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塘口条件池塘的面积以5~8亩为宜,一般不超过10亩;池深1.5~2米,池塘平整、淤泥少;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周边3公里范围内无污染企业;近三年内未种植过河藕,水源上游无藕塘;塘口通电,配有增氧机、投饵机等机械设备。二、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半个月,对鱼池进行清塘消毒,清塘药物以生石灰最好,茶粕、漂白粉也可以。干法清塘(平均水深4~6厘米),生石灰用量每亩75千克;带水清塘(平均水深1米),生石灰每亩用量150千克。清塘后鱼池进水时,要防止野杂鱼入池。三、鱼种放养目前,鱼成鱼收购规格为150克以上、1.5千克以下…  相似文献   

2.
一、鱼池条件鱼池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为5~6亩,水深1.5米,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鱼池开阔,四周无高大树木,无高压电线杆等障碍物。二、技术措施1.春季垂钓春节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水深0.3米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半个月后每亩水面放入商品鲫鱼1000千克,其要求规格在0.4千克/尾以上,体表光滑,无病无伤,下塘前用3%的食盐水浸洗消毒2~3分钟。一星期后即向游人开放垂钓。在垂钓期间,饲料不投喂或少投喂,同时每半个月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用量:每亩水面1米水深15千克,以防鲫鱼出血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上杭县地处闽西山区,水源充沛,青饲料资源丰富,池塘主养草鱼已成为当地淡水渔业主要养殖模式之一。牧草养草鱼,每亩池塘需0.8~1亩的饲料地,池塘亩平均产量在500千克左右,为提高池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2002年我站承担了县畜牧水产局下达的“池塘配合饲料养草鱼技术”应用推广项目,项目实施以临城镇的池塘养殖为主,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项目实施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选择在临城镇等九个乡镇,池塘应用配合饲料养鱼种471亩,养成鱼3436亩。鱼种池面积为1~5亩,水深0.8~1.5米;成鱼池面积2~10亩,水深1.5~2米,水源充足…  相似文献   

4.
一、选池、选种放养选择的是5亩大小的土底鱼池一口,池深在3~3.5米,向阳,水泥壁。入冬前将水抽干,带水生石灰150千克/亩全池泼洒,杀菌消毒,杀灭野杂鱼。一周后等池塘毒性消失,加水至2米深。放大规格白鱼(200~250克/尾,系从太湖引进的白鱼苗养殖一年后的苗种)。放养密度平均150千克/亩,搭配放养花白鲢,与主养鱼是4︰1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镇通过实践表明:利用冬季鱼池套养鳜鱼,不仅解决鳜鱼单养需要有充足的饲料相配套,技术要求较高,大面积养殖有一定的困难问题,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池塘产出率,增加养殖效益,一般亩增商品鳜8~15千克一、套养方式1.冬季成鱼池套养利用冬季成鱼囤养池塘套养鳜鱼,塘口要求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注排水方便、面积5~10亩,水深2~2.5米。一般每亩套放一龄鳜鱼种50~80尾。2.冬季亲鱼池套养在冬季鲢、鳙等亲鱼池套养鳜鱼苗,每亩套放体长8~10厘米鳜鱼种50~100尾,可增收商品鳜10千克左右。3.冬季蟹…  相似文献   

6.
一、池塘条件1.塘口选择一般的养鱼池、现有的围田、低洼田均可直接使用或改造使用。为便于管理,5~10亩左右的池塘最为适宜。且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好、无污染,池深2米以上,池底淤泥少。2.虾塘的清整与消毒老塘改造修整后,在冬季经干塘风冻,清除杂草死鱼,新塘可带水浸泡后消毒。一般在虾苗放养前15~20天进水20~30厘米,用生石灰100~150千克/亩全池泼洒消毒。2~3天后,再用10~20千克/亩的茶粕经48小时浸泡后连渣全池泼洒,杀灭塘中野杂鱼,此外漂白粉(亩用5~6千克)、强氯精(亩用1~2千克)等也有灭菌作用。消毒后5~7天方可进水。进水…  相似文献   

7.
成鱼池套养鳜鱼增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池塘条件 以吃食性为主的成鱼池面积一般以10~20亩为宜,以滤食性鱼类为主的池塘面积可大些.一般为20-40亩为宜,水深2米左右;池底淤泥较少,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有条件的鱼池配备增氧机械。鱼池清整按常规要求严格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泰兴市西濒长江,境内水网密布,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有宁通高速、宁靖盐高速及新334省道建设取土开挖的标准鱼池,面积近1.3万亩,这些鱼池一般水深都在4米以上,适宜进行池塘网箱养殖。养殖户采捕、收购野生苗种进行网箱养殖,经6个多月的饲养,尾重可增至200~400克,单产可达10~20千克/米~2,经济效益显著。现就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水域的选择选择向阳背风、水深4米以上的池塘,池底淤  相似文献   

9.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连片鱼塘3口共5亩,主养鳜鱼池面积1亩,配套池塘4亩。鱼池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水深1.5~2米。淤泥10~13厘米,池底平坦,池埂水泥砖墙坚固无渗漏。  相似文献   

10.
徐卫国 《科学养鱼》2005,(11):19-19
一、池塘条件池塘为东西方向排列的长方形,面积5~10亩,水深1.5~2米,塘埂四周以水泥预制板护坡,塘埂上用厚0.5毫米、高0.5米的薄铝片设置防逃设施。二、清塘消毒工作清塘在冬季捕捞结束后进行,一般为1~2月份,首先抽干池水,曝晒2~3周,然后进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消毒  相似文献   

