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日本化学工业部门正生产一种鱼用配合饵料增粘剂。这种水溶性聚合物为高粘度的CMC(羧甲基纤维素钠),1985年已出售50多吨。过去养殖(鱼师)鱼靠大量使用沙丁鱼,但(鱼师)鱼幼鱼有只吃水面附近饵料的特性.所以投喂的沙丁鱼有很多沉到了海底。为了防止饵料沉入海底,经过试验研究,将沙丁鱼、鱼粉和2%的粘合剂——CMC混合制成和海水  相似文献   

2.
日本1975年法律指定的淡水养殖鱼类有鳗鱼、鲤鱼、虹鳟、香鱼,海产养殖鱼有(鱼师)鱼、真鲷,1990年又增加了银鲑。在这些养殖鱼中,鳗、(鱼师)和真鲷一直都是以鲜鱼为饵料进行养殖的。随着鱼虾营养学研究和饲料生产技术的进步,人工配合饲料不但已适用于以上这些鱼类的养殖,而且还适用于其他鱼类和甲壳类的养殖。目前,淡水养殖的主  相似文献   

3.
日本田边制药株式会社正在出售一种含有V_E、V_(B1)、V_c鱼用的大蒜浓缩液饵料。该产品是在大蒜提取液里,配合上不损失大蒜主要成分、在低温减压下提取的大蒜油,再添加V_E、V_(B1)、V_c而制成的一种混合饵料。其主要特征是:①在冬、夏时节对鱼起滋养强壮的作用,具有能补充V_E、V_(B1)、V_c的作用。②由于在水和乳化油中容易悬浊,所以极易吸附在干燥的颗粒上。使用方法:对(鱼师)鱼、真鲷,竹筴鱼等海产鱼类,  相似文献   

4.
(鱼师)鱼属鲈形目,鱼参科,是一类快速游泳、温水的肉食性鱼类.它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和B2等.在日本,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养殖历史,已成为日本海水网箱养鱼产量居第一位的重要养殖对象,目前已在我国南方开始试养.  相似文献   

5.
宋晓敏  卢迪 《饲料研究》1990,(10):6-12,27
一、试验目的在对虾养殖生产中,解决了虾苗种问题以后,饵料便成为养殖生产中的关键。天然饵料在数量上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解决饵料供应、降低饵料成本的主要途径,就是研制和应用对虾人工配合饵料,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商业部给我们下达了《中国对虾人工系列配合饵料的研究》课题,目的是:1、探讨用人工配合饵料完全代替天然饵料养殖中国对虾的生产效果;2、研究运用微机设计对虾人工饵料配方的数字模型,软件及操作方法;3、研究能有效防治虾病,促进对虾生长的高效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四、维生素日本对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鳟鱼、鲤鱼、鳗鱼、香鱼等的各种维生素缺乏症及其最低需要量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研究。结果查明,养殖场发生的营养性疾病往往是某种或多种维生素缺乏所致。通过有针对性添加维生素,目前已使鱼的若干种疾病在日本绝迹。经长期研究,海产鱼(鱼师)鱼、真鲷的维生素缺乏症及其最低需要量已查明。按照最低需要量,制订了饲料中维生素的实际添加推荐值(表1)。为了便于参  相似文献   

7.
1对虾配合饵料的发展概况世界上研究虾用配合饵料的历史不长。日本是世界上水产养殖较先进的国家,企业化养殖在本世纪初就已起步,但使用配合饵料也不过只有3年的历史。6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始罗氏沼虾、日本对虾的营养研究。日本于1969年开始对对虾配合饵料进行研究,1971年达到实用化程度,与此同时广泛开展虾营养及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目前除制成配合饵料外,还有用于幼体悬浮微粒饲料,替代轮虫、丰年虫、小球藻等活饵。配合饵料的研究成功有力地推动了养虾业的发展,配合饵料使美国虾产量几年间增加了3倍,日本增加了7倍,…  相似文献   

8.
日本用豆饼替代鱼粉饲养五条鰤的研究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日本海水养殖业发展,根据日本水产厅的统计资料,目前养殖产量已接近200万吨。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作为日本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五条鰤(Seriola quzinqueradiata)饵料的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的渔获量激剧下降,因此,保障鱼用饲料的供给,成了日本海水养殖业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我国人工养殖对虾空前发展,目前总养殖面积已达500万亩,估计每年需要配合饵料120万吨左右。因此发展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生产已成为养虾业的当务之急。以下就我们3年来对虾饵料研究工作实践谈点体会。一、对虾的营养要求及配饵的基本成份对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据分析,雌雄对虾干物质所含营养成份略有差别,见表1、2。  相似文献   

10.
一种能提高养殖鱼体力、降低死亡数量,添加天然物质的混合饵料已在日本出售。这是一种从以丝柏提取物和南美产的皂树提取物为主要成分的机能性混合饵料。该产品在研制过程中证实,丝柏提取物对各种细菌性鱼病有抗菌性,而皂树提取物对鱼类细胞性免疫发挥作用。两种成分的协同效果可提高养殖鱼的生产。将该产品添加在(鱼师)鱼和鳗鱼饵料中能使养殖产  相似文献   

