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分析买方市场条件下蔬菜产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之上 ,根据买方市场的特征 ,结合蔬菜产销的特点 ,提出了新的市场环境条件下蔬菜产销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各方面传来的消息,今年各地在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中普遍把发展蔬菜生产作为提高种植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点,全国蔬菜生产规模(尤其是保护地蔬莱)有进一步扩张的趋势,这在当前蔬菜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形势下,无疑是个好兆头。 据农业部有关专家介绍,近两年我国蔬菜生产总量过剩、结构性过剩、季节性过剩和地区性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种莱效益开始下滑,市场总体上供过于求已成定局。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全国蔬莱播种面积为1047万公顷,1997年为1127万公顷,1998年达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全省各地一大批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的陆续建成,我省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部分产品出现买方市场,农产品流通区域扩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基本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衔接产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应该了解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管理,以便针对市场特点,及时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蔬菜、水果、畜禽的生产,从而更快地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市场需求是菜农的生产方向,特别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根据需求来从事生产,不仅有利于菜农的蔬菜销售,而且有利于市场的均衡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那么,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菜农可用哪些方法,来确定需求呢? 一、经验判断法 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也是菜农从事生产经营的基础。在菜农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菜农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买方市场的未来需求作出判断。其主要方法有:一是直观判断法。如果某种蔬菜销售相对较快,效益较好,那么,菜农可继续从事该种蔬菜的生产;反之,如果某种蔬菜生产容易且大量积压,  相似文献   

5.
在全国蔬菜竞相降价销售的买方市场制约下,蔬菜种植面积达4.2万公顷、年产蔬菜21亿千克的“山东南菜园”——山东省苍山县,何以“春深更著花”,一路高歌地冲击蔬菜买方市场,独占蔬菜生产的“鳌头”?  相似文献   

6.
对闽西农产品创名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靠实施市场战略来占领市场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1.上市量情况 一季度所统计的15个蔬菜批发市场中,54种主要蔬菜上市总量为124.41万吨,占所有蔬菜上市总量的92.27%,比2002年四季度的182.66万吨下降了28.8%,比去年同期上升16.25%.其中,本地批发市场的上市量为8.02万吨,比四季度的42.48万吨下降79.8%,比去年同期下降54.11%;外地上市量为116.38万吨,比四季度的140.18万吨下降13.76%,比去年同期上升29.99%.本地蔬菜在批发市场的占有率为6.45%,外地蔬菜在批发市场的占有率为93.55%.15个市场中有3个市场的上市量比四季度有所上升,其余市场均有所下降,上市量较大的三个市场是丰台新发地批发市场、朝阳大洋路批发市场和顺义石门批发市场,分别占到总上市量的36.09%、26.84%、10.01%.  相似文献   

8.
一、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农副产品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农产品总量供大于求,出现了结构性、阶段性和低水平的“过剩”,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持续下跌。从1996年开始粮食、畜产品、蔬菜、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一降再降,持续走低。去年小麦、玉米、瓜干等价格较上年下降0.15元~0.25元/公斤,花生较上年下降0.8元/公斤,棉花较上年下降2.6元/公斤,瓜菜较上年下降0.4元~0.6元/公斤。 2.农副产品品质差。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下跌,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质量差异上。一方面大宗农产品没有销路,另一方面,优质农产品供不应求。同样的产品,质量不同,价格相差很大,甚至成倍、几倍。特别是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在蔬菜、果品、肉类产品等农副产品上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但农产品的质量较差,仍然是限制出口的壁垒。  相似文献   

9.
<正>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正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农产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局面基本结束,买方市场正在形成,农产品的生产由过去受资源约束转向受资源和需求双重制约;二是农民收入增长越来越依赖市场,与农产品总量的相关性趋弱,农民增收主要由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来决定;三是农  相似文献   

