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太阳能加温装置与小型沼气发酵系统相结合入手,验证了哈尔滨地区仅利用太阳能在冬季为沼气发酵增温的可行性,旨在完成2种可再生能源的合理搭配、综合利用,克服北方沼气传统生产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邱凌 《农友》2002,(8):29-29
1.构造 气动搅拌自动循环沼气池是在旋流布料自动循环沼气池构造的基础上设置了气动搅拌装置而形成的新型高效沼气发酵装置。气动搅拌装置由3-5根支柱和带导流槽的集气罩构成,通过支柱将集气罩固定在发酵问。根据水压问的位置不同,气动搅拌自动循环沼气池也可分为侧水压式池和顶水压式池。  相似文献   

3.
在秸秆沼气利用过程中,厌氧消化器采用干进料干发酵技术,同时采用垂直气动搅拌器、气动进料器、冬季太阳能增温及厌氧罐保温装置、微机控制系统等综合技术的开发应用,在目前沼气行业中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村再生清洁能源沼气生产 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气作为再生清洁能源可以解决农村能源、环境、畜牧业发展及农民增收的问题。采用全封闭、满装料、干发酵、连续进排料的发酵新工艺,配套使用卧式干发酵铁制罐体(设有安全阀)和贮气罐,利用生物能和太阳能对罐体增温保温,这项技术实质是解决了干发酵产气量最佳的干物质浓度和干发酵自动排料的适宜浓度。全封闭满装料后,靠增温保温技术和罐体内产生的压力,实现连续自动进排料和自动搅拌。采用新型铁制沼气罐可以解决目前推广的水泥沼气池“四低一难”问题,即“池温低、产气率低、利用率低、干物质浓度低;一难就是排料难”。  相似文献   

5.
上部回流沼气池以邱凌教授发明的"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为基础,进行技术革新,增设了底部沼液自动撒在主池顶部发酵料上的装置,即上部回流装置,使水压间与主池分离。为分析主池内发酵料液和贮气间内气体运动变化过程,我们将沼气池的工作过程分成产气储存、用气、进料冲厕、出料、强制上部回流旋流布料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上部回流沼气池以邱凌教授发明的"旋流布料自动循环高效沼气池"为基础,进行技术革新,增设了底部沼液自动撒在主池顶部发酵料上的装置,即上部回流装置,使水压间与主池分离。为分析主池内发酵料液和贮气间内气体运动变化过程,我们将沼气池的工作过程分成产气储存、用气、进料冲厕、出料、强制上部回流旋流布料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一、结构特点: 太阳能水压循环式沼气池是根据水压式三结合沼气池原理设计的,由发酵间、贮气室、进料口、水压间、反堵活动盖、导气管、搅拌器等部分组成(如图)。水压间设在池盖上,内涂黑漆为吸热层、池上用塑料薄膜封盖。这是以水压间兼作浅池式太阳能热水器,采光面积约三平方米。以水压进行自然循环,利用太阳能对沼气发酵液加热升温(可提高池温5—7℃),提高产气量。沼气池上部装有沼气吸液搅拌器,以杠杆式压水井头连接塑料管,伸入池内抽吸促使池液原料上下浮动,打破池内结壳层,同时还可用来进行大出料。搅拌器还配有贮液池,抽吸的  相似文献   

8.
产业现状:我国目前已有很多农户用上了沼气,不少农民以沼气为纽带,使农业生产实现了生态化、立体化模式,走上了富裕之路,尝到了使用沼气的甜头。政府现在以每年约150万口的递增速度在推广沼气,沼气已成为国家支持三农的重中之重及建设富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示范证明商品化沼气池要比混凝土沼气池产气高得多,特别是设置有太阳能增温的池型在我国北方冬季也可正常产气,出料和管理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9.
针对蔬菜尾菜沼气化利用问题,通过系统化设计,对沼气工程结构进行创新改进,组合建设沼气工程和酸化池工程,优化技术模式,实施尾菜分步发酵,探索了解决当前尾菜沼气发酵面临的酸化、结壳、出料等技术难题。方案还对产生的沼渣、沼液、沼气进行综合利用统筹设计,初步实现了尾菜沼气化处理、循环化利用,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几年来,在研究和推广普通沼气池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池温高低、贮气箱密封效果的好坏、出料的方便与否、发酵原料的优劣等四大技术是直接影响沼气产量和效益,影响沼气发酵装置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影响沼气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进入冬季以后,农用沼气取暖、照明的需用量越来越大。可是,不少用户反映,夏天产生的沼气用不完,冬季产生的沼气不够用。主要原因是发酵原料入池正常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酵间内就会出现严重的结壳、沉淀、分层现象,导致发酵间的有效容积减小,或发酵间内菌料分布不均,存在着“发酵盲区”和“微生物贫乏区”以及活性悬浮污泥随出料流失,微生物和新鲜原料不能充分接触,加之冬季气温低,物料反应速度慢等等,  相似文献   

