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甲鱼养殖通常采用温室与外塘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小甲鱼在温室中培育,这时放养密度高,加温的燃料成本低,等到外塘的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这是一种非常科学的养殖模式。但甲鱼从温室转移到外塘时,若处理不当,往往造成甲鱼大量死亡。死亡的原因之一是温室水温高,外塘水温  相似文献   

2.
在甲鱼冬季加温养殖中 ,由于幼鳖的放养密度大 ,水温不稳定 ,以及水质恶化等因素的影响 ,幼鳖易发疖疮病和腐皮病 ,大大降低其成活率。我场在1998年冬季加温养殖中 ,部分幼鳖池并发该两病 ,由于防治及时 ,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出温室时大部分病鳖痊愈。现将情况介绍如下。1致病因素导致鳖病发生的原因很多 ,其中主要有 :a)饲料营养不全面 ,投饲量过大;b)室内空气未加温 ,气温低于水温 ,出现“气雾” ,影响光照强度并传播病原;c)密度过大 ,规格不整齐;d)稚鳖带病入池 ;e)水质恶化 ,水温不稳定。2主要症状该病是由产气单孢菌…  相似文献   

3.
江波 《内陆水产》1998,23(11):21-22
近此年来由于温室甲鱼养殖的快速发展,使甲鱼产量大幅度增加,商品甲鱼价格开始下降,由1995年的每千克400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每千克100元左右。如此低的甲鱼价格使甲鱼养殖变得微利甚至亏本,尤其以温室甲鱼养殖为甚。如何从多方面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温室甲鱼养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依靠科技进行生态养殖目前甲鱼养殖场中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某些老甲鱼养殖场的普通操作工或在某个养鳖学习班学习了几天的人就可以成为新甲鱼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可见甲鱼养殖场对养殖技术极不重视。有的甲鱼养殖场甚至根本…  相似文献   

4.
我省的甲鱼业在经过了惊心动魄的兴衰历程之后,目前售价已稳定于40元/公斤左右,作者认为,这是该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因有三:①东南亚甲鱼四季自然生长,成本很低,平均在20元/公斤以内。其走私进入大陆,所需费用不超过5元/公斤,即东南亚甲鱼到内地的成本价在25元/公斤以内;②我国南方诸省自然温度较我省更有利于甲鱼生长,大面积的鱼鳖混养,使甲鱼成本价控制在30元/公斤左右;③就大农业内的行业比较利润而言,甲鱼40元/公斤左右的价位是合理的。但这对于我省广大甲鱼从业者而言却是灾难性的,因为目前我省甲鱼养殖的主要方式是工厂化温室养殖,上述价位是我省甲鱼养殖的成本价位或低于我省甲鱼养殖的成本价位,所以,目前我省的甲鱼养殖处于保本或亏损状态,使我省甲鱼养殖场停产或倒闭过半,甲鱼养殖业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5.
张志 《科学养鱼》2000,(7):44-44
近年来 ,随着商品甲鱼价格的下跌 ,甲鱼养殖户越来越重视养殖成本 ,但大部分的养殖户对降低甲鱼养殖成本存在误解 ,认为降低养殖成本就是单纯降低饲料成本。因而选用价格便宜但饲料系数高、或营养不齐全、或新鲜度不够的人工配合饲料 ,造成甲鱼人工养殖成活率低。据此现象 ,本文就如何降低养殖成本方面着手 ,阐明养殖成本与饲料成本的关系。一、甲鱼的养殖成本甲鱼的养殖成本包括 :苗种费用、饲料费用、人工水电费用、利息、基础设施折旧费 ,而甲鱼存活率高低是直接关系饲料成本高低的重要因素 ,在甲鱼养殖成本所包含的各种费用中 ,种苗费用…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甲鱼10—12个月养殖周期,采取人工加温手段,实施高密度分级饲养、人工控制冬眠等措施,改善生长环境,使甲鱼摄食生长始终处于最佳状态,降低费用,提高成活率及养殖效益。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本试验温室是湖北省竹山县水产品开发总公司霍河试验场于1...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甲鱼市场价格的大起大落,一些甲鱼养殖场纷纷下马,然而,玉田县大安镇龙爪子村甲鱼养殖却一直红红火火,商品鳖成为北京水产批发市场的抢手货,并远销大连、沈阳、秦皇岛等地。一、坚持土法上马,实行技术革新甲鱼养殖是个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一般甲鱼场都采用锅炉加温。而该村原村长宋怀俊从1993年建场开始就坚持土法上马,采用土暖气加温建温棚。通过实践此法达不到甲鱼冬季养殖所需温度。宋怀俊又和大伙研究,共同研制了烟道直接加温方法,既节约了燃料,又把水温提了上来,水温能保持在30℃左右、室温32℃左右,保…  相似文献   

