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蹄叉腐烂是蹄叉角质腐败分解的同时伴有蹄叉真皮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是马骡常发的一种蹄病。初期多从蹄叉侧沟或中沟开始,逐渐可蔓延至全蹄叉。后蹄多发,有时四蹄同时发生。本人在深圳赛马会工作期间,应用水杨酸高锰酸钾粉配合菜籽油治疗赛马蹄叉腐烂11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三秋防治马属动物漏蹄病李舒杭王参荣(山东招远市兽医总站·265400)三秋期间,马骡驴使役重,容易发生漏蹄病。这是蹄叉角质腐烂的蹄病,多因厩舍潮湿,蹄叉角质长期受粪尿侵蚀,修蹄不及时而引起发病。病畜步行时不敢着地,难以负重,患蹄发热,蹄叉中沟及侧沟角...  相似文献   

3.
漏蹄 (蹄叉腐烂、白线裂 )是蹄底角质长期受粪尿浸渍引起腐烂分解的一种疾病 ,是马骡常发病之一 ,牛羊也常发生。严重者达角质深层 ,引起真皮发炎 ,分泌灰黑色恶臭液体 ,或充满灰褐色渣滓。笔者自 1 998年以来 ,用双氧水、碘片治疗家畜漏蹄 4 8例 (马 8例、骡 1 4例、驴 1 3例、牛 8例、羊 5例 ) ,治愈4 5例 ,治愈率 93 75% ,效果良好。1 治疗方法将患畜保定在四柱栏或专用修蹄架中 ,固定好病肢 ,先用镙丝刀将蹄底部的粪泥清理干净 ,再用蹄刀削铲蹄底 ,使深部的病灶充分暴露 ,寻找病位 ,判定病性。经削铲蹄底部彻底暴露出腐烂、化脓创后 ,…  相似文献   

4.
蹄叉角质或深部软化腐败引起湿蹄漏。其主要是由于厩舍不洁 ,尿粪烂泥长期腐蚀蹄底和蹄叉沟 ,破坏蹄角质而发病。笔者在门诊中曾收治患湿蹄漏的驴 2例 ,采用冰硼散加味治愈。现将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两头驴均表现为支跛。发病初期蹄叉萎缩 ,角质腐烂 ,有灰褐色恶臭分泌物流出 ,挤压蹄踵及蹄球流出更多。久则蹄叉体及蹄叉支的角质脱落 ,露出淡褐色不良肉芽面 ,并流出恶臭的液体或脓样物。蹄温高 ,蹄角质变形。治疗 :除去病因 ,保持厩舍干燥 ,卫生。除去腐烂的角质 ,挤压排出灰褐色恶臭分泌物 ,用白酒将患部冲洗干净后用铁丝挖净脱落角质。用冰…  相似文献   

5.
蹄叉腐烂是马骡蹄叉腐烂和崩坏的常见病,又叫腐蹄病。多为一蹄发病,有时两三蹄甚至四蹄同时发病,多发生于后蹄。笔者共治疗4例,其中清油和沥青结合治疗3例,只用沥青治疗1例,均治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蹄叉腐烂是马属动物常见蹄病之一。本病主要是因蹄底部受损伤后,病菌侵入或者由于蹄底长期踩于潮湿泥土中,造成蹄叉腐烂坏死、角质脱落并流出黑色恶臭分泌物,出现高度肢跛(敢抬不敢踏),患肢不能负重。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会形成顽固性蹄叉腐烂,一般很难治愈。笔者多年来应用烟末油治疗马属动物顽固性蹄叉腐烂68例,收效明显,现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7.
漏蹄又叫蹄叉腐烂,是指蹄叉角质的分解,严重时能引起蹄真皮发生炎症。本病主要发生于单蹄兽。1病因厩舍不洁,蹄叉角质长期受粪尿侵蚀;环境泥泞,久立湿地,湿毒侵害蹄部,日久腐烂成洞;运动不足,使蹄变成延蹄;蹄甲铲削过度,蹄踵过高,蹄底刺伤;装蹄不良等,都能造成蹄叉角质抵抗力减弱而发生本病。2症状跛行,虚行下地,敢抬不敢踏,行动相对困难。特别是在硬地转圈急行时,跛行加重。局部检查,发现蹄叉角质出现裂隙或烂成不同大小的空洞,由腐烂部排出腐臭的黑灰色液体。钳压蹄部,有明显的压痛。3方药清油适量、旱烟叶适量4治法4.1侧卧保定。4.2首先…  相似文献   

8.
漏蹄又叫蹄叉腐烂,是指蹄叉角质的分解,严重时能引起蹄真皮发生炎症。本病主要发生于单蹄兽。笔者试用烟油方治疗驴、骡23例.均1次治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
诊疗马骡蹄病的点滴经验李哲,李振武蹄病是外科多发病,据临床统计发病数字约占四肢病的30%左右。发病种类常见的有:钉伤、蹄底刺创、蹄叉刺创、蹄叉腐烂、蹄底挫伤、蹄冠外伤、蹄冠炎、蹄真皮炎以及这类疾病损伤后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疾病等。现将诊疗蹄病的一些要点介...  相似文献   

