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精神纽带作用、聚合力、凝聚张力及核心支柱的辩证关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赵青 《现代农业》2010,(5):195-196
"六个为什么",即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来自李长春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3.
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淡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弱化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模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文化全球化在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契机的同时,又会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带来严峻的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文化全球化这把"双刃剑"下,我们应抓住机遇与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整合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不断创新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抓住了文化建设的根本,彰显了意识形态的自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把握的重点是高举精神旗帜,树立共同理想,融入国民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开发利用安徽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理论研究与实践贯彻的双向促进,强化制度机制保障,应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祖飞  朱开君 《现代农业》2011,(4):103-104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体系的构建涉及到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观念的方方面面,然而谈到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时,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唯恐触到红线。所以,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并没有人完整论述过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对此的借鉴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思潮结合在一起的思潮,是国外社会主义思潮中非常引人关注的、不可忽视的一派。这种思潮曾经在中国也掀起过思想热潮,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中国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辩证关系,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要以人为本,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才,主要途径是成才导航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认识这些,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民,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社会思潮的冲击、新兴媒体的传播、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薄弱、学生自身意识形态的弱化等因素,使得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着“淡化”的危机。因此,必须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进行重构:注重价值取向引导,抵制西方多元化意识形态的隐形侵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大学生思想堡垒;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要求,又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措施。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价值及其基本要求,并提出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建立学校全方位的德育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教学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三大课堂之中;创新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教育是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途径。加强青少年教育,对于在全社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形成共同理想,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育良好道德风尚具有不可替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文化构建的主要价值就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很容易受到影响而转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要认可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要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对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提供了坚定和可靠的基础。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核心价值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历了由冲突到融合、由内容到形式、由僵化到辩证、由思想到体制、由精神力量到物质力量转变的过程,两者之间虽然在特定情况下势同水火,但总体趋势是彼此交融,这些过程内化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  相似文献   

14.
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辩证统一关系的角度,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致性的命题,并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构架和现实价值一致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拓宽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度和维度。  相似文献   

15.
赵新亭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70-12071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培养新型农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意义重大。当前,应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途径和对策,转变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 当前要做好政法工作, 必须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在思想上分清社会主义治治理念与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的界限, 旗帜鲜明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政法工作  相似文献   

17.
90年前的"问题与主义"之争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开始和缘起。问题与主义之间的关系实质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主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并随着"问题"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同时"问题"的解决又离不开"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在解决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中产生的,并随着世界无产阶级"问题"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中国,伴随中国实际问题的转变而不断发展,同时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改革开放赋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选择性、包容性、竞争性等开放性优质,并基于这一视角论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开放性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向互动:一方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放性优质满足了人民大众对理论的功用需求和文化心理的多样化需求,适应了大众的接受偏好,促进了大众的接受选择,从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另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着眼现实问题的解决,也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核心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