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殖蜜蜂,使蜂群壮大,或蜂群增多,目的是为取得蜂产品高产。蜜蜂增殖的措施很多。如早春的提前繁殖;寻找丰富的蜜源,使蜂王产卵积极、快速等,这些叫增殖的外因条件。内因条件,主要在蜂王,其次是群势。蜂王方面,第1,培养优良的蜂王,使产卵快速(好王在早春一日一夜能产满一脾卵);第2,用接力跑的办法,及时换进新王,保持蜂王始终有旺盛的产卵力;第3,以多取胜,饲养双王群,双王齐产,加速增殖。养蜂生产使用良种是经常的、持续的的工作,因此,及时更换新王,自然是快速增殖蜜蜂的一项主要措施。须知,一个生产场,不可能…  相似文献   

2.
蒋志农 《蜜蜂杂志》2004,(10):22-22
一般,大、中型养蜂场为提高蜂群抗病力和各种蜂产品的产量,每年或隔年都要选购种王用于更新蜂场蜂王或提纯蜂种。这是一项花钱少、效率高、抗病效果好的重要措施。选购蜂王的类型应根据各自的需要而定。1 引种前应考虑的问题在前些年的引种过程中,笔者曾遇到过不少麻烦,有过不少失误,失败的引种将耽误一年的收成。因此,每年引种不能只引一只种王,更不能同时从一个种王场引进。隔离交尾难免出现不纯的现象。前几年发现黑色蜂王中途产的卵孵化出黄色工蜂的现象,由此可推测此蜂王曾与黄色雄蜂交过尾。另外,不在同一种王场引种的另一个原因是担…  相似文献   

3.
王承斌 《蜜蜂杂志》2001,(12):18-18
综观《蜜蜂杂志》《中国养蜂》等蜂业杂志 ,各类产品广告丰富多彩 ,反映出我国养蜂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广告的产品有蜂具、蜂药、蜂产品、种蜂王等 ,惟独没有蜂王人工授精仪。众所周知 ,蜂王婚飞是在空中进行的 ,它受季节、地理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严重制约。在高寒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6月上旬前组织交尾群 ,处女王迟迟不婚飞 ,6月下旬以后虽能培育 ,但此时培育的蜂群 ,只能赶上末花期 ,成为名副其实的“吃蜜蜂”。若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就可以在 5月份培育蜂王 ,早育王 ,早分蜂。“一只好王 ,千斤蜜糖” ,这句话是养蜂人对蜂王的赞誉…  相似文献   

4.
王志 《中国蜂业》2004,55(3):17-17
蜂王是蜂群中几万只个体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控制着整个蜂群的工作情绪,其生活力、健康情况直接影响着蜂群的发展。一只品质优良的蜂王产卵旺盛、维持强群,其后代生活力强,抗病力强,从而能够保证蜂产品的优质高产;而一只劣王或带病蜂王,生存能力差,蜂群难以发展。养蜂实践中,常采用换王加药物和物理防治等综合手段进行蜜蜂病敌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养蜂人都知道蜂群中的优质高产蜂王是夺取养蜂高产稳产的关键。怎样才能培育出优质高产蜂王呢?笔者根据长期育王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供同仁参考。 一、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材。目前我国除部份山区饲养“中蜂”外,绝大多数地区都是饲养“西蜂”,由于我国南北气温与蜜源差异,北方多引进耐寒的高加索蜂王;喀尔巴阡蜂王、东北黑蜂王等品种。长江流域及广东、广西地区  相似文献   

