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8 毫秒
1.
试验设计用氯吡脲加全树果3种不同剂量,以2,4-D为对照,在春大拱棚甜瓜上进行了不同植物激素对防止甜瓜化瓜的影响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激素对甜瓜结瓜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了氯吡脲加全树果甜瓜对花的最佳使用剂量,试验总结出了不同激素处理分阶段使用法,更有利于甜瓜的优质、高产、高效,即前期用2,4-D对花,中后期用氯吡脲加全树果对花。  相似文献   

2.
试验设计用氯吡脲加全树果3种不同剂量,以2,4-D为对照,在春大拱棚甜瓜上进行了不同植物激素对防止甜瓜化瓜的影响试验。通过比较不同激素对甜瓜结瓜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筛选出了氯吡脲加全树果甜瓜对花的最佳使用剂量,试验总结出了不同激素处理分阶段使用法,更有利于甜瓜的优质、高产、高效,即前期用2,4-D对花,中后期用氯吡脲加全树果对花。  相似文献   

3.
以人工授粉为对照,研究了3种坐果灵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期对哈密瓜型甜瓜品种东方蜜1号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果灵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坐果率,其中以使用坐果灵氯吡脲或噻苯隆在开花前1d或当天的处理对果实性状的影响最佳。坐果灵处理后的果肉硬度均有明显增加,且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糖酸比升高,总糖、葡萄糖、蔗糖、果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口感风味以对照为佳。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适合海南冬季丝瓜的授粉方式,以泰国丝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授粉方式对丝瓜座果率 果实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院与其他授粉方式相比氯吡脲授粉能极显著提高丝瓜座果率可达97%并 能极显著提高丝瓜产量,比对照高31.7%且对丝瓜品质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巴旦杏保花保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使用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巴旦杏进行保花保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巴旦杏盛花期喷施10 mg/l(或25 mg/l)的赤霉素,或喷施10 mg/l的2,4-D,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a=0.05),其座果率与对照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因而在巴旦杏盛花期喷施以上浓度的赤霉素和2,4-D可显著提高巴旦杏座果率。另据正交试验,在巴旦杏第一次生理落果后选用赤霉素(GA3)、2,4-D各10 mg/l、20 mg/l的浓度组合喷施处理巴旦杏主栽品种的幼果,经极差直观分析法分析,可较对照有效提高巴旦杏幼果保果率,防止大量落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湖北和浙江两地进行氯吡脲田间药效和残留试验,为安全合理使用该药剂提供依据.试验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有效成分量10、20、30 mg/L浸泡瓜胚2s,坐果和采收后测定药效和药物残留.结果表明,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在西瓜上施用可以提高坐果率、促进增产,对品质无不良影响,药后30d所有西瓜样品中均未检出氯吡脲残留.证明氯吡脲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西瓜安全,可以在西瓜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美人酥梨采前落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2,4-D、NAA和GA3对美人酥梨采前落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10~30 mg/L 2,4-D1、0~40 mg/L NAA和50~200 mg/LGA3对防止美人酥梨采前落果均有极显著作用。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NAA均以20 mg/L处理效果最好,座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2和20.1个百分点;GA3以100 mg/L处理效果最好,座果率比对照高18.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探讨赤霉·氯吡脲复配药剂对葡萄果实的调节作用及适宜用量,为农业生产上应用其提质增产提供数据支撑。以清水、赤霉酸、氯吡脲为对照,采用不同浓度赤霉·氯吡脲浸果,研究葡萄坐果率、果形参数、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探讨赤霉·氯吡脲复配药剂在葡萄生长调节上的适宜用量。结果(1)赤霉酸、氯吡脲单独浸果可显著提高葡萄坐果率,增加果穗长度,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实产量,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糖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2)氯吡脲浸果对葡萄坐果率、产量和品质的促进作用小于赤霉酸处理。(3)赤霉·氯吡脲浸果处理,葡萄坐果率提高24.4%~29.7%,果实横径、纵径增大,小区产量提高10.1%~22.2%。(4)不同浓度赤霉·氯吡脲处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7.2%~10.9%,含糖量增加8.6%~15.3%,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1.3%~16.9%,可明显改善葡萄品质。(5)赤霉酸和氯吡脲复配对葡萄果实的增产、提质作用优于二者单独处理,中等浓度复配效果较优。表明赤霉酸与氯吡脲复配有利于促进葡萄坐果,增加果实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农业生产中,推荐使用1.2%赤霉·氯吡脲复配制剂,葡萄谢花后生理落果初期浸果浓度为40m...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0.1%氯吡脲可溶液剂有效成分用量0.50~2.50 mg/L在甜瓜开花当天或开花前1~2天浸蘸处理后对甜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效成分用药量的增加,坐瓜率显著提高,畸形瓜率显著降低;单瓜重、增重效果、瓜梗直径、果肉厚度均逐渐增加;果实纵径和横径先增加后降低,至2.00 mg/L处理时达最大;硬度先降低后增加,至2.00 mg/L处理时达最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氯吡脲不同剂量与单瓜重、增重效果、果实横径、瓜梗直径和果肉厚度的相关性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74及以上;与果实纵径表现为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1;与硬度呈正相关,但不显著;与纵横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90。说明氯吡脲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剂量可有效促进果实生长,且对硬度影响较小,但会降低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建议在甜瓜开花当天或开花前1~2天以有效成分用量为1.25~2.00 mg/L氯吡脲进行浸蘸瓜胎处理。  相似文献   