10.
晏东 《四川畜牧兽医》2014,41(10):55-55
<正>1发病原因腐蹄病又称烂脚丫、蹄漏,是牛、羊的常见病。圈舍泥泞、潮湿,牛蹄与污泥、污水经常接触;蹄机能发生障碍,蹄叉发育不良,蹄质薄;牛长期舍饲、运动不足;护蹄不良,蹄被挂伤后,踩入烂泥或粪水中都可引起本病。牛蹄叉角质破烂后,被坏死杆菌侵入时常引起腐蹄病,且其常与其他细菌疾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蹄叉腐烂是由于蹄部管理不卫生,蹄形和装蹄失宜等原因所致的常见马蹄病.因本病在临床上表现蹄叉表皮腐蚀成破烂状,重者蹄叉部形成空洞,流出恶臭的分泌物,所以容易诊断.对于角质性蹄叉表皮的腐蚀机制及其表皮形态学变化尚未详细研究.这是由于蹄叉表皮的组织坚硬、难以制作切片标本,不能用显微镜观察的缘故.  相似文献   

12.
腐蹄病是指蹄底、蹄叉角质腐烂、分解,并引起蹄真皮炎症的一种疾病,中兽医称“漏蹄病”。本病可发生于所有类型的牛,发病率较高,占引起跛行蹄病的40%~60%。炎热潮湿季节比冬春干旱季节发病多,后肢发病多于前肢,成年且高产奶牛易发此病。1 病因1.1 日粮不平衡饲养管理不善。如精料过多,粗饲料不足,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蹄角质疏松。1.2 病原微生物入侵感染最常见的是坏死杆菌、结节状拟杆菌、化脓棒状杆菌、产黑色素拟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  相似文献   

13.
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蹄病是牛,特别是奶牛容易发生的一种常见的蹄部疾病。主要是蹄间皮肤的软组织发生腐烂,发出恶臭气味为特征的疾病。 一、病因: 牛舍不清洁,粪尿、烂泥长久腐蚀蹄部的蹄叉沟,使其蹄角质破坏而发病。小石子、铁屑、煤渣或田间植物残梗、粗硬杂草、坚硬的冻土、冰等;均可刺激软组织而引起发炎。此外,蹄发育不良、蹄畸型、蹄部外伤,招致细菌感染以及运动不足均是促使腐蹄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牛蹄叉腐烂与年龄无关,是发病率最高的蹄病。发病原因:厩舍和运动场不洁,使牛肢蹄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工作人员削蹄技术不佳,不按时清洁牛蹄底或挖蹄;在放牧中由于碎石子或草木槎子等引起牛趾间外伤;修蹄不及时造成蹄角质过长或修蹄时过削,蹄踵过高,使蹄叉开张机能减弱,蹄部血液循环不良;另外,遗传上蹄质和蹄形不好的牛易患此病。  相似文献   

15.
<正> 牛、羊腐蹄病是以蹄底、蹄叉角质腐烂分解为特征的一种蹄部疾病,它主要是由于厩舍泥泞不洁、长期于低洼沼泽地带放牧,或因蛋白质、维生素饲料不足,致使蹄角质生长发育不良,腐败菌或其它杂菌趁机侵入感染,特别是在蹄部发生外伤时,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更易引起本病。牛、羊发生腐蹄病时,蹄角质崩解,趾间皮肤潮红肿胀,知觉过敏,频频举患肢、呈现跛行,严重时,跛行加重,行走困难,不能放牧,导  相似文献   

16.
牛蹄病是牲畜外科多发病,根据临床统计发病数据显示约占四肢病的1/3左右。常见的发病种类有:蹄底刺伤、蹄角质软化或穿孔、踢裂间腐烂、蹄叉腐烂、蹄冠外伤等疾病损伤后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蹄部疾病的总称或称漏蹄。成年牛多发。1诊断由于蹄所处的环境特点,较污秽,并经常易遭受到各种锐性或钝性物体的刺伤和蹭伤,特别是蹄底,蹄叉创伤处,创口小易被泥土阻塞,这类疾病如不仔细检查,很难发现,此时必须清洗蹄部和按捏,才会发现小的创口。由于蹄的解剖学特点,外面角质蹄甲较坚硬,不像其他部位软组织发炎,借助肉眼观察可一目了然,便于诊断。  相似文献   

17.
腐蹄病指牛蹄叉皮肤和临近皮肤组织发生坏死和化脓性炎症,以蹄叉角质的分解、腐烂、化脓、流出恶息的红褐色分泌物为特征。1病因牛舍潮湿、肮脏,蹄叉长期浸泡、污染;或牛只运动不足,护蹄不好,没有按时清洁蹄部;修蹄不及时而造成蹄角质过长,或蹄叉削得太多,引起蹄叉开张不良或蹄  相似文献   

18.
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梭形杆菌和结瘤偶蹄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以局部组织发炎、坏死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因常侵犯蹄部,故称腐蹄病. 1 发病原因 主要是圈舍和运动场不洁、潮湿,使蹄部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使角质软化;饲料中钙、磷不平衡,致使羊的蹄部角质疏松,经粪尿、雨水浸泡后,局部组织软化;患羊被石子、铁屑、玻璃碴等损伤蹄部;蹄冠与角质层裂缝感染病菌而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 鹿的腐蹄病多为坏死杆菌引起的蹄底、蹄缘、蹄冠、蹄叉、蹄踵、蹄角等部位腐烂的一种严重蹄病。角质与蹄冠边缘裂壳,严重的可致使蹄部角质外壳半脱落和全脱落。治疗关键是除去病因,改变舍饲卫生环  相似文献   

20.
用手术刀彻底清除蹄叉内腐烂的污物和角质组织,后用1:1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刷洗蹄又腐烂部。娜{}洗干净后,取高锰酸钾粉3一5克敷在蹄又内,并用摄子反复上下揉擦至出现冒烟,蹄又内组织形成明显的紫黑色致密疖皮即可。奶牛蹄叉腐烂的治疗@李斌$虎林县奶牛管理站 @季洪发$虎林县奶牛管理站 @赵乃茹$虎林县奶牛管理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