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牛舍内均匀摆放10L吸收剂GY-2,用便携式氨气检测仪测定四季连续8h NH3浓度的变化,并与无吸收剂的对照试验和纯水吸收试验进行比较,研究不同季节下吸收剂GY-2对NH38h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各季节10L GY-2吸收8h可极显著降低牛舍中NH3的平均浓度(P<0.01),各季节舍内NH3平均浓度都要低于纯水吸收试验组,其中夏季NH3平均浓度显著低于夏季纯水试验组(P<0.05).结论: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1L GY-2 8h分别可以吸收NH31.57g、2.62g、1.16g和0.85g.当室温一定时,吸收量随着舍内NH3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浓度一定时,吸收量随室温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检验了吸附剂XF-4在冬季奶牛圈舍中对NH3和CO2的吸附效果。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排风扇口排出的NH3和CO2浓度,悬挂吸附剂时测得数据为试验组,不悬挂吸附剂时测得数据为对照组,两者之差即为吸附剂XF-4的吸附浓度。当试验组与对照组浓度无差异性时停止试验。结果表明:1kg吸附剂XF-4可吸附NH3 23.65g、CO2 4.38g。吸附剂XF-4对NH3和CO2的吸附浓度与圈舍内气体浓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对NH3的吸附浓度与温度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湿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对CO2的吸附浓度与温湿度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吸附剂XF-4在悬挂4~7h时吸附效果最好,悬挂31h需要更换吸附剂。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外源性吸附剂对奶牛产生有害气体的吸附能力,试验选择吸附剂XF-4对夏季奶牛圈舍中CO_2、CH_4、NH_3和H_2S进行吸附试验,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排风扇口排出的CO_2、CH_4、NH_3和H_2S浓度,悬挂吸附剂的为试验组,不悬挂吸附剂的为对照组,两者之差即为吸附剂XF-4的吸附浓度。根据实际测得的气温、气压、风速,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出公式,将ppm换算为mg/m~3,当试验组与对照组浓度无差异性时停止试验。结果表明:1 kg吸附剂XF-4可吸附NH310.24 g、CO21.70 g,对CH_4、H_2S无吸附能力。吸附剂XF-4对NH_3和CO_2吸附量与吸附剂pH值负相关性极显著(P0.01),与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吸附剂XF-4在4~7 h对两种气体吸附效果最好,悬挂31 h需要更换吸附剂。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3种材料不同的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对冬季奶牛圈舍中CO_2、CH_4、NH_3和H_2S吸附试验。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检测风机口排出的CO_2、CH_4、NH_3和H_2S浓度,悬挂吸附剂的为试验组,不悬挂吸附剂的为初始。两者之差即为吸附剂XF-1、XF-2、XF-3的吸附浓度,根据实际测得的气温、气压、风速,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出公式,将ppm换算为mg/m3。当试验组与初始浓度无差异性时停止试验。结果表明:1 kg XF-1吸附剂可吸附CO_261.28 g、CH_48.39 g、NH_31.27 g、H_2S 1.71g;1 kg XF-2吸附剂可吸附CO_264.91 g、CH_48.82 g、NH_31.43 g、H_2S 1.79 g;1 kg XF-3吸附剂可吸附CO_273.21 g、CH_410.06 g、NH_31.52 g、H_2S 2.05 g。结论3种吸附剂对CO_2、CH_4、NH_3和H_2S气体的吸附量与圈舍内相应气体浓度正相关性显著(P0.05),与温湿度负相关性不显著(P0.05)。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与总孔体积、比表面积成正比,3种吸附剂对4种气体的吸附能力均呈现XF-3XF-2XF-1。3种吸附剂在1~3 h吸附效果最好,此后缓慢下降,吸附剂XF-1悬挂31 h需要更换,吸附剂XF-2悬挂27 h需要更换,吸附剂XF-3悬挂25 h需要更换。  相似文献   

5.