10.
不同激素处理对红酥脆梨采前落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激素处理试验结果表明,10~30mg/L2,4-D、50~200mg/L GA_3和10~40mg/L NAA对防止红酥脆梨采前落果均具有极显著作用。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NAA均以20mg/L的处理浓度效果最好,坐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4个百分点和18.9个百分点,GA_3以100mg/L的处理浓度效果最好,坐果率比对照提高17.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贝贝南瓜雌性诱导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选用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和增瓜灵进行春季大棚贝贝南瓜喷施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佳处理浓度。结果表明,喷施增瓜灵和乙烯利可适用于大棚贝贝南瓜栽培,且增瓜灵的浓度在4 g/L左右施用效果最好,表现在第一雌花节位降低,缩短第一雌花开花时间,坐果数多,提高单株产量,实现了大棚贝贝南瓜的提质、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2.
此项试验旨在探讨防止满天红梨采前落果的有效途径。试验结果表明:采果前一个月对树冠喷施10~30mg/L的2,4-D、50~200mg/L的GA3和10~40mg/L的NAA对防止满天红梨采前落果均具有极显著作用。在不同浓度处理中,2,4-D和NAA均以20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坐果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和16.8个百分点,GA3以100mg/L的处理效果最好,坐果率比对照高14.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2,4-D对包头地区早春保护地栽培番茄植株增长高度、叶片数、座果率、畸形果率、单果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mg/L~10mg/L 2,4-D能大大提高番茄座果率、单果重,而畸形果率则较低;而15mg/L~25 mg/L 2,4-D虽然也提高了座果率、单果重,但同时畸形果率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夏橙多花、花量大、畸形花比例大,座果率低、挂果期长、花果重叠,同时广东春、夏季温度回升快,奥灵达夏橙的春梢、夏梢生长旺盛,更不利于坐果等问题,开展了保花保果试验研究。在奥灵达夏橙第1次生理落果期将结束时(4月中下旬)进行4种不同方法保果,处理1(喷GA330mg/L1次,隔15d再喷2,4-D8mg/L1次)、处理2(喷GA330mg/L1次+环割1次,隔15d再喷2,4-D8mg/L1次+环割1次)、处理3(喷2,4-D5mg/L1次+环割1次,隔15d再喷2,4-D8mg/L1次+环割1次)和处理4(喷防落素25mg/L1次,隔15d再喷防落素25mg/L1次),以喷清水作对照,发现4个保果处理的座果率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处理1、处理2和处理3的效果最显著,且这些保果措施没有对奥灵达夏橙果实品质造成实质性影响。但是,由于处理1和处理2会提高当年成熟果实的果皮总叶绿素含量和降低了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因此加剧了当年成熟果实的采前返青现象,而处理3既保果效果显著,又不会造成当年成熟果实采前返青,是一种理想的保果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探讨细胞分裂素(KT-30)、氯吡脲(cppu)、赤霉素(GA_3)和微生物菌液(Y)诱导野生毛葡萄果实膨大、提高座果率、保花保果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以3年生两性花野生毛葡萄‘野酿2号’作为试验材料,以清水为对照,在挂果前期第一次对果穗分别浸蘸各种生长调节剂及其混合溶液,15 d后根据果粒膨大程度喷施相同浓度的各种生长调节剂及混合溶液。结果表明,在所有处理组中,处理D(cppu-2)、处理A(cppu-1)、处理L(cppu-1)和处理G能获得更理想的效果,均能有效促进果粒的膨大、果穗和果粒的增重、座果率的提高。细胞分裂素(KT-30)、氯吡脲(cppu)、赤霉素(GA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有效诱导野生毛葡萄的保花保果作用并提升果实品质。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综合评价证明这些处理因子及其组合能获得理想的结果,以处理D(cppu-2)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沙尘对杏树座果率的影响及相应的防御措施.[方法]杏树安江胡安娜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南疆沙尘现象对盛花期的杏树进行沙尘及药剂干预试验.[结果]①沙尘可使盛花期杏树减产26.6;.②在杏树盛花期喷施硼酸(0.15;)、赤霉素(30 mg/L)、2,4-D(1.8 mg/L)、花粉(0.8 g/L)时,和自然授粉杏树的座果率(5.68;)相比,其提高效果分别为:花粉(4.11;)>赤霉素(1.84;)>2,4-D(1.64;)>硼酸(1.01;).③在模拟沙尘条件下,喷施同样浓度的处理,座果率均高于自然授粉杏树的座果率(5.68;),且提高杏树座果率的高低顺序相同,提高最高的是喷花粉处理(2.23;).④模拟沙尘条件下,喷施药剂中分别加入0.8 g/L的花粉,和自然授粉杏树相比均可以提高杏树的座果率,其效果和前两个提高杏树座果率的高低顺序相同,且座果率均高于晴好天气杏树的座果率.[结论]沙尘对盛花期杏树的座果有很大危害,通过人工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杏树的座果率,降低危害.  相似文献   

