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规模化养殖巴中市巴州区的农户虽有养殖习惯,但一家一户小农养殖形成不了规模,靠养殖业赚钱是难以实现的。对此,区委、政府带头转变观念,着力打造以生猪为主的“万头优质肉猪示范小区”,以建设畜牧业小区和规模牧场为主,推动畜牧业从单家独户向规模化发展,台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采取了优惠政策驱动,专业大户带动,  相似文献   

2.
太和区位于锦州市郊,区委、区政府把发展养殖业作为太和区城郊农业的主导产业,把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作为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现在已建成初具规模,标准较高、各有特色、效益可观,具有牵动作用的畜牧小区17个,其中奶牛专业养殖小区4个,蛋鸡专业养殖小区2个,肉鸡饲养小区2个,生猪饲养小区4个,特种养殖小区4个,肉牛饲养小区1个,饲养小区内生猪饲养量达3万头,禽饲养量80万只,奶牛存栏量达1330头,小区内畜禽饲养户达90户.这些充满活力和特色鲜明养殖小区的兴起与壮大,不仅“带动了一业,致富了一方“,而且大大促进了畜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南充市顺庆区是典型的丘陵农区,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牛奶的需要,城郊农户大力发展奶牛养殖。但由于农户均为一家一户分散养殖,奶牛饲喂的草料主要是稻草,营养较差,产奶量低。鉴于此,顺庆区政府做出了调整产业结构,种植优质牧草,建设规范奶牛养殖小区,引进乳品加工企业,走发展草业、壮大奶业的产业化路子的决定。其做法是:由乳业公司投资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小区附近农户种植优质牧草卖给养殖户,奶牛养殖户以多种方式租赁乳业公司的牛位饲养奶牛,由乳业公司提供挤奶机械,采取统一挤奶、统一收奶、统一配种、统一防病“四统一”措施,推行产…  相似文献   

4.
1养猪小区含义(称养殖小区、养殖园区等)将分散在农户一家一户饲养的猪,按村落或行政区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猪舍,实行分户或联户科学养殖的方式。2目前生猪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2.1小区的建设模式单一;建设“贪大”、搞“花架子”、“形象工程”;轻管理,一哄而上;生产技  相似文献   

5.
奶牛养殖小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新型畜牧业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利用养殖小区作为载体,使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民养殖户组成产销加一体化的经济共同体,使农户分散无序的家庭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养殖转变,从而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现阶段我国奶牛养殖小区的基本模式是离开村镇,按一定标准统一建设,集中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构成专门饲养奶牛的生产群体。各地在奶牛养殖小区建设上已创造出不少好经验,如在养殖小区建设上做到统一规划用地,统一设计标准,统一水电供应,统一环保设施,统一施工建设;在养殖小区运行管理上实行…  相似文献   

