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开粳1号以秋田32为母本,沈抗1585-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56~158d。株高95~105cm,穗长17~19cm,穗粒数85粒,平均产量549.8kg/667m2,其糙米率、精米率等指标7项达部颁优质粳米一级,2项达二级。提出了播期、稀播稀种、科学施肥、浅水间歇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开粳2号是从旱72的天然变异株经6a选育而成。株高95~100cm,穗长18~20cm,穗粒90~110粒,千粒重26g,平均产量600~650kg/667m2。提出了稀播育壮秧,科学施肥,浅水间歇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开粳2号是从旱72的天然变异株经6a选育而成。株高95-100cm,穗长18~20cm,穗粒90-110粒,千粒重26g,平均产量600-650kg/667m^2。提出了稀播育壮秧,科学施肥,浅水间歇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
铁粳7号原名铁9466,以辽207为母本,941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50-153d,株高100cm,穗长17-18cm,穗粒140—150粒,平均产量675.7kg/667m^2。其精米率、长宽比等6项指标迭部颁优质粳米一级标准,糙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符合二级规定。提出了播期、稀播稀种、科学施肥、浅水间歇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主要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铁粳7号原名铁9466,以辽207为母本,941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50-153d,株高100cm,穗长17-18cm,穗粒140-150粒,平均产量675.7kg/667m2。其精米率、长宽比等6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粳米一级标准,糙米率、垩白度、胶稠度符合二级规定。提出了播期、稀播稀种、科学施肥、浅水间歇灌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主要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开粳1号以秋田32为母本,沈抗1585-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56-158d。株高95-105cm,穗长17-19cm,穗粒数85粒,平均产量5498kg/667^m2,其糙米率、精米率等指标7项达部颁优质粳米一级,2项达二级,提出了播期、稀播稀种、科学施肥、浅水间歇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主要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稀施保俗称玉米健壮素,通过对大麦后期生长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稀施保与各肥料农药混配不影响其对植株的调控作用,在大麦叶龄余数1.5叶,使用一次,可降低株高2.2 cm;穗下节缩短3.5 cm;每穗粒数减少0.2粒;千粒重增加1.0 g。稀施保在大麦叶龄余数1.5叶和叶龄余数0.5叶两次使用,可降低株高6.6 cm;穗下节缩短4.8 cm;每穗粒数减少0.5粒;粒重降低0.8 g。  相似文献   

8.
合玉1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交系南五为母本、东北虎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早熟玉米杂交种.2001年2月审定推广。该品种生育期113d.活动积温2340.13℃.株高228cm,穗位高85cm,成株18片叶。果穗整齐,长柱型,穗长26cm,穗粗5cm,穗行14~16行,每行39粒,子粒中齿型。  相似文献   

9.
西星黄糯3号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选育的糯玉米一代杂交种。株型半紧凑.夏播全生育期95d,苗期叶色深绿,叶鞘紫色.全株20片叶.穗上6叶半紧凑型.中早熟。株高250cm.穗位90cm.果穗长22cm左右.穗粗5.5cm,穗行数14~16行,白轴,穗粒数570粒左右,偏硬粒,品质优良.千粒重403g,容重720g/L。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盐都县地处全国啤酒原料的主要产区之一──长江中下游冬大麦区的腹部,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啤酒大麦的主要产地,常年种植啤麦30万亩以上。啤酒大麦每亩可容纳的有效穗数比较多。穗部着粒密度较稀,小穗(花)结实性较稳定,每穗粒数少,增粒增产潜力小,籽粒灌浆期长,粒饱、粒重高。根据盐都县常年啤酒大麦穗粒结构情况看,年度间每亩穗数变幅大,千粒重稳定性差,但每穗结实粒数较稳定。1981~1997年平均有效穗为41.0万,变幅为9.08万(36,7万~45.78万)海穗结实粒数为对.22粒,变幅为3.21粒(19.09~22.3粒);千粒重为4…  相似文献   

