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老虎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老虎又叫地蚕、土蚕、切根虫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地老虎种类很多如: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八字地老虎等,其中发生普遍为害的是小地老虎和八字地老虎。小地老虎体长37-47mm,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2条深褐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就河南地势条件和环境影响下的小地老虎的形态特征、习性以及发生规律和活动规律探讨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方法。从而找寻最好的防治方法,适时防治,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茄果类等春播蔬菜定植前,整好畦,施足底肥,在畦上撒播少量的速生菜类种子,如小白菜、苋菜等。待这些种子长出第一片真叶时,移栽茄子、番茄、辣椒秧苗。也可在移栽茄果类幼苗的同时把小白菜等栽在定植苗周围。一般在茄果类秧苗定植后,  相似文献   

4.
林果苗圃地下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园林、果树苗圃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这类害虫危害寄主广,不仅危害果、林苗木,还危害花卉、蔬菜、草坪和农作物.它们主要取食种子、根、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5.
小地老虎是苗期地下的主要害虫,各地对其防治一直重视,防治技术也在不断研究和改进。使用性诱剂防治害虫,是一项兼具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措施。近年湖南湘潭等地将性诱剂用于大田防治小地老虎已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探讨性诱剂使用和安装方面的有关技术,1989年我们从江苏激素研究所引进小地老虎性诱剂诱芯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三种常见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我国每年发生的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蝼蛄、金针虫、草地螟、蝗虫等。其中以蛴螬、地老虎、蝼蛄三大地下害虫发生最为普遍。这类害虫食性杂,寄主广,不仅危害蔬菜,还危害花卉、小麦、玉米、高梁、草坪、烟草、果树苗木等。它们主要取食、损坏作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使幼苗生长不良。  相似文献   

7.
<正>1草坪虫害1.1地老虎地老虎又名地蚕、切根虫,是对草坪危害最严重的地下害虫,它主要取食草坪草的嫩茎叶,发生严重时可使草坪成片光秃,一般1年发生2~4代,以卵、蛹、老熟幼虫在土中和杂草中越冬成虫具趋光性,喜食酸、甜、酒等芳香性物质。成虫羽化后3~5d开始产卵,卵多散产于低矮叶密的草上,少数产于枯叶及土隙中其幼虫龄以前群集于杂草或幼苗上,此时抗药力小,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并总结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辣椒幼苗期猝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壮苗是辣椒获得高产、优质、高效产品的重要环节,但辣椒苗期病害,特别是幼苗猝倒病的发生,往往是培育壮苗的障碍。辣椒幼苗发病猝倒,影响幼苗的成活率,最后导致辣椒产量下降,所以防治辣椒幼苗期猝倒病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步骤,其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康定县小地老虎的发生情况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明确小地老虎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康定县的发生规律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的基础上,针对其危害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地老虎俗称地蚕、土蚕、切根虫、黑老虎等,属鳞翅目夜蛾科,危害豆科、茄科、十字花科等多种蔬菜,是一种主要的农作物地下害虫。老熟幼虫常在春季钻出地表,咬断小苗的茎基部,造成田间缺苗断垄,尤其豆类。我基地常年为扬州市蔬菜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2.
科技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126-127
辣椒采后病害发生情况;促生菌NK1诱导白菜幼苗对炭疽病抗性的研究;辣椒根腐型疫病诊断与防治;表油菜素内酯诱导南瓜幼苗抗疫病研究;菱角萤叶甲的识别与防治;免疫捕捉PCR法检测西瓜种子带细菌性果斑病菌;  相似文献   

13.
小地老虎是永丰县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食性杂,对多种蔬菜、粮油作物、果树、林木等都能为害。在蔬菜产地,以春季为害重,夏季为害轻,秋季为害有所上升。一般平原低洼和粘质土田块比丘陵地、沙质地发生重。同时,针对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榔榆的播种育苗试验,总结出幼苗管理技术要点:榔榆苗床需精细整理;从幼苗出土到9月下旬生长速度都较快,期间应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苗木生长;出苗期需要适度遮荫和高频防病;6~9月防治虫害。  相似文献   

15.
地下害虫小地老虎和韭蛆分属鳞翅目夜蛾科和双翅目眼蕈蚊科.小地老虎主要为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等多种蔬菜,特别是蔬菜的幼苗,常常从近地面切断幼苗的茎部,造成田间缺苗断垄,甚至绝收.韭蛆又叫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为害韭菜地下部的鳞茎和柔嫩的茎部,常引起鳞茎腐烂、韭叶枯黄,严重至整墩韭菜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黄瓜霜霉病是一种靠气流传播、再次侵染频繁、流行性很强的真菌性病害,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有效防治霜霉病已成为黄瓜生产中的关键技术。1危害症状幼苗和成株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幼苗发病,子叶正面出现不均匀的黄化褪绿斑点,随后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和种植面积的增加,甜瓜病害越来越严重。甜瓜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它属于葫芦科黄瓜属甜瓜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据多年实际调查,总结了甜瓜常见病害特征及防治技术。1甜瓜猝倒病1.1症状:受害幼苗基部呈水浸状,倒伏,缢缩,随病情发展,引发幼苗成片倒伏。发病规律:病菌借助雨水、灌溉水传播。土温低于15℃时土壤湿度高,光照不足,幼苗长势弱的发病迅速。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幼苗营养供应紧张,抗病力  相似文献   

18.
杨伟红 《中国园艺文摘》2013,(5):174-174,200
苗圃幼苗猝倒病是苗圃的重要病害。文章主要介绍幼苗猝倒病发病的主要症状、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并提出苗木猝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丽琼 《长江蔬菜》2013,(22):68-71
为了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油菜种子对油菜的生长效应,为油菜的栽培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对油菜种子出苗、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防放线菌能够促进油菜出苗,且菌剂浓度越高,出苗率越高;低浓度(2%和4%)生防放线菌制剂会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而10%浓度的菌剂能促进幼苗的生长;随菌剂浓度的提高,油菜幼苗的光合作用能力、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包衣油菜种子时,不同浓度的菌剂对油菜的生长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在生产上应用生防放线菌防治油菜土传病害菌核病时,应正确使用适宜的菌剂浓度,以免抑制油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蛴螬的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统称,别名白地蚕,为蔬菜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因其寄主植物多、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极易暴发成灾。近年来,受害虫抗药性增强及耕作制度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蛴螬危害趋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