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壳寡糖诱导辣椒抗白粉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壳寡糖为诱导剂,研究其诱导辣椒抗白粉病性的效果.结果显示,25~125 μg·mL-1壳寡糖对辣椒白粉病均有明显的防病效果,其中以50 μg·mL-1处理后1 d接种产生的诱导抗病性最显著,防病效果达80%以上;结果还表明,壳寡糖还能有效激活辣椒对白粉病产生系统抗病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磷酸氢二钾(K2HPO4)处理辣椒后,接种辣椒白粉病菌Leveillula taurica(Lev.)Arn,以研究K2HPO4诱发辣椒对白粉病产生抗病性的能力。结果表明,10~50mmol/L K2HPO4均有明显的诱导效果,其中20nmol/L K2HPO4处理产生的诱导抗病性最显著,病情指数由对照的10.53降至4.62,发病率由57.89%下降到22.22%,诱导效果为56.02%。20mmol/L K2HPO4诱导处理辣椒植株后3d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其诱导效果为57.61%;K2HPO4还能有效诱导辣椒对白粉病产生系统抗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防治辣椒白粉病试验结果表现: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对辣椒白粉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对辣椒生产安全。施药防治宜选择发病初期至始盛期施用。  相似文献   

4.
25%腈菌唑乳油防治辣椒白粉病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白粉病是辣椒的一种常见病,该病往往在作物的生长旺盛期大面积爆发,导致辣椒叶子早期脱落及果实品质下降,产量大幅降低,一般药剂难以防治。采用25%腈菌唑乳油对辣椒白粉病进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达80%以上,产量较对照药剂小区提高40%。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平坝县辣椒主要病害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经调查鉴定和药剂防治试验表明.贵州省平坝县辣椒主要病害有死棵、叶斑病、褐斑病、白粉病和炭疽病等;用敌克松、硫酸铜、30%椒丰等12种杀菌剂稀释后对辣椒灌根.均能达到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其中以30%椒丰综合防治效果最好,增产率达34.76%。同时,还提出了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辣椒白粉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运用4种新型杀菌剂,对温室辣椒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第1次施药7d后,4种杀菌剂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效为69.75%~79.59%;第2次施药后12d,防效为92.50%~95.41%。[结论]4种药剂在剂量范围内均对辣椒白粉痛的防治效果好,辣椒生长安全,无药害发生。  相似文献   

7.
引进12种农药在温室辣椒白粉病发病初期喷雾防治,以验证其防效。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辣椒白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9%吡萘·嘧菌酯悬浮剂、500 g/L异菌脲可湿性粉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50 g/L嘧菌酯悬乳剂、42.2%唑醚·氟酰胺悬浮剂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均达82%以上。建议在温室辣椒白粉病发病初期选用以上6种药剂进行防治,间隔7 d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生产中各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对辣椒白粉病Leveillula taurica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好,第1次施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后,重复区Ⅰ、Ⅱ、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95%、95.99%、96.11%;第2次施药后重复区Ⅰ、Ⅱ、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9.49%、98.10%、99.01%。显著优于45%晶体石硫合刺300倍液(第1次施药后,重复区Ⅰ、Ⅱ、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9.64%,42.59%、67.62%;第2次施药后,重复区Ⅰ、Ⅱ、Ⅲ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6.60%、70.94%、81、04%)。说明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是防治辣椒白粉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对黄瓜常见病原菌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固体培养基体外抑菌试验和活体黄瓜幼苗染病试验,研究了壳聚糖不同脱乙酰度、不同浓度以及不同使用次数对黄瓜4种常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不同病原菌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与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浓度呈正相关,脱乙酰度越大,浓度越大,抑制效果越好;壳聚糖对活体黄瓜幼苗染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效应与壳聚糖的使用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热力烟雾机和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对辣椒白粉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4.07%和88.77%,热力烟雾机防效显著高于背负式电动喷雾器。供试器械和药剂所试浓度范围内对辣椒植株生长安全,无不良影响产生。  相似文献   