《畜牧与兽医》2015,(6):26-31
研究对使用刮粪板清粪和人工清粪的两种牛舍进行温度、含湿量及几种有害气体的现场测试,对舍内的空气卫生条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通过机械清粪的方式提高牛舍环境条件,为肉牛生长发育提供保障。结果表明:两种清粪模式下舍内的含湿量、NH3、CH4、CO2、PM10日平均浓度均无显著差异,刮粪板清粪对舍内的NH3的瞬时产生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清粪过程中NH3浓度能会提高70%~75%,在刮粪后1 h内舍内氨气浓度会回落到刮粪前水平的80%~85%,人工清粪影响较小。舍内NH3、CH4和CO2的浓度还受肉牛行为的影响,肉牛的排尿、反刍、活动量都会影响舍内气体的含量。舍内温度、含湿量及NH3、CH4、CO2等气体的含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得出结论:牛舍内空气卫生条件的好坏对肉牛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冬季牛舍粪便的清除工作一直是牛舍卫生条件的重要因素,合理采用机械清粪方式,对肉牛生活环境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验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同一栋牛舍内对20头干奶牛和20头泌乳牛分别进行了四季氨气排放量测定,每个季节根据气象信息所提供的当地气温,分别在季前、季中、季末共选取气温相近的18d,分别对干奶牛(9d)与泌乳牛(9d)进行监测。通过测定不同时间段牛舍内NH3的浓度,把3次实测值进行累加,计算出24h奶牛NH3的排放值。结果表明,四季试验期间干奶牛舍内平均NH3排放量是6.42g/(头·d),四季泌乳牛舍内平均NH、排放量是10.62g/(头·d)。四季温度的变化对奶牛排放NH3有一定的影响。奶牛NH3的排放量与奶牛的采食量、饲料配方和饲料中CP水平有关,一头体重500kg左右的奶牛一年产生约3.6kg的氨气: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冷季荷斯坦泌乳牛牛粪在室外密闭空间自然发酵条件下CH4、CO2和NH330 d的释放规律和释放总量。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密闭空间内的上述气体每24 h进行一次检测,并将气温与这些气体每天的释放量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气温与CH4、CO2和NH3的释放量呈正相关性,且气温与CH4释放量的相关程度要高于气温与CO2和NH3释放量的相关程度。30 d荷斯坦泌乳牛牛粪CH4、CO2和NH3的释放总量分别为119.45、1 206.61、13.38 g。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初冬时节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对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肉牛养殖场的1栋牛舍中的CO2、NH3、CH4和H2S4种主要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PMl0、TSP进行现场测定,并对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CO:平均浓度为404mg/m3;NH3平均浓度为4.0mg/m3;CH4和H2S平均浓度〈0mg/m3;PMl0平均浓度为0.04mg/m3;TSP平均浓度为1.222mg/m3;C02、NH3、CH4、H2S、PMl0、TSP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论]该肉牛舍的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新疆阿克苏地区初冬时节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对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方法]对阿克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肉牛养殖场的1栋牛舍中的CO2、NH3、CH4和H2S4种主要有害气体以及空气中的PM10、TSP进行现场测定,并对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测定结果显示,肉牛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CO2平均浓度为404mg/m3;NH3平均浓度为4.0mg/m3;CH4和H2S平均浓度<0mg/m3;PM10平均浓度为0.04mg/m3;TSP平均浓度为1.222mg/m3;CO2、NH3、CH4、H2S、PM10、TSP最高浓度和日平均浓度均低于畜禽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结论]该肉牛舍的空气质量属于清洁级别,符合肉牛养殖环境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不同日粮组成对冬季密闭青年母牛舍碳排放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日粮组成对冬季密闭青年母牛舍碳排放的影响。试验选取1栋有100头青年母牛的牛舍,依次饲喂精粗比不同的日粮,密闭采集测定甲烷(CH4)、氨气(NH3)、硫化氢(H2S)和二氧化碳(CO2)4种气体的浓度。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精料比例的增加,舍内CH4浓度呈降低趋势,各组平均浓度依次为73.58、115.83、93.60、50.18mg/m3,各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NH3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63、2.62、5.38、4.09mg/m3,除了A组与B组之间外,其余各组之间均差异显著(P0.05);H2S的各组平均浓度分别为0.0481、0.0396、0.0352、0.0402mg/m3,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CO2的各组平均浓度依次为3696、4061、5847、3162mg/m3,C组与A组、D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4种气体在同一高度的浓度变化与牛舍内总浓度的变化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得到以下结论,高精料日粮可使舍内碳排放量下降、CH4和CO2浓度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升高,则舍内NH3的浓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比较分析南方地区发酵床奶牛舍四个季节舍内环境卫生指标。主要测定了舍内温度、相对湿度、噪音、细菌密度、氨气浓度和温湿度指数等指标并分析了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温度在四季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高达32.43℃,冬季低至1.53℃;春季、夏季和秋季的相对湿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温湿度指数(THI)在四季间差异显著(P<0.05);夏季和冬季的噪音显著高于春季和秋季(P<0.05);春季和秋季的细菌密度显著高于夏季和冬季(P<0.05);夏季氨气浓度为3.92 mg/m^3,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的(P<0.05)。