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个尾巨桉无性系的原木旋切单板的研究表明,5个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应力波传输速度及原木端裂指数、出材率、原木价值及单位材积原木的单板价值方面均存在差异。单板出材率从高至低的顺序是DH32-28>DH61-1>DH32-26>DH33-27>DH15-3,原木生产单板价值从高至低的顺序是DH61-1>DH32-26>DH32-28>DH33-27>DH15-3,单位材积原木生产的单板价值从高至低的顺序是DH32-28>DH32-26>DH61-1>DH33-27>DH15-3。影响单板出材率的主要因子是原木的弯曲度;影响原木单板产品价值的主要因子是大头直径、小头直径、最小小头直径和木材密度;影响单位材积原木的单板产品价值的主要因子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是木材密度、弯曲度、小头最小直径和端裂指数。从小头最小直径能较好地预测原木的价值,相关系数达0.8949;小头最小直径和弯曲度可以预测单位材积原木的单板产品的价值。建立的5个回归方程为原木分级和定价销售提供了依据。无损检测立木木材密度(Pilodyn测定值)和应力波传输速度能够较好地预测原木端裂指数,但是并不能由此预测单板出材率或原木价值。本研究为通过育种和营林措施培育高价值胶合板单板用尾巨桉木材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森林资源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研究和应用优化下锯理论实现原木最优下锯,提高木材出材率已成为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了以最优化技术为基础的原木优化下锯法,以最小余料为目标函数的原木优化下锯方法,采用解析法建立原木优化下锯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排样求解,得出了一种基于梯形下锯法锯切原木的优化下锯算法,为数控双联圆锯径切板优化下锯提供了数学方法和基础,并给出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在制材生产中,为了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如出口泡桐拼板、乐器材和装饰薄木的刨切本方等),通常采用各种径切下锯法,以获得尽可能多的径切板材。由于下锯的方法不同,其径切板的出材率也不一样。为提高径切板的生产出材率和综合出材率,增加制材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在研究比较几种径向下锯模型[3]的基础上,选取效果较好的三开原木径切下锯法,对径切板生产工艺流水线的设计和布置进行了研究。1工艺设计的基本条件 本设计的任务是新建(或改建)一条年加工原木量为 50 000m3的径切板生产流水线;计算选择所需的加工设备…  相似文献   

4.
原木弯曲度对顺纹抗压强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慕任  吴淑熙 《林业科学》1991,27(6):622-629
弯曲原木的顺纹抗压强度,随弯曲度或构件长细比的增大而降低。弯曲度对强度的影响系数,树种间有所不同,与弯曲度呈曲线关系,可按公式K=(98d)/(785h+98d)×α计算。式中α为弯曲度C的函数,根据各树种的试验资料分别确定取值。本试验结果: C>2.5%时:隆缘桉α=C~((0.61-0.04C));湿地松α=C~((0.22+1.42/C)) C<2.5%时:隆缘桉α=ln(1.8+1.22C);湿地松α=ln(2.1+2C)  相似文献   

5.
1 概 述在各类木材加工生产中 ,制材生产属粗加工类型 ,其任务就是把原木加工成板材、方材、枕木或其它成材 ,制材工艺过程依主锯的不同 ,分带锯制材、框锯 (立锯 )制材和圆锯制材。我国的制材企业主要采用带锯制材生产工艺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 1)可以任意调整锯路方向 ,有利于看材下料 ,并便于剔除原木缺陷 ,从而适应低质量原木的加工利用 ,相对地比框锯制材一、二等品率要高。( 2 )可以使用较薄的锯条 ,出材率较高。( 3)能锯割特殊技术要求的成材 ,如完全径切板、弦切板、平行木纹等板材。影响制材出材质量的因素比较复杂 ,但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11种径切材下锯模型,并利用图像处理及曲面拟合方法将得到的任意形状原木进行模拟锯割,结果表明,用三开法生产径切板及旋切薄木具有较高的出材率。研制了专门用于生产三开材的剖料锯机及生产工艺。在现有的带锯机前安装该剖料锯机即能利用现有锯机和跑车生产径向材。  相似文献   