11.
BTH对小麦产生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化学诱抗剂BTH(benzothiadiazole)分别处理幼苗期和成株期小麦后,再接种小麦白粉病菌,以研究BTH诱发小麦对白粉病产生系统性抗性的能力。结果表明,用BTH处理幼苗期小麦后,小麦白粉病的病情指数较对照显著降低,BTH诱发小麦幼苗对白粉病产生抗性的最佳浓度为0.20~0.25mmol/L,最佳时间间隔应大于6d。对于成株期小麦,在分蘖中期和后期以0.20mmol/LBTH喷雾,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为60.82%,较对照增产16.00%。说明BTH可以诱导小麦对白粉病产生系统获得抗性,并可用于田间白粉病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明确茉莉酸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和对抗病相关基因的激活作用,以及抗病性变化与基因表达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小麦抗白粉病分子机理。[方法]以田间表现不同的代表性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国春"、"濮麦9号"和"周麦18"为材料,用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处理小麦幼苗叶片进行诱导,通过离体叶段培养法接种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进行抗性鉴定;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叶片中PR1(PR1.1)、PR2(β,1-3葡聚糖苷酶)、PR3(几丁质酶)、PR4、PR5(类甜蛋白)、PR9(TaPERO,过氧化物酶)、PR10、TaGLP2a(类胚素蛋白)和Ta-JA2(茉莉酸甲酯诱导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MeJ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中国春"、"濮麦9号"和"周麦18"对白粉菌的抗性水平。诱导抗性可以从MeJA处理后12~96h检测到,24h达到峰值。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MeJA对3个品种中除TaGLP2a外的8个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激活作用,在处理12、24或48h后达到峰值。MeJA对PR9和PR1的诱导作用最强,可达100倍,对PR2、PR4、PR5、PR3、PR10和Ta-JA2的诱导作用强,可达10-70倍;对TaGLP2a没有明显作用。茉莉酸诱导的抗病性提高与8个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呈正相关。[结论]茉莉酸诱导的抗病性增强与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强呈正相关,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在小麦抗白粉病反应中起作用,对这一途径的调控可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  相似文献   

13.
紫薇种子辐射变异和抗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辐射对紫薇种子的影响及选育抗白粉病新品种,以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紫薇种子及对部分植株进行了扦插对比试验,对出苗率、长雄蕊变异、抗性及生长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可以显著地抑制种子的出苗率;对长雄蕊瓣化现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辐射的‘六月飞雪’中,发现了两株对白粉病抗性极强的植株,其他调查植株全部染病;‘抗病1号’表现为对白粉病免疫,‘抗病2号’表现为高抗,‘四海升平’表现 为中感,‘六月飞雪’和‘红火箭’均表现为高感;同时发现两株抗病植株的株高及地径均高于不抗病植株,且抗病植株的落叶期明显晚于不抗病植株。  相似文献   

14.
葡萄白粉病是葡萄上一种常见的叶部病害,不仅降低葡萄产量,还严重影响葡萄品质和经济效益; [目的]筛选防治葡萄白粉病高效安全杀菌剂,明确供试不同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葡萄的安全性;[方法]选取8种生产上已登记杀菌剂开展葡萄白粉病田间药效评比试验;[结果]所有供试杀菌剂对葡萄白粉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在5个化学杀菌剂中25%乙嘧酚磺酸酯ME有效成分用量120.0 mg/kg和40%苯甲·吡唑酯SC有效成分用量228.6 mg/kg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且持效性较长;在3个生物杀菌剂中对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的是10%多抗霉素WP,其有效成分用量111.1 mg/kg,末次药后7d、14d的防效分别为72.5%和71.7%;[结论]上述试验杀菌剂中,25%乙嘧酚磺酸酯ME、40%苯甲·吡唑酯SC和10%多抗霉素WP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应注意与其它供试药剂交替轮换使用,以延缓葡萄白粉病病菌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华东葡萄抗白粉病基因差异表达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和克隆华东葡萄抗白粉病相关基因,以高抗葡萄白粉病的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为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DDRT-PCR)技术进行在白粉病病原菌诱导下抗白粉病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筛选出适宜DDRT-PCR的引物组合184对,获得抗白粉病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13个,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功能分别涉及转录调控、能量代谢、蛋白合成、防御反应等生理生化过程,表明华东葡萄白河-35-1抗白粉病是诸多代谢途径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这些差异片段的获得为探明葡萄抗白粉病分子机制提供了前期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条锈病和小麦白粉病是中国小麦的两大病害,由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研究所培育的小麦-簇毛麦6VS/6AI。易位系高抗白粉病,并对中国当前新优势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用6VS/6AL易位系与中国不同小麦生产区的栽培品种宁春4号、扬麦5号、扬麦158、申32109、豫麦13、豫麦18等进行杂交,对其杂种后代进行田间抗条锈病和抗白粉病鉴定。从各杂交组合中均选出对白粉病和条锈病高抗的单株和株系,其抗病性在小麦不同遗传背景中可以正常表达。对从F3~F8代中选出的抗病材料进行根尖染色体C-分带和分子原位杂交鉴定,在所鉴定的高抗单株和株系中均含有一对或一条6VS/6AL易位染色体。  相似文献   