相关分析表明,一年中,牛舍温度与THI呈正高度相关关系(P<0.01),其余指标间相关性不高(|r|<0.70)或不相关(P>0.05)。另外,季节内的环境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秋、冬季的温度和THI间皆呈正相关(P<0.01),冬季的温度与细菌密度呈正相关(P<0.05);春季的THI、噪音和细菌密度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秋季的氨气浓度与噪音高度也呈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南方地区发酵床奶牛舍内,四季的环境卫生指标均达到了卫生标准,但夏季THI较高为85.36,奶牛易处于中度热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比较高产和中产奶牛牛舍的空气状况。试验选取高产奶牛和中产奶牛牛舍各一栋,密闭采集测定甲烷(CH_4)、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4种气体的浓度。结果表明:高产奶牛牛舍中甲烷、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4种气体的浓度比中产奶牛牛舍中的各气体浓度分别提高2.69%、32.51%、3.58%和66.95%。每头高产奶牛每天排放CH_4 296.15g,每产1kg标准乳排放CH_4 11.61g。每头中产奶牛每天排放CH_4 210.54g,每产1kg标准乳排放CH_4 12.08g。随着采食量增加,牛舍中甲烷、氨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会增加。高产奶牛每产1kg标准乳的CH_4排放量比中产奶牛低3.89%。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青海省某奶牛养殖场育成牛和成年牛粪便样品中几种主要污染物四个季度排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育成牛牛粪中水分含量以冬季最高,显著高于秋季(P0.05);有机质含量夏季最高,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5);全氮含量夏季和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四个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Zn含量秋季最高,冬季含量最低且极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季节(P0.01)。成年牛牛粪样品中水分含量春季最高,秋季次之,显著高于秋季(P0.05);有机质含量夏季最高、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春季次之、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全氮含量夏季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P0.01),春季次之、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全磷含量春季最高、极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1),冬季次之、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P0.05);Zn含量秋季最高、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春季和夏季Zn含量均显著高于冬季(P0.05);大多数排污指标成年牛高于育成牛。从而得出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为青海省奶牛养殖业治污和合理排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7~2008年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前期及冬季后期,我们研究了围栏对内蒙古达赉湖地区蒙原羚食物资源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地上生物量:春季、冬季前期、冬季后期围栏内地上生物量高于围栏外且差异显著(P〈0.05),夏季、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2)植物高度:春季围栏内植物高度高于围栏外且差异显著(P〈0.05),夏季、秋季、冬季前期、冬季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3)植物盖度: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前期、冬季后期围栏内植物盖度高于围栏外且差异显著(P〈0.05)。(4)生物多样性指数:植物丰富度春季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秋季、冬季前期、冬季后期围栏内植物丰富度高于围栏外且差异显著(P〈0.05);Shannon-Wiener指数春季差异不显著(P〉0.05),夏季、秋季、冬季前期、冬季后期围栏内Shannon-Wiener指数高于围栏外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情况下,围栏有利于蒙原羚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鸡舍内粉尘浓度过高,会危害饲养员的健康和家禽的生产力,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了解鸡舍内粉尘浓度空间变化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分析粉尘释放和变化规律,为开发更有效的除尘方法,试验测定了规模化养鸡场一年四季鸡舍门口和鸡舍中央的粉尘含量。结果表明,鸡舍中央位点全尘春季与冬季、秋季与冬季差异显著(P<0.05),夏季与冬季差异极显著(P<0.01);呼吸性粉尘PM10夏季与秋季差异显著(P<0.05),春季与冬季、秋季与冬季差异极显著(P<0.01);四季呼吸性粉尘PM10鸡舍中央位点与鸡舍门口差异不显著(P>0.05);全尘TSP鸡舍中央位点与鸡舍门口差异也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大群生产试验方法,对标准化饲养的2847栋鸭舍,同源樱桃谷商品肉鸭2925万只,按统一饲养方式和管理程序进行生产试验。试验日粮分为前期(1~19d)、中期(20~29d)和后期(30d~出栏)3个阶段,记录各饲养阶段肉鸭的采食量、增重、死亡率。结果表明:春、夏、秋、冬肉鸭氨基酸需要量的析因模型分别为:春季:METR=0.0050BGW+0.1818W0.75;夏李:METR:O.0055BGW+0.1554W0.75;秋季:METR=0.0050BGW+0.1945W0.75;冬李:METR=0.0038BGW+0.2651W0.75。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肉鸭的蛋氨酸维持需要分别为每千克代谢体重0.1818、0.1554、0.1945、0.265lg;肉鸭每增重lg体重需要蛋氨酸为0.005、0.0055、0.005、0.0038g。冬季肉鸭摄入的蛋氨酸用于维持需要的量高于其它季节,以夏季最少,春季与秋季肉鸭用于维持需要的蛋氨酸量相当。而肉鸭冬季用于单位增重所需的蛋氨酸最少,其他季节相近。研究同时表明,不同的出栏日龄肉鸭增重lg所需的蛋氨酸量不同,随着肉鸭出栏日龄的延长,肉鸭每增重1g所需的蛋氨酸的需要量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7.
