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实现高添加量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的快速改良,本研究利用预腐解菌糠与蚯蚓对苏打盐碱土进行改良,探究了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对蚯蚓的影响,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对苏打盐碱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盐碱化程度、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将 15%、20%、25%、30%的菌糠添加到苏打盐碱土中先进行预腐解再接种蚯蚓,可以显著增加蚯蚓的存活率和日增重倍数,使蚯蚓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在苏打盐碱土中添加15%~30%的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显著增加了>2 mm的水稳性团聚体数量,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电导率,增加了苏打盐碱土中的阳离子交换量(增加量为4.8~10.2 cmol·kg-1),降低了苏打盐碱土的碱化度(下降2.7~4.0个百分点),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芳香度,促进了类腐植酸物质的生成。研究表明,大量菌糠预腐解后再接种蚯蚓能够快速高效地改良苏打盐碱土。  相似文献   

2.
蚯蚓发酵液对番茄品质、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宴1号番茄为试材,研究600、675、750、825、900 kg/hm2等5个梯度蚯蚓发酵液对番茄植株生长、抗氧化能力、土壤养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旨在获得蚯蚓发酵液对番茄生长发育适宜施用量。结果发现,施用蚯蚓发酵液提高茎粗13. 28%~23. 88%,增加叶面积35. 80%~55. 60%,DPPH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OH清除能力提高分别可达59. 12%、53. 45%、86. 25%,促进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番红色素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峰值分别达到108. 69 mg/100 g、16. 40 g/kg、13. 74 mg/100 g、7. 23 mg/100 g、6. 56 mg/g,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19. 70%~36. 14%、可滴定酸25. 00%~108. 69%,产量和单果质量的增幅分别为10. 98%~18. 97%、10. 97%~38. 54%。不同蚯蚓发酵液施用量对各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随蚯蚓发酵液施用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峰值出现在750 kg/hm2处理。结果表明,750 kg/hm2处理效果最佳,促进番茄营养生长,提高土壤养分,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促进苏打盐碱土中有机物料的转化,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有机碳含量,利用蚯蚓(Pheretima guillelmi)和外源微生物(类芽孢杆菌C1)研究二者在单一或联合作用下对苏打盐碱土中水稻秸秆和牛粪混合物的降解、有机碳转化以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菌株C1单一和联合作用下,水稻秸秆和牛粪混合物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66.0%、40.9%和72.1%,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分别增加了65.8%、18.2%和25.5%,水溶性有机碳(WEOC)含量分别提高了63.5%、1.6%和26.3%。蚯蚓、菌株C1单一和联合作用均能使WEOC的前体物从植物源向微生物源转化,从而增加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比例;蚯蚓还可以促进WEOC中类腐植酸物质的生成,降低土壤的老化程度,并且与菌株C1之间存在协同效应。蚯蚓、菌株C1单一和联合作用均能够增加真菌的丰富度、多样性以及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子囊菌群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蚯蚓的作用与土壤中SOC、WEOC含量和WEOC紫外吸收特征值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蚯蚓与菌株C1单一或联合作用能够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向更有利于有机物料转化的功...  相似文献   

4.
缓/控释肥料研制和应用已成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风险的重要途径。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缓释肥料包膜材料纳米-亚微米级水溶性聚合物,即纳米级聚乙烯醇混聚物(CF2)、纳米-亚微米级高岭土-聚酯混聚物(N-KL)、纳米-亚微米级腐植酸混聚物(N-FZ)、纳米-亚微米级丙烯酸酯类混聚物(N-BX)、纳米-亚微米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混聚物(N-PS),在降解释放过程中对土壤主要微生物、主要功能群以及具有代表性土壤动物群落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溶物聚合物对土壤生物的影响不同,与CK相比,5种水溶性聚合材料处理后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分解菌种群数量分别增加1.08~2.34倍、0.37~0.96倍、0.3~2.17倍、0.52~1.15倍、0.03~2.45倍,其中腐植酸混聚物处理增加量最大;对真菌、固氮菌种群数量影响不大;对反硝化细菌种群数量有减少的趋势。5种水溶性聚合材料处理对土壤动物的线虫动物门、蜱螨目个体数分别增加15.16%~52.98%、12.33%~200%,其中腐植酸混聚物处理增加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5.
