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北流县林业生产出现了新的转机,发展势头较猛,造林绿化成效显著。1985年至1987年,连续三年飞播造林77万亩,有效面积69万亩,成效面积24.5万亩,占35%。1986年至1989年,人工造林36万亩,其中工程造林15万亩。有林面积从1985年的64.8万亩增加到147.1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程度从31%提高到69%,林木蓄积  相似文献   

2.
张邦颖 《中国林业》2010,(15):36-36
陕西省西乡县是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示范县,1989年~1998年,全县累计完成长防林造林7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9万亩,飞播造林24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累计成林面积36.1万亩,占全县森林资源总面积15.4%。目前,长防林已先后进入中幼林阶段,但受地方财力等影响,长防林始终缺乏有效经营,林木分化严重,蓄积增长缓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隐患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森林经济、生态及碳汇等功能发挥。因此,探索和加强长防林的经营,科学培育森林,  相似文献   

3.
封山育林是造林绿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在实现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关于力争十五年基本绿化广西的决定中占着重要的地位。《广西1989—2000年造林绿化规划》中,确定采用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方式造林7991万亩,其中要用封山育林方式完成2252万亩,占总造林面积的28.2%。解放后,全区封山育林累计面积4634万亩,培育了大量的森林资源,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用材和林  相似文献   

4.
广东绿化搞得好,早已蜚声全国。几年来全省荒山造林5000万亩,今年通过扫尾补漏,全省可基本消灭荒山,实现“5年种上树”的战略目标。广东的绿化进程如此之快,与科技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分不开。广东绿化事业启动之时,全省有5000万亩荒山要造林,有500亩残次林要改造,任务十分艰巨.他们采取的措施就是抓科技,普及推广造林技术,重点抓工程造林技术的普及推广。1986年至1989年的短短4年间,全省共营造工程林1122万亩,营造高标准速生丰产林271万亩,这两项占人工造林总  相似文献   

5.
1989年,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建设启动,汉中市的宁强、略阳、西乡、镇巴、南郑、勉县先后列入“长防县”。六个工程县1989~1998年造林527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278.5万亩。在重点工程造林中,人工造林81.27万亩、飞播和撒播造林86.34万亩、封  相似文献   

6.
河池市从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实行无偿补助造林,每年人工造林不足万亩,1984年利用扶贫经费选林1万亩,当年全部造林也只有2.6万亩。八五年自治区林业厅给予我市开发性贴息贷款造林任务3万亩,计划总投资120万元,全市人工造林5.46万亩,其中贷款造林2.98万亩,创历史最高纪录。而  相似文献   

7.
地处九万大山脚下的三防镇,有林业用地二十八万七千八百亩,占土地总面积三十六万二千六百亩的79.4%,很适应发展林业生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防镇党委、政府确定了「以林为主」的建设方针,重视山区开发,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寓富于山。从1984年至1989年的六年中,全镇造林总面积达11.69万亩,年均造林1.94万亩,造林质量好,成活率高,生长快。据林业部门检查验收,全镇现有森林18.06万亩,其中杉木13万多亩,近成熟林3.6万亩,林木蓄积量近14万 m~3,森林复盖率为49.8%,绿化程度为  相似文献   

8.
玉林地区共有8个县(市),总面积3515万亩,其中宜林山地1759万亩。1986年,玉林地委、行署作出决定,从1986年冬起奋斗10年,实现基本绿化玉林地区的目标,4年来,该地区强化造林绿化的领导,从地委、行署做起,各级各部门领导带头办好绿化点,大力推广工程造林,联营办合作股份林场,连片开发荒山造林种果,大搞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同时坚持依法治林,各行各业一齐上,全社会办林业,加快了造林绿化步伐。全地区人工造林近300万亩,飞播造林、封山育林近600万亩,水果种植面积在1988年就突破了百万亩关。1989年底受到广西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分管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后,江苏徐州人民成功地让34万亩宜林荒山披上了绿装,留下了近20万亩被称为不宜林的荒石山。如今,徐州务林人通过5年的努力,成功完成了5万亩荒石山造林任务,其造林的难度世界罕见,造林成功的基础来自于徐州务林人创新的造林机制。  相似文献   

