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庆 《兽医导刊》2016,(2):239-239
在畜禽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或便于使用药物,常将数种药物配合在一个处方中,这就要求兽医临床工作者了解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就是某些药物在一起发生的不良反应,如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或变成有毒物质。研究药物配伍使用及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原理与防止和克服配伍禁忌的方法,达到提高药剂生产质量与临床疗效的目的,是药剂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畜禽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个处方中。配伍禁忌就是某些药物在一起发生的不良反应,如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或变成有毒物质。1药理性方面药理性配伍禁忌即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互相配伍后,由于药理作用相反,使药效降低、甚至抵消的现象。属于本类配伍禁忌的药物很多,如中枢神经兴奋药与中枢神经抑制药、氧化剂与还原剂、泻药与止泻药、胆碱药与抗胆碱药等。因此,只有正确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才能在临床用药时避免配伍禁忌的发生。当某一药物中毒而应用药理作用相反的药物进行解救,即不属于配伍禁…  相似文献   

3.
1药物配伍时,下列两种药不能同时使用,只能选其中一种。云母———石决明;硫磺———朴硝;水银———砒霜;狼毒———密陀僧;巴豆———牵牛子;丁香———郁金;牙硝———三梭;人参———五灵脂;官桂———赤石脂。2药物配伍时只可出现下列禁忌组中单一药物或同类两种药物。葱———蜂蜜、黄蜡;犀角———川乌、草乌。3藜芦与人参、沙参、玄参、紫参、苦参、丹参、芍药、细辛、酒中任意一种或几种药物都不能配伍使用。4乌头、乌喙其中之一不能与白芨、白蔹、半夏、瓜蒌、贝母其中之一配伍使用。常用中草药的配伍禁忌$重庆市…  相似文献   

4.
在畜禽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或便于使用药物,常将数种药物配合在一个处方中,这就要求兽医临床工作者了解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就是某些药物在一起发生的不良反应,如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或变成有毒物质。研究药物配伍使用及产生配伍变化的原因、原理与防止和克服配伍禁忌的方法,达到提高药剂生产质量与临床疗效的目的,是药剂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药物配伍禁忌的类型。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特点,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不当,就会出现沉淀、结块、变色、潮解等现象,甚至失去原有的药效或产生毒性作用,这在临床上是需要避免的,就叫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6.
兽医临床及临床检验,经常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诊断和试验,若处方或调配失当常可发生配伍禁忌,发生不良变化,使药效降低、失效或造成中毒。临床兽医在开写处方时应考虑配伍荣忌;调剂人员应发现或纠正处方上的错误,以防止配伍禁忌的发生。一、药物的配伍禁忌1.物理性药物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配合一  相似文献   

7.
对药是指处方配伍中成对出现的药物 ,亦称姐妹药 ,是以增强疗效、减弱毒性及副作用而配伍的。“药有个性之特长 ,方有合群之妙用”。所以药物的对药配伍 ,不是药味的单纯堆砌 ,而是有目的地选用两味药物配合在一起 ,使之充分发挥和提高药物间的疗效 ,扩大治疗范围 ,纠正偏烈之性 ,以取得预期的效果。1 协同对药配伍取药性或功效相似的二种药物配伍 ,可加强疗效。如针对病体部位的对药羌活和独活是两味祛风胜湿的常用药物。羌活多用于前半身的风湿痹痛 ,功偏发散浅表的风湿 ,着重于祛邪 ;独活多用于后半身的风寒湿痹 ,功长除深伏的风湿 ,兼…  相似文献   

8.
一、药物配伍禁忌的类型 药物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药理作用特点,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使用不当,就会出现沉淀、结块、变色、潮解等现象,甚至失去原有的药效或产生毒性作用,这在临床上是需要避免的,就叫配伍禁忌。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4联合用药,避免配伍禁忌联合用药是指同时或短期内先后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其目的在于增强药物疗效,减少、消除不良反应或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分别治疗不同的症状与并发症。对混合感染或不能进行细  相似文献   

10.
在兽医临床上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畜禽疾病的有效方法。中西药合用具有提高疗效 ,缩短疗程 ,减少不良反应和降低治疗成本等优点。但是 ,由于某些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 ,若盲目合用中西药物 ,有时不仅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而且易至药效降低或引发不良反应 ,严重时危及畜禽生命。因此 ,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时 ,不仅要严格遵守中西药各自的配伍禁忌 ,更应特别关注中西药之间的合理配伍问题。从临床用药的基本常识来看 ,中西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两种药物合用后 ,因发生化学反应 ,导致药物变性或影响药物代谢。…  相似文献   

