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IVD)突出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向背侧突出压迫脊髓而引起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脊髓疾病。多见于体型小、年龄大的软骨营养障碍类犬,8岁以上犬发病率较高。本病颈、胸、腰椎均可发生,但胸、腰椎部发病率较高。如长毛犬、京巴犬、比格犬、腊肠犬、西施犬、德国猎犬、小狮子犬、小型猎兔犬及长耳西班牙猎犬等。椎间盘突出是在IVD退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但引起退变的诱因尚无定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外伤、内分泌、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犬椎间盘突出症(Dislocation of the intervertebral discs)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向背侧突出压迫脊髓而引起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脊髓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脊髓或脊神经根受压迫所引起的疼痛、运动失调、后躯麻痹,甚至瘫痪。可见于各种品种的犬,其中京巴犬发病率最高(45%~60%),腊肠犬、贵妇犬和吉娃娃犬发病率次之,德国牧羊犬和杂种犬也会患椎间盘疾病。已经证实发病率与性别无关。椎间盘突出的易发位置一般在胸  相似文献   

3.
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k,IVD)突出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向背侧突出压迫脊髓而引起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脊椎疾病.多见于体型小、年龄大的软骨营养障碍类犬.如北京犬、西施犬等,非软骨营养障碍类犬也可发生.为犬临床常见病,常发生于胸腰和颈椎,其发病率前者占85%,后者占15%.临床上以疼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或感觉运动麻痹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椎间盘疾病是一种由未知原因引起的椎间盘变形性变化,表现为椎间盘突出或盘组织进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如果椎间盘的髓核或纤维环突出到椎管内,脊髓就会受到物理性压迫,引起受压处乃至尾侧的神经障碍,这种病症被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疾病可见于各种品种的犬,腊肠犬发病率最高,京巴犬和贵妇犬次之,德国牧羊犬和杂种犬也会患椎间盘疾病。在所有的椎间盘疾病中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椎间盘疾病是一种由未知原因引起的椎间盘变形性变化,表现为椎间盘突出或盘组织进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如果椎间盘的髓核或者纤维环突出到椎管内,脊髓就会受到物理性压迫,引起受压处乃至尾侧的神经障碍,这种病症被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疾病可见于各种品种的犬,其中腊肠犬发病率最高(45%~60%),考克斯班尼犬、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疾病是一种由未知原因引起的椎间盘变形性变化,表现为椎间盘突出或盘组织进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如果椎问盘的髓核或纤维环突出到椎管内,脊髓就会受到物理性压迫,引起受压处乃至尾侧的神经障碍,这种病症被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椎问盘疾病可见于各种品种的犬,腊肠犬发病率最高,京巴犬和贵妇犬次之,德国牧羊犬和杂种犬也会患椎间盘疾病.在所有的椎间盘疾病中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犬脊髓损伤性瘫痪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及直肠、膀胱功能障碍的疾病。为了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犬脊髓损伤性瘫痪的临床疗效,通过对一例被车门挤压颈部和胸部的患犬诊疗,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四肢无力等症状。经神经学和CT检查,前肢腕桡侧伸肌、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后肢膝跳反射、屈肌反射亢进,背部皮肌反射减弱,前后肢深部痛觉减弱,本体感受器延迟,第2、3颈椎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脱出髓核物质伴有部分钙化,确诊为椎间盘脱出引起的犬脊髓损伤性瘫痪。内服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7 d后,神经反射基本恢复正常,20 d后临床症状和神经反射全部恢复正常。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犬脊髓损伤性瘫痪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值得在小动物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犬椎间盘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椎间盘疾病是由椎间盘变性向背侧或腹侧突出压迫脊髓或因椎间钙化致使椎间狭窄而引起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率占临床病例总数的 0 .5~1 .0 %[1] ,且发病有品种差异 ,以京巴、比格、小型狮子犬、大丹、德国小猎犬、贵妇犬多见 ,其中尤以京巴犬发病率最高 ,其次是西施犬。此病发病平均年龄 3~ 4岁 ,且多发于 3、4和 8、9月份 ,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 ,主要是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雄性多于雌性 ,但国外报道 ,此病无性别差异[2 ] 。另外此病与遗传也有关系[2 ] 。1 病因1 .1 中医认为 犬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肝肾亏损 ,气血不足 ,又…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变形,纤维环撕裂,髓核向背侧突出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脊髓疾病.该病以疼痛、后驱麻痹、运动失调或瘫痪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此病多发于京巴犬或与京巴犬有血缘关系的犬,犬一般在4岁以上发病,有的由于饲养不当2~3岁开始发病.目前此病除手术外没有根治方法,只能通过药物治疗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7,(2):123-124
<正>犬椎间盘突出(IVD)是指犬椎间盘变形,纤维环破坏,髓核向背侧突出压迫脊髓而引起疼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脊椎疾病。临床上体型较小,年龄较大或是有营养障碍的成年犬多发,如京巴、腊肠、博美、比格犬等。本例是1只成年博美犬发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5年11月18日接诊1只棕色博美犬,公,年龄8岁,未绝育,体重3.4 kg。主人介绍:该患犬半  相似文献   