6.
我地是从 1995年以后才发现侏儒蜂王的 ,原以为是我们这里的“特产” ,看了沈育初同志的文章后 ,方知南方早有发生 ,看来这是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地发生侏儒蜂王的季节比江南晚 ,但发生率比江南要高得多。据了解 ,凡引进或交换过浆蜂种的蜂场或轻或重地都出现过侏儒蜂王。最典型的一次是孙师傅的蜂场 ,在 1997年 6月换王季节 ,他从百来箱蜂群中挑选出 4群王浆高产强群做育王群 ,一共培育了 90多只王台 ,结果全部成了侏儒型的 ,根本不能用。侏儒蜂王的发生已给育王换王带来了不少麻烦。近年来 ,据我们多次观察与分析 ,发现侏儒蜂王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养蜂人一年内有几次关王,或为了多取蜜,或为了根治蜂螨;还有一种说法:让蜂王休息,以使其养精蓄锐。笔者认为后一种说法欠妥。实际上关王以后,蜂王腹部仍然膨大,并急欲钻出王笼上脾产卵;到了越冬后期,工蜂还未爽飞,蜂王便急于出笼产卵了。我们关王仅仅是不让蜂王在巢脾上产卵,蜂王也没有按人的意志去休息,而是在产卵,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流产”。笔者曾2次发现蜂王“流产”现象:有一年早春检查蜂群时,大约10点钟,蜜蜂尚未大量出巢,其中有1个2框群,王笼正下方箱底板上有一小撮蜂卵,约有100粒;还有一次关王7天后查急造王台时,发现1只王笼里的…  相似文献   

8.
一、实验目的随着科学养蜂的发展,利用隔王板实行多蜂王同巢饲养法,是繁殖强大蜂群,提高蜂产品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利用隔王板饲养双王群在国内外获得成功已有报道。本实验是利用隔王板把同龄多蜂王组织在  相似文献   

9.
选育和推广蜜蜂良种,是提高养蜂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蜜蜂育种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个体育种场发展迅速,蜂王质量提高,信誉日隆。种王的生产性能,也由过去的“四高产”“三高产”向“两高产”的理性角度转变,价格日趋稳定。惟独人工授精蜂王的价格还居高不下。我认为自然交尾王的价格应高于人工授精王。 大家知道,组配自然交尾王,必须建立隔离……  相似文献   

10.
随着蜂产品价格的上升,养蜂者也越来越重视蜂种的改良,种蜂王的售价也随之提高。养蜂者邮购种王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蜂种的选择、款的汇出到收到种王的日期、移虫育王都是有计划的。如果诱王不成功,由于受季节的限制会打乱全年养蜂计划,因此对于邮购的种蜂王,养...  相似文献   

11.
正养蜂者追求蜂产品产量,找到好蜜源才能带来好的收成,但在育王问题上往往马虎了事,认为每群有个蜂王就行了。特别是一些初学养蜂者,对优质蜂王的概念认识不足。其实,有经验的养蜂师傅则不然,他们会把养蜂看成是养王,只有王养好了才能养好蜂。培育优良的蜂王是一项系统技术。从种群选择、蜜源的选择、育王过程到处女王交尾成功,每个不同环节不同处理过程都会对蜂王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每个环节要  相似文献   

12.
我场自 1 995年向全国供应种王以来 ,除西藏以外 ,已推广到全国各省市。 2 0 0 1年继续供应“苏王 1号”蜜浆双高产蜂王。“苏王 2号”蜂蜜高产蜂王及“苏王 3号”东北地区生产蜂王。一、“苏王 1号” 蜜浆双高产蜂王 ,每只 2 0 0元。流蜜期采蜜积极 ,王浆产量 1 60~ 2 0 0克以上 ,最高 2 30克。辅助蜜源期节省饲料 ,王浆产量 1 2 0~ 1 50克以上(有强群饲养技术资料 )。二、“苏王 2号” 蜂蜜高产王 ,每只 1 2 0元 ,采蜜多 ,进蜜快 ,大流蜜期不分蜂 ,子脾整齐 ,强群越冬。三、“苏王 3号” 杂交生产蜂王 ,选择采蜜性能强的高加索母本与…  相似文献   

13.
王志 《中国蜂业》2004,55(3):17
一、蜂王在蜜蜂饲养中的重要作用 蜂王是蜂群中几万只个体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控制着整个蜂群的工作情绪,其生活力、健康情况直接影响着蜂群的发展.一只品质优良的蜂王产卵旺盛、维持强群,其后代生活力强,抗病力强,从而能够保证蜂产品的优质高产;而一只劣王或带病蜂王,生存能力差,蜂群难以发展.养蜂实践中,常采用换王加药物和物理防治等综合手段进行蜜蜂病敌害防治.  相似文献   

