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整地关。俗话说“栽树不整地,等于做儿戏。”忽视造林整地常使苗木由于土壤坚实、土壤透水、保水性能差而影响造林质量。通过造林整地可以改善林地的光照、热量、水分和空气状况,有利于苗木的成活和生长,因此,整地时要把质量关,所挖的坑要有足够的深度和宽度(一般规格为35×35×27cm),避免造林时出现苗木弯曲、窝根等现象。 起苗关。起苗时机与起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造林的成活。因此,起苗时要做到:1.尽量与造林时间相衔接,要选在雨后或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原因1.种子发芽能力。2.发芽条件。3.苗木质量。4.种植技术。5.造林季节。6.适地适树。7.及时抚育。二、提高造林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一)造林地的整地造林地整地可以改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林木生长,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二)树种选择选择造林树种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三)苗木对苗木的要求是粗壮通直,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无虫害,不失水,高度合乎要求。(四)造林1.造林设计要符合实际;2.苗木保鲜。早晨或阴天起苗,起苗时保持根系完整;3…  相似文献   

3.
浅谈林业苗木质量评定与质量控制文/周景莉林业苗木(以下简称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关系着造林成活和林木速生丰产的首要条件。如何科学地评定与控制苗木质量,使之在造林时能够识别和区分苗木等级,做到使用名符其实的一级苗、二级苗,就成为当前提高造林质量,促进营林生...  相似文献   

4.
林业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关系着造林成活和林木速生、丰产的首要条件,如何科学地评定与控制苗木质量,使之在造林时能够识别和区分苗木等级,做到使用名副其实的一级苗、二级苗,就成为当前提高造林质量,促进营林生产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下面就我多年从事林业苗木工作谈几点见  相似文献   

5.
树苗起运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同吋也影响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因此,必须重视做好苗木的起运出圃工作。一、掌握起苗时间。一般从秋季落叶后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即苗木休眠期)进行。秋季造林所用苗木,应在落叶后,随起苗随栽植,这在霜冻前根系能够恢复一部分创伤,来春可较早生长。根部含水量较高,不宜较长期假植的落叶树(如榆树)和常绿树进行  相似文献   

6.
国营苗圃作为苗木生产重点单位,保证苗木质量,提高苗木造林后的生命力和苗木成活率,是苗圃生产者的首要目标,起苗管理自然成为提高苗木质量最重要的环节。多年来,通过起苗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观察以及不同苗木购买者的信息反馈,笔者认为加强起苗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林业苗木质量的好坏,与造林成活以及林木速生、丰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地评定与控制苗木的质量,使之在造林时能够对苗木等级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区分,做到使用正确保质保量的一级苗、二级苗.针对林业苗木的质量评定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8.
林业苗木质量的好坏,与造林成活以及林木速生、丰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科学地评定与控制苗木的质量,使之在造林时能够对苗木等级进行有效的识别与区分,做到使用正确保质保量的一级苗、二级苗。针对林业苗木的质量评定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苗木出圃工作是造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造林后苗木的成活与生长。但过去有些群众忽视起苗质量,起苗时贪多图快,强拉硬扯,致使苗木受到损害。 我们知道,苗木栽植后是通过利用苗木的地上部分和发达的根系吸收水分和养料促  相似文献   

10.
苗木保湿     
苗木保湿,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基本措施。苗木保湿最有效的方法是随造林、随起苗。有条件地区,应当就地育苗,就地造林。避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消耗水分。起苗前三至五天,要在苗圃地灌一次水,以增加苗木体内水分。土壤湿润,便于起苗,也能够保持完整的苗木根系。苗木掘起后,要严格避免风吹日晒,尽量缩短运输、假  相似文献   