12.
沼气和塑料大棚配套应用,塑料大棚利用太阳能提高沼气池发酵温度,可有效解决北纬30°以北地区室外沼气池冬季不能发酵,不能正常产气问题;利用沼气对塑料大棚进一步增温,可使塑料大棚内温度更适宜生物生长发育,提高塑料大棚综合效益,同时又进一步提高沼气池产气量。塑料大棚内建设沼气池可使太阳能与生物能相互促进、能源互补、良性循环,是农村能源开发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13.
顶水压式淄气池技术创新集成应用研究是在现行水压式沼气池的基础E的创新和改进,沼气池水压l-白J由侧压式改为顶置式、将农作物秸秆三级发酵技术、太阳能增温技术、沼液冲厕技术、密封性能检测技术集成整合应用于沼气发酵全过程。该池型具有预处理简单、进出料方便、操作简单、结构合理、池型美观和综合效果较好的特点,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户用秸秆沼气推广‘预处理发酵程序复杂,农户白行管理不方便等实际问题。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能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解决了农村养殖量减少,沼气发酵原料短缺的问题,开辟了秸秆利用的一条新途径,对于农村沼气推广很大的应用推广价值。(该技术获周家专利,专利号:201220104632.9)  相似文献   

14.
车库式干发酵沼气系统在冬季运行过程中,由于温度低而影响厌氧菌的活力,造成系统产气量大幅下降。为保障其冬季稳定产气,试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设计出一套发电余热与太阳能耦合增温系统,对该系统增温热负荷、发电机组余热回收率、太阳能热效率等关键参数进行理论计算得出,系统的中温发酵最大负荷为1月,负荷量为23 630.4 MJ;5—10月只需要太阳能供热就可基本实现中温发酵环境;11—12月、1—4月系统需要发电余热补充增温。经工程试验表明,100 t物料在冬季由13.3℃增温到35.0℃,至少须提供热量17 680.6 MJ,系统经过10 d可实现库内物料中温发酵,并能够维持中温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联邦德国产气率高的沼气发酵装置。该沼气发酵装置每天每立方米发酵料液可产气7立方米。这种沼气发酵装置是由粪池、粪泵、热交换器、300立方米的发酵间、沼气预加工装置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粪池里面设有新鲜料液吸入管和发酵过的料液排出管。  相似文献   

16.
2004年辛集市建设“旋流布料自动循环”沼气池4160个。有1400多户建有太阳能暖圈、畜禽舍,全年所产沼气足够照明、一日三餐正常使用,有2300多户采取简易增温措施,加强了沼气冬季日常管理,每天可以做饭两顿,彻底解决了以往旧式沼气池半年使用半年闲的问题,实现沼气池周年利用。其主要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7.
可移式太阳能沼气罐是在传统地下池湿式发酵(结构复杂、成本高、无法移动、产气难)的基础上,经过上百次的科技攻关、研制并改进而成。现行的太阳能沼气罐具有可任意移动、占地小(1~2m^2)、造价低廉、安装方便、使用安全(设有自动稳压装置)、抗老化、耐腐蚀、耐酸碱等诸多优点,使用寿命长达20年。采用干式发酵,利用农村的秸秆、粪便等,一次装料可使用4~6个月,卫生环保,可广泛适用于取暖、照明、做饭、沐浴,一年四季产气均衡。  相似文献   

18.
高树铭 《农家致富》2006,(19):46-46
通过推拉活塞在抽渣管内大幅度上下运动,可以将沼气池下部的沼渣和沼液的混合物提拉出来,解决了一直存在的出料难问题.确保了每天定时定量出料和进料。通过推动活塞在抽渣管内小幅度运动。则可对池内发酵料液强制进行循环搅拌与回流,改善池内料、菌分布状况,破除浮壳,从而提高产气率。此外,有回流冲刷管的沼气用户,可以在厕所内设置手动出料搅拌器,通过提拉活塞冲洗厕所,既能改善农村厕所清洁卫生、又能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用于沼气发酵系统的聚光型太阳能(Parabolic trough solar concentrate,PTC)加热装置,为解决寒冷地区沼气工程冬季加热保温问题提供参考。【方法】根据PTC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用于沼气发酵系统的太阳能加热装置,对该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说明,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步骤及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并将该装置用于陕西省淳化县润镇中学的沼气发酵系统,分析其能源效益,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介绍了聚光型太阳能沼气加热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总结了该系统主要部分的设计及参数选择,为该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将PTC加热装置用于淳化县润镇中学已有的生态校园沼气系统,结果表明,聚光型太阳能具有良好的能源及环保效应,该系统在淳化县润镇中学的全年太阳能产出量为855 360~1 166 400 kW.h,相当于标准煤307.93~419.9 t,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8.95~1 075.83 t。【结论】聚光型太阳能作为沼气工程的一种新型加热方式,在理论及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1.产业现状我国目前已有很多农户用上了沼气,不少农民以沼气为纽带,使农业生产实现了生态化、立体化模式,走上了富裕之路,尝到了使用沼气的甜头.政府现在以每年约150万口的递增速度在推广沼气,沼气已成为国家支持三农的重中之重及建设富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示范证明商品化沼气池要比混凝土沼气池产气高得多,特别是设置有太阳能增温的池型在我国北方冬季也可正常产气,出料和管理方面都有了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