14.
适时更换老劣蜂王,是养蜂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夺得蜂产品高产、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从养蜂资料及养蜂实践来看,同蜂种不同蜂群的蜂王是不能任意交换的,只能通过繁琐的管理方法或造成无王状态后方能成功。既费时费力,又人为地缩短了蜂群的繁殖期,是当前养蜂事业迅速发展中的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难题,本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快速换王法,经五年来的上百次试验,成功率达98%以上。现将其方法与利用介绍如下:一、产卵蜂王的相互调换需交换的两群蜂王,不论是群势强弱,只需提出蜂王所在的巢脾,将甲、乙两王同  相似文献   

15.
“杀螨一号”诱王法蜂王质量不好,蜂群失王、分群和组织双王群,都需要及时给蜂群换王和补王。蜂群在蜜源缺乏或在密源后期,以及群内有蜂王台时和新王产卵没有封盖时诱入,常会出现蜜蜂围王现象,尤其是微型交尾王产卵后不好诱入。1994年我们采完刺槐花密转到剂门市...  相似文献   

16.
如何获得和使用优质高产蜂王邢世文一、优良品种与优质高产蜂王的关系优质高产蜂王(以下简称好王)来源于优良品种。良种是前提,辅以正确的育王技术手段,才能育出好王。劣种出会育出蜂王,但受劣种自身遗传因素的制约,不能表现出优质高产的性能,生产效益不会好。有了...  相似文献   

17.
1995年我去滁州售浆,看到了“四高产”种王的广告。上面讲:蜜、浆、粉、胶四高产。近几年来杂志上的广告不少,有蜜浆双高产,蜜浆粉特高产。更有甚者,把杂交种说成是纯种,欺骗广大蜂友。为何花巨资引种的蜂王,“到蜂友手中就产不出来了呢?是他们没有按良种良法...  相似文献   

18.
黄坚 《蜜蜂杂志》2002,(4):14-15
(接上期) 1.4 培育高产雄蜂 雄蜂与蜂王质量的优劣同等重要。但从现实情况看,普遍存在重蜂王轻雄蜂的问题。片面地认为,只要有了高产蜂王,王浆产量就会高。当引进高产种王后产量高不起来时,就埋怨引进的蜂王种性不好。很少从雄蜂质量上找原因。其实,在低产蜂场中即使引进高产蜂王,若仍与低产雄蜂交配,其产量显然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因为在育王中雄蜂起到50%的作用。有了高产蜂王,再与高产雄蜂交配,其后代才能高产。……  相似文献   

19.
方俊海 《中国蜂业》2005,56(8):22-23
强壮的蜂群是获取大量蜂产品的前提条件,而蜂群能否发展强壮,同等条件下,关键在于蜂群中是否有优质的蜂王,因而怎样培育优质蜂王就显得尤为重要,经笔者实践证明,用移卵套管移大卵育王能育成初生重较大的蜂王,蜂王卵巢管数多,产卵力强,能维持大群。  相似文献   

20.
强壮的蜂群是获取大量蜂产品的前提条件,而蜂群能否发展强壮,同等条件下,关键在于蜂群中是否有优质的蜂王,因而怎样培育优质蜂王就显得尤为重要,经笔者实践证明,用移卵套管移大卵育王能育成初生重较大的蜂王,蜂王卵巢管数多,产卵力强,能维持大群。移卵套管的制作方法见《中国养蜂》2004年第1期。使用方法如下:一、培育育王用适龄大卵在开始育王的8 ̄10天前,用竖式隔王板把种王控制在放有两张大蜜粉脾一张大幼虫脾的巢箱内,限制蜂王产卵,让蜂王休息一段时间,在移卵前3天,把种王所在的3张脾换成一张大封盖子脾和一张适合产卵的空脾(空脾要半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