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 0 0年姚沟镇刘圩行政村种植安徽省安岱棉公司的保铃棉 32 B80公顷。其主要种植表现 :1自我调节能力较强7月 1 5日调查 ,蕾铃脱落率 2 .5% ,8月 1 5日调查 ,蕾铃脱落率猛增到 67% ,中部严重脱落 ,从 8月 1 0日起间断小雨 ,阴晴相间 ,适宜结桃的气候一直持续到 9月上旬 ,这段时间不但上部现蕾开花 ,结桃快 ,连已脱落的中间枝条前三个果节也结了桃 ,1 0月下旬 ,棉农高兴的说 :“刚拣棉花时只有十几个桃 ,现在上面还是十几个桃。”2吐絮期间耐阴雨从 8月 1日到 1 1月 1 5日 ,共 1 0 5天中 ,阴雨天就达 59天 ,占 56.2 % ,但新棉 32 B棉田一片…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安徽沿江地区在棉花生产上遇到近 1 0年来最为恶劣的灾害性气候 :前期持续低温阴雨 ,中后期持续高温干旱 ,严重影响了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生育期推迟 ,蕾铃脱落率增高 ,成铃率减少 ,单产大幅度降低。1原因分析1 .1灾害性气候。 3- 4月份低温阴雨天气 ,对棉花苗期生长有一定影响 ;6月 2 9日到 8月 1 0日的持续 42天日平均最高气温超出 35℃高温干旱天气和 8月 1 1日到 8月 2 0日日平均气温在 2 5℃以下的低温阴雨天气 ,严重影响了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造成花粉败育和蕾铃脱落 ,棉株中部形成空枝。据对望江、宿松两县 3万公顷棉田调…  相似文献   

3.
棉花蕾铃脱落是长时期以来影响棉花产量的关键。缩节胺能适当控制棉花的营养生长 ,有利于塑造理想的株型 ,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在一定程度可以减轻棉花的蕾铃脱落。为了探索新的生长调节剂 ,2 0 0 2年对“棉多收”的增产效果进行了试验。1材料和方法1 .1供试材料。 1现混现用型“棉多收”:分为 A、 B两组分各 1 0 ml于使用时现混现用 ,即 :先将其中一个组分溶入 1 2 kg清水中、混匀 ,再将另一个组分溶入、混匀。 2预混型“棉多收”:分为 A、B两个组分 1 0 ml于使用前许多天即混合待用 ,用时溶入 1 2 kg清水。 3对照 :喷同量清水。 4供…  相似文献   

4.
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 年(1996~1998 年)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北疆棉区棉花蕾铃脱落率达80% 以上,且落蕾率高于落铃率。落蕾在现蕾6 天后直到开花前比例较大,而落铃主要集中在开花后12 天以内。蕾铃脱落的主要时期出现明显的峰值,随年份不同而有所不同。中部果枝现蕾较多,脱落率也较高;同一果枝第一果节以落铃为主,第二果节以落蕾为主。栽培措施、气候条件与棉花的蕾铃脱落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棉花双秆栽培优质高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淮地区实施夏收油菜或大麦后移栽双秆棉栽培方式 ,实现伏桃和早秋桃皮棉 1 5 0 0 kg· hm-2的优质高效栽培目标。双秆棉开花结铃期 40天左右 ,大田生长期 1 40天左右 ,分别较麦套移栽棉缩短 30~ 40天。在 5 .2 5万株·hm-2适宜密度下选用抗虫杂交棉、加大前期施氮比重 ,即安家肥与花铃肥比例 2∶ 2或 3∶ 1、两步化调等关键技术 ,为大幅度提高植棉经济收益、优质高效和生态环境改善、向机械化植棉过渡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 ,随着化学肥料大量使用 ,有机肥料逐渐减少 ,导致棉田缺硼症愈来愈严重 ,就石首棉区而言 ,目前有 70 %的棉田表现缺硼症。据调查 ,缺硼棉田 ,棉株顶芽坏死 ,棉株矮化多分枝 ,下部老叶肥大 ,暗绿色 ,变脆 ,叶脉突出 ,顶部新叶变小 ,边缘和主脉失绿 ,叶柄上出现绿色浸润状环带突起 ,严重缺硼时 ,叶片反向卷曲、皱缩 ,苞叶张开 ,蕾铃易脱落 ,结桃少。 2 0 0 2年在缺硼棉田采取叶面喷硼与不喷硼对比试验结果显示 ,喷硼棉花蕾铃脱落率为43%~ 5 6% ,每公顷产皮棉 1 44 0~ 1 5 4 5 kg,比不喷硼棉田的蕾铃脱落率低 1 8%~ 2 4 %、皮棉增…  相似文献   