10.
一、蔬菜产业化发展思路(1)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市场,辐射影响全疆以及国内外周边市场的蔬菜供应网;(2)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增加蔬菜种类,提高质量,缩短蔬菜淡季时间,发展高效蔬菜;(3)以建设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基地为突破口,在南郊逆温带山区扩大节能型日光温室面积.根据乡镇气候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实施一乡一色,一村一品的特色蔬菜战略;(4)依托乡镇企业和引进外地企业形成龙头,建立原料基地,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蔬菜生产发展很快,仅1999年种植面积就达32.4万hm2,占同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2.4%,蔬菜总量629万t,占同年全国蔬菜的1.6%;总产值为48.8亿元,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17.5%.但是,在市场总量供应趋于饱和,出现季节性品种性过剩的同时,人们对优质化、无公害蔬菜有了新的认识和要求,因而研究和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实施放心菜工程,必将带动蔬菜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较困难,而贵州中西部高海拔地区夏秋具有明显的"天然空调"优势,是我国主要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最适宜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运用边际成本模型估算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结果显示,加入WTO前,中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势力较大;加入WTO后,中国蔬菜产业国际市场势力下降.利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研究中国蔬菜在日本、韩国、美国和印度尼西亚这些主要出口国市场上的国际市场势力,结果表明,中国蔬菜产业在韩国的市场势力最大,在印度尼西亚的市场势力次之,在日本的市场势力最小,在美国的市场势力尚未形成.这说明中国蔬菜出口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势力,但由于我国蔬菜出口单价与进口单价的比值总体趋于下降,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我国所获得蔬菜产业贸易比较利益在逐渐减少,蔬菜产业的现实国际市场势力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2,(4)
联合国粮农组织不久前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国际市场蔬菜缺口较大,世界各国进口需求总量与上市交易量相差500多万吨。蔬菜缺口较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许多发达国家,如加拿大、英国、瑞士和日本等国蔬菜自给不足。二是国际市场上受欢迎的蔬菜多为生产绿色化、品味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在农产品买方市场形成后,农民增收的步伐有所减缓。一方面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于是,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上下关注的重点。 市场约束加紧 农民增收趋缓 近年来,农产品市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市  相似文献   

15.
山东蔬菜生产发展举世瞩目,主要成就用三句话可概括为:蔬菜生产规模大、总量多、技术水平高;蔬菜市场网络与运销体系完备;蔬菜加工出口企业发展快、竞争力强。基本经验是:成功实施了“名特产蔬菜辐射推动;市场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和农民产销互助合作组织联动”四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从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的特点出发,剖析了德宏州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德宏州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和措施.以科技兴菜、农民增收为核心,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谐持续发展.以冬春无公害蔬菜外销为龙头,优化种植结构,培育市场,形成集团生产,促进"企业 市场 基地 农户"的蔬菜产业化发展,走"生态农业 优势资源 资本(资金、科技、人才) 市场网络"一体资本农业道路.使蔬菜产业成为德宏州农业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7.
日本本土每年蔬菜生产量只能满足不到国内市场需求量的80%,20%以上的蔬菜需求要依赖国外进口。日本也是我国蔬菜最大的出口市场,2002年出口量150多万吨,出口额15亿美元,分别占当年全国蔬菜出口总量的35%、出口总额的53%。日本的蔬菜市场运作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过中央批发市场进行,这一形式流通的蔬菜数量占整个日本需求量的80%左右,国外进口的蔬菜也是通过这一途径在日本市场流通;二是直销形式,生产者生产出的蔬菜直接与消费者见面,这种形式约占蔬菜流通总量的20%。  相似文献   

18.
广西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征 《广西农学报》2005,(2):13-16,25
广西目前蔬菜产品总体上供求基本实现平衡,一些地区有些品种有的季节甚至供过于求,买方市场已经出现,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日益突出。优质才能高效,劣质就要面临积压滞销。当前,蔬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是影响我国蔬菜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围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防止产品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蔬菜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形成与环境调控技术的研究,开发先进实用栽培技术,建立自主开发与关键技术引进相结合的高效蔬菜栽培技术体系和生产基地是蔬菜生产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云南农业》2007,(4):F0002-F0002
石屏县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红河州水果和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主产区之一。“十五”以来,全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展特色农业,把结构调整贯穿于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初步形成了农业区域特色和产品特色,形成了农产品的规模总量和市场优势,产量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最具代表的是水果产业中的柑桔、大杨梅,蔬菜产业中的白萝卜、茨菇,水产业中的观赏鱼、青鱼、大闸蟹以及甘蔗产业。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了解山东蔬菜出口的基本状况,加快山东蔬菜出口贸易的发展,文章从出口总量、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等方面对山东蔬菜的出口贸易格局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