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蓝色聚乙烯薄膜在自然光温条件下育秧,分析了蓝膜光质处理的光温变化规律,生物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蓝膜育秧在短波(波长410~530nm)、弱光(1~3Lux)下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膜内温度平稳;胚乳利用率和叶绿素含量高,氮、磷、钾吸收量增加,干物质累积加快,超重期提前,秧苗素质好,栽后分蘖速度快,供试的转蓝光膜,蓝色膜分别比透明膜平均增产8.9%和7.7%。  相似文献   

2.
3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旱地育秧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主要是:①旱育秧的苗床含水量低,氧气充足;膜的透光率高,膜内光照条件好,土温和气温高,昼夜温差大;②种谷胚乳转化速度快,转化效率高;③秧苗有较强的根系优势;④秧苗的抗寒能力强;⑤移栽后秧苗“不打盹”;⑥分蘖节位低,发生时间早,分蘖速度快;⑦产量形成期绿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⑧提高了弱势颖花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颜色农膜生长棚对三七种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三七种苗生长的不同透光率,为三七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白色和蓝色两种农膜搭建3种透光率(21.0%、10.0%和5.5%)的三七生长棚,在棚内培育三七种苗至移栽期时,分别测量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直径、根长和根数等指标,并计算根、茎、叶的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结果]在白膜生长棚条件下,除叶片数、根长、叶重比和茎重比外,其他指标均随透光率减弱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即在10.0%透光率下,白膜生长棚内的三七种苗株高(12.34 cm)、茎粗(1.48 cm)、主根直径(11.30 cm)、根数(8.40条/株)、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0.816 g)、根冠比(2.882)和根重比(0.737)均最高,三七种苗长势最佳.在蓝膜生长棚条件下,除株高、叶片数、主根直径和茎生物量外,茎粗(1.50 cm)、根长(15.36 cm)、根数(10.50条/株)、叶生物量(0.139 g)、根生物量(0.565 g)及总生物量(0.747 g)、根冠比(3.137)和根重比(0.755)等指标均在透光率21.0%下达最大值,三七种苗生长发育较好.透光率为10.0%时,白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株高、茎粗、主根直径、根数、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根冠比、根重比和茎重比等均高于蓝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透光率为21.0%时,蓝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直径、根长、根数、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根冠比和根重比等指标均大于白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对应值.[结论]白膜生长棚下较适合三七种苗生长的透光率为10.0%,蓝膜生长棚下较适合三七种苗生长的透光率为21.0%,即蓝膜有利于三七种苗在相对高光照环境下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4.
旱育秧密度对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旱育秧情况下秧苗密度对秧苗素质的定量影响,为制订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案和有关理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不同旱育秧密度下的分蘖数、株高、根长、根数和干物质等性状的调查,研究旱育秧秧苗素质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秧苗密度下,播种后43d内各指标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43d后一次分蘖、二次分蘖、总分蘖、根数和干物质等指标的变化逐渐出现显著性差异。不同秧苗密度相比较,秧苗密度6.32cm×6.32cm和5.35cm×5.35cm的处理其分蘖和干物质含量都最高,是合理的旱育秧密度。[结论]密度、秧龄和密度×秧龄对各指标的影响都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强力水稻壮秧营养剂的特点及在南方稻区试验、示范的效果。通过试验、示范证明了施用强力水稻垃秧营养剂较当地常规旱育苗、半旱湿润育苗提高了秧苗素质,增强了秧苗的抗逆性和抗病能力,带蘖率平均提高24.57%,株高平均降低0.92cm,根数平均增加2.82个,产量平均增加10.51%。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直线相关的方法,对水稻秧苗期白根数与根数的相关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秧苗期折水稻植株,白根数与根数呈相关,r=0.9150。根数达到16条以上白根数较多,而且秧苗生势良好,发育健壮,此秧苗地上部分发育较好,插秧后返青快。  相似文献   

7.
多功能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功能种衣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表明,多功能种衣剂能有效降低苗高,增加绿叶数,分蘖数,茎基宽、根数、干重、秧苗素质,有效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并能有效降低杂草及病虫害的发生率,但对种子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多功能种衣剂1号2号和3号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其中以2号剂增产效果最显著,每公顷增产稻谷865公斤,增产9.8%。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通过对秧苗素质的外观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调查,全面分析了水稻双膜育秧与育秧硬盘育秧的育秧效果。结果表明:双膜育秧方法不仅秧苗整齐度好,成苗率高,秧苗整体素质也优于秧盘育秧,同时可显著提高秧苗的生物量且后期可以用插秧机正常插入大田,各项田间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9.
探讨秧盘铺垫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以常规稻‘湘晚籼13’和杂交稻‘Y两优l号’为材料,研究了麻育秧膜的应川对水稻秧苗地l上部生长发育和根系呼吸酶活性带来的变化 研究表明,与无膜对照处理相比,秧盘铺垫麻育秧膜处理的秧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态氮含量,伤流强度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铺膜处理秧苗根系的整体呼吸代谢水平显著上升,乙醇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和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湘晚籼13号’秧苗各项生理指标和‘Y两优l号’的品种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秧盘铺垫麻育秧膜对水稻秧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L-蓝光膜是中国科学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大田作物覆盖薄新产品。采用L-蓝光膜覆盖水稻秧苗,阴天膜内日均温比透明膜高0.3℃,比露天处理高1.8℃,而晴天分别高0.8℃和2.9℃,增加苗干重、苗根活力和秧苗成活率。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光还原活力、光合速率、RuBP-Case活性、可溶性糖、淀粉、NO-2-N、NH+4-N蛋白质含量、RN活性均比透明膜及露天处理的提高。秧苗覆盖处理的孕穗期植株仍有良好的生理效应,且抽穗期比透明膜早3d,比露天处理的早5d,穗粒性状改善,谷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应对水稻生产过程中频发的旱涝状态,在自然旱涝反复发生的情况下,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干旱育秧宽窄行移栽、干旱育秧地膜覆盖移栽、湿润育秧宽窄行移栽和湿润育秧地膜覆盖移栽)水稻关键生长期根系、叶片、株高、分蘖数及穗长的差异。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水稻的根、茎、叶、分蘖数及穗长等形态特征最好,干旱育秧宽窄行移栽水稻形态生长情况较差。地膜移栽处理有利于水稻适应频发的旱涝状态。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有色打孔塑料薄膜棚式育秧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多年对各种颜色塑料薄膜打孔与无孔,棚架式和平铺式的水稻育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深蓝色打孔膜棚式育秧,其膜内温、湿效应较好,光质效应也好,秧床松软透气,有利于培育壮秧,促使水稻早熟、高产。此外,还能简化秧田管理,节省秧田用工,提高经济效益。这些资料对水稻育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颜色聚乙烯薄膜(无色膜、紫色膜、蓝色膜和红色膜)覆盖拱棚,分析探讨不同光环境对茄子幼苗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茄子育苗专用膜的研究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红色膜处理下茄子幼苗茎粗、全株干物质量及根系活力均较高,蓝色膜下最低。除小红袍(XP)幼苗株高以紫色膜处理高于红色膜外,其余品种均以红色膜下较高,蓝色膜下各品种幼苗株高均最低。不同颜色棚膜处理下,各品种茄子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以蓝色膜下较高,红色膜下较低。从壮苗指数来看,红色膜处理的茄子幼苗较健壮,蓝色膜下长势较弱。综上可知,红色膜处理有利于培育壮苗,故可作为茄子育苗专用膜。  相似文献   

