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在河蟹、青虾的体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和水霉,这三类体表寄生生物外观共同症状均为绒毛状,因而在虾蟹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分,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河蟹、青虾这三类常见体表寄生生物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分别介绍,供虾蟹养殖户参考。一、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虾蟹的体表,被感染的虾蟹体表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灰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2.
沈国安  周文娟 《内陆水产》2002,27(11):32-32
在河蟹养殖中,因放养密度高,饵料投放不足,水体富营养化,病害日益突出。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病、水霉病,蟹农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别,经常有混淆现象,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三类常见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形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附着在河蟹的肢体上。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蟹的体表,被感染后,病蟹体表长满许多肉眼可见的黄绿色或棕色绒毛状物和大量的…  相似文献   

3.
鳖类疾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寄生的部位有体表寄生、体内寄生,体表寄生有浅层体表寄生和深层体表寄生,应根据病原体的这些特性选择不同的给药方式。浅层体表寄生的,可采取遍洒和浸浴的方式;深层体表寄生的,只能采取浸浴与涂抹或深层给药的方式;有些细菌性病原体侵袭部位虽是体表,但因顽固,光靠外部给药尚难达到效果,往往也靠口服给药的方式,通过肌体的吸收发挥药效。  相似文献   

4.
1车轮虫病此病易发生于早繁苗培育期,特别是0.8~2厘米的小苗。虫体呈蝶形,寄生于鳃及体表,在体表粘液中或鳃小片间迅速游动或翻滚。发病初期鱼苗单个或几个在他角、池边缓慢游动,或静止不动,鱼体呈黑色。发病后期则能见到鱼苗成群绕池狂游。防治方法:鱼苗下地前用s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浸浴10~20分钟,发病后用O.7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地泼洒。2小瓜虫病小瓜虫幼虫呈卵形或鞋底形,成虫呈球形,运动时体形随所处空间而变化。虫体寄生于鳃、体表、鳍条等处,形成白色胞投,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鳃、体表和…  相似文献   

5.
单殖吸虫是体型较小的寄生虫。其种类很多,除少数种类营腔寄生(口腔、鼻腔、膀胱)以外,绝大多数寄生在鱼类的体表、鳍条和鳃上。单殖吸虫的幼虫发育,不需经过变态和无性繁殖,也没有中间宿主,而直接发育为成虫。由于单殖吸虫寄生在体表和鳃上,用它的附着器官(钩子和铗子等)钩住鳃丝,破坏鳃组织,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  相似文献   

6.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治疗中华鳋病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网华 《科学养鱼》1999,(10):27-27
中华鳋俗称鳃蛆,是寄生在鱼鳃上的一种大型桡足类。且其种类依寄生宿主而异。如大中华鳋多喜寄生于草鱼,鲢中华鳋喜寄生于鲢鳙鱼,长刺新鳋和日本新鳋则喜寄生于鲤、鲫、鳊等鱼的体表、鳃丝、鳃耙和鼻孔内。该类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4-11...  相似文献   

8.
鲤鱼粘孢子虫是网箱养鱼中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危害较严重的疫病之一,病原来自外地苗种携带,后寄生到螺蛳幼体上,寄生大量粘孢子虫螺蛳幼体在水中漂浮被鱼摄食后,引起肠道粘孢子虫,也可感染鳃组织和体表,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15.蜱螨病由蜱螨寄生于龟体表而引起。主要寄生于龟体表柔软部分如眼、鼻、脚趾间及肛门附近 ,会使龟出现身体不适 ,烦躁不安等症状。主要流行于春、夏、秋季 ,以加温养殖场多见 ,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危害。预防 :注意环境卫生 ,不能将龟与其它多毛类动物混养在一起。治疗 :用 75%的酒精涂抹患处 ,如若眼部被蜱螨感染 ,可用水冲洗或滴入刺激性较小的眼药水 ,如氯霉素 ,磺胺等。16 .水蛭病病原主要有金钱蛭 (Whitmania sp.)、绿拟扁蛭 (H emiclepsis margin )、蛙盾蛭 (Placobdellaokadai )、润饰盾蛭 (P.ornata )等。它们主要寄生于龟体皮…  相似文献   

