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蟹生态养殖不同放养模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研究了河蟹不同放养模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每667m^2放养扣蟹350只~750只,规格200~300只/kg,均可达到上市规格150g/只,回捕率60%以上,其中放养350只/667m^2,平均上市规格最大,而单产、效果最低;放养750只/667m^2,回捕率下降,单产优势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河蟹生态养殖适宜放养模式是:河蟹500~750只/667m^2,规格200~300只/kg,套放青虾5~6kg/667m^2,规格1200~2000尾/kg;花白鲢15~20尾/667m^2,规格5~6尾/kg;鳜鱼8~12尾/667m^2,规格7~8cm。  相似文献   

2.
利用面积0.333hm^2和0.667hm^2的2口池塘进行大弹涂鱼高效养殖试验。2007年4月,2口池塘共放养规格为150-220尾/kg的大弹涂鱼苗种120000尾。采用池外源预先肥水养藻,定向培养生物饵料,结合池内追肥繁藻和补充投喂人工饵料技术。以满足大弹涂鱼养殖饵料营养的需求。经过精心管理,至收获时商品鱼个体重16-23g/尾,产量为2044.5kg。平均产量136.30kg/667m^2,成活率达85.2%,投入产出比1:2.05,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鳜的养殖一般要投放大规格鱼种,这样可以提高养殖成活率。现将鳜大规格鱼种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1夏花放养 选择规格整齐的2.5~3cm鳜夏花放养。放养前用3×10^-6的硫酸铜溶液或3%的食盐水浸洗3~5分钟。放养密度根据不同的育苗设施类型及水源条件而定,如网箱或水泥池中培育,凡具备流水条件的,每立方米水体可放养2.5~3cm规格的鳜夏花1000~1500尾;土池培育,要根据饵料鱼的配套情况,每667m^2放养8000~10000尾。  相似文献   

4.
仲雷 《齐鲁渔业》2006,23(10):22-22
秋末冬初,利用夏花鱼池或单养罗非鱼等不耐低温鱼的池塘速养青虾,可确保青虾在越冬前2个月左右的生长期,蜕皮3次,长成大虾,每667 m~2可产成虾50~60kg。由于成虾规格大,又值元旦、春节前后上市,可达到增产增效目的,每667 m~2纯收益可达1500~2000元。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青虾苗种放养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2011年3月,笔者在江苏省启东茅家港海域选择中低潮海区实施杂色蛤滩涂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应用与研究,苗种中间培育面积14-3hm^2,投养杂色蛤苗种60.2t,经过10~14个月的滩涂养殖,生产出1.0~2.0cm、2000~4000粒/kg的大规格杂色蛤苗种226.9t,平均每667m^2产量1056.3kg,实现产值131.6万元,利润加.8万元。现将杂色蛤滩涂苗种中间培育技术应用与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源泉 《水产养殖》2013,(11):24-25
福建省三明市牧渔良种试验推广中心养殖欧洲鳗鱼已有16年的养殖历史,长途运输鳗苗也有多年的实践经验。由于试验推广中心无保温培育设施,需要把刚从欧洲进口的小鳗苗(规格在3cm左右)运输到有保温设施的精养池经140~160d的养殖,培育成大规格鳗苗后(每30-100尾/kg),再经3-5h的长距离运输到土池养殖。大规格鳗苗的运输与四大家鱼苗种的运输不同,具有鳗苗种本身价值高、风险性大、运输技术含量高等特性。由于鳗苗价格从2008年的3cm规格每尾2.2元上升到2013年每尾8.0元,在前期购苗上造成成本上升,加上培育成大规格鳗苗运输成活率底使得养殖者可望而不可及。现根据五年的(2001、2003、2005、2008、2010)长途运输鳗苗技术进行经验,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改造66.7hm^2对虾养殖池塘,放养规格6000粒/kg的缢蛏苗种6250kg,日本对虾苗种1200万尾(2茬),当年共收获缢蛏(规格6.67cm)270100kg,对吓124400kg,实现产值537.39万元,利税369.67万元。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台湾泥鳅在江西省赣中山区池塘中的养殖特性,开展了山区池塘台湾泥鳅养殖技术研究及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放养规格为4~5 cm苗种,密度为80000尾/667m~2,经117 d的人工养殖,平均规格为12.16±2.17 g,产量为1072 kg/667m~2,成活率为82.6%,利润为7730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 cm苗种,密度为120000尾/667m~2,经127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1.78±2.43 g,产量为1193.5 kg/667m~2,成活率为76.7%,利润为7253元/667m~2;放养规格为3~4cm,密度为150000尾/667m~2,经115d的养殖,平均规格为10.25±1.95 g,产量为1202.7 kg/667m~2,成活率为78.7%,利润为7043元/667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1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是在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2.5cm以上。这样的青虾苗,躲避敌害的能力强,成活率高。一般每667m~2蟹池放养1万~1.5万尾。即使放养后有一部分青虾苗被蟹取食,也能保证蟹池内的青虾有一定的密度。  相似文献   