7.
以4个品种的10个6年生桉树无性系为材料,进行立木生长性状调查、原木外观形质检测和单板质量等级划分,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系统地对单板出材率与价值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个品种的无性系单板材以尾巨桉无性系价值最高。无性系间立木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树皮厚度差异最大。单板外观缺陷中的节子,尤其死节(孔洞)、裂缝是降低单板质量等级的主要因子。材积、弯曲度和尖削度是影响单板出材率与价值的主要因子。建立的单板出材率、单段原木价值和单位材积价值预测模型,对指导生产经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小径级弯曲原木矫直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径级弯曲原木矫直技术初探张奇(黑龙江省林产工业研究所150040)1前言国产中小径级弯曲原木出材率低下,严重影响制材、胶合板和其他用途及加工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解决这一阻碍木材利用的难题。在直径9~20cm的原木中,直接使用的约占20%左右,其...  相似文献   

9.
在乌克兰到现在为止,总共有两种类型的原木锯割带锯设备:具有双联带锯机的(?)π150—2和6π—1流水线.近年来ykphllgo(乌克兰木材科学生产协会)与伏洛格达木材工业管理局协同开发了用于锯割长1~3米短材的专用带锯生产流水线:(?)125K—1.根据乌克兰林业科学研究院的资料.在将原条锯截为原木时.约得到4%长1~3米的短尺寸原木;其中.针叶树种为2.7%;软阔叶树种为8.6%,硬阔叶树种(栋、山毛榉)为4.8%.短尺材资源的扩大还因为木材加工企业违反标准,进有大量弯曲度大的锯材原木.包括混在里面的.当锯割这种木材时截成更短的弯曲材以不影响成材的有效出材率.由于缺乏用于锯割短尺材.尤其是粗于36厘米以上者的有效的设备.这种木材堆积在木材采伐企业而找不到销路,常常转为工艺原料和木柴,或供二等需求来利用.同时,在专门的带锯流水线;(?)125k一1上,用这些木材可加工出优质的成材——家具、体育用具(滑雪板、桨橹、曲棍球棍、网球拍),镶拼地板和人民消费制品的粗制毛料.这种利用就大大扩大了木材原料的资源.节约切削时的能耗.保证了高的劳动生产率.由一个工人看管的流水线工艺流程图刊于图中.而其技术特性参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何云波 《林业科技》2000,25(3):48-49
多年来,由于制材出材率低而造成的原木消耗量大、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始终困扰着木材加工企业。本文将柴河林业局等3个制材厂总结出的几项提高制材出材率的工艺措施介绍给同行,以期共同探讨,并取得更大进步。1 小头进锯法 (1)小头向前,跑车带锯机的招车、摇尺工可以准确地看清小头断面,易于辨别其径级、形状、缺陷等情况,便于设计锯口,有利于看材下料和按料下锯。 (2)实行小头进锯,跑车带锯机所剖制的半制品、大板皮都是小头向前地运给下一道工序,使所有的再剖带锯机、辅助带锯机、纵割圆锯、双圆锯裁边机、截锯都能得到小头…  相似文献   

11.
1 司太立合金带锯条的发展概况用司太立合金(也称钴、铬、钨合金)给带锯条镶齿,用以锯切含大量二氧化硅(SiO_2)等磨蚀性较大热带硬木,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它提高了生产率、出材率、锯材精度,减少了动力消耗,现在一些国家不仅用它来锯切普通锯条难以锯切的硬木,而且正向锯切一般软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曹永建  姜锋 《木材工业》2007,21(2):50-50
辐形加工技术是澳大利亚辐形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锯解原木的新方法,由该公司总经理Andrew K.Knoerr发明,并已在中国申请了2项专利(ZL 96199134.8和ZL 00819900.0)。该技术包括2套加工设备:一套用于对原木沿径向进行锯解,可根据生产需要设置锯解角度和速度;另一套用于深加工,可沿木材径向或弦向分别生产出径切板和弦切板。根据实际生产需要,2套设备既可同时配套使用,也可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李成元 《林业科学》2000,36(4):115-118
锯切用原木加工利用过程中,实木产品是主要产品,因此,提高原木到实木产品成本(原木价格占总生产成本的60%以上),增强木业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改善目前经济效益状况皆有重要意义。1 吉林省原木到实木产品木材利用率概况吉林省木业企业锯切用原木径级一般为18cm~30cm,平均直径为26cm,平均长度4m,2等以下原木居多。主要实木产品有实木地板,复合木地板,实木门,指接木门框,集成材,百叶窗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平均木材利用率为实木地板234%(13个厂家平均值),实木家具18%(7个厂家平均值),复合木地板(柞木,色木,桦木)105%(7个厂家平均值),…  相似文献   

