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葡萄生长发育规律、物候期特点和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制定了葡萄病害无公害综合防治历,重点在园艺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两方面。通过几年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葡萄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
严小妹 《福建农业》2013,(12):78-79
葡萄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地的一种无公害栽培技术。福建亚达集团有限公司在松溪县登山乡建立农业生态园,2009年引进种植“红提”、“美人提”等葡萄品种,葡萄园面积约33.3公顷,全部实行避雨栽培。2012年,葡萄平均亩产1450公斤,每亩产值1万元。产品质优味美,市场上供不应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葡萄病理性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害是葡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直接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影响果园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从葡萄病害的病原菌、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加以综述,分析我国葡萄病理性病害及其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我国葡萄病害研究方面亟待开展的工作,为葡萄病理性病害的深入研究与可持续管理提供基础资料,也为我国葡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葡萄生产的病虫害防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达到无公害生产要求.葡萄病虫害防治要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而应选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及无机或矿物性农药。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农药.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防治时,应根据葡萄的不同生长时期,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清徐县是我国葡萄著名产区,但是近年葡萄病害发生严重。直接威胁葡萄的生产和发展。一些葡萄园由于管理不当,前期枝叶繁茂,花果累累,后期则叶片早落,烂果满地。因此大量结果的葡萄园必须在加强土肥水管理和合理修剪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葡萄产量及品质,现将大棚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包括建立葡萄园、选择优良品种、苗木栽植、栽培架式、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采收等技术措施,以供广大葡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范妮莉 《农技服务》2014,(12):82-82
近年来,葡萄白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地葡萄白腐病非常猖獗,一般葡萄园因此病遭受损失在10%以上,严重威胁葡萄的生产。为此,将白腐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分析,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贵州省开阳县马坝葡萄园内葡萄霜霉病进行病害诊断调查及病原菌鉴定。综合表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较为严重;葡萄霜霉病病原菌为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单轴霉属Plasmopara葡萄霜霉菌Plasmopara viticola。  相似文献   

9.
葡萄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2—2005年我们对包头郊区、乌海市及呼和浩特市托县等葡萄主产区进行病害调查.发现霜霉病、白粉病、根癌病等均有较大面积的发生.对葡萄生产造成重大危害.为提高葡萄的产量与质量,现将其病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葡萄园,发生较普遍且危害较重的葡萄病害有10余种,多数病害雨季发病加重,常因防治不及时造成大面积葡萄树势衰退、减产减收,甚至造成死树。因此,科学防治葡萄病害,特别是抓好雨季葡萄病害防治,是辽宁省西部低山丘陵区葡萄  相似文献   

11.
宁夏吴忠市郭家桥乡的露地葡萄栽培历史已久,过去主要以宁夏大青葡萄为主,近年来,又发展栽培了10余个新品种,栽培面积共62.7hm^2.2004年6月持续干旱,7月上旬出现大雾及阴雨天气,因此该乡刘湾村葡萄园发生了多种病害.经调查发现,危害较重的有霜霉病、白粉病、穗轴褐枯病,危害面积达27.7hm^2,多数为已结果的葡萄园.里查马特、京玉等品种的霜霉病、白粉病较严重,红地球品种日烧病严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果实品质,并且各品种的感病程度不一.笔者对几个品种的病害进行了调查分析,以期为今后郭家桥乡的露地葡萄生产提供病虫害的防治重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解放以后,辽宁省的浆果特别是葡萄和草莓的栽培事业得到了飞跃的发展。新葡萄园的栽培面积已超过我省原有葡萄园的10倍以上,草莓的栽培面积同样也有很大的扩大。随着新局势的到来,葡萄和草莓的栽培面积无疑还将继续扩展。在影响葡萄和草莓的生产因子中,病害的严重发生是其关键问题之一。但是有关浆果上的病害,过去缺少专业性的调查,尤其对于草莓病害更缺乏报导。岩垂悟等(1943)[1]以及陈延熙等(1958)[2]在其调查名录中附带列举了辽宁省各地葡萄上的一些病害,但仅限于病害的分布及其种类。因此,作者根据几年来所收集的调查研究原始资料整理出辽宁省葡萄和草莓病害的检索表,并附症状和病原菌形态图,以供从事葡萄和草莓生产的技术干部以及植保专业工作同志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川西高原酿酒葡萄产业蓬勃发展,但生产上酿酒葡萄有害生物的干扰严重影响了酿酒葡萄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为解决四川藏区酿酒葡萄有害生物的防控问题,经调查初步明确了四川藏区酿酒葡萄有害生物有葡萄钩丝壳菌、霜霉菌、病毒、短须螨、蚜虫、绿盲蝽,葡萄透翅蛾、金龟子、天牛、鸟、马蜂等,并重点调查明确了主要有害生物霜霉菌、葡萄钩丝壳菌、麻雀和马蜂等的发生危害特点,发现生长季果园通风差、湿度高是四川酿酒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高发的重要原因,提出并应用了以降低葡萄园病原菌基数、提高葡萄园通风透光、适时进行果实套袋、设置糖醋液陷阱为主的农业和物理防治措施,并合理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等无机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14.
丁锦凤  陈忠 《农家致富》2006,(13):36-36
为达到无公害生产要求,葡萄病虫害防治要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而选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及无机或矿物性农药。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农药。  相似文献   

15.
葡萄种植在当前农业生产中十分普遍,且种植范围较广,想要有效提升葡萄生产种植的整体水平,需要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达到无公害生产目标。本文主要从葡萄生产种植中的常见病虫害问题分析,重点介绍了白粉病、灰霉病、黑痘病、班叶婵、白星花金龟等常见病害,并提出了一些科学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手段,为有效推进葡萄无公害生产活动,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卢天啸 《河北农业》2010,(11):28-29
<正> 葡萄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为霜霉病、褐斑病(小褐斑病,大褐斑病)、白腐病、炭疽病及灰霉病等。其中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合称为三大病害,是每一个葡萄园每年都必须药剂防治的病害;褐斑病为个别葡萄园发生较重的病害,严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葡萄无公害生产和病虫害的防治特点,提出了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病虫害防治历,供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几年的调查研究,明确了上海地区常见的葡萄病害有30多种,基本探明了上海地区葡萄主要病害病菌越冬与传播等发生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葡萄病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重点在园艺生态防治和化学防治两方面进行了试验推广,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桂林市葡萄病害种类多,流行快,发病严重,流行期长,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主要原因是前期预防不到位,发病时偏重化学防治,盲目使用农药。应以防治为主,加强农业防治,科学合理用药,提高防治效果,生产无公害产品。  相似文献   

20.
通过开展葡萄重大病害的监测、调查和无公害综防技术的研究,明确了昆山地区葡萄重大病害为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和灰霉病,探明了它们的发病规律,并提出了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尤其在化学防治中明确了常用无公害防治药剂和葡萄不同生育期适时防治方法,为葡萄栽种者提供了植保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