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阿斯卡尼细毛羊阿斯卡尼细毛羊是苏联第一个细毛羊品种,培育本品种主要选用了美国兰布里叶羊。从1924开始,至1935年培育工作基本结束。这个新品种开始命名为“阿斯卡尼型苏联兰布里叶”,从1949年改为阿斯卡尼细毛羊。目前,这个品种羊的特征和指标如  相似文献   

2.
<正> 1.何为亚热带绵羊新区我认为,所谓亚热带绵羊新区,是指我国非传统绵羊饲养区。这里过去有的地方曾有零星饲养,但人们从未把它做为一项产业对待,从总体上讲已无人过问,认为是失败的。现在经几年试验,认为饲养半细毛羊是成功的,可建立我国新的半细毛羊基地。据此,像湖南南山牧场,四川川东的红池坝、仙女山,湖北鄂西的个别地区都属养绵羊新区。贵州灼甫牧场理应为老区。  相似文献   

3.
张家口、承德坝上地区,是属高寒半干旱半农半牧区,仅适合于发展细毛羊生产。面对国际、国内羊毛市场价格不稳,严重影响了以羊毛为主要产品的细毛羊养羊业的发展,提高出栏羊产肉性能是增加细毛羊经济效益摆脱困境促进发展的理想途径。为探明河北细毛羊羔羊补饲育肥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羊的选择 选取康保县活佛营村户养的河北细毛羊161只,随机分成两个试验组和一个对照组,对  相似文献   

4.
采用外周血微量全血培养法研究了生活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青海细毛羊、新疆细毛羊、藏系绵羊的染色体核型及畸变。结果表明:三种绵羊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NF=62,公羊核型为54,XY;母羊为54,XX。染色体畸变类型主要为结构断裂和多倍体,其频率分别为:青海细毛羊1.530%和1.844%;新疆细毛羊2.292%和1.568%;藏系绵羊2.022%和1.103%,并对三种羊的畸变类型进行下检验,结果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敖汉细毛羊是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育种计划,采取多品种复杂杂交方法育成的毛肉兼用细毛羊新品种,1982年内蒙古人民政府正式验收并命名。 一、敖汉细毛羊品种形成与发展 敖汉细毛羊50年的培育历程,可分为品种形成、科技攻关与澳美型敖汉细毛羊选育三个阶段。 1、品种形成阶段:时间为1951年~1982年。该  相似文献   

6.
<正>辽宁省阜新县关山种羊场是国家重点畜牧场之一,是培育中国无角美利奴羊新品种的主要基地,而阜新县又是全国细毛羊生产基地县。1989年~1991年关山种畜场先后分3批从澳洲引进强毛型澳洲美利奴公羊12只(其中无角系5只),康拜克母羊439只。利用强毛型澳美无角系公羊级进杂交康拜克母羊,培育具有体大,毛多,毛长,羊毛品质好,接近澳美羊生产性能的无角美利奴羊。同时,用引进的澳美公羊和培育的澳康公羊对阜新、彰武两县近30万只东北细毛羊进行了大规模的杂交改良。仅阜新县到1991年末改良羊存栏只数已达20多万只,杂交后代的产毛量和羊毛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青海细毛羊和新疆细毛羊公羊羊毛含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重量法对三角城种羊场14只青海细毛羊公羊和8只新疆细毛羊公羊共88个毛样的含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含硫量水平在2.40%-3.24%,在羊毛含量正常值2.7%-4.2%内,偏低;两品种间、各品种不同年龄间及个体不同部位间的羊毛含硫量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羊毛的不同区段上含硫量水平具有一规律,即中段罗高,顶部软低,底段居中。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细毛羊是在呼盟岭东地区培育的毛肉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该品种羊具有体大、毛长、净毛量高和繁殖性能较强的优点。为此,我们对呼伦贝尔细毛羊的繁殖性能一项,在导血提高自群繁育阶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优质细毛羊的繁殖规律及繁殖力的研究认为:公羊(后代双胎多的)、母羊年龄(3至6岁)、母羊体况(配种前体重膘情评分为45±023分)、配种时间(8月15日至8月31日)、选种选配(公母羊年龄相差1或相同)以及第一二产产双胎的母羊能显著提高繁殖力,也是多获得羊毛和羊肉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新疆细毛羊为季节性发情动物,大多数细毛羊每年产1胎,多为1胎单羔。因此,受胎率是决定养羊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定时输精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母畜的利用率和受胎率,已成为养羊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提高绵羊的繁殖效率,本试验采取3种不同方法分别对青年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比较研究了发情后不同定时输精技术及输精时间对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均取得了较高的同期发情率,其中CIDR栓+PGF2α方法的同期发情效果较好;青年母羊最佳定时输精技术是腹腔镜输精技术;最佳输精时间为发情后的48 h。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细毛羊是我国自行育成的第一个细毛羊品种,曾因质量好,一直畅销不衰,直至80年代末. 塔城地区种羊场是自治区重点细羊毛生产基地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30多年中共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提供过种羊83,000多只,向国家交售羊毛近千吨.对发展我国的畜牧业生产和毛纺工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长时期封闭和本品种选育的结果,使新疆细毛羊的羊毛长度、弯曲、油汗的颜色,产毛量等等各方面均一直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并且与国外羊毛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为改变和改善现有细毛羊的羊毛品质,必须引入外血以提高羊毛长度,增加产毛量.并在此基础上以期培育出体形外貌更趋一致、遗传性能相对稳定,适应本地区放牧条件的优良细毛羊.我们于1988~1992年连续4年导入澳血改良新疆细毛羊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绵羊穿衣是针对我国西北地区长年干旱、风大沙多、海拔高、紫外线照射强烈、冬季寒冷等恶劣自然环境严重影响绵羊毛生产性能而研制的。绵羊穿上这种衣服可使被毛紧凑,羊毛中的油汗得到保证,并且促进羊毛的生长,增加弹力,提高净毛率及净毛产量,减少羊毛中灰尘、杂质含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快速提高绵羊羊毛生产性能的方法。1 材料与方法1.1 羊衣试验用羊衣一部分是澳大利亚进口,另一部分为我国自己研制的国产羊衣,首次穿用观察。衣料质地要柔软、耐磨、透气、防雨水及灰尘的渗入,并能遮挡紫外线的射入。羊衣的大小根据羊只体格大小而制作,注…  相似文献   