10.
刘毅 《内陆水产》2003,28(2):32-32
随着青虾高密度生产,近亲繁衍导致种质退化,青虾病害频繁发生。对青虾病害实施监控,推广青虾病害防治技术,对促进水产结构调整,增加渔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年来生产上发现的病害及防治技术小结如下。1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主要由纤毛纲的原生动物寄生于体表,常见的有累枝虫、聚缩虫、钟虫等。症状寄生时,虾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且易造成细菌感染。病虾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治疗纤虫速灭0.2克/米3全池泼洒;使用0.5克/米3硫酸铜全池泼洒;隔日每667米2每米水深使用无锡产“水体消毒灵”150克全池泼洒1次…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7,(5):83-83
一、蟹类纤毛虫病 蟹类纤毛虫病由固着类纤毛虫引起,主要种类有:聚缩虫、累枝虫、短蛀虫、钟型虫、单缩虫和客吸管虫等。主要症状为:病蟹体表、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虫体寄生。虫体在鳃部寄生数量多时会影响呼吸,严重者窒息死亡,体表及附肢寄生数量多时会使蟹活动吃力,严重者不脱壳,影响生长。此类症状在幼体及养成期间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2.
《水产科技情报》1999,26(6):274-275
五、鱼虱(FishLice)  鱼虱是石斑鱼体表常见的一种节肢动物外寄生虫,虽不会造成直接病害,但大量寄生时除了会造成鱼体的贫血衰弱外,口器或钩爪等附着器所造成的伤口常会造成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其它继发性疾病。1.病因鱼虱在分类上属节肢动物、甲壳纲(Crustceans)、鳃尾亚纲(Branchiura)、鱼虱科(Argulidae)、鱼虱属(Argulus),淡、海水水域中皆有类似品种分布,至今约已发现一百余种,寄生在海水鱼或石斑鱼体表的鱼虱亦属于鱼虱属。鱼虱体呈扁平盾状,雌、雄大小相似,约5~…  相似文献   

13.
三代虫病     
三代虫病是由三代虫寄生于鱼类体表和鳃而引起的疾病。为我国三类疫病。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青虾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青虾病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加强对青虾病害的研究,推广青虾病害防治技术,对促进青虾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近几年来在从事青虾养殖技术推广中发现的病害及防治技术收集整理如下。1固着类纤毛虫病1.1病原种类常见的有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等。1.2症状早期少量虫体寄生时没有症状。严重寄生时虾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手摸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1.3治疗方法(1)福尔马林兑水全池泼洒,药量为25×10-6浓度,24小时后大量换水,…  相似文献   

15.
纤毛虫病是牙鲆鱼育苗、暂养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相对于成鱼危害则较小,造成纤毛虫危害的沿海各养鱼场基本属同一种,其寄生于鱼的体表、甚至血  相似文献   

16.
《淡水渔业》1974,(10):22-24
锚头鳋病由锚头鳋侵入鱼体而引起。雌虫寄生在鱼的体表,有时也寄生在口腔和鳃弓上,它除了用钻进到鱼体组织里的口器吸取寄主血液外,同时由于寄生而造成伤口,给细菌和霉菌的感染创造了条件.使寄生部位出现发炎、红肿、溃烂。对夏花到冬片阶段的鱼种危害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17.
鱼波豆虫(fchthyohodo neeator)对鳗鲡的危害不容忽视。该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鳗鲡的鳃上及体表,大量寄生后,会严重影响鳗鲡的正常摄食,并导致鳗鲡死亡。现将该寄生虫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鳗鱼患车轮虫病虽没有患拟指环虫病对鳗鱼影响那么严重,治疗也没那么艰难,但因虫体繁殖力强,易侵及多数鳗鱼并造成伤亡,因而也是威胁鳗鱼养殖的重要外寄生虫。从欧洲鳗、日本鳗到美洲鳗,鳗苗、黑仔、幼鳗到成鳗等各阶段,皆易受到本虫之侵袭而导致较重大的病害。该虫传播速度快,一旦鳗池有本虫侵入,即使开始时仅有数尾发病,也会很快蔓延全池的鳗鱼。因此若不能及早正确诊断本病而施以对策,将会给养鳗场带来较重大的损失。车轮虫主要寄生于鳗鱼的鳃、鳍及体表,并不侵入体内。鳗苗及幼鳗多见寄生于体表及鳍,而成鳗多见寄生于鳃部,少量寄生时对…  相似文献   

19.
《科学养鱼》2003,(4):62-63
小瓜虫病是我国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体表寄生虫病之一,又属纤毛类原虫之膜口亚目、凹口科、小瓜虫属的多子小瓜虫。此虫流行广,遍及全国各地水域。流行期全年皆可出现,尤其在水温低于20℃时,它以胞囊方式寄生为主。而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特别在近年来,由于放养密度增加,用药量加大及水质污染,它的病情来势凶猛,不仅在草、鲢、鲤、鲫等常规养殖品种中发病,而且在鳜、鲈、鳗等特种养殖中也甚严重。它主要寄生在各种鱼类的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当其严重寄生时,鱼体的全身可见小白点,故称白…  相似文献   

20.
庭院养殖观赏鱼鱼病防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笔者应一宾馆要求前往诊治鱼病。该宾馆庭院采用微流水养殖红鲫鱼和锦鲤,发病约10天,每天死亡近百尾。病鱼体表溃烂,体质较瘦弱,竖鳞、烂鳃,有少量水霉寄生。经解剖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显微镜观察:鳃及体表有大量车轮虫、一些三代虫、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