蚯蚓和微生物对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蚯蚓和微生物是重要的土壤生物,对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改变土壤养分及重金属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蚯蚓和微生物在改善土壤结构、调控土壤养分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通过吸附、富集、沉淀、溶解、氧化还原等行为,对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产生的影响,目的是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机械压实对土壤质量、作物生长、土壤生物及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不合理的农田机械作业会造成土壤紧实度增加,这不仅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而且会使作物生长以及土壤生物活动受到影响,并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土地退化、作物产量降低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土壤机械压实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减轻土壤紧实度的可能方法和措施,为中国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机械,减少土壤机械压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宜璇  刘克思 《乡村科技》2023,(13):126-130
受气候和人为不合理扰动等因素的影响,草原土壤出现了大面积的盐碱化,严重威胁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以重度退化的草地盐碱土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类型生物炭对草地盐碱土盐碱化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改性生物炭的添加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盐碱土的盐碱化特征指标(pH值、土壤总碱度、可溶性钠离子质量摩尔浓度、交换性钠离子质量摩尔浓度、土壤碱化度),且降低幅度与添加比例成正比;不同类型生物炭的添加对盐碱土的养分影响较小。总的来说,施用氯化钙改性生物炭可通过缓解土壤盐碱化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从而起到刺激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施入水田作基肥,探究蚯蚓粪中微生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通过氮、磷含量换算替代30%化肥作为基肥,设置4个处理(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未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100%化肥、不施肥),分析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质、pH、有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结果]施用未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处理的水稻秸秆产量最大为(87.99±2.21) kg/hm2;施用蚯蚓粪替代部分化肥整体上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pH,施用化肥会加强酸性土壤的酸性,根际土的pH略低于非根际土;施用蚯蚓粪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其中根际土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蚯蚓粪+70%化肥增加有机质最多,根际土有机质含量比非根际土有机质含量多。[结论]施用蚯蚓粪替代30%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改善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蚯蚓粪中的微生物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玉米苗期生长的最佳液体复合肥配方。[方法]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几种液体复合肥对盐碱土养分含量以及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室内盆栽试验设置5个处理,以空白处理(CK)为对照,液体复合肥处理分别为平衡型配方(A)、中氮低磷高钾配方(B)、高氮低磷中钾配方(C)、低氮高磷中钾配方(D)。[结果]与对照相比,液体复合肥能够显著降低盐碱土p H,且显著提高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各液体复合肥处理的苗期玉米根系干物重、地上部干物重、株高和茎粗均显著优于对照(CK);各液体复合肥处理能够明显改善苗期玉米各部位养分状况,显著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与其他液体复合肥相比,D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盐碱土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含量,改善苗期玉米营养状况,地上部和地下部长势均明显改善,且氮、钾利用效率最高。[结论]在盐碱地上施用液体复合肥D对玉米苗期生长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接种蚯蚓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选择两种生活习性不同的威廉环毛蚓(Pheretima guillelmi)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在试验土壤中进行接种,跟踪测量蚯蚓-土壤交互作用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经蚯蚓接种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威廉环毛蚓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比赤子爱胜蚓要显著;赤子爱胜蚓对土壤转化酶活性的影响比威廉环毛蚓要显著.经组合接种后,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土壤转化酶活性增加比较显著.产生这种差异性一个原因可能是与蚯蚓生活习性和接种土蚯蚓后引起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农一师北二干3.33万hm2盐碱荒地的调查及不同深度剖面土样的分析,研究了该地区土壤的系统分类,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鉴定了诊断层和相关诊断特性。