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正>羊肺炎支原体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渗出性肺炎以及胸膜炎为特征。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羊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这两种病不同品种、年龄的羊只均易感发病,尤以3岁以下羊只最易感,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气候骤变、寒冷潮湿、营养缺乏、羊群拥挤、饲养管理和卫生条  相似文献   

2.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严重危害养羊业最主要的病种之一,对羊群健康威胁很大,给养羊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关于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的整个防治过程。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性肺炎以及胸膜炎为特征,感染率和死亡率较高,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严重危害养羊业最主要的病种之一,对羊群健康威胁很大,给养羊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发。羊只营养不良,受寒、受潮及羊舍拥挤都易诱发本病,新上圈的、饲养管理不善的羊群更易发生本病。发生本病的以羔羊及体弱羊为主,青壮羊较少发病。1.1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18~26d,其分急、慢性两种。1.1.1急性。病初羊体温升高到41~42℃,呈稽留热或间歇型发热,精神极差,无食欲,但有时食欲至死不减,数小时后,病羊出现典型的肺炎症状,  相似文献   

4.
正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以高热、口腔溃疡、腹泻、肺炎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1症状山羊比绵羊症状明显。突然发热,第2~3天体温达40~42℃。发热持续3d左右,病羊死亡多集中在发热后期。病初有水样鼻液,此后变成大量的粘脓性鼻液,羊  相似文献   

5.
正羊小反刍兽疫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羊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病毒性传染病,也称羊瘟、假性牛瘟,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感染山羊、绵羊、美国白尾鹿等小反刍动物,其中,绵羊、山羊最易感。该病毒可以感染不同阶段的羊,当羊感染小反刍兽疫病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口炎、发热、肺炎、腹泻等为主要特征,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我国在2007年首次报道了羊的小反刍兽疫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羊小反刍兽疫病列为了A类疫病。小反刍兽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中麻疹病毒属,该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等多  相似文献   

6.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俗称"烂肺病",是由山羊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流产为特征,特征性病变是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炎,本病常取急性和慢性经过,病死率很高。1流行病学本病在自然条件下一般见于山羊,尤其是奶山羊,以3岁以下的山羊最易感。妊娠母羊的病死率较一般羊高。病羊通过支气管分泌物排出病  相似文献   

7.
一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诊治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山羊或绵羊等易感动物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后以咳嗽、高热、肺炎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传播能力强,危害巨大,病死率极高。当前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日趋严重已经成为危害现代养羊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017年l0—12月份,刚察县某养殖场的羊出现了突然死亡,并伴以肺炎、发热、  相似文献   

8.
<正>藏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为羊支原体性肺炎,因支原体感染而引发。感染羊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浆液性肺炎、胸膜炎等。此病国内流行面积广,有养羊的地方,均有此病的发生。此病山羊较藏羊的易感性更强些,无论是波尔山羊、奶山羊、黑山羊等等,无一幸免,危害养羊业极为惨重。文章分析此病诱因,阐述发生基本情况,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1病因分析引种不当,检疫不严,引进病羊。或,引种期间,受交易、  相似文献   

9.
羊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羊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征,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本文分析了羊群感染小反刍兽疫病的情况,并总结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以病羊高烧、咳嗽、脓性鼻涕和纤维素蛋白渗出性胸膜炎为特征;传染性鼻气管炎以病羊大量流浆液性鼻涕和连续咳嗽为特征;山羊肺腺瘤病以病羊肺内上皮细胞出现增生性腺瘤、经常咳嗽、进行性消瘦为特征;羊快疫以病羊消化道积气、真胃出血性炎症为特征。本文介绍以上四类羊呼吸性传染病的病原、症状和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11.
<正>1羊支原体肺炎、羊链球菌病区别1.1羊支原体肺炎。羊支原体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羊和带菌羊。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羊的气管黏膜、肺和纵膈淋巴结中,可随气管分泌物排出,污染环境。本病接触传染性很强,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染是本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送检病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料染色镜检,初步诊断为羊支原体肺炎。又经无菌采取病料接种改良Frey培养氏液,再取培养液接种于固体培养液后分离到可疑羊肺炎支原体。然后将培养生长的支原体分别进行革兰氏染生化试验和药敏试验,最终确诊为该羊场的半细毛羊感染了羊肺炎支原体病。  相似文献   

13.
天峻县土种藏系羊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羊衣原体病是由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鸟类、哺乳动物,可引起不同种动物的多征候群疾病。藏羊感染后临床上以发热、流产和其他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也可引起肺炎、多发性关节炎、脑脊髓炎和腹泻等病症,该病又叫母羊地方性流产、母羊衣原体流产。为查清天峻县土种藏羊中该病的感染情况,本文应用IHA进行衣原体病血清学调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配方药医治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效果,选取某山羊养殖中心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羊共48例作为样本,以12例为1组,将其随机分为A、B、C、D共4个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治疗。结果发现A组病羊治疗有效率100%,B组病羊治疗有效率100%,C组病羊治疗有效率83.3%,D组病羊治疗有效率75%。说明应将咳喘金方药物及硫酸双氢链霉素药物用于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名山羊支原体性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发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性肺炎以及胸膜炎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清流县向阳村某羊场,一群山羊先后发生以拉血尿为主,发热、咳嗽、流脓涕的疫病,经检查确诊为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并发焦虫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5年7月,张某饲养山羊120只。受台风影  相似文献   

17.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羊支原体性肺炎,该病以发热、咳嗽、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性肺炎以及胸膜炎为特征。该病在世界养羊发达地区呈广泛流行。本病的病原体为山羊支原体,对处界环境不具有较高的抵抗力,对阳光与某些化学消毒药物较为敏感,传染源主要是病羊及带菌羊。当病原将场地、圈舍、饲槽或用具污染后,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期间可选择溴氯海因粉3000倍液,能起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它的起因是黑山羊丝状支原体感染,这种病也被称为烂肺病。本文以四川盆地南部为地理坐标,分析了该区域内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治疗,以期为黑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胸膜炎,又称为羊支原体肺炎,俗称烂肺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以咳嗽、发热、浆液性和纤维素性肺炎、胸膜炎为主要临床特征。在我国羊养殖区广泛发生。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虽然不会造成剧烈死亡,但羊群中如果出现该种疾病将很难清理,隐性带菌羊会反复感染羊群,导致羊群反复发病。笔者主要就一起羊传染性胸膜炎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也称作羊支原体性肺炎,又叫"烂肺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羊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咳嗽、发热、浆液性和纤维蛋白性肺炎及胸膜炎为主要特征。本病在世界各地养羊地区广泛流行,给养羊业造成的损失不容忽视。1病原引起羊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在分类上属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丝状支原体为一细小、多形性微生物,革兰氏染色阴性。对红霉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氯霉素与四环素对其他有较强的抑菌功能,对链霉素和青霉素不敏感。绵羊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