10.
在池塘中进行翘嘴红鲌养殖试验。每667m2放养翘嘴红鲌833尾,规格12~15cm,搭配少量草鱼、鲢、鳙,投喂蚕蛹、配合饲料,饲养240d,每667m2产翘嘴红鲌580kg,平均全长44.6cm,平均体长39.6cm,平均体重625g,养殖成活率95%,其它配养鱼产量259.5kg/667。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新型养殖模式,在鳜养殖池塘引入微生物、水生植物以及投放其他鱼种进行生产试验。在0.2 hm2鱼池中,投放4 cm鳜鱼种2790尾,经过185 d的饲养,单产达到415 kg/667m2。鳜池连同饵料鱼池共0.65 hm2面积,平均利润3977元/667m2,商品率90%。在局部生态系统条件下,池塘水质实现了自净,水质指标符合鳜生长要求,养殖用水比常规养殖相对减少。  相似文献   

12.
2004~2005年进行了翘嘴红鲌人工繁殖、夏花与冬片鱼种培育、成鱼池塘与网箱养殖试验,取得较好效果。2004年:催产亲鱼25组,出苗340万尾;3口发花池经25天饲养共产夏花鱼种24.91万尾,平均体长3.0~3.3 cm;3口育种池经140天培育共产冬片鱼种6.38万尾,平均体长12.4~14.3 cm,利润2660~2937元/667m~2,投产比1:2.64~2.82。2005年:3口成鱼池共产商品鱼7445 kg,平均单产413.6 kg/667m~2,利润4546~6333元/667m~2,投产比1:2.15~2.53;4口网箱共产商品鱼2558kg,平均单产32.0 kg/m~2,利润352~413元/m~2,投产比1:2.01~1:2.03。  相似文献   

13.
在江苏省南通市水深2m、面积467km~2的池塘中,每667m~2放养伞径5cm的海蜇Rhopilemae sculentum200只、全长1cm左右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4000尾和4 000粒/kg的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zcta 20万粒。经饲养,海蜇产量为855kg/km~2、斑节对虾67kg/km~2、缢蛏145kg/km~2,总产量为1 067kg/km~2,产值为8 600元,利润为6 057元,显示出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池塘面积1067m^3,主养彭泽鲫鱼种,搭配团头鲂及鲢鳙鱼种,经156天饲养,共产鱼1029.6kg,折合667m^2产鱼643.5kg。其中每667m^2产彭泽鲫鱼种367.8kg,平均规格70g。每667m^2利润3498元。投入产出比为1:1.67。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海拔山区稻田养殖禾花鱼的最优养殖模式,提高郴州高山禾花鱼养殖的标准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试验在不影响禾花鱼品质和稻谷产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了苗种规格、养殖密度及投饵率3个关键因素,交叉设计了9个养殖模式试验组,通过每667 m2的禾花鱼产量和经济效益对不同模式进行比较评估。研究表明,9个试验模式均能当年养成商品鱼,其中9号试验组(放养规格48 g/尾、密度300尾/667 m2)和4号试验组(放养规格22.5 g/尾、密度400尾/667 m2这两个模式最佳,禾花鱼产量和产值均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平均产量分别为23.7 kg/667 m2、21.7 kg/667 m2,平均纯利润分别为1198元/667 m2、1182元/667 m2。  相似文献   

16.
塘鳢是淡水小型经济鱼类,江浙沪一带将其视为名菜,为发展特种小水产品,作者于1992~1995年进行了塘鳢养殖试验工作,取得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饲养的成套经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在20m^2的网箱中进行,鱼孵化率和苗种(夏花)成活率分别达到59.71%和71.03%,成鱼饲养采取池塘混养方式,在267m^2的池塘中经170天养成尾重20g以上的商品鱼18.25kg,成鱼饲养成活率为64.5%  相似文献   

17.
云斑尖塘鳢池塘育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商业化生产的目的出发,研究池塘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仔幼鱼的培育。育苗池经清塘、培水后,当幼小轮虫生物量达10 eggs/mL以上时,按225~375尾/m2放养刚开口的仔鱼,饲养30 d,长成全长约1.5 cm的稚鱼,开始驯食人工混合饲料,再池养30~35 d,育成全长2.75~3.35 cm幼鱼。2006年共放养仔鱼434万尾,育成早期幼鱼119.7万尾,成活率27.6%。在傍晚时拉网起捕,“三网率”达95%。  相似文献   

18.
方斑东风螺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0.16 hm2的土池中,9月投放壳高1.30~2.61 cm、体重0.90~2.68 g的方斑东风螺稚螺5.41万粒,经4个月的试养,育成商品螺243.0 kg,个体重2.5~12.0 g,平均体重5.25 g;壳高2.53~4.35 cm,平均3.05 cm;成活率86.3%,饵料系数2.3,获产值28 188元。经试验方斑东风螺对养殖环境海水水质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水温的适应范围较广,是一种优良的海水养殖品种,适合南方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9.
在3055亩盐碱荒滩池塘中进行了大面积套养梭鱼试验。亩均放养大规格鱼种643尾,其中梭鱼占总放养量的24%。清塘施肥,科学投饵,调节水质,防治鱼病,经8个月的饲养管理,亩均产商品鱼424.2kg,其中梭鱼109.3kg,亩均纯利润1229.1元,投入产出比1:1.5,该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人工调兑淡水盐度,定点投喂颗粒饲料,调节水质及病害预防措施,在667m^2淡水池塘中养殖南美白对虾,经107天的饲养管理,共产南美白对虾160.2kg,平均体长达13.5cm/尾,体重20g/尾,成活率达到80.1%,共获利润5732.5元,投入产出比1:2.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