17.
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L40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0%土壤水分 可显著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各器官鲜物重,但座果率较50%土壤水分处理番茄为低,而番茄灵处理可显著提 高80%与65%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座果率,并显著提高其产量,但对50%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没有显著影响。 本试验自然坐果条件下,80%、65%水分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比50%处理高35.31%、27.73%,而采用番茄灵 处理后,则前者的产量分别比后者增加70.76%和38.98%。  相似文献   

18.
氯吡脲授粉对丝瓜座果率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瓜品种"强丰"和"玉翠"为对象,研究不同浓度氯吡脲对丝瓜座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1%氯吡脲可溶性液剂的浓度为100倍时能促进"玉翠"座果,并能增加两个品种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表明氯吡脲是一种较理想的丝瓜生长调节剂,可在丝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磁性生物有机肥作南瓜基肥,初步研究了深圳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磁性生物有机肥在南瓜生产上的实际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磁性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可明显促进南瓜植株的生长,南瓜主蔓和叶片生长加快;可以显著增加南瓜单瓜重;但对南瓜的座果率作用不明显,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比较蜜蜂授粉和氯吡脲处理2种促进厚皮甜瓜座果方式的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蜜蜂授粉与氯吡脲处理相比,在单果重、纵径、横径果肉厚度、种腔直径及果皮颜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与氯吡脲处理相比,蜜蜂授粉的果实果肉蔗糖含量显著增加,边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千粒重与固酸比均极显著提高,果肉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极显著降低,果肉中的香味物质含量增加。此结果说明,蜜蜂授粉的厚皮甜瓜食用品质明显优于氯吡脲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