17.
谭姣姣  李江  何培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03-16905
[目的]研究南极菌B-3对黄瓜的诱导抗病作用。[方法]以黄瓜幼苗为材料,研究南极菌B-3胞外寡聚糖的分子量、单糖组成,及对黄瓜叶中防御酶的诱导作用与黄瓜白粉病的诱导抗病性。[结果]B-3胞外寡聚糖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分子量为2112D,气相色谱分析由甘露糖和葡萄糖2种单糖组成;0.3%、0.5%和0.8%的B-3胞外多糖分别对黄瓜幼苗喷施不同时间后,黄瓜体内的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与0.5%的壳聚糖具有相似的诱导效果;同时,0.5%的B-3多糖能够显著地降低黄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防效达24.49%。[结论]B-3寡聚糖有望开发为新型抗病诱导子。  相似文献   

18.
樊月  谷俊霞  钟俐 《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1):2041-2045
[目的]研究甜瓜幼苗叶片中的SOD、POD、CAT同工酶与甜瓜白粉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白粉病感病甜瓜品种伽师和白粉病抗病甜瓜品种MR -1为材料,利用PAGE电泳方法分析三种同工酶在接种白粉病前后酶谱的变化.[结果]感病品种伽师和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受白粉病胁迫后,同工酶谱均有变化,POD酶带在第3d时有新的酶带出现,伽师:P4 (Rf=0.80),MR -1∶P1(Rf=0.68),且感病品种伽师比抗病品种MR-1的POD活性变化更迅速;CAT同工酶无新的酶带出现,但两品种的两条CAT同工酶酶带分别在接种白粉病后3和12d出现两次峰值;SOD同工酶酶活性变化相对较弱,无新的酶带出现,但SOD同工酶酶带S1(Rf=0.50)的活性有变化呈6d增强9d降低的趋势.同时,在接种白粉病后甜瓜白粉病抗病品种MR -1的POD、CAT、SOD酶活性始终比甜瓜白粉病感病品种伽师的酶活性强.[结论]甜瓜幼苗期接种白粉病菌后SOD、CAT、POD的活性变化可以作为衡量甜瓜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型杀菌剂氟苯醚酰胺与同类型杀菌剂在黄瓜白粉病上防效的差异。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法和大田常规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30%氟苯醚酰胺SC的EC_(50)值为0.817 mg/L,对黄瓜的白粉病有很强的防效,显著优于50%啶酰菌胺WG等同类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推荐剂量下,3种药剂对黄瓜白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效,其中30%氟苯醚酰胺SC在制剂用量为415.5 mL/hm~2和499.5 mL/hm~2时,防效显著,其药后7 d的防效分别为83.31%和86.07%。由此可见,30%氟苯醚酰胺SC对防治黄瓜白粉病有效。  相似文献   

20.
唐宗祥  符书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4949-4950
[目的]将黑麦Imperial及KingⅡ所带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为其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2套小麦-黑麦附加系(中国春×Imperial和Holdfast×KingⅡ)为研究材料,研究黑麦Imperial及KingⅡ中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染色体位置。[结果]中国春×Imperial的附加系6R和Holdfast×KingⅡ的附加系3R和6R对白粉病具有免疫力。这说明黑麦Imperial的白粉病抗性基因位于6R染色体上,而黑麦KingⅡ中白粉病抗性基因位于3R和6R染色体上。黑麦KingⅡ的3R染色体上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可能是新基因,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白粉病抗原。这说明3R和6R染色体上的白粉病抗性基因可在小麦中表达。[结论]该研究为将黑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导入小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