13.
甘肃高山细毛羊选育进展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配羔羊饲料,在放牧条件下,对短期育肥贵州半细毛羊羔羊的增质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48 d内,试验2、3和4组平均总增质量为1.7、2.4和1.6 kg,对照组平均总增质量0.6 kg,试验3组效果最好,比对照组多盈利1 620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重点介绍了作者30多年来培育的乌森吐鲁肉(皮)毛兼用无角细毛羊的特点及生产性能,以及得其羔羊当年出栏的生产方式和利用其杂交盖羊进行集约化生产的试验效果,作者认为。发展草原畜牧业必须科学地利用青草期,发挥羔羊饲料报酬高和杂交的优势,多快好省地生产羔羊肉,皮、毛等畜产品,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龙形经济,从而大幅度快速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阿垦肉毛兼用细毛羊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前言 阿垦肉毛兼用细毛羊是正在培育中的新品种,由3个品系组成。154为自选品系,数量多、规模大、适应性强,生长快和产肉性能高;157品系引入林肯公羊导血,体型和羊毛品质有明显的改善,毛长和净毛率分别提高30.88%和10%;420品系引入德美羊血液,肉用体型明显,产肉性能在纯放牧条件下,6月龄羔羊胴体重和屠宰率分别提高17.33%和5.25%。 阿垦肉毛蒹用细毛羊(简称阿垦羊)选育研究是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一八一团场进行。基础羊群是60年代以当地肉脂兼用大尾羊为母本,苏联阿尔太、高加索毛  相似文献   

17.
重量法对青海细毛羊、半细毛羊不同剪毛量区段的含硫量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青海细毛羊成年母羊 4.0 0kg区段含硫量最高 ,一岁母羊 2 .0 0kg区段含硫量最高。青海半细毛羊成年公羊 4.5 0kg区段含硫量最高 ,一岁公羊 3 .0 0kg区段含硫量最高。同品种年龄内剪毛量区段间含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剪毛量区段与硫的含量间存在弱的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3 615 3。  相似文献   

18.
对云南半细毛羊繁殖性能的研究观测结果表明云南半细毛羊多胎性状属低遗传力性状,双羔性状的出现率0.2231,遗传力0.048±0.012;母羊头三胎产羔数高,女儿后代产双羔比例也高;母羊终生产羔胎次增加,母羊产双羔的比例随胎次的增加而增加;运用家系选择,把头三胎产双羔的母羊及其后代组成多羔母羊群,用头三胎的双羔公羊进行选配,结果比繁殖力低的配种组合双羔率提高了24.9%,多羔群与普通群双羔率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高台豁达饲料-802绵羊精料补充料的使用价值进行本试验。选取甘肃高山细毛羊育成母羊(12月龄),分试验和对照两组,每组60只。试验组羊补饲802,对照组羊补饲青稞、燕麦混合精料。试验期自1998年1月16日至3月16日,共计60d。试验结果:试验组羊只均增重经对照组多1.58kg,提高59.8%;只均毛长对照组长0.58cm,提高31.7%,经t经验,二者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只  相似文献   

20.
影响云南半细毛羊繁殖力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半细毛羊产羔率随年龄、胎次的胎长而提高,繁殖成活率则4岁后逐渐下降;配种季节对繁殖力有较大影响,配种以10月份为最好,配种前体重和公羊对繁殖力有一定影响,配种前加强饲养管理和选用多羔公羊对提高繁殖力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