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从2006年夏季以来,我国的安徽、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江苏等许多猪场爆发"猪无名高热病",今年以来,我国将"猪无名高热病"定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国内已有26个省份先后发生流行,该病传播快,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给养猪业带来严重影响。笔者就近期诊断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流行和临床特征及应对措施谈一下肤浅之见。  相似文献   

2.
<正>2006年的夏季,我国南方10多个省份的猪发生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病、高热、皮肤发红、呼吸困难、急性死亡;剖检以弥漫性、出血性间质肺炎、淋巴结及多个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热病"。2007年,农业部将猪"高热病"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  相似文献   

3.
刘霞  杨晓伟  赵光伟 《畜禽业》2007,(11):16-19
<正>2007年1月以来,贵州省陆续有猪场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和呼吸道症状为主的流行性疾病。此次流行病给我省的生猪养殖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结合2006年5月以来,我国爆发的猪"无名高热病"疫情,如来势凶猛、病因复杂、混合感染严重、破坏力强、传播扩散迅速、  相似文献   

4.
猪高热综合症的防治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庆树 《畜禽业》2007,(5):33-34
<正>从去年夏季开始,地处中南、华东地区的部分猪场暴发了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的“猪无名高热”病,即猪高热综合症,主要侵害生长育肥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我县也相继发生此病,去年8月中旬,城镇右所,何汝能猪场64头猪有28头相继发病,用安乃近,青霉素等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5.
<正>2006年夏秋的"无名高热病综合征"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率降低、母猪繁殖率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等为特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阳性率80%以上),同时猪瘟、猪支原体肺炎、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6.
徐凯慧 《畜禽业》2012,(5):34-35
<正>近几年夏季持续高温的天气导致猪发生各种疾病,如种猪繁殖障碍、无名高热病、哺乳仔猪下痢、慢性的回肠炎症、母猪子宫内膜炎、母猪乳房炎和无乳综合征等。笔者根据几年来高温天气对养猪业的危害及在养猪生产实践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有效的防范措施作以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如何防控猪高热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兰君 《畜禽业》2010,(1):32-33
<正>"猪高热病"是一种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等特点。"高热病"为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症状为主的一种非常难治的猪病,引起高热病的病原很多,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高热病为多种病毒、细菌、原虫  相似文献   

8.
猪高热病是由多种细菌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无名高热病综合征",是一种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的疾病,该病的病原主要有蓝耳病病毒、猪流感病毒等。对猪高热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文龙 《畜禽业》2010,(5):11-12
<正>生猪在高温季节多不同程度地发生以体温升高40.5℃以上,呈稽留热,厌食,倦怠,大便干燥,后期拉稀,皮肤发红和呼吸急促等临床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猪高热病"。多数病程长达7d以上或连绵不断或反复发作。为预防和控制"猪高热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1)
正生猪"高热病"又称生猪高热综合症,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圆环病毒,链球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附红细胞体、弓形虫等多种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以稽留热型、呼吸困难、皮肤发红、母猪流产、高致病性和高致死性为特征的疾病,多发于炎热的夏季,该病病因复杂,防治难度大,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06年6月以来,如东县生猪  相似文献   

11.
陆建  田正康  曹育明 《畜禽业》2007,(10):20-21
<正>生猪"高热病"是一种呈综合性征状、病因复杂性的、以持续高热、皮肤发红、呼吸急促等为主要特征的猪病;它不分猪的品种、性别和年龄,且发病急、发病面广、发病率高、病程长。该病自2004年以来每年夏季我县均有发生,尤以  相似文献   

12.
<正>2006年夏,猪"高热病"首先在我国南方部分省、市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损失。2007年1月,国家农业部通过对分离到的病毒采用全基因序列分析等技术手段,最终确定变异猪蓝耳病病毒是猪"高热病"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13.
任建明 《畜禽业》2008,(9):43-45
我国目前流行的猪"高热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发的由多种病毒、细菌甚至寄生虫混合感染形成的复合症状疾病。以高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低治愈率为其主要特征。强化生物安全措施,重视营养,定期疫病检测,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合理用药等是防制"高热病"的主要技术措施;治疗中采用干扰素疗法(直接或间接),同时配合对症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包勇 《畜禽业》2005,(10):32-33
猪附红细胞体病(地方俗称“红皮病”、“无名高热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主要引起猪高热、盆血、黄疸、消瘦和全身发红等症状,其病原体是附红细胞体,属于市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它寄生在家畜血液里,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引起家畜的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2,(7):2
<正>2011年高热病在全国范围内发生不多,但是今年2月份以来,周边国家越南、缅甸先后发生猪蓝耳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从今年4月底开始我国南方一些地区也开始出现大范围的发病,在当地的传播速度极快、不仅发病高、死亡率也极高达85%,药物治疗几乎没有太大的作用。今年南方夏季天气该热而不热,寒气笼罩,降雨较多,易因内郁热外受寒而暴发"高热病"。因此,今年南方地区7到9月份要重点防控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引发的高热病,防止象2006年那样大面积爆发。  相似文献   

16.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春萍 《畜禽业》2007,(12):26-27
<正>2006年夏季以来,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在我国大部分省份均有发生。经过实践和探索,笔者认为猪高热病综合征是可防可控的。现将我们在临床上摸索出的较为成功的控制方案总结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钟君钰 《畜禽业》2013,(7):22-23
猪无名高热病实际是多种常见病混合感染的结果,根据其多病原、多病因的发病机理,采取基础方(抗菌、抗病毒)结合中药固本培元调理和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及调节营养、科学的护理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1,(5)
<正>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适合细菌及其他病原体的大量繁殖及虫媒病毒的传播和热应激的影响,使猪在夏季比其他季节更容易生病,尤其在近几年,气候反常,夏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夏季猪场疾病主要有高热病、链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3,(7):2-3
<正>近期南方地区气候高温高湿,易导致各种细菌病毒滋生,加之猪采食量受高温影响,明显下降,营养成分摄入不足,导致机体抵抗力较差,易受细菌、病毒的侵袭,进而引发猪"高热病"。"高热病"的病原为:多种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包括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县每年夏季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猪高热病,尤其是2006年7月20日至8月10日,先后暴发大规模的生猪高热病,对广大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特点(1)生猪发病区域由南向北;(2)传播速度快,持续时间长;(3)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