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鸭源丹毒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类丹毒通常为禽群中一些个体发生的急性、暴发性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可发生这种感染,有些为污染(如鱼).其病原为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1].根据对DNA同源性的分析发现丹毒丝菌有不同的基因种,即猪丹毒丝菌和扁桃体丹毒丝菌,有证据表明可能有另一个独特基因种存在[2-3].在禽类中,该病主要对火鸡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其他禽类暴发丹毒不多见.关于鸭的自然感染途径,尚不十分清楚,可能经皮肤外伤或经消化道途径感染,特别采食了丹毒菌污染的水和感染的鱼类而传染.  相似文献   

2.
禽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现已见于世界各地。人们发现该菌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和其它动物,过去25年里火鸡发生丹毒较为常见,禽类如鸡、鸭、鹅、雉、鹤等也有感染丹毒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犬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感染犬所引起的以皮肤出现红斑(点)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猪丹毒丝菌主要侵害架子猪,但犬、貂、狐易感.本病病犬和带菌动物(猪、鼠类、鸽子、家兔)是犬丹毒病的主要传染源,食用污染丹毒丝菌的畜禽、鱼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也会感染.幼犬较成犬死亡率高.笔者于2009年4月,临床治疗了一起犬群发丹毒病病例, 发病率60.5%(23/38).经采取中西兽医结合等综合防制措施,病情得到很好控制,病犬死亡2只,治愈18只,治愈率为90%(18/20).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羊药浴跛是由红斑丹毒丝菌经皮肤各种损伤侵入,引起局部皮肤感染,而后蔓延引起的四肢关节炎和蹄叶炎。这种情况通常是呈暴发性发生,在世界大多数养绵羊的国家都报导过。1病原学特征红斑丹毒丝菌即丹毒杆菌,于1882年从感染猪体内分离出该菌,后来发现它能感染羊、牛、马和多种家禽、鸟类,也可感染人致类丹毒病。该菌形态是一种纤细的丝状菌体,在不同的培养基和生物体的器官内可出现不同的形态变异。不形成芽胞、荚膜、不运动。生长条件为微嗜氧性,在没有空气条件下也能生长良好。生长温度要求在15 ̄44℃,pH7.4 ̄7.8。丹毒丝菌对环境抵抗力很…  相似文献   

5.
羊药浴暴发红斑丹毒丝菌感染──羊药浴跛的调查与诊断梁国煦,王焕忠,金家宝(上海汽巴—嘉基禽畜保健有限公司,200335)钱心元,罗玉峰(中国兽药监察所)由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rhusiopathiae原丹毒杆菌)感染,所致绵羊多...  相似文献   

6.
<正>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也是生长猪和成年猪已知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在集约化养猪地区,有高达50%的猪被认为感染有红斑丹毒丝菌。该菌通常定居在扁桃体内;在扁桃体中也存在有非致病性丹毒丝菌。该病暴发可呈急性或慢性,也可发生临床隐性感染。急性暴发的特征是突然发生猝死、发热、关节疼痛,以及从全身性发绀到常  相似文献   

7.
鹌鹑发生丹毒丝菌病徐汉祥(江苏省农科院畜牧兽医所210014)丹毒丝菌对有些哺乳动物及鸟类可发生严重疫病已早有报道。在鸟类中以火鸡较易感,鸡、鸭、鹅、鸽、雉鸡及石鸡(Chukar产于印度)等也可感染。鹌鹑发生丹毒丝菌病的报道,则很少见。Mutolib...  相似文献   

