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长季节对甜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甜玉米在广东省周年种植的特点,以粤甜16、粤甜22、新美夏珍为材料,研究秋种和夏种甜玉米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初步明确影响甜玉米周年种植时单位面积产量波动的因素。结果显示,秋种时3个甜玉米品种的鲜苞产量、单穗重、百粒鲜重、穗粒数显著高于夏种,粤甜16、粤甜22、新美夏珍鲜苞产量秋种较夏种分别提高30%、45%、33%。甜玉米收获指数偏低,3个甜玉米品种在夏种和秋种时收获指数均低于42%,秋种较夏种提高3个甜玉米品种的收获指数,粤甜16、粤甜22、新美夏珍分别提高14%、27%、23%。表明夏种较秋种较高的光温水平,缩短甜玉米灌浆进程,降低甜玉米鲜苞产量和收获指数。  相似文献   

2.
鲜食型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市场上甜玉米品种繁多及江门地区甜玉米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的情况,为筛选出适合江门市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1年春季对引进的9个鲜食型甜玉米品种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各性状、产量及抗性,佛甜2号、粤甜16号、金茂甜6号、珠玉1号、华宝甜8号较对照种表现均较佳,适宜在江门地区推广种植;其中以佛甜2号和粤甜16号的农艺综合性状、产量及抗性表现最优,有较强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3.
粤甜16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培育的优质、高产、广适性超甜玉米杂交品种,2008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2014年,在广东省累计推广种植面积93 933hm2。该文重点介绍了梅州推广甜玉米粤甜16号的背景及其生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三大类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的.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以做罐头制品为主的,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此外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北方地区种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主要有沈农甜单一号、甜单8号、甜玉2号、中甜2号、科甜110等。甜玉米糖分含量高.种子在土壤中易遭地下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  相似文献   

5.
珠玉甜1号为超甜玉米新品种,比较适应在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气候区种植。本文阐述了珠玉甜1号甜玉米的种植表现,并从隔离种植、合理密植、精细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广东省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展甜玉米品种耐热性鉴定试验,筛选适宜华南地区夏季播种的优质耐热型甜玉米品种。【方法】以粤甜38号等8个甜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粤甜39号为对照种)在广州进行夏季种植,利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法对不同甜玉米品种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筛选出耐热性好的甜玉米品种。【结果】与甜玉米产量高度相关的农艺性状为穗粗、总粒数、结实率和穗位高。利用耐热性材料培育的粤甜40号和粤甜59号综合表现较好,鲜穗产量分别达16 840.3、15 264.4 kg/hm~2,分别比对照种粤甜39号增产19.1%和8.0%,净穗产量分别达13 179.3、11 700.9 kg/hm~2,分别比对照种增产37.4%、22.0%,适宜在华南地区夏季种植。【结论】粤甜40号和粤甜59号的综合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种粤甜39号,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适宜广东地区夏季大面积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7.
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超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隔离种植、科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防止一株多穗、适时采收等内容,以期为超甜玉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冷峰 《吉林农业》2010,(10):94-94
甜玉米属于鲜食玉米,口味好,品质上乘,通过加工罐头出口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文章从通榆县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甜玉米的品种选择,整地保苗、施肥灌水,隔离种植、防止串粉,种子处理,合理密植,防治病虫,适时采收等方面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以期能为农民朋友种植甜玉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引进10个甜玉米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闽甜6855、闽甜683、金冠218和永珍7号等4个品种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表现较优,闽甜6855产量比对照粤甜16增产12.1%;闽甜683比对照粤甜16增产9.9%;金冠218比对照粤甜16增产9.2%;永珍7号比对照粤甜16增产7.3%。建议这4个新品种在当地进行扩大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10.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三大类型,依据生产目的选择对路品种类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的,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以做罐头制品为主的,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此外,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北方地区种植较多的甜玉米品种主要有沈农甜单一号、甜单8号、津鲜一号、津鲜2号、甜玉2号、甜玉4号、甜玉6号、中甜2号、科甜1 10等一些品种.甜玉米糖分含量高,种子在土壤中易遭地下害虫取食危害,造成缺苗.最好采取催芽播种.精选饱满健壮的种子,先用清水浸泡24h,再用50%多菌灵或75%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2~3h,捞出后清洗干净,控干催芽.  相似文献   