11.
在造林时 ,要达到栽一株活一株 ,造一片活一片的目的 ,其关键在于提高植苗的成活率。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 ,并结合外地的先进经验 ,总结归纳出提高造林苗木成活率的几项基本措施。1 选林前的苗木准备1 1 苗木的秋季管理起苗 起苗要做到起 1把 ,选 1把 ,假植 1把 ,苗木根系曝光的时间不得超过 5min ,假植必须灌水。从掘苗到栽植的整个过程中 ,苗根在外的曝露时间不能超过 35min。外调苗木的运输及管理 凡是外调苗木 ,在长途运输前必须将包装后的苗木捆 (或草袋 )进行逐一洒水 ,且水要灌足 ;装车后再进行 1次彻底灌水 ,达到包装物、苗根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进行苗木分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日本落叶松Ⅰ级苗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好,能促进林分快速郁闭,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选择Ⅰ级苗造林10a后,保存率仍能达到93.6%,比混合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9.5%,树高生长量提高30.3%、胸径生长量提高50%,林木质量优异,林木分化不明显。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是今后人工更新应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李泽相 《云南林业》2006,27(2):18-18
1春树早栽春季造林时间一般按药材林木品种和气候不同,可在2月底至4月中旬,最佳时间在3月份。此时,风力小、阳光弱、雨量多,苗木尚未萌动,根系再生力强,伤口愈合快,缓苗时间短。云南宜在雨季造林,以保证成活率。2选好苗木,注意起苗质量苗木应根系发达,根须完整,侧根多,根系微带  相似文献   

14.
不论工程造林,还是群众造林,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涉及的问题很多,从苗本质量、起苗、运苗到假植和造林时间、栽植等都会影响造林成活率。这里结合我们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和体会.仅就苗木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谈以下认识。1.苗木质量。苗木是造林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其质量的好坏是成活的根本。近些年来.群众造林用的苗木质量确需提高。差的原因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苗木价格低.为提高价格,育苗者只顾出苗.多多为善,方可盈利.比如落叶松育苗.每亩出苗13~15万株。一般讲.株距近,密度大.苗木质量相对较差.造林成活率就低。就目前各地现有的生产水平.出那么多苗,是很难达到有关标准的。尽管如此.可每年各地都需要大量苗木.由于缺乏又不得不用.既使是次苗也要购买,这就影响了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造林时苗木要经过起苗、包装、运输、假植等工序.每道工序都可能损伤苗木,直接影响成活率.现就保持苗木生命力技术有关措施做如下探讨.一、苗木根系的多少是鉴定苗木质量的重要指标出圃苗木的起苗方式不同,保存的根系状况有很大差别,直接影响到出圃苗木的质量(表1).  相似文献   

16.
通过 10多年来造林工作实践 ,总结出针叶树造林有关如何利用苗木的问题。油松、樟子松造林一般采用 2年生移植苗造林 ,这将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量 ;采用不合格苗造林 ,将显著降低一次性造林成活率 ;苗木在出圃前要灌足“三水”即解冻水、化冻水和起苗水 ,只有提高苗木的含水量 ,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 ,苗木的含水率与造林的成活率呈正相关 ;在造林实践中 ,不可忽视苗木的保湿 ,应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 ,随栽植 ,缩短苗木在外裸露时间  相似文献   

17.
针叶树苗木质量与造林成活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10多年来造林工作实践,总结出针叶树造林有关如何利用苗木的问题,油松、樟子松造林,这将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幼树生长量;采用不合格苗造林,将显著降低一次性造林成活率;苗木枯出圃前要灌足“三水”即解冻水、化冻水和起苗水,只有提高苗木的含水量,才能保证造林的成活率,苗木的含水率与造林的成活率呈正相关;在造林实践中,不可忽视苗木的保湿,应尽可能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缩短苗木在外裸露时间。  相似文献   

18.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刘凤英一、苗木保护起苗前,要提高苗木含水量。起苗前2~3天,对苗床进行灌水,可提高苗木含水量10~16%。起苗时,为减少起苗过程中苗木失水,要在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或阴雨天起苗。起苗后苗木的失水随时间延长而增多,缩短起苗到栽植...  相似文献   

19.
起运树苗注意事项纪保民时逢我国北方植树造林季节,各种树苗起运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质量,同时也影响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做好苗木起运及出圃工作至关重要。一、掌握起苗时间:起苗应在苗木休眠期进行。秋季造林所用的苗木,应在落叶后...  相似文献   

20.
<正> 近年来天气干旱、多风,在半阴、半阳坡,土壤质地差,含水量低的地方,采用人工窄缝植苗造林,成活率很低,多次补植也不易成功。若采用大苗带土丛植造林,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可达90%以上,效果很好。 一、苗木规格和起苗 1、苗木规格要求: 大苗丛植最好选用造林地附近的山地苗圃的3—4年生松苗,苗高40厘米、地径0.8厘米以上。起苗时选挨在一起的3—5株为一丛,尽量将健苗与弱苗选搭在一起,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