8.
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甲鱼开始进入室外养殖阶段。室内则应选择一些投饵量少、经济价值高、易饲养的品种进行养殖,使这一阶段的温室也能充分利用,达到“一室两用”的效果。我们选择了罗氏沼虾进行甲鱼温室养殖,现将养殖体会简要介绍如下:一、合理安排养殖茬口5月下旬当鱼池水温稳定在18℃时,室内水温约为22℃,成甲鱼池的甲鱼移至室外池塘内,幼甲鱼池的甲鱼移至成甲鱼池,罗氏沼虾的虾苗放入幼甲鱼池。6月下旬,成甲鱼池的幼甲鱼移至室外养殖,幼虾放入成甲鱼池进行成虾养殖,当年孵出的稚甲鱼放入幼甲鱼池培育。10月中旬,当温室水温降至16℃时…  相似文献   

9.
二、以降本增效为目标,开展多种养殖方式由于管理、技术、地理、饲料以及越冬条件等因素,使得各地甲鱼养殖每公斤直接投入成本差距很大。生产一公斤商品甲鱼直接投入成本为:甲鱼苗开支15元,饲料开支30元,其他(包括水面费、水电费、药械费、利息以及管理费用等)开支20元。若算上越冬加温费用,大约还得增加10%左右。若要进一步降低投入,就要从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来达到降本增效目的。加强管理、提高技术:从以上成本匡算可看到,苗种与饲料占大头,达到60%以上。降低成本要在60%中下功夫。甲鱼养殖疾病可发生…  相似文献   

10.
正本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中华鳖人工养殖,养殖模式从全外塘粗养、全温室养殖,发展到目前温室加外塘的两段法养殖,养殖单产不断提高,但在养殖过程中加温废气和养殖尾水直排,环境影响日趋严重。为保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课题组对中华鳖两段法养殖模式进行研究,在原有养殖模式的基础上,就温室的加温方式、放养密度、尾水治理、外  相似文献   

11.
<正>因甲鱼在自然界中每年冬眠超过6个月时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其生长期,个体年均增重仅100~200 g,要3~4年时间才能长成商品鳖。为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以浙江杭州地区为代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展了工厂化温室养甲鱼,使用锅炉和水暖空调将温室内气温恒定控制在(32±1)℃,为甲鱼连续快速生长提供必要的水温条件,12~14个月就可养成商品鳖,借此保证养殖产量和生产效率。安徽蓝田特种龟鳖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龟鳖养殖企业,年产量7.5×105kg,主要采用温室培育苗种,外塘养殖商品甲鱼的"二段式"养殖技术。每  相似文献   

12.
王毅 《科学养鱼》2004,(8):39-39
一、甲鱼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但决不可盲目发展。2003年全国甲鱼产量达15万吨左右。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季节性的供大于求,温室甲鱼的价格跌至历史最低水平,每千克18~20元,许多地方的养殖户“白忙一年”还欠债。 但也有一些养殖户听了协会的建议,不盲目发展,及时调整养殖规模,而避免了市场风险。如萧山区渔业主管部门指导有力控制养殖总量,提高甲鱼质量、档次,走品牌、效益之路,30多家规模养殖场(户)无一家亏损,浙江清溪鳖业公司等品牌企业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二、甲鱼养殖如何走出困境?一要控制总量,不要再建新温室;二…  相似文献   