结果表明,该地0~15 cm土壤中总盐含量>20 g/kg,pH<8.5,ESP<30%,结合土壤的机械组成,可确定该地区的土壤为普通干旱正常盐成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稻作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盐碱化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实验选取脱硫废弃物(T1)、脱硫废弃物和有机肥混合不同梯度(T2、T3和T4)4个施肥处理盐碱土壤,不施肥土壤(CK)作为对照,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不同处理土壤特性和细菌、古菌群落结构关系的特征,并对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4种处理均降低了古菌多样性,T2、T3和T4处理增加了细菌的多样性;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所有土样中的优势菌群,占细菌总量的25.7%~31.2%和22.9%~28.1%。施用脱硫废弃物和有机肥料的处理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提高了14.0%~36.4%,T1处理降低了9.2%。T1、T2和T3处理的Euryarchaeota相对丰度提高了41.6%~115.2%。不同施肥处理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施用脱硫废弃物和有机肥改变了土壤化学性质,其中T4提高了有机碳(6.74%)、碱解氮(37.20%)、速效磷(47.83%)和铵态氮(96.26%)。RDA分析结果显示,硝态氮对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是全磷、pH、速效钾、电导率。研究解析了稻作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盐碱化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的特征,确定了影响土壤细菌和古菌区系的主效环境因子,脱硫废弃物与有机肥最佳配比模式为T4处理组,该处理不仅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同时也增加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研究添加木醋液(稀释400倍,用量200 mL)、粉煤灰(10%土壤体积分数)和园林废弃物堆肥(4%土壤质量分数)对盐碱化土壤盐分淋溶的影响,分析土壤淋溶液和淋溶后土壤的电导率(EC)值、pH值,及水溶性离子(K+、Na+、Ca2+、Mg2+、Cl-、SO2-4、CO2-3、HCO-3)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以淋溶液EC值低于2 mS·cm-1为标准,相比对照(CK),添加木醋液、粉煤灰、园林废弃物堆肥分别可使淋溶时间缩短6、12、2 d,加速水溶性离子的淋溶。添加粉煤灰淋溶后,土壤pH值、EC值均较CK显著(P<0.05)降低;添加木醋液、园林废弃物堆肥淋溶后,土壤pH值较CK显著(P<0.05)降低,而土壤EC值显著(P<0.05)升高。综合考虑,试验条件下,以添加粉煤灰对促进盐分离子淋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土壤微生物与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研究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群落和不同类型的有机物料对盐碱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采用土培实验,接种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群落(青海盐碱土或黄棕壤制备土壤悬液)到盐碱土中,并添加腐熟的有机肥或半腐熟的有机物料(玉米秸秆和牛粪)。土样在常温下培养45、90 d后,测定土壤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在pH值下降、土壤团聚体形成及微生物数量等方面,接种土著微生物及添加半腐熟有机物料处理(SS+MS-CD)的效果最好。该处理土壤pH值下降幅度最明显,与对照相比降低了0.6个单位,且土壤团聚体形成效果优于其他处理,形成了0.62%的大团聚体(2 mm),而其他处理均未形成2 mm的大团聚体,并增加了小团聚体(2~0.25 mm)的形成比例。该处理亦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呼吸强度。实验结果为制备盐碱土改良措施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渍化土盐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兰西县盐渍化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运用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施入石膏、草炭、糠醛、牛粪等措施,以玉米为指示作物,对土壤进行改良,探讨改良后土壤盐分变化和土壤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土壤盐分,并随时间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处理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土壤盐碱化严重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施用改性生物炭对盐碱地改良效果显著。为探究改性生物炭改良盐碱土壤的作用机制,本文归纳总结了不同改性方式对原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改性生物炭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含氧官能团类型和数量多、碱性物质比例下降等特点;可以促进盐碱化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对盐分离子的吸附和养分保持,改变土壤微生物的功能结构,增强作物应对外界胁迫的能力。然而改性生物炭长期效应及在不同类型盐碱地上应用差异的研究较少。未来应进行不同类型盐碱地应用的大田试验,深入研究改性生物炭对不同盐分离子的吸附能力及长效作用,优化在不同盐碱类型下的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新疆盐碱地成因及改良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盐碱化不仅导致土壤生产力降低,而且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新疆受不同程度盐碱危害的耕地面积约占新疆耕地总面积的1/3,盐碱化已经成为新疆农业开发和持续发展的重大限制条件和障碍因素。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必须寻求有效措施防治和改良盐碱土壤。文章主要阐述了新疆盐碱地的现状与分布,并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与分析了新疆盐碱地的成因与改良技术发展状况,最后对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碱蓬为材料,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景观河道8个河内中心岛上布置了不同基底处理对土壤生态修复作用的试验。在对中心岛作挖排盐暗沟、铺设排盐暗管、铺垫可降解薄膜并垫土20 cm、铺垫可降解薄膜并垫土30 cm和原土拌砂5种基底处理,并进行垫土后人工种植碱蓬。结果显示:各种措施对土壤生态修复均有效果,都提高了碱蓬生物量,降低了土壤含盐量,且土壤含盐量越低,生物量越大。各项措施中,原土拌砂效果最明显,碱蓬生物量(干重)达到对照的3.92倍;上层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6.89、19.98和80.0 mg.kg-1;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57 g.kg-1。铺垫可降解膜并垫土20 cm效果最差,碱蓬生物量仅为对照的1.62倍。其他措施的效果依次为挖排盐暗沟、铺垫可降解膜并垫土30 cm、铺设排盐暗管。种植碱蓬有降低土壤盐分及改良土壤的作用,但对下层土壤没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