14.
15.
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研究麻纤维膜作硬盘育秧的衬垫基布以及用于上部覆盖等育秧方式对其秧苗素质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处理的秧苗相对矮小,但根系发达,盘根能力强,根干重高,根冠比大。麻纤维膜作基布主要是促进了秧苗根长、总根表面积、根分支数、根交叉数、根尖数等指标的增大;在麻纤维膜覆盖中,主要是促进了秧苗根分支数、根交叉数、根尖数等指标的增大。麻纤维膜作基布与其对照(无麻纤维膜作基布)相比,有显著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水稻育秧中,无论是麻纤维膜作基布还是用于上部覆盖,均能实现省工、节本、增根、壮秧、增产的目的,可在机插水稻育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Light-emitting diodes(LEDs) are a new light source with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they can satisfy the energy-saving needs of plant culture system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LED light sources on rice tissue culture and rice seedling cultivation are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LEDs on the growth of tissue culture plantlets and seedlings of the rice(Oryza sativa L.) cultivar Nipponbare. The best light source for rice tissue culture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for rice seedling cultivation. Blue(B) LED light was the most appropriate light for rice tissue culture. Under a B LED light, the time required for callus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regeneration was the shortest, and the frequency of plantlet initi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regeneration was the highest. A blue:red(B:R)=1:1 LED light facilitated the growth of rice seedlings and produced the highest chlorophyll and carotenoid contents and photosynthetic rates in the rice seedlings. Abundant photosynthetic products were more effectively generated in the rice seedlings under the B:R=1:1 LED and R LED lights than under the B LED light. B LED light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light for rice tissue culture plantlets and can be used as an alternative light source for rice tissue culture, and B:R=1:1 LED light facilitated the cultivation of robust rice seedlings and can be used as the primary light source for rice factory seedling cultivation.  相似文献   

17.
用 3种浓度每 6 6 6 .7m2用药 10 0 g,15 0 g,2 0 0 g,15 %多效唑 ( Multi-Effect Triazole,简称 MET)可湿性粉剂 ,分别兑水 10 0 kg,分两个时期 (播种后 2 4h和出苗后一叶前 )进行喷施处理 ,秧龄 30天左右调查苗高、苗茎宽、单株分蘖数、单株总根数、单株鲜重、单株干重时发现 ,喷施 MET可以显著降低苗高 ,增加茎粗 ,增加单株分蘖和鲜重 ,但对单株总根数和单株干重影响不显著。其中 2 0 0 g/ 6 6 6 .7m2 、兑水 10 0 kg喷施浓度效果最好。播种后 2 4h喷施 ,矮壮效果最佳 ,出苗后一叶前喷施 ,增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张得智  黄登涛  周清明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1):102-105,178
以红色、黄色、紫色、蓝色膜和双转光膜为材料,设置混色膜和普通膜2个对照,研究了不同棚膜覆盖对烟苗生长情况及烟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色和紫色膜可以提高棚内温度,促进烟苗的生长,而蓝色和黄色膜处理降低棚内温度,烟苗生长较普通膜处理较弱,双转光膜处理的株高、茎高、叶片数、最大叶长以及一级侧根长度最大,有助于烤烟漂浮育苗提早成苗、移栽,在烤烟育苗中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NO3--N供应对武育粳3号水稻生长及氮素吸收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营养液培养试验,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处理的方法。[结果]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硝态氮供应量达60 mg/L时,水稻幼苗植株生物量最大,而NO3--N供应量对水稻幼苗的株高无显著影响,NO3--N的吸收速率均随着NO3--N供应量的增加而增加。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幼苗植株生物量随着NO3--N供应量的增加而下降,水稻幼苗株高随NO3--N供应量的增加而减少,水稻幼苗根长、平均直径、体积、表面积、根尖数均随着NO3--N供应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水分胁迫影响水稻生长对NO3--N供应的响应,降低水稻对NO3--N的吸收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