7.
大荔县是陕西省的主产棉区,在棉花生产中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的现象,调查显示,2000~2010年棉花生长的后期平均脱落率为58.6%.通过对比,当脱落率超过70%时,棉花皮棉产量低于975 kg/hm2.可见,蕾铃脱落是制约棉花稳产、高效的因子之一.探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系统地掌握科学植棉技术,并对症施治,是改善棉田小气候环境,加强棉花营养条件,增蕾保铃,实现棉花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开封县位于豫东平原 ,年降水量为 62 7.5 cm,平均日照 2 2 60 h,无霜期 2 1 4天 ,非常适合棉花种植。棉花是开封县的主要经济作物 ,该县常年种植棉花 1 .33万 hm2以上。为了探讨中棉所 2 9在简化栽培条件下的产量及在本地的综合表现 ,2 0 0 2~2 0 0 3年在开封县进行了试验示范。1试验概况示范在开封县东部土山岗、陈留、罗王 3个乡镇进行 ,土质为黏土 ,水浇条件好。示范面积 2 0 0 2年为 1 0 hm2 ,2 0 0 3年为 30 hm2 ,密度两年相同 ,设3种密度 :每公顷 2 .2 5万株、 2 .7万株、 3.1 5万株。采用简化管理 ,每株保留 2~ 3个营养枝。9月 1 0…  相似文献   

9.
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 ,棉花的种植方式不断推陈出新 ,近年本地引进简化植棉技术 ,经过 3年的试验示范认为 :该技术简化了田间作务工序 ,实现了高产优质 ,创新发展了植棉技术 ,使大田棉花增产 1 5 %~ 2 0 %。多点示范田单株结铃 60~ 80个 ,最多的单株成桃 2 34个 ,每公顷产子棉 60 0 0 kg以上 ;改变了棉花个体与群体生长环境 ,解决了棉花生产中的一播全苗、蕾铃大量脱落和高产田田间荫蔽、下部烂铃的问题 ;其播种方法简单 ,不整枝 ,省工5 0 %左右。1搞好备耕。简化栽培必须从备耕开始 ,抓好每一个生产环节 ,合理轮作倒茬 ,施足底肥 ,深耕冬…  相似文献   

10.
特丰1号能显著地促进棉花的蕾铃发育,减少蕾铃脱落,在栽培密度为3.9万株·hm-2左右的条件下,单株结铃增加4个以上,并能增加铃重和衣分,增籽棉690kg·hm-2,增产18.72%左右;控制棉花植株徒长,缩短主茎与果枝节间长度,矮化棉株1/3左右;延长叶片功能与寿命,叶色加深,叶片增厚;增强棉株抗逆性。  相似文献   

11.
棉花蕾铃脱落,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但有一个明显的事实为人所共知,这就是个体单株脱落率低,群体单株脱落率高。其原因是密度大了,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群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内部矛盾激化,蕾铃大量脱落。我们摸索了二十几年,找到了一种“棉花别枝法”,改变个体株型以适应群体发展的需要,效果很好。1977年的试验结果是,实行别枝的密度9880株单株成桃7.9个,单产皮棉211斤,比不别枝的对照单产140斤,增产51.3%。试验证明,在一般水平条件下,密度在8000—12500株,采用别枝法,蕾铃脱落率可由原来70—80%降低到40—50%。基本上实现既要高密度,  相似文献   

12.
68 0户棉农的调查表明 ,2 0 0 3年棉花单产下降 1 7.90 % ,总产下降 5 .77%。单株成铃数减少3.66个 ,减幅 1 2 .85 %。异常的气候条件是导致棉花减产的主要原因 ,表现在前期持续的低温多雨和中后期持久的高温干旱 ,导致棉花生育期推迟 ,蕾铃大量脱落 ,成铃减少 ,单产和生产品质明显下降 ,30 %的棉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早衰。  相似文献   

13.
科棉一号在沿江地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棉一号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病虫和适应性广等特点,近年在沿江棉区如江苏、安徽等省种植面积较大,深受棉农和纺织部门欢迎。1特征特性1 .1出苗较好,生长势较强。植株呈塔型,株高中等偏高,叶片中等偏大,结铃性强,单铃重6g左右。生长速度快,生育期早,全生育期在1 35天左右,在安庆地区近两年不利的气候下,科棉一号出苗速度快,现蕾开花正常偏早,比同期移栽的皖杂系列及中棉所2 9等杂交棉早2~3天,霜前花率达85 % ,不早衰,不晚熟。特别是在2 0 0 3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长期高温(连续2 2天超过35℃)干旱情况下,一般棉花4~8个果枝蕾铃脱落严重,成…  相似文献   