10.
岚皋县于1995年开展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以来,至1999年春,共投入资金205.8万元、投劳6.2万人、投工95.6万个。至1999年春,累计完成重点工程造林10.3万亩,其中植苗造林3.6万亩,直播造林2.3万亩,低效林改造1万亩,幼林抚育1万亩,封山育林2.4万亩,完成一般工程造林10.5万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海南省林业厅通报了2015年"绿化宝岛"工程建设造林绿化进展情况。根据各市县上报的造林进度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24.3万亩,占年度造林计划的81%,其中海防林建设3.3万亩,河流水库造林绿化0.4万亩,生态经济林造林16.3万亩,通道绿化造林1.0万亩,城镇绿化0.6万亩,村庄绿化2.7万亩。据统计,截至2015年10月15日,已超额完成年度造林计划的有农垦总局,以及五指山市、东  相似文献   

12.
合浦县乌家乡地处低丘陵地带,有林业用地24万多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乡累计造林10.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7万亩),平均每年造林近万亩。目前,全乡有林面积21万多亩,人均有林16.7亩;林木蓄积量达13.7万立方米,人均9.6立方米;森  相似文献   

13.
我区飞播造林自1961年在全区推广应用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飞播造林遍及15个地(市),74个县,58个国营林场,共计1836个飞播区。到1994年,全区飞播造林有效面积5895.2万亩,成效(苗)面积2374.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5498万立方米。其中成熟林80.4万亩,近熟林459.6万亩,中龄林375.6万亩,幼龄林1191.4万亩,未成林267.6万亩。飞播林面积占全区用材林面积的37.6%,蓄积量占35.8%;按现有飞播林立木总蓄积量5498万立方米概算,可出材2749万立方米(按出材率50%计),总价值54.98亿元(以200元/立方米计),相当于飞播造林直接投资1.6亿元的34.36倍。飞播林已成为我区新型用材林基地和松脂基地,产生着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到2004年底,广西累计人工发展带丰林面积达1700多万亩,其中“十五”期间的2001-2004年投入速丰林造林资金达20多亿元人民币,完成速丰林造林740万亩。  相似文献   

15.
融水是广西重点林区县之一,1952年至1989年的37年间,共向国家提供商品材581.3万 m~3,平均年产材15.7万 m~3,居全区各县之首;同时共造林67万亩,年均造林13万多亩。发展林业在我县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融水经济发展优势在山,希望在林。但是,自从木材市场开放以来,由于木材生产管理混乱,前几年出现了乱砍滥伐、哄抢盗伐的歪风,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据1986年全县森  相似文献   

16.
《广西林业》2000,(1):4-5
1999年绿色工程建设的成绩据统计,1999年度全区绿色工程共完成宜林地造林面积89万亩,兴办县级以上领导示范点258个,完成造林面积25万多亩。在绿色工程的带动下,1999年度全区超额完成各项营林生产任务,共完成人工造林247.9万亩(含四荒造林、迹地更新和低产林改造),占计划的118%;飞播区点撒播84.2万亩,占计划的105%;封山育林477万亩,占计划的265%;中幼林抚育362.2万亩,占计划的lot%。其中长防林、珠防林、海防林、治沙、平原绿化等国申希占公文从工捉拿伍建设面积138、8万亩对大商品林基地完成造林30.2万亩。同时,森林…  相似文献   

17.
《广西林业》2011,(8):52-53
退耕还林39.55万亩。其中退耕造林14.85万亩,配套荒造林20.2万亩,封山育林4.5万亩。珠防林工程6.05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3.1万亩,封山育林2.95万亩。重点公益林172.14万亩。其中国家级157.72万亩,自治区级14.42万亩。  相似文献   

18.
佛坪县是个林区县,有155万多亩森林,但也有数万亩宜林荒山,经过历年的造林,目前还有1.5万亩宜林荒山,有待于今后“灭荒”。 多年来的造林实践说明,采用工程造林,是提高造林质量的有效途径。佛坪县1988年对建  相似文献   

19.
治山·治县 1990年至1993年,乐业县完成人L造林24.93万亩,封山育林57万亩。全县森林面积从1989年的133.75万亩增至215.68万亩,增加了81.93万亩(含封山育林和新造林面积),全县荒山面积从原来的65万亩减少到目前的2.5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6%上升到1993年的46%。4年来全县平均每年人工造林62333亩。这一连串的数字表明,如今的乐业“山山披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和林县林业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无论在建设规模上还是在工程质量上都实现了较大飞跃。两年完成模拟飞播造林34.5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人工造林25万亩,两大工程新增有林面积60多万亩。其中2002年完成造林43万亩,创本县历史年度造林最高记录,是1980~2000年平均年度造林面积的51倍多。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