11.
鳞鳃太阳鱼的适宜饵料配方鳞鳃太阳鱼生长快、易捕捞,在美国习惯用斑点叉尾蛔配合饲料进行养殖。为测定太阳鱼最佳生长和成活所需最低饵料蛋白含量,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水产养殖研究中心试制出太阳鱼种全价颗粒饲料,其配方如下(%)。豆饼55、鱼粉10、肉骨粉2、玉...  相似文献   

12.
喹乙醇对鲤鱼增重及饵料利用的影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吴文,吴海林目前在我国淡水养渔业中采用配合饵料养鱼业已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配合饵料的质量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生长促进剂喹乙醇在家畜饲料上应用业已证明有效,那么对鱼的增重及饵料利用情...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配合饵料替代天然饵料精养河蟹,已成为发展趋势。人工配合饵料营养全面,饲喂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养殖效果显著,随着河蟹养殖面积的逐年扩大,河蟹人工配合饵料的生产必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课题组在“河蟹精养配套技术的研究”中,对河蟹人工配合饵料的生产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一些体会提出供参考。1科学的配方是首要环节选择科学、合理的人工配合饵料配方,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环节。试验证明:科学、合理的配方比一般配方可使河蟹增重率提高10%—30%,经济效益提高80%以上。科学、合理的人工配合饵料需要严格按照河…  相似文献   

14.
水产饲料粘合剂的研制及应用邹记兴随着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高密度精养鱼池和网箱的大量涌现,传统的完全靠天然的动植物饵料喂养鱼虾的饲养方式已逐渐成为历史,人工配合饵料已在水产养殖中占主导地位。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逾500万吨大...  相似文献   

15.
该项目针对鱼、虾的味蕾丰富,嗅觉灵敏,对不悦味的饵料拒食,对喜悦味的饵料采食行为强烈的特性,用鱼、虾嗜好的基础味料,刺激嗅觉、味觉,促进其摄食。通过对各类风味原料的筛选,试制成符合国情的复合型诱食风味素。在鱼虾、蟹配合饵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该产品,可改善适口性,提高鱼虾饵料利用率,使虾类养殖成活率提高10%,养殖饲料总成本降低5~10%。国内贸  相似文献   

16.
孙克年 《广东饲料》2000,9(5):35-37
在水产养殖中,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鱼饵料系数,提高鱼生产性能,是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鱼配合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可采取下列主要技术措施。   1 突出主养鱼 用配合饲料养鱼不宜袭传统的放养模式,多种食性鱼同池混养,应以一种鱼为主养鱼,适当配养另外 1~ 2种。这是为了充分利用天然饲料,发挥水体生产潜力,节省部分配合饲料。如鱼塘中的主鱼再配养鲤鱼,一般每 667平方米水面混养 50尾以下鲤鱼,以免影响主体鱼的生长,提高饲料系数。如果鱼鳖混养,此模式可充分利用水面与饲料,减少残饵沉积,改…  相似文献   

17.
1.水产饲料添加粘合剂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及高密度精养鱼池和网箱的大量涌现,传统的完全靠天然动植物饵料喂养鱼虾的饲养方式已逐渐成为历史,人工配合饲料已在水产养殖中占主导地位。进入90年代后,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达500万t大关,超过天然捕获量,约占世界水产养  相似文献   

18.
1试验目的在内陆淡水养殖青鱼和四大家鱼中,由于水质的原因常造成饵料系数高、成活率低、尾重轻、产量低,直接导致了养殖效益低下。本试验通过利用微生态制剂-益水素来改善淡水养殖的水体环境,从而验证其在提高成活率、尾重、产量,降低饵料系数,提高水产养殖效益等方面的实际应  相似文献   

19.
<正> 国内外关于饵料粘合剂的研究和应用是从50年代逐步开展的,60年代以后,才给予了较多的重视,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水产饲料中添加粘合剂的主要目的是: 1.将含有各种营养成分的配制饵料粘合在一起,以便鱼、虾、蟹等在摄食时,能够同时获得比较全面的营养。 2.最大限度地减少饵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可溶物及不溶物的散落和流失,降低饵料和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大豆油粕的消化性和营养价,给鱼分别投喂短时间和长时间用鲣节酵母菌和酱油菌发酵的大豆油粕配合饵料,在水槽中进行饲养鱼稚鱼的试验,测定鱼的生长、饵料效率、蛋白消化率等。结果发现,将大豆油粕配合饵料经短时间发酵对鱼的生长、饵料效率、蛋白效率没有什么效果,但经长时间的发酵处理可以改善鱼对蛋白消化率和血液性状,同时也能提高鱼的生长和饵料效率。通过发酵处理可使饵料中可溶性氮增加,使组胺和过氧化物的含量减少。这些变化有助于取得好的,饲养结果和改善鱼的体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