11.
<正>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的髓核或者纤维环突出到椎管内,脊髓受到物理性压迫引起的神经障碍性疾病。该病多见于体型小、年龄大的软骨营养障碍类犬,其中腊肠犬发病率最高(45%~60%)。患犬以疼痛、后躯麻痹、运动失调或瘫痪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12.
<正>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的髓核或者纤维环突出到椎管内,脊髓受到物理性压迫引起的神经障碍性疾病。该病多见于体型小、年龄大的软骨营养障碍类犬,其中腊肠犬发病率最高(45%~60%)。患犬以疼痛、后躯麻痹、运动失调或瘫痪等运动障碍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13.
犬椎间盘疾病是由椎间盘变性向背侧或腹侧突出压迫脊髓或因椎间钙化致使椎间狭窄而引起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犬椎间盘疾病是由椎间盘变性向背侧或腹侧突出压迫脊髓或因椎间钙化致使椎间狭窄而引起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疾病为犬临床常见病,以疼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感觉麻痹或运动障碍为特征。主要有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脊髓炎、脊髓损伤、脊髓肿瘤和马尾症候群。其中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最高。因为各种椎间盘疾病的许多临床症状十分类似,所以在对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只有当术者具有丰富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神经学知识以及一定的临床经验时,才能做好与其它脊髓疾病的鉴别诊断,掌握好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进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及进行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16.
椎间盘疾病为犬临床常见病,以疼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感觉麻痹或运动障碍为特征。主要有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脊髓炎、脊髓损伤、脊髓肿瘤和马尾症候群。其中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最高。因为各种椎间盘疾病的许多临床症状十分类似,所以在对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只有当术者具有丰富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神经学知识以及一定的临床经验时,才能做好与其它脊髓疾病的鉴别诊断,掌握好脊髓损伤的部位和程度,进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以及进行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17.
椎间盘疾病又称椎间盘突(脱)出,是指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向背侧突(脱)出压迫背侧脊髓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临床上以疼痛、共济失调、麻木、运动障碍或感觉运动的麻痹为特征.多见于体型小、年龄大的软骨营养障碍类犬,非软骨营养障碍类犬也可发生.本病发生部位主要于胸腰段脊髓,发病率占85%;其次为颈椎,占15%.  相似文献   

18.
犬椎间盘疾病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间盘疾病 (IVDD)主要是指椎间盘突出症 ,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 ,髓核向背侧突出压迫脊髓而引起的 ,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脊椎疾病。目前 ,我国在人医方面对于 IVDD的研究较多 ,也较深入。而在兽医领域 ,对于 IVDD的认识还不是很深。本文旨在回顾国内外早期和近期的关于犬颈部和胸腰部 IVDD的病理生理学、诊断和治疗的文章 ,并且参考了一些人医相关方面的知识 ,以便日后对犬的IVDD做进一步的研究。1 发展历史关于犬的椎间盘疾病的报道早在 1881年就由Janson报道。 1896年 Dexler报道了犬由于椎间盘疾病造成的慢性压迫性…  相似文献   

19.
<正>椎间盘疾病是一种由未知原因引起的椎间盘变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椎间盘突出或盘组织进入椎管,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其中椎间盘突出病是临床常见病,它是指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被破坏、髓核向背侧突出而压迫脊髓引起的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脊柱疾病,多见于体型小、年龄大的软骨营养障碍类犬,如腊肠犬、京叭犬、巴哥犬等。临床上以胸椎和腰椎最为常见,表现为疼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运动障碍或感觉运动麻痹。  相似文献   

20.
椎间盘病是犬的常见病。犬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体型小、年龄大的软骨营养障碍类犬,如京巴犬、西施犬等,非软骨营养障碍类犬也可发生。该病为小动物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常发生于腰椎、胸椎和颈椎,据临床病例统计,其发病率前两者占95%左右,后者占5%左右,而以腰椎间盘突出为最,占75%左右。由于椎间盘突出症在脊椎上发生的节段不同,其在临床上的表现也较多样化,但总体上以疼痛、共济失调、肢体麻木、后肢或前肢瘫痪或感觉麻痹为主要特征。对2008年7月—2010年1月的23例病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总结了一些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旨在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