13.
甲鱼养殖者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采取温室高密度加温培育成200~250克的幼鳖,等到第二年天气转暖,室外池水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养殖成商品鳖,这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养殖模式。但如果转塘过程中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甲鱼发病,而引起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甲鱼市场的复苏,温室养殖甲鱼在各地发展较快。由于温室内养殖水体小、温度高、放养密度大、水质富营养化,甲鱼的病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稚鳖苗体小、抗病力弱,易感染病原体造成病害暴发流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2008年8月10日笔者接到一养殖户报告,称温室中稚鳖发生严重病害,经过现场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鳖俗称甲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甲鱼人工养殖得到快速发展,主要养殖品系包括台湾鳖、泰国鳖、日本鳖、黄河鳖和黄沙鳖等。根据不完全统计,10余年间甲鱼产量增长了将近10倍。然而,在产量激增的背后,是产业发展的严重失序。养殖业严重过剩,大量甲鱼滞销,其中温室甲鱼有40%左右,外塘甲鱼有20%~30%,未来可能将有20%甲鱼养殖户遭淘汰,不利于甲鱼养殖产业的稳定。此外,病害和养殖过程中的污染也成为制约甲  相似文献   

16.
温室甲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峰  肖明松 《内陆水产》2000,25(6):28-29
前几年,在甲鱼市场的高价位、高利润的驱动下,以缩短养殖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温室甲鱼养殖迅速发展,由此而带来了甲鱼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尤其温室甲鱼,最低时其价格已低于60元/kg的近成本水平,但是野生甲鱼的市场价格却较高,一般高于温室甲鱼的2~3倍。为此,如何提高温室甲鱼品质及价格受到极大的关注,回归自然是甲鱼养殖的发展趋势。而池塘养殖的甲鱼,其体色及品质与野生甲鱼相近,市场价格比温室甲鱼高20~40元/kg,养殖经济效益可观,且简单易行,是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为此通过本试验来探索甲鱼养殖的最佳方式。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甲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本试验旨在探索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的甲鱼温室健康养殖新模式。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基础设施 (1)温室采用不采光温室,即在温室顶棚上加铺1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降低血鹦鹉养殖成本,天津市观赏鱼技术工程中心利用现有室外池塘进行养殖试验,成本大幅降低,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血鹦鹉具有易养殖、体色红艳、价格适中等特点,是热带观赏鱼中最为畅销的品种。它的养殖方式主要分为温室大棚养殖和工厂化养殖车间两种养殖方式,养殖成本也相对较高。血鹦鹉生存水温13℃~35℃,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全封闭温室养殖甲鱼经过20多年的不断完善创新,将甲鱼生活习性与养殖环境有机地结合,成功探索出了单个小环境内健康养殖模式.甲鱼单位产量由初期的15~20千克/米2提高到了35~60千克/米2,成本降到了26元/千克左右.这项成熟技术已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家致富的新门路.为了提高养殖者的技术水平,下面就此养殖模式重点谈...  相似文献   

20.
刘树君  陈朕 《河北渔业》2000,(6):15-15,24
<正> 针对目前集约化温室养鳖存在的投资大,成本高,病害多,品质下降和池塘养鳖生长期长,见效慢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温室养殖稚鳖,池塘养殖商品鳖的中华鳖二级养殖方法,使商品鳖既能从品味上保持野生鳖的特点,符合消费者需求,又能提高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经过两年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1 试验条件和设施1.1 温室 采用坐北朝南塑料大棚,棚内建面积80m~2,水深1.2m稚鳖池2个,加温方式为水下烟道直接加温方法,室内北侧设管理通道和吃食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