8.
周彦飞 《猪业科学》2010,27(6):31-3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猪丹毒丝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猪很易感.主要侵害母猪和架子猪.本病主要发生于猪,其他动物也可感染、人类可因创伤感染发病称为类丹毒,危害人体健康,一般呈良性经过.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该传染病广泛流行于全世界所有养猪国家,我国也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该病最常见的是败血症型,但也会发生荨麻疹型和心内膜炎型。病原菌能感染大部分禽类和哺乳动物,家禽、野禽、捕获野鸟和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以及两栖动物均有感染报道。从鱼体表黏液中分离出该菌,有可能是其他动物的传染源。从经济角度看,火鸡是禽类中最重要的感染宿主,但严重暴发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黑龙江省双城市刘某饲养的1000只肉仔鸡于40日龄突然发病,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红斑丹毒丝菌(猪丹毒杆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主要是因红斑丹毒丝菌侵入猪体内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般呈现出区域性流行传染。在传染的过程中,以3~12月龄的猪为主要群体。如果某猪感染上红斑丹毒丝菌之后,就会立刻变成传染源,危害性极大。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水貂食入患丹毒的病畜、病禽肉而引起感染。红斑丹毒丝菌可自然感染多种野生动物,如熊、狐、狼、野兔等。患病动物及带菌动物为主要传染源。通过粪便、口、鼻和眼的分泌物排出病原,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场舍等而引起传播。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还可以感染人可引起丹毒斑疹或局灶性皮炎,是人兽共患病之一。本文对本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就诊断要点及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2006年8月,黑龙江省双城市刘某饲养的1000只肉仔鸡于40日龄突然发病,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红斑丹毒丝菌(猪丹毒杆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病是由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的皮肤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非化脓性关节炎。猪丹毒多发生于夏秋湿热季节。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以每年的3~12月龄猪最易感。1病原红斑丹毒丝菌属于丹毒丝菌属,是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死猪的心血、肝、肾、脾等病料涂片上呈单个、成双或成丛排列,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慢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和陈  相似文献   

17.
<正>猪丹毒病是由红斑丹毒丝菌(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的皮肤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非化脓性关节炎。猪丹毒多发生于夏秋湿热季节。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但以每年的3~12月龄猪最易感。1病原红斑丹毒丝菌属于丹毒丝菌属,是革兰氏阳性小杆菌,无鞭毛、无芽孢、无荚膜。死猪的心血、肝、肾、脾等病料涂片上呈单个、成双或成丛排列,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慢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和陈  相似文献   

18.
<正>猪丹毒对大多数近些年来的养殖户来说,比较陌生,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发生过这种病,一旦发生很容易措手不及。本文将介绍猪丹毒的临床症状,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提高养殖户对猪丹毒的认识。1致病菌介绍丹毒丝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可寄生于哺乳动物、禽和鱼类。其中红斑丹毒丝菌对猪感染率最高,使猪患有猪丹毒。人可经外伤感染,发生皮肤病变,称"类丹毒"。本病可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蝇、虱、蝉等吸血昆虫传播。屠宰场、加工场的废料、废  相似文献   

19.
水貂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架子猪 ,毛皮兽中水貂最易感染。病貂和带菌动物(猪、鼠类、鸽子、家兔 )是水貂丹毒的主要传染源。食用污染丹毒杆菌的畜禽、鱼类及其加工副产品也会感染。患过丹毒的水貂 ,可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一般不会发病。但病愈后长期带菌 ,向外界环境不断排菌 ,引起其他水貂及动物发病。因此 ,饲养水貂的养殖户必须重视水貂丹毒的防治 ,否则会造成水貂丹毒的大面积发生和死亡 ,给养貂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主要临床症状患病水貂精神沉郁、萎靡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口腔、鼻腔、结膜…  相似文献   

20.
原发的感染发生在脐部,常是脐带脓肿沿着脐带静脉向着肝的方向扩散.另外,扩散来自原发的肠道感染.分离出的普通病原体是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隐秘杆菌属、隐性丹毒丝菌属及沙门氏菌等,通常为两种以上病原体感染,常感染腕关节、跗关节和股胫关节,通过骨骺的血管窦或滑膜扩散到关节内.血流通过于前端脉管的静脉窦网状结构时,流速缓慢,致病菌容易在这里停留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