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生态环境建设步伐的加快 ,给种苗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凉城县县委、林业局紧紧抓住这一契机 ,大力发展种苗生产。今年无论是育苗树种还是育苗面积、育苗标准都创历史最高水平。据统计今年共完成育苗面积3382亩 ,其中新育苗2367亩 ;容器育苗完成480万袋 ,比去年增加育苗面积1352亩 ,育苗树种达30多个。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今春 ,在全县工作会议上 ,县长李占胜同志提出要把凉城县建成全盟种苗基地县 ,西部大开发的种苗市场。要求乡乡建苗圃 ,继续坚持主要领导重点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六大…  相似文献   

2.
前言春季在寒冷多雪地区的苗圃,完成全部育苗作业显得十分紧张。采用雪中贮藏换床苗,能延长换床作业时间,把春季育苗的劳动量均匀开。这种方法,由于苗木贮藏的劳动需求量大,又受到场所的制约,贮藏量有限等,使这项工作未能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在农牧业生产大搞专业户、重点户的启示下,巴盟各旗县普遍注意培养和发展林业重点户的工作。到去年上半年,全盟已有造林重点户2135个,育苗重点户837个,分别占农村牧区总户数的0.9%和0.4%。林业重点户虽然数量不大,但却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带动群众造林,促进林业发展。去年上半年,巴盟共完成人工造林31万多亩,育苗12300亩。其中由林业重点户完成的造林有3万亩,育苗有2830亩,分别占总任务的10%和23%。五原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河南实现基本绿化宜林荒山的最后一年。入春以来,各地抓住春季大好时机,认真组织开展造林绿化攻坚活动,迅速掀起了整地、育苗、造林高潮。到5月15日,全省山区完成人工造林和补植补造225万亩,占全年任务的75%。平原地区整修路沟渠2万多公里,完善四旁植树1.67亿株,新建林网1630万亩,完善林网2100多万亩。全省完成大田育苗30.4万亩,容器育苗9.2亿袋,均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榆林沙区樟子松育苗地的自然现状,从育苗地选择、圃地改造、种子处理、苗期管理等多个方面介绍了榆林沙区樟子松大密度直播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6.
彬县林业局从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入手,从1993~1997年,共培育针叶树容器苗1000多万钵,大田育苗9000亩,产成苗9000万株,保证了造林绿化的苗木需求。 从1993开始,县国有苗圃全面推行承包经营管理责任制。职工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承包大田育苗和大棚育苗。职工在保证完成合同苗的前提下,自主经营,多创  相似文献   

7.
行业内外     
西部开发苗本市场有多大? 西部大开发给林业建设尤其种苗行业带来了机遇。各地响应号召掀起了育苗的高潮,不仅原有的国有苗圃、集体苗圃和育苗专业户加大了育苗力度,而且一些从来没有育过苗的农民纷纷拿出种粮食的良田育苗,还有一些东部、南部省份的公司、下岗职工也要从事育苗生产,准备与西部地区签订合司,实行西苗东育、南育。全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掀起了一股育苗热潮。据了解,目前仅西部地区的育苗点就达到5万处,育苗面积47万hm2,而且还在不断扩大。苗木市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呢? 根据《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造林绿…  相似文献   

8.
桂花、月季等采用枝条扦插进行育苗,不仅育苗量大,而且苗木能保持母株原有的优良性状,是一条多快好省的育苗途径。现介绍几种促早生根、多生根,提高成活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绿讯     
巴盟总干渠三年全线绿化 1998年以来,巴盟总干渠管理局组织干部职工大 规模植树造林,用三年时间全线绿化了总干渠。总干渠 又称“二黄河”,全长230公里,每年从黄河引水50多亿 立方米,是供河套灌区860万亩农田灌溉和包头市部分 工农业用水的大型引水渠。1998~2000年三年全局累计 完成造林15.6万株,为规划造林11.l万株的140.7%, 完成育苗271.2亩,为规划育苗156亩的1738%,共完 成空白段落栽植115.5公里,完成投资82.6万元。为了 增加经济效益,该局在渠道防护林营造中还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安徽省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坚持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点、线、面建设为抓手,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全省林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全省有林地面积540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62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6.06%。“十五”期间,全省造林数量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全省共完成营造林1540多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68万亩,比“九五”期间增加460多万亩,增幅76%;封山育林470多万亩;育苗100多万亩;义务植树5亿多株林业重点工程成效显著,完成退耕还林面积790万亩,占建设任务的101.3%,全省累计有150多万农户、600多万农民…  相似文献   