11.
为形成南方鲜食玉米区机械播种的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筛选适合机播的甜玉米品种,选用6~7个甜玉米优良品种和勺式双行播种机,在珠三角垄作区(2016春种)、粤西平作区(2017春种)进行大田机播试验,每穴播2粒种子,研究机播对不同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粤甜28、粤甜27、粤甜26的鲜穗产量在2年均居前3位,具有较高的稳产性,年均鲜穗产量分别为16 919.6、17 910.0、15 320.4 kg/hm~2;种子萌发率85%以上、发芽势50%以上的品种有4个,说明从萌发角度可初筛适宜机播的品种;垄作区、平作区每穴出苗分别为0.81~1.22株、0.67~1.73株,间苗(空穴不补苗)后,平均存苗率87.6%、82.8%,存苗率最高的3个品种,在垄作区依次是粤甜28、粤甜27、粤甜26,在平作区依次是粤甜27、正甜68、粤甜28,说明从存苗率角度可筛选适宜机播品种;苗期整齐度前3位的品种是粤甜28、粤甜27、正甜68。从发芽率、发芽势、存苗率、产量稳定性可筛选适宜机播甜玉米品种,2年2区域的试验表明,粤甜28、粤甜27具有较高的萌发率、萌发势、苗期整齐度和稳定的鲜穗产量,适宜机播。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超甜玉米市场价值;区别于普通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并精细整地、种子处理、隔离种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等,以期指导超甜玉米推广生产。  相似文献   

13.
超甜玉米浙甜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浙甜6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中jp233为母本、大28—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超甜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浙甜6号比浙江省甜玉米主栽品种超甜3号增产11.0%-19.9%,且具有品质优、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005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作春、秋鲜食玉米品种种植。种植密度以4.95万-5.25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合江门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的甜玉米新品种,选择6个甜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泰甜325和惠甜9号鲜果穗产量高,分别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5.03%和3.76%,这2个品种具有综合性状优、产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有较强的市场潜力,适宜在江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晶甜9号是以ST-08为母本、ST-0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出苗至采收鲜穗春播83 d左右、秋播68 d左右,比对照(粤甜16号)早熟1~2 d,在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和生产试验中鲜果穗平均产量13 198.5 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2.23%。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并于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6042)。  相似文献   

16.
通过品种展示,对粤甜16号、粤甜21号、粤甜22号、粤甜23号、粤航甜2号、闽甜4号、榕甜1号等7个鲜食甜玉米品种的经济性状、抗性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及评述和推介.  相似文献   

17.
惠州优质高产甜玉米引种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惠州引种的优质甜玉米品种珠玉2号、金华13号、广甜6号、粤甜3号的特性特征,研究和总结了甜玉米生产过程中的地块选择、种植密度、苗期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收获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引进新育成的4个甜玉米品种,以粤甜16号为对照,在漳平市良种繁育场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粤甜27号、粤甜31号具备品质优、产量高、抗小斑病、大斑病和锈病等特点,鲜果穗外观性状较优,鲜棒籽粒排列整齐、色泽好、食味口感好,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型甜玉米三大类型.依据生产目的选择对路品种类型。以幼嫩果穗作水果蔬菜上市为主的.选用超甜玉米品种:以做罐头制品为主的.选用普通甜玉米品种。此外。还应注意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陆续上市,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华甜一号超甜玉米是华中农业大学育成的高糖分超甜玉米。该品种属早中熟玉米类型。在我地春播,从播种至采收青玉米棒需85天左右。株高1.8米,总叶片16~18片。穗位高60厘米,成穗率98%,穗型整齐,平均穗长17.5厘米,单穗重170~200克,结实率高。鲜籽粒外观黄白相间,总糖含量34.1%、蛋白质含量13.2%、脂肪含量3.2%,鲜食具有甜、嫩、皮薄无渣、奶油风味等特点。2000年我市种子农场引进种植,平均亩产青玉米棒690.9公斤,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栽培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