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死苗是小麦生产上经常出现的现象,往往造成小麦田缺苗断垄,白地增多,严重影响基本苗和产量.为减少死苗,分析造成小麦死苗的不同原因,提出相应预防对策,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冬小麦死苗现象时有发生,综合分析冬小麦死苗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良气候和土壤条件引起的冬小麦死苗;二是栽培措施应用不当,引起冬小麦死苗;三是地下害虫危害,因为在冬小麦播种或返青期正是地下害虫危害的高峰期,使冬小麦遭受危害而造成死苗。依据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是预防和减少死苗,培育壮苗,促进小麦增收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小麦春季返青后常见到死苗现象,轻者造成缺苗断垄,重者成片死亡,甚至绝产.造成小麦死苗的原因较多,但常见的是几种病虫和栽培条件等引起的死苗.由于上年秋季黄淮海冬麦区雨水多,小麦播种偏晚,弱苗多,这就为春季小麦病虫害发生创造了条件.认识小麦受害症状,就能有效的进行防治,把损失降到最低.下面就春季麦田常见的麦苗受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小麦冬春死苗原因及对策山东省茌平县农业局(252100)李金贵一、死苗的主要原因1.冷冻死亡在正常情况下,小麦越冬期间可以忍受零下15℃的低温而无冻害。但是生长过旺或过弱的麦苗,因为分蘖节处含糖量很低、抵抗力较弱,即使是在高于零下15℃的条件下,也常...  相似文献   

5.
播期播量耦合对小麦越冬死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法对播期和播量耦合与小麦越冬死苗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0月25日播种、播量为8万基本苗/667 m2条件下,小麦的越冬死苗率最低;晚播和减少播量有利于降低越冬死苗率;播期对小麦越冬死苗率的影响大于播量。  相似文献   

6.
小麦雪腐病和雪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雪腐病、雪霉病在新疆奇台县冬小麦田常年发生,小麦返青时造成缺苗断垄.一般年份春季发病率在15%~25%,死苗率达6%~10%,严重地块死苗率达30%~40%,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小麦越冬死苗现象逐年加重,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出了导致小麦越冬死苗的常见原因及补救措施,供农民朋友参考。一、小麦越冬死苗的原因1.气温骤变。气温剧烈升降导致麦苗冻结过快、解冻过速,在这种冻融交替的变化中,麦苗来不及适应,造成生理机能降低,最终导致死亡。2.寒冷冻害。冬季气候寒冷,冻土层很厚,土壤水分冻结,麦苗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吸水能力很  相似文献   

8.
1 小麦冬春死苗的原因 1.1 内因.采用抗寒性差的品种,容易造成死苗;个别播种过早,从冬前幼穗分化期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一些晚弱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遇寒、旱,也容易出现死苗.  相似文献   

9.
1死苗原因及其鉴别小麦出现死苗原因很多,如病害、地下害虫、药害等等。应仔细分析死苗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使小麦得以恢复生长,把损失降到最低。1.1病害小麦苗期造成死苗的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小麦根腐病又称小麦根腐叶斑病、黑胚病、青死病等,主要由真菌引起,是多种菌复合侵染的病害。一般情况下,病菌在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及多种禾本科杂草的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小麦根腐病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安徽淮北小麦黄苗、死苗现象与土壤养分含量和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pH值过低是小麦苗期发生黄死苗现象的关键因素;其他土壤营养元素与小麦黄死苗虽然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1死苗原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所研究人员认为冬季小麦死苗有以下几个原因。内因。若采用抗寒、抗旱性差的小麦品种,遇冻害易出现死苗现象,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较弱,遇冻害时死苗严重。另外,一些晚播弱苗由于自身积累的糖分较少,遇寒害、旱害也容易出现死苗。外因。夏秋季降水少,土壤底墒不足,冬季少雨雪、多寒风,会加剧土壤干旱,导致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播种过晚、过深或过密,均易形成弱苗,不利于小麦安  相似文献   

12.
郭东坡 《河北农业》2019,(11):33-34
<正>近几年,由于耕作方式、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变,在冀中南部地区小麦苗期出现了缺苗、死苗现象,根据这几年小麦苗期田间调查发现,小麦缺苗、死苗的原因有五个方面,笔者针对其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提供农民朋友参考,以防治小麦冬前出现缺苗、死苗现象的发生。一、小麦冬前缺苗、死苗原因1、品种选择不当。由于小麦品种的抗逆性有差异。选择了弱冬性、分蘖节较浅、抗逆性较  相似文献   

13.
小麦的有效蘖大多在冬前形成,而此时正是小麦易发生受冻死苗的时期。因此减少小麦冬前死苗、保障有效蘖正常越冬对小麦的产量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小麦死苗原因 1、外界因素:土壤条件和不适当的栽培措施、夏秋季节降雨少、土壤底墒不足、冬春义少雨雪、多寒风等加剧了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致使小麦生理脱水面死亡 2、播种时间不当: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播种过晚,麦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遇寒、旱,也容易出现死苗.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小麦常出现黄叶死苗的现象,大多由小麦疾病造成,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因此,明确冬春小麦黄叶死苗的病因,及时做好防治措施,对小麦生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冬春小麦黄叶死苗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死苗是指由于低温造成的小麦越冬和早春发生的冻害现象,是小麦生产上常见灾害之一。要实现小麦高产、稳产,达到优质增效的目的,必需保证小麦群体合理,有足够的亩穗数,所以防止小麦死苗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气候、栽培等不良条件的影响,小麦冬春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小麦生产带来了不少隐患。正确分析小麦冬春死苗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促进小麦增产增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1.黄、弱、死苗诱因。①土壤墒情差,气温快速下降:秋冬小麦田间干旱.加上小麦抗逆性能较差.容易导致小麦黄、弱、死苗。②前茬用药不当,贻害下茬小麦。前茬作物在使用除草剂除草时若选用了长效除草剂。一般就会引起下茬小麦苗黄、苗弱,直至死苗。  相似文献   

19.
小麦冬春死苗原因1.1内因系指小麦植株本身抗御寒、旱性能的能力,采用抗寒性差的品种,容易造成死苗。个别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一些晚弱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遇寒、旱,也容易出现死苗。1.2 外因是指小麦植株本体之外的各种因素,如不利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不适当的栽培措施等都将造成死苗。如夏秋季若降雨少,土壤底墒不足,冬春又少雨雪,多寒风、加剧土壤干旱,使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土层中致使小麦生理脱水而死亡,再如选择种植了冬性弱、分蘖节较浅的品种,易遭受地温温差大的危害。欠墒播种,麦株生长发育不良,而播种过晚、过深、过密易形成弱苗,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在底墒不足的情况下,不浇冬水,而导致早寒交加而死苗。  相似文献   

20.
1、小麦冬春死苗原因 (1)内因系指小麦植株本身抗御寒、旱性能的能力,采用抗寒性差的品种,容易造成死苗,个别播种过早,冬前穗分化在到二棱期的麦苗,耐寒能力减弱,遇冻害常严重死苗,一些晚弱苗,本身积累的糖分少,遇寒、旱,也容易出现死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