14.
中棉所41在大荔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植表现1 .1出苗好、苗壮、早发。中棉年 41前期发育较快 ,较其它抗虫棉品种普遍早出苗 2~ 3天 ,早现蕾 3~4天 ,株高高出 1 5 cm,从根本上解决了转基因抗虫棉弱苗晚发的问题 ,有利搭好丰产架码。1 .2成铃早 ,结铃性强。中棉所 41成铃比其它品种早 2~ 3天 ,单株成铃 2 8.3个 ,比对照多 4.2个 ,居参试品种第一位。大面积示范田每公顷铃数达到1 5 7.5万个 ,比对照高 37.5万个。1 .3抗旱性、抗虫性强 ,适应性强。 2 0 0 2年 7月中旬到 8月上旬长达一个多月的伏旱中 ,中棉所 41田间长相明显优于其它相邻的 99B,蕾铃脱落最低 ,比对照低 8.3%…  相似文献   

15.
(一)棉花的产量是由每亩株数、每株结铃数和每铃重量三个因子所决定的。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增加单株结铃数是增加产量的主要因素。解放以来,由于历年来推广优良品种,加强治虫及水肥等栽培条件的逐步改进,棉花密度增加而脱落减少,产量显著提高。但是,目前各棉区的蕾铃脱落率仍在70%左右,严重的可达80%以上。因此,减少蕾铃脱落,增加单株结铃数,是挖掘棉花增产潜力的重要途径。毛主席去年在山东视察时指示:“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这  相似文献   

16.
蕾铃脱落是棉花生产上存在的重要问题。有人认为,蕾铃脱落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人为的努力虽然可以减轻一些,但收效毕竟有限……。这显然是一种消极的看法。同样在夏秋阴雨较多的年份,有的棉田脱落严重,有的棉田却脱落很轻;即令在同一块地上,有的棉株脱落严重、结铃少,有的棉株却脱落很轻、结铃很多;这些都说明,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只要我们处理得正确,脱落可以大大减少。脱落是不良的环境和栽培条件所造成的。只要努力改善棉花的生活条件,使适合它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控制棉花的生育,使适应于某些自然条件,就可以减轻脱落到极少的程度,而使产量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棉花蕾铃脱落现象,是棉花生产上极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是一切栽培措施与自然条件的集中反映于棉花生理上的具体表现。资产阶级学者由于腐朽落后的唯心论的影响,不相信人能控制自然,认为棉花的蕾铃脱落是植物生理上的自然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辩证唯物论者却相反,他们根据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与历史事实的表现,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棉花蕾铃脱落有其内因和外因,将来  相似文献   

18.
1适时灌水棉花普遍播种较迟,适时灌水是棉花高产的重要措施。重点掌握好头水和最后一水的时间和用量,以及头水和二水的衔接。头水进水可根据棉苗形态来确定,一般于盛蕾至初花期,土质好的棉花生长期需4~5水,间隔1 5天左右;戈壁地6~7水,间隔7~1 0天。停水时间可根据土壤质地、气候和棉花长势确定,一般在8月1 5 - 2 0日停水,戈壁地可往后推迟5天左右。花铃期是需水高峰期,缺水会造成大量蕾铃脱落,因此要重浇花铃水。2科学施肥一般施足底肥的地块,每公顷追施尿素1 2 0~1 5 0 kg、磷酸二铵1 5 0~2 2 5 kg或棉花专用肥2 2 5~30 0 kg。未施底…  相似文献   

19.
20 0 1 - 2 0 0 2年连续在小寨乡进行棉花高浓度叶面喷肥方法试验 ,试验地肥力中等 ,采用地膜覆盖 ,两年平均密度每公顷 7万株 ,小区面积 66.7m2 ,3次重复 ,喷施时间为 8月 5日、1 2日和 2 0日共 3次。肥料配比为 :A:2 %尿素 + 1 %磷酸二氢钾 ;B:3%尿素 + 2 %磷酸二氢钾 ;C:4%尿素 + 3%磷酸二氢钾 ;D:5 %尿素 + 4 %磷酸二氢钾。每次每公顷施用量为 75 0kg,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于9月 1 5日分别考察各小区的铃数、蕾铃脱落情况和铃重 ,各小区单独计收产量。1试验结果不同浓度的叶面喷肥 ,对棉花均有增产效果 ,两年平均增产幅度在 2 .9%~…  相似文献   

20.
曹雯梅 《中国棉花》2003,30(8):28-28
康丰宝是河南省土肥站提供的一种有机叶面肥。为了解该叶面肥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 ,2 0 0 2年在河南省中牟县邵岗乡邵岗村进行了试验 ,供试土壤为潮土 ,肥力中等。供试棉花品种为冀棉 668,4月 1 2日营养钵育苗 ,5月 1 0日移栽 ,除试验处理外其它措施同常规栽培 ,前作为早熟大蒜。吐絮期在小区中间行连续随机数取 1 0株调查单株果枝数、铃数、蕾铃脱落数、单铃重。各小区单收、单摘计产。试验设 3个处理 :均在棉花现蕾期、初花期、花铃期各喷施 1次。处理 1 :每公顷 90 0 ml康丰宝 ,加60 0 kg的清水 ;处理 2 :每公顷喷洒浓度为 0 .1 %的硼酸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