瘤。发病及症状 :章丘市刁镇某养鸡户饲养了 1 70日龄罗曼蛋鸡 5 0 0只 ,1 2 0日进行ND、EDS - 76等油乳灭活苗免疫 ,生长、产蛋尚可。长到 1 2 0~ 1 40日龄期间 ,发现鸡的颈、胸前长瘤子。到 1 70日龄瘤子长大 ,有的蛋大 ,有的拳头大 ,圆、椭圆或不整形。瘤子皮肤表面脱毛 ,皮肤黑 ,似有黑痂 ,瘤与皮肤固着。在此间产蛋略有下降 ,但病鸡仍然产蛋。鸡群中共发现 9只病鸡 ,未发现死亡。实验室检查 :取 3只病鸡…  相似文献   

14.
前殖吸虫为黑龙江省家禽体内少见的虫种,以前曾在鸡体内发现透明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pellucidus),1995年对嫩江县1只鸡体内采集到的前殖吸虫进行鉴定,为黑龙江省首见的楔形前殖吸虫(P.cuneatus),特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标本采自嫩江县送检的1只当地品种成年鸡,为农户自家散养。虫体标本在常水中自然死亡后用70%酒精固定,鉴定时虫体用盐酸卡红染色法染色,装片后镜检,观察其形态学特征,测量虫体及其各器官大小,鉴定到种,绘出形态图。二、鉴定结果虫体寄生于鸡直肠和泄殖腔,共8条,经鉴定确认为楔形前殖吸虫──Pr…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情况 2014年8月6日,某鸡场饲养的2 600只、210日龄的蛋鸡,产蛋减少,产蛋率下降约10%,病鸡瘫痪,每天约30~40只,每天早上死亡10~20只,死的鸡大部分有鸡蛋堵在肛门上. 2 临床症状 急性病鸡往往突然死亡,在白天观察鸡群,没有发现问题,鸡吃料和平时一样,产蛋也正常,到第2天早上在笼中见到死鸡,死鸡冠尖发紫,有的鸡冠发白,肛门外翻,鸡体格健壮,肌肉丰满.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发病情况: 资溪县一鸡场1966年笼养罗斯商品蛋鸡2100羽,日粮按标准配合,并添加蛋鸡用多维素,每公斤日粮中含维生素D450国际单位。5月25日开产,8月24日发现鸡产的蛋蛋壳较薄,易破碎,破蛋占1.6%,软壳蛋每天1—2枚,产蛋量天天减少。8月26日死鸡2只,因双脚麻痹而不能站立病鸡6只,由于未及时治疗,发病198只,死亡64  相似文献   

17.
菏泽市某饲养场,养海兰褐蛋鸡3000羽,育雏期和育成期全群鸡生长很好,120日龄时鸡成活率为99%。进入产蛋前用ND和EDS-76二联油乳剂苗免疫,153日龄开产,185日龄进入产蛋高峰。250日龄出现产蛋量下降,并有鸡死亡。鸡主认为是非典型新城疫,用Ⅳ系新城疫弱毒苗二倍量饮水免疫,结果5天后产蛋量急速下降,死亡鸡增多,每天死3~5只,有时5~6只,最多1天9只,产蛋由高峰期的94%下降到73%。病鸡精神沉郁,不吃食或吃食减少,有的拉稀,有的粪便带血等。病死鸡羽毛蓬松,肛门污染,鸡头面部及鸡冠高…  相似文献   

18.
当前鸡马立克氏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影响了养鸡业发展。我场为了控制鸡马立克氏病,在哈尔滨市兽医卫生防疫站的指导下,选用了江西赛诺菲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的鸡马立克氏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对1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同时配合执行孵化场合理生产工艺流程、严密的兽医卫生消毒措施、雏鸡的早期隔离饲养、带鸡消毒等各项综合防制措施后取得了满意的防制效果:今年我场共育罗曼父母代雏鸡9214只,6个月龄时存活8592只,其存活率为93.2%;宾县的宾西镇10户养鸡户今年共抓我场罗曼商品代蛋鸡雏10130只,现已达到5—11个月龄,共存活9208只,其平均存活率为91%,其中7—11个月龄的商品鸡7128只,各群鸡产蛋率为8.5—9.2成,其中产9.2成蛋的鸡数占47%,产9成蛋的鸡数占43%,产8.7成蛋的鸡数占6.5%,产8.5成蛋的鸡数占3.5%,所以在今年蛋鸡  相似文献   

19.
禽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前殖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类输卵管、法氏囊、泄殖腔等部位的一种吸虫病,主要引起输卵管炎,继而造成家禽产蛋能力下降,蛋品质受损,严重时可因腹膜炎导致病禽死亡。本文对禽前殖吸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与防治进行综述,为禽前殖吸虫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常见病的种类养鸡生产实践证明,本地区内对于饲养上千只乃至数千只蛋(肉)鸡构成威胁的常见病主要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而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鸡减蛋综合征(EDS-76)纳入必须免疫疾病之首。其次为鸡伤寒、鸡大肠杆菌病、鸡支原体病。再次为肉鸡腹水综合症、硒元素维生素E缺乏症(白肌病)、蛋鸡赖利绦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