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采食牧草及粪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分别在春、夏、秋、冬季对内蒙古3种类型白绒山羊成年母羊群所采食主要牧草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并采集粪便以测定其粪便特性,旨在研究季节因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采食牧草及粪便特性的影响,从而为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的牧草DM含量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为39.60%。53.21%、40.39%~48.81%、64.55%~94.50%、92.00%~95.00%;牧草NDF含量表现为秋、冬季较高,春、夏季较低;牧草CP含量,冬季最低(4.68%~6.17%),春季最高(14.65%~17.44%)。春夏秋冬四季粪便磷浓度平均为1.10%、0.75%、0.71%、0.59%,3种类型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磷含量季节间差异显著(P〈0.05),春夏两季大于秋冬两季;粪便氮浓度在春夏秋冬四季平均为1.99%、1.7l%、1.61%、1.44%,季节因素对粪便氮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且春季最高,然后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季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粪便干物质影响较大,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二狼山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阿拉善型白绒山羊季节间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粪便中干物质平均含量春夏秋冬四季依次为72.56%、79.60%、65.52%、95.87%,其中。冬季最高、秋季最低。  相似文献   

18.
青海海南州土-草-畜系统中钼、硒的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果表明:土壤和牧草中钼浓度秋季最高;血清中钼浓度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最高,夏季最低;被毛中钼浓度夏季极显著高于冬春季和秋季(P<0.01);日摄入量夏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秋季极显著高于冬春季(P<0.01).土壤和被毛中硒浓度在三季间差异不显著(P>0.05);牧草硒夏季最高;绵羊血清硒冬春季显著低于秋季(P<0.05);被毛中硒在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硒的日摄入量夏季极显著高于秋季(P<0.01),秋季极显著高于冬春季(P<0.01).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三江源区不同季节放牧草场天然牧草营养供给潜力和载畜量,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大通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结合产草量对放牧草场牧草进行综合评定并确定其载畜量。结果表明,1)夏、秋及冬春放牧草场的可食风干草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23.83±17.88),(256.88±29.90)和(246.83±66.73) g/m2。2)夏、秋及冬春草场天然牧草的最高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12.69±0.13)%,(10.54±1.22)%和(8.65±0.64)%,其含量随牧草生长而逐渐降低;夏、秋及冬春草场天然牧草EE的最高含量分别为(2.95±0.10)%,(4.38±0.17)%及(3.74±0.70)%;NDS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P一致,而NDF和ADF含量的变化与CP相反,随牧草生长含量不断增加。3)体外发酵pH和氨氮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夏季草场牧草的48 h产气量、24 h产气估测消化能(DM)、代谢能(ME)和有机物质降解率(OMD)的最大值分别为(57.50±4.27) mL、(9.32±0.59) MJ/kg、(7.98±0.62) MJ/kg和(57.93±3.23)%;秋季草场牧草分别为(54.67±5.35) mL、(8.83±0.64) MJ/kg、(7.47±0.68) MJ/kg及(55.26±3.52)%;冬春草场牧草分别为(58.83±4.51) mL、(9.56±0.60) MJ/kg、(8.24±0.63) MJ/kg及(52.69±5.14)%。4)无补饲条件下,夏、秋及冬春天然放牧草场载畜量分别按数量载畜量、数量载畜量和DCP载畜量核算放牧科学,其最适载畜量分别为7.05,19.51和2.47 SU/hm2;有良好补饲情况下,夏、秋及冬春天然放牧草场载畜量按DCP载畜量、ME载畜量和ME载畜量核算放牧科学,其最适载畜量分别为14.85,29.00和5.03 SU/hm2。因此,三江源区牧草产量和品质季节性差异大,能-氮不平衡,通过补饲可以使夏、秋及冬春放牧草场的载畜量分别提高1.1,0.5和1.0倍左右,有利于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