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9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通过在本区域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9的栽培模式,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及生态效益型小麦机械化高产高效模式形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小麦新品种龙麦35是由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为探索其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12年度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年气候条件下对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5的栽培模式,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5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12-2014年度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3年在本区域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5在不同年份的增产潜力,为其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6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13-2014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两年在本区域平年及平丰年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春小麦龙麦36不同肥密及密度与施肥比例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龙麦36高产栽培模式,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5及龙麦36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为探索这两个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在平丰年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高产栽培模式,为其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为发挥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龙麦35和龙麦36的品质和产量潜力,结合项目的实施,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设立试验区,通过各项技术试验与组装,为建立优质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新品种350 kg/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奠定基础,为春小麦龙麦35、龙麦36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及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龙麦33号小麦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09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龙麦33号高产栽培模式,为该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6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兴安岭沿麓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在丰年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丰年气候条件下不同密度及施肥比例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6在丰年气候条件下不同密度及施肥比例对产量的影响,寻求出龙麦36的最佳的密度与施肥比例,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5和龙麦36均为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丰年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及不同肥密条件下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2015年度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丰年气候条件下进行不同肥密与龙麦35、龙麦36产量和品质关系的研究,初步探索出高产优质春小麦龙麦35和龙麦36在丰年的增产潜力和不同肥密对品质的影响规律,通过此项研究为其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优质春小麦品种垦九10号为黑龙江省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为探索该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的高产栽培模式,在2014年平丰年份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形成优质春小麦垦九10号高产栽培模式,为其品种在本区域高产攻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黑龙江西部雨养农业区优质春小麦北麦6号氮素后移与春小麦产量的变化关系。以形成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栽培模式。2011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春小麦氮素后移与产量关系的研究表明。以分蘖期施用氮素增产效果较佳,通过项目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氮素后移高产栽培模式,为春小麦北麦6号在本区域种植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4~2005年优质春小麦品种龙辐麦12不同肥密及施肥方式对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作为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综合配套保优节本栽培技术研究"子项目攻关试验品种。为探讨优质春小麦龙辐麦12在大兴安岭沿麓产业化带不同肥密及施肥方式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九三试区进行此项研究工作。通过两年试验,初步摸清了龙辐麦12最佳密度及施肥量级和施肥方式,为龙辐麦12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龙辐麦1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育成的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于200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为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强筋小麦中标品种以及《黑龙江省麦豆轮作示范区建设》项目中种植品种。因其优质高产抗病和抗逆性强,已成为大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针对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6不同肥密措施,采用二次旋转回归通用组合设计,以小区试验产量建立兴安岭沿麓雨养农业区春小麦龙麦36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通过示范验证,为优质春小麦龙麦36高产栽培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氮素后移与春小麦产量品质的变化关系,形成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栽培模式,2009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春小麦氮素后移与产量品质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氮素后移与产量品质的高产栽培模式,为春小麦在本区域种植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项目为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大兴安岭沿麓地区优质强筋小麦高效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子项目之一,针对优质强筋春小麦品种龙麦30进行不同肥密模式化研究并形成栽培模式,为优质春小麦龙麦30在本区域推广应用及项目的完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0-2011年度通过对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3不同播期试验研究,探讨优质春小麦晚熟品种在黑龙江西部雨养农业区不同年份播期与产量的关系,为品种寻求最佳经济播期及优质春小麦龙麦33生态效益型栽培生产模式形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黑龙江西部雨养农业区优质春小麦不同密度及施肥比例与产量品质的关系,形成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春小麦栽培模式,在平丰年份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该区域平丰年气候条件下春小麦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密度及施肥比例与产量品质的高产栽培模式,为该区域春小麦种植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垦啤8号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09年进行了该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啤酒大麦垦啤8号高产栽培模式,为该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研究针对优质春小麦新品种龙麦33不同肥密措施,采用二次旋转回归通用组合设计,以小区试验产量为标准建立黑龙江西部丘陵漫岗黑土带春小麦龙麦33高产综合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通过在大面积上进行示范验证,来为优质春小麦龙麦33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色素含量基因在黑龙江省小麦品种中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粉及其制品的色泽是衡量小麦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了解黑龙江省小麦品种Psy-A1位点上控制黄色素含量的等位基因分布状况,本研究利用功能标记YP7A对95份推广品种的Psy-A1位点等位变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Psy-A1位点控制低黄色素含量的等位基因Psy-A1b的材料在黑龙江省小麦中的分布频率为58.9%,而控制高黄色素含量的等位基因Psy-A1a的材料在黑龙江省小麦中的分布频率为41.1%,说明黑龙江省小麦品种Psy-A1位点以Psy-A1b为主。但从单个品种上看,当前黑龙江省主栽小麦品种及骨干亲本却大多以高黄色素含量的等位基因Psy-A1a为主,如龙麦26、龙麦30、龙辐麦12、龙辐麦16、克旱18、克旱19、克旱20等。而克丰6号、克丰10号、克丰12及龙辐麦15为低黄色素含量的等位基因Psy-A1b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