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平  彭建强  闫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74-13877
利用官方的统计数据,分别阐述了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总体现状,并根据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的”结构性”问题,分析指出,农村女性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农村中老年妇女大量滞留农业、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是制约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和转移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①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文化素质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②完善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③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我国劳动力有序转移和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历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应当立足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发展小城镇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孝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转移规模大,文化素质偏低,转移方式单一,区域内转移增加,社会保障意识淡薄等特点。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应大力发展小城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制度创新,加大力度发展农村教育,加强政府有效组织,积极拓宽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范围在逐年扩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思想基础。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提高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壮大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农村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实施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加强劳务协作工作,积极开拓劳动力转移的国内外市场等是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良好路径选择,规范制度,健全机构,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服务水平是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范围在逐年扩大,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思想基础。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提高农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壮大农村非农产业,增强农村内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有组织地进行劳务输出,实施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加强劳务协作工作,积极开拓劳动力转移的国内外市场等是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良好路径选择,规范制度,健全机构,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服务水平是甘肃省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工社会保障仍处于制度建立的初期,在制度的运行中出现了诸如失业保险严重缺失、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工伤医疗保险不健全、不能同等享受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等问题。从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入手,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指出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章筱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224-227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构建层次线性模型(HLM),分析新农保购买、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新农保的实施能通过促进劳动力在城乡之间转移从而对农民家庭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即新农保的"收入"效应可以通过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表现出来.基于此,提出要始终将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逐步提高养老金待遇,扩大新农保覆盖率和参保额;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及其相配套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成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化壁垒.破除这些制度障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制度平台,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及其相配套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成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化壁垒.破除这些制度障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制度平台,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及其相配套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成为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化壁垒。破除这些制度障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制度平台,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业劳动与非农劳动并行供给策略的必然性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农村土地使用权安排最低层次原理,并利用它论证了土地制度创新的必要性,而土地制度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只有通过制度化的农村社会保障替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农村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结合峨山县多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际,对当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劳动者素质、社会保障、社会服务体系等制约因素进行了认真剖析,并提出了今后如何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影响,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进行户籍制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农村经济;加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扶持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政府服务。  相似文献   

14.
王开良  朱巧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81-7983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促使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对策。但对于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和就业制度建设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知识结构状况、职业培训状况、生存权利、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等方面,以便有针对性地建设农村劳动力市场,并按照兼顾城乡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原则作出就业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中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因素,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改善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兼业性和不彻底性、就业环境亟需改善、转移速度逐渐减缓的突出问题,并在转移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究其原因: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社会保障不到位、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乡镇企业发展受阻等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对策是创新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灵活、更加适合于农民工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教育培训服务,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引导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括了福建省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征 ,分析了制约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提出了推进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化四改一提高”的策略和思路 ,即通过推进山区农村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工业化 ,改革完善城乡劳务市场、户籍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市场发育迟缓,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缺乏,信息闭塞,有效的制度供给缺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是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本文从加强制度创新、强化教育培训,健全服务体系和促进科技进步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快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针对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要以农业领域自身拓展及多元城镇化发展为依托,以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制度保障,多举措并用以营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环境,提高劳动力的转移效率,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转移。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受教育程度低,且分布不均衡,面临的就业问题异常严峻。必须通过改革,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城市化水平,拆除户籍管理制度造成的城乡壁垒,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对外劳务输出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