11.
中药制剂配伍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制剂的配伍是根据病证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有目的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从而提高或加强疗效,降低毒性与副作用,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病证。在传统医药学理论中,通过对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等药性的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古人总结出了七情配伍理论、君臣佐使配伍理论以及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理论。其中,七情配伍理论被认为是配伍理论总纲,是中药组方用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兽用药剂的相互作用与配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药剂的处方设计、调剂制作及临床应用中常将药物合并使用或序贯(先后顺序)使用,以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药剂的不良反应;但若设计与操作失宜,常会发生配伍禁忌,影响药效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本文以实例介绍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应用(包括合理配伍禁忌)及其试验方法。1 药物相互作用的物理性与化学性变化  药物的物理性配伍变化只引起药剂外观或形态的变化,一般对其成分或药效影响较小。化学性配伍变化则有新物质产生并引起药效改变乃至产生毒性反应。⑴植物药材的乙醇液加入水中则醇溶性成分析出(物理性沉淀)。⑵含保护胶体的胶浆剂混入糖…  相似文献   

13.
在兽医临床用药时,为获得更好的疗效,或由于病情复杂,常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并使用,但有时因配合不当,而致不能符合于医疗要求,它可能出现减弱疗效或增加毒性的变化,这些配伍变化均称为配伍禁忌,在临床用药时应最大限度地防止、消除或减轻合并用药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其发  相似文献   

14.
<正>猪场使用药品,一般是两种或多种药品混合使用。但有的猪场往往不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剂型和用药途径,盲目混合应用多种药物,从而使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毒性)增强。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现把规模猪场保健用药误区总结如下,以期广大基层工作人员能够减少临床上用药失择药失误、配伍失误、剂量失误、用法及调制失误等造成的损失。1不注意配伍禁忌猪场使用保健药品,一般是两种或多  相似文献   

15.
在犬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好的疗效或便于使用药物,常将数种药物配合在一个处方中,这就要求兽医临床工作者了解各种药物的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就是某些药物在一起发生的不良反应,如药效降低甚至  相似文献   

16.
为了增强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临床常将几种药物配伍应用,若配伍不合理,易出现沉淀、结块、变色,甚至失效或产生毒性等后果。但在特殊需的情况下,往往将有拮抗作用的药物有意识地开在一起。以矫正主药副作用。例如苯甲酸钠咖啡因与溴化物制成合剂,能很好地调整机体兴奋与抑制的平衡。所以配伍禁忌的确定。必须了解临床实践。在配伍时对可能产生的配伍禁忌应有预见性。并找出这些配伍禁忌产生的原因,从而加以适当的处理或防止,主要目的是使每个处方制剂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使之发挥应有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 物理性 物理性配伍禁忌主要外观发生了变化,常见的分离、沉淀、潮解、液化几种.分离指2种性状比重不同的溶剂配伍出现分层现象,应注意药物的溶解特点,避免水溶剂与油剂的配伍.沉淀指配伍时出现溶质析出产生沉淀,这种现象既影响药物的剂量又影响药物的应用.潮解指含结晶水的药物配伍时其中的结晶水被析出,而使固体药物变成半固体或成糊状,如碳酸钠与醋酸铅共同研磨,即发生此种变化.  相似文献   

18.
合理配伍用药可提高对畜禽疾病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从而可增强疗效;配伍不当则可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反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应掌握适应证,注意各个品种的针对性,争取协同联合,避免拮抗作用。现将常用的各类药物的配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药剂的处方设计、调剂制作及临床应用中常将药物合并使用或序贯 (先后顺序 )使用 ,以发挥药物的疗效 ,减少药剂的不良反应 ;但若设计与操作失宜 ,常会发生配伍禁忌 ,影响药效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本文以实例介绍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应用及其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药物配伍的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七情之说,除单行者外,其他六种中药配伍关系,主要包括两种作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反、相恶者”。兽用中药配伍研究,除了在中药学术理论上有重大价值外,在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充分发挥药效和确保用药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仅就十八反和十九畏作一探讨。1.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的文献研究1962年《重编校正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中首先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