11.
正惠萍镇地理位于长江口北侧,具有得天独厚的池塘养鱼优势。全镇总水面3.7万亩,其中:池塘养鱼面积0.8万亩。2013年池塘养鱼年产值7168万元,平均亩产560千克,亩效益5500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鱼技术介绍如下:一、鱼池条件1.鱼池面积我镇渔民早有"宽水养大鱼"的宝贵经验,成鱼池一般以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面积10亩左右为好。这样便于操作,且池面开阔,日照和受风面都大,可以促进池水波动。2.鱼池水深成鱼池水深以2~3米为宜。我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里下河区大面积池塘养鱼产量,我们于1983~1985年在建湖县进行了养殖技术结构的探讨。试验水面有125只鱼池,995亩。其中面积8~10亩的鱼池有90只,880亩;面积5亩左右的35只,115亩。试验鱼池全部为1980年前后新建的,平均水深2~2.5米。现根据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初步探讨里下河区大面积池塘亩产400公斤养殖  相似文献   

13.
王诚 《科学养鱼》2005,(9):29-29
2004年我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到85亩,平均亩产180.6千克,亩产值3642元,亩效益2232.5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池塘准备1.池塘基础条件养虾池面积5~10亩,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埂宽2米左右,适宜水深1.5~2.0米,池底淤泥10厘米左右,虾池有进排水系统,周围无工业和  相似文献   

14.
池塘选址必须科学合理,一般要求水源稳定且不易受污染源污染,建池的土质以壤土最好。鱼池形状以长方形为宜,长宽之比一般为2~4:1,东西边长,南北边宽,宽的一边最好不超过50米,鱼池周围不宜有高大的树木及建筑物,以免遮光、挡风及妨碍养殖操作。同时,还是注意养殖环境的创造与保护。生产实践证明,养成鱼的池塘,面积以5~15亩为宜,水深最好保持在2~3米之间;鱼苗、鱼种池面积可在5亩左右,水深在1.5米左右。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我们在建湖县大溪河开发公司进行试验,面积3.8亩,投放乌鳢鱼种492千克,4478尾,收获乌鳢4739.4千克,4308尾,平均个体1.1千克,亩平均产量1247.2千克,成活率96.2%,基本未发病,池塘水质及乌鳢质量均达到无公害水产品要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面积一般2~5亩,水深1.5~2.0米;进排水口用结实的防逃网固牢,池埂高于60厘米(可用石棉瓦围起或防逃网拦起),防止乌鳢逃跑。二、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整池,并冻晒1~2个月。放养前10天,…  相似文献   

16.
一、池塘条件   1.池塘面积:以 1~ 5亩为宜 ,池塘坡比为 1∶ 3左右。   2.池塘水深:以 0.8~ 1.2米为宜,池塘不漏水,进水口一定要用 60~ 80目 的尼龙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及卵进入池塘。   3.水源水质及池塘底质:养殖池塘附近无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水质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 10厘米,在冬季经阳光曝晒。   4.池塘应配备水泵和增氧机,每 10~ 15亩配备水泵一台,池塘面积 1~ 2亩配备 0.75千瓦增氧机一台,面积 3~ 5亩配备 1.5千瓦增氧机一台,面积 6~ 10亩配备 3千瓦增氧机一台。   二、池塘…  相似文献   

17.
一、池塘准备 鱼池长方形,东西向,面积1.5亩,水深1.5~1.8米,排灌方便,配备1.5千瓦浮式喷水增氧机一台。池底平坦,少淤泥,便于捕捞。鱼种下池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对水泼洒消毒,三天后每亩施用发酵猪粪200千克,加注池水至1米深。进水口用60目的纱绢布过滤。下池的前一天用夏花网拉空网一次。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2008年在顺昌县埔上鱼种场3.5亩的池塘进行的草鱼无公害养殖试验总结,仅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3.5亩,水深1.5米,水源为小溪水,进排水方便。鱼种放养前10天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彻底清塘消毒,2~3天后注水,对注入池塘的水源及施入的粪肥经消毒后入池。  相似文献   

19.
一、亲鱼培育 培育池一般选择面积2~6亩,水深1.5~2.0米,排灌方便、水源清新的鱼池,亲鱼来自水库捕捞或池塘养殖,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3~4龄,雄鱼体重0.8~1.5千克,雌鱼体重1.0~2.5千克。每亩放养100~200尾,并配养适量鲢、鳙鱼、鲫鱼等,饲料以配合饲料为主,适当补充投喂植物幼体、淡水壳菜等。管理方面要注意巡塘,保持水体水质优良、溶氧充足,发现病害及时处理,亲鱼培育期间每月冲水3~5次,促进其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20.
1亲鱼选择斑点叉尾鱼回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龄,按体重计1.5~4千克的鱼均能达到性成熟。2亲鱼培育2.1亲鱼池选择亲鱼池一般即为产卵池,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底质沙底最好。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水质好。做好进排水口的拦鱼设备,防止逃鱼及野杂鱼进池。2.2放养比例亲鱼放养密度一般根据池塘面积大小和自然条件有所差异。面积0.13~2公顷的亲鱼池,每667米2投放120~150尾;0.26~0.4公顷的亲鱼池每667米2放120~130尾。鱼体总重量230~260千克,雌雄比例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