11.
晋中晚熟冬小麦“窄行稀条播”的群体质量和产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晋中晚熟冬小麦群体质量不高、水肥利用率低等问题,以大穗型品种山农9-1和多穗型品种山农9801为材料,在不改变播量和水肥投入的情况下,探讨了窄行稀条播种植模式(行距10 cm)对冬小麦群体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条播种植(行距20 cm)相比,窄行稀条播极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其中山农9801增产幅度大于山农9-1;山农9-1增产原因是穗粒数、千粒重、成穗数都显著提高,而山农9801是成穗数和穗粒数分别极显著和显著提高。窄行稀条播增加了各个生育阶段的群体数量,提高了分蘖成穗率和叶面积系数,而且延长了叶片功能期。说明窄行稀条播种植模能改善晋中晚熟冬小麦群体数量和质量,进而起到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两系粳杂双晚超稀播壮秧的分蘖穗型质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量、穴栽插本数、分蘖发生时期、植伤诸因素均显著影响穗型质量,分蘖发生时期最为突出。一次分蘖节位、二次分蘖见蘖期分别与穗总粒数、穗粒重显著相关,随着分蘖节位每升高1个和见蘖期推迟3d,穗总粒数减少7.66~21.71粒;穗粒重降低0.15~0.41g。综合粒、重等因素,穗质量为主茎>第1节位分蘖>秧田期一次分蘖>本田一次分蘖>二次分蘖。提高穗质量除稀播培育多蘖壮秧外,要以促进低节位分蘖和同伸的二次分蘖早生快发为重点,其次要控制9节位以上分蘖及其同伸的二次分蘖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两年试验结果表明:钵体育苗每孔播3粒时比6粒和9粒分别增产3.1%和10%;每穴插秧苗数2~4株时产量最高,比1株和5株高11.1%和9.7%;插秧密小于30 cm×20 cm或大于30 cm×26.7 cm时,减产幅度都显著。所以水稻开发多年的盐碱地水稻田应该改变密植、主穗增产的栽培方法,采取稀植、促进分蘖、大穗增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垦殖与稻作》2010,(5):F0004-F0004
由吉林省农科院水稻所1999年以“吉92D14”为母本.“长白9号”为父本杂交,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在吉林省气象条件下,为中熟品种,生育期137d左右,需≥10℃积温2800℃左右。株高101cm左右,株型较紧凑,叶色较绿.分蘖力较强。穗型半直立,穗长17cm左右.平均穗粒数116粒/穗,结实率90.9%.粒型椭圆,颖尖黄色.无芒,千粒重24g。精米率76.5%.粒长4.7mm,蛋白质含量7.9%,米质较好。人工接种鉴定,叶瘟和穗茎瘟表现中抗。纹枯病也表现为中抗。2007~2008年两年产量平均结果比对照品种吉玉粳增产5.3%。试验产量9000kg/hm2.生产潜力在100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5.
正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盐丰47是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于1991年利用以AB005为亲本转育而成的十余个不育系为母本,以丰锦、秋光等品种及一些籼粳中间材料为父本进行混合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1995年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品种在辽宁省全生育期158 d,属中晚熟品种。株高95~97 cm,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667 m~2成穗率达30万穗左右,穗大粒多,属半紧穗型,平均穗长15.6 cm,平均穗粒数可达120粒,千粒重26.5 g,抗性强,耐肥抗  相似文献   

16.
腾糯2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选育而成,原名糯玉528,审定编号:晋审玉2009022。植株较低,株型清秀,生长整齐,株高200cm,穗位80cm,穗长20.5cm,穗粗4.8cm,穗行14-16行,行粒35粒,子粒浅黄色,出苗到采收鲜穗80-90d。2007-2008年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青枯病、矮花叶病,感丝黑穗病、粗缩病。  相似文献   

17.
《北方水稻》2009,(5):F0004-F0004
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9d,需≥10℃积温2800℃。株高98.1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平均穗数22.8穗/穴,穗长17.7cm左右,主蘖穗整齐,平均穗粒数112.2粒/穗,着粒密度中,结实率92.1%以上,千粒重22.6g。  相似文献   

18.
锦单18号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Z08为母本、Z23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8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8]363)。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82cm,穗位112cm,穗长22.0cm,穗行数14~18行,穗粗5.4cm,粒型为半硬粒,百粒重42.4g。出子率82.4%。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2d左右。具有高产、品质优良、适应性好、抗病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小麦稀特名优种质资源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初步提出了确定小麦稀特性状的依据,列举了特早熟、特大穗、特大粒的划分实例,分析了特早熟、特大粒、特大穗育种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一、品种简介1.龙粳9号生育日数 (插秧栽培 )135~140天 ,活动积温2500~2600℃。株高85~90cm ,剑叶挺直 ,茎秆粗壮 ,有弹性。抗霜冻 ,分蘖中等 ,株型理想 ,活秆成熟。谷粒细长 ,长宽比为2∶1 ,每穗粒数100~120粒 ,着粒较稀 ,千粒重24~26g。抗稻瘟病 ,1996~1998年经人工接种鉴定 ,叶瘟5.0级 ,穗颈瘟7.0级 ;自然感病鉴定 ,叶瘟3.7级 ,穗颈瘟5.0级 ,其苗瘟、叶瘟、穗颈瘟总平均5.56级 ,属中抗类型。适应性较强 ,产量一般在7500~8500kg/hm2,高的可达9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