14.
王芳  耿冰  王国富  金征  张伟 《林产工业》2023,(10):24-27+63
木构件锯切的影响因素很多且复杂,较难进行准确的测定评价。本研究选取木构件的锯切转速、圆锯片齿形、齿数、木构件材料作为试验因素,探究其对锯切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多因素正交试验分析方法,采用直观分析法综合探究转速1 000、2 000、3 000 r/min,圆锯片平齿、梯平齿、左右齿,齿数60、96、120,云杉、纤维板、重组竹对木构件锯切性能的影响,以木构件锯切功率作为木构件锯切性能的评价指标,进行多组试验分析,确定不同材料下木构件最佳锯切方案。结果表明:1)各个试验因素对锯切过程最大功率消耗影响的主次顺序依次是:圆锯片转速、试件材料、圆锯片齿数、圆锯片齿形。锯切云杉的较优工艺为转速1 000 r/min、齿数60个、平齿形;2)锯切纤维板的较优工艺为转速1 000 r/min、齿数96个、梯平齿形;3)锯切重组竹的较优工艺为转速2 000 r/min、齿数60个,梯平齿形。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进口欧洲刨切级山毛榉原木是近3年的事情,目前几乎所有的装饰板厂都在生产山毛榉装饰胶合板,其规模和产量还在进一步扩大,本季度刨切级山毛榉原本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笔者一直从事刨切级山毛榉原木进口业务,现本着相互学习和贸易合作的目的,与同行交流如下几点看法:1品名   有如下几种称谓:山毛榉原木(BEECHLOGS)。单板级山毛榉原木(VENEERBEECHLOGS)、刨切级山毛榉原木(SLICINGBEECHLOGS)、刨切单板级山毛榉原木(SLICINGVENEERBEECHLOGS)。对于用…  相似文献   

16.
刨切残木的利用刘光宇,杨国卿(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东京城157421)珍贵树种木方刨切后剩下的残木,有时还含有能刨切出径向纹理簿木的优质木材。我厂使用的卧式刨切机,其残木厚度约为20~40mm,一般与原木质量、木方锯剖方案和木方在卡木台上的固定状况有...  相似文献   

17.
首次将3种硫酸-离子液体复合催化剂[H2SO4-(C2mim)BF4、H2SO4-(C4mim)BF4和H2SO4-(C8mim)BF4]用于催化松香聚合反应中,H2SO4-(C4mim)BF4和H2SO4-(C8mim)BF4均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活性。以H2SO4-(C8mim)BF4为代表,详细考察了不同溶剂、H2SO4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松香和甲苯质量比1:1,催化剂用量为松香质量的30%.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聚合产物软化点为135℃,酸值为142mg/g并对H2SO4-(C8mim)BF4复合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该复合催化剂克服了传统催化剂的一些缺点,既简化了产物的分离。又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
油松纯林乔木层碳密度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影响中国油松林碳密度的各因子的作用,结果显示,在油松林适生的温度范围内,低温、高降雨量更有利于其积累碳素;随着林龄的增大,气温和降雨量对碳密度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天然林和人工林碳密度预测模型分别为:C=-5.107×T+0.079XR+1.263XA(R^2=0.895);C=-3.319×T+0.010×R+2.220×A(R^2=0.934).  相似文献   

19.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对绿茶中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茶叶中黄酮的提取工艺,以炒青绿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绿茶中黄酮提取效率的4个因素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和液固比进行了研究,并建立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液固比和乙醇体积分数是影响绿茶黄酮提取效果的主要因子;黄酮提取率(R)与液固比(C),乙醇体积分数(D),提取温度的二次项(B2),液固比的二次项(C2),乙醇体积分数的二次项(D2)的数学模型为R=0.970+0.190C+0.089D+0.030CD-0.120B2-0.230C2-0.230D2;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2.48 h,提取温度70.6℃,乙醇体积分数62.1%,液固比(mL/g)17.65,最大提取率为1.03%。  相似文献   

20.
周冠武 《国际木业》2007,37(2):38-38
近来,亚洲对原木的需求增长促使一些原木价格上涨,尤其是中国和印度买家喜好的B或B/C等规格材的价格上扬幅度较大。目前,非洲西部的大部分木材运往远东,大约占其木材出口总量的75%。在过去的2年里,这些地区对木材的需求使得原木价格一直呈现涨势。2007年初刚果的北部和加蓬的持续降雨造成非洲楝(sapele)和西浦(sipo)木材短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