11.
平旺苗圃是培育落叶松苗木的主要基地,苗圃面积300多亩。圃地条件:海拔1050米,土壤为淡栗钙土,PH 值7.5—7.75,地下水位18米。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早霜9月25日,晚霜5月中旬,年平均气温7℃以下,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7.6℃。由于气候干燥,风大风多,土地瘠薄,对育苗很不利,尤其培养落叶松苗困难更多。历年来我圃为了争取苗木生长期,春季落叶松育苗的习惯播种期在5月初至月底。1980年春因育苗面积大,劳力少,不能在习惯播种期内完成预定任务,为此,适当延长了播种期,结果85亩不同播种期的落叶松苗,平均亩产20万株,取得了较好的成  相似文献   

12.
油松可以直播造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在土壤条件差的立地上造林以植苗造林效果好。因此,培育数量多、质量好的苗木有重要意义。油松的育苗方法可分为平地育苗和山地育苗两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山海关杨(Populus delteides"Shan Haiguan")全部采用7月份播种育苗,翌年春季移植,培育大苗的方法。但是,在春季选实生苗时,大多数选大苗,认为越大越好,而育苗单位,为了出大苗,就于生长季多施氮肥、多浇水,促使苗木长高。这不仅造成浪费,也给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宿豫县今春绿化造林,声势大、标准高、成活多,比之往年更有起色。据统计,全县共营造成片林895.7公顷,新建与补植农田林网8273.3公顷,四旁植树211.7万株,林业育苗166.4公顷,完成实绩分别是县政府下达任务的161%、147%、138%...  相似文献   

15.
夏季(阳历六月份)泡桐育苗,是我圃从一九六六年以来泡桐育苗的主要做法,该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温度高、病情少,有利于苗木生长,是避开春季育苗因病死亡造成育苗失败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为大力发展泡桐“绿化祖国”、支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区春季常因无雨致使旱地油松育苗保存率低,甚至完全失败,特别是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旱地油松育苗就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适应林业大发展的需要,我们将油松育苗推迟到雨季进行,其效果很好。我区多在7-8月进入雨季,此期雨水多,墒情好,地温也不太高,较适宜油松育  相似文献   

17.
杜英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直播育苗和芽苗移栽育苗的方法,进行杜英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苗移栽育苗,其1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育苗大30%和125%,每株苗木平均侧根数多92 5%,出圃移栽成活率高11%。移栽1a后,苗木年平均抽高和平均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苗大186%和72%。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认真落实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指示,我场以路线斗争为纲,大搞科学实验。在刺槐育苗中,抓住春旱这个主要矛盾,把春季育苗移到雨季育苗,并且注意圃地选择和细致整地以促进幼苗生长和木质化,保证安全越冬。一、选择圃地我场位于太岳山麓,海拔高1460米。由于春季干旱,气温变幅大,全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春季刺槐育苗容易遭到失败,因此改在雨季育苗。而雨季育苗圃地选择是  相似文献   

19.
土左旗白庙公社苗圃现有人员8名,总土地面积近二百亩,育苗面积90亩,圃内尚有待出圃大苗150多万株。1979年开始育苗以来,每年向社队提供造林大苗30多万株。苗圃内定植速生丰产林100亩,还搞林粮间作。这个苗圃在经济上实行自负盈亏,1980年以来每年给公社上交资金5,000多元。  相似文献   

20.
桉树组培苗以苗繁苗技术具有成苗周期短,利用系数大,成本低,便于生产单位大规模推广使用等特点,而且通过嫩梢扦插育苗,可获得苗木整齐粗壮,量多,遗传增益大,具有极大的生产潜力和经济效益。文章根据实际生产,具体介绍了桉树组培苗以苗繁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旨在促进育苗技术的推广和进步,为育苗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