6.
1.前言 我国畜禽养殖正经历着从一家一户的传统养殖到养殖小区、养殖场、规模养殖场的过度,这仅仅是规模上的变化,但是,现在畜禽养殖正发生着质的变化,即正向绿色养殖发展,这是养殖业的大势所趋,也是开拓国际市场和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的需要,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绿色’叶司料饲养在整个饲养畜禽过程中,使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符合要求的“绿色”饲料。绿色家禽产品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畜禽养殖小区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按照集约化、标准化养殖要求,统一建设的有一定养殖规模,管理较为规范的畜禽饲养区域。我市畜禽养殖小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已成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近几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养殖小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 ,山区县市畜牧生产多以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为主 ,由于生产投入资金少、条件落后、技术水平低、畜产品竞争力不强、养殖场污染严重等原因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山区畜牧业的发展。根据山区的养殖业现状 ,建立“政府牵头、农户参与、多元投入、高位起步”的养殖小区 ,让一定区域内的农户凝聚起来 ,通过集中规划、共同建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建立养殖共同体 ,对发展山区畜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1 调动畜牧生产者的积极性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必须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巴州区为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800万畜牧发展工程”和区委、区政府提出的“33211”畜牧工程,奋力建设“万头优质肉猪示范小区”。半年来,共建“万头优质肉猪示范小区”30个,发展优质猪养殖示范户650户;其中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农户309户,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30户;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13个;年提供1000头以上优质仔猪繁殖场6个,饲养良种母猪5头以上的养猪农户450户;新建标准化猪舍4.8万平方米,人工种殖优质牧草1.2万亩。截止六月底统计:小区现存栏生猪31.25万头,出栏生猪10.49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0%、…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奶业的发展已处于产业升级和饲养结构调整的转型期,由农村一家一户分散饲养,正逐步走向奶牛养殖小区,进行“五统、一分”的集约化饲养模式。但就目前奶牛养殖小区的建设和疫病防疫现状来看,一些地方的小区还存在着硬件设施不完善、疫病综合防控体系不健全和措施不到位的问题,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对此,小区的疫病综合防控应遵循“四个原则”和“四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现代畜牧业试点为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新时期现代畜牧业促农增收的着力点应放在以下途径. 1 充分发挥专合组织的四大功能 1.1 联结功能在产销中,专业市场不可能直接面对一家一户的养殖农户,只能通过专合组织与适度规模养殖户联结起来.一头联市场、一头联农户的各种畜牧专合组织是推进产销对接最适合的组织形式.专合组织要进一步强化完善功能,将产业链上的专业市场、龙头企业、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农户以及良种繁育场、饲料企业有机联结起来,建立紧密的利益风险联结机制和产销联系机制,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和谐主题.结合我区畜牧业生产实际.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主攻奶牛”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我们以突出良种、力推良法、狠抓流通为工作重点,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工作职能,加大政策扶持。强化服务力度.促进了全区奶牛养殖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化、生产服务社会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管理标准化。到今年6月底,全区奶牛存栏28745头,同比增长14.7%.月产商品鲜奶10786t.成年母牛单产水平已达到7.0t以上。我区相继建成19个奶牛养殖小区.奶牛规模化存栏达到23956头.占全区奶牛存栏总数的83.3%.其中18个奶牛养殖小区被天津市无公害奶牛行动计划办公室认证为“天津市无公害牛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3.
改进养殖模式 发展养殖小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畜牧养殖业提出了新要求,改进养殖模式,发展养殖小区是畜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是部分地区有相当数量的散养户,仍然采用传统的庭前屋后的养殖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发展养殖小区是一种适应养殖模式发展方向的新型养殖模式。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防疫检疫,统一粪便处理,独立饲养,独立核算”的原则,建设一批标准化的养殖小区,从而在新形势下发展健康的新型畜牧养殖业。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将以饲养小区为载体,通过“六统一”推行标准化养殖,从源头上杜绝滥用药物以及各种饲料添加剂的行为,最终实现对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据了解,农业部提出了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以使分散的家庭养殖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从而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利用饲养小区这个载体将龙头企业、饲养小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农户联结起来,建立起有效的产销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农户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养殖,龙头企业按照标准化生产,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使分散无序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畜牧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肉鸡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开始从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标准、粗放的生产形势走入大规模、科学化、集约化的生产新模式,标准不一的肉鸡养殖小区已遍布辽宁各地,这一举措给肉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此同时,肉鸡生产也暴露了一些新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势必影响肉鸡生产的健康发展。就此,笔者对辽宁省北宁市肉鸡养殖小区建设及生产情况做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及建议分述如下。1 肉鸡养殖小区建设及生产现状 辽宁省北宁市的肉鸡生产发展迅速,特别近年来,在市场及政策的驱动下,肉鸡产量及产值成倍增长。肉鸡产业以其市场大、周转快的生产优势,深受广大生产  相似文献   

16.
凉州区是甘肃省畜禽养殖数量最大的县区,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牛羊产业大县,畜禽养殖数量占全省的八分之一,作为一个畜禽养殖大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凉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管体系、加强法制宣传、加强执法检查等一系列监管措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确保了全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现将主要做法介绍如下。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监管体系区委、  相似文献   

17.
渝北区地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的核心地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立足于"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改善生态"的战略定位,按照"求突破、上台阶、增实力"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全面提升渝北区畜牧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力争把渝北打造成为重庆主城区的"肉食产品"供应基地.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渝北区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在各个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畜禽养殖有了空前规模的发展。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各地又兴建了许多养殖小区,使畜禽养殖由“公司+农户”逐步向“公司+养殖小区”的规模化模式发展。但是,随着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环境保护。但养殖小区重生产、轻环保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为了保障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9.
牧业小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饲养方式。它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按照统一的建筑模式、饲养管理、防疫规程、卫生条件和饲养同一种畜禽品种的养殖小区。这种方式是大群体小规模,畜禽出栏的数量大,质量好,有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9):35-35
<正>传统的一家一户“庭院”式的、人畜混杂养殖方式不仅严重影响了畜禽的健康水平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制约了畜牧业和农村的健康发展。畜禽本身就是携带传染性病毒病菌的载体,其粪便很容易成为各种病毒病菌生存繁殖的场所。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小区